摘 要:新课标下的教育观有了新的内涵,由于教育观的改变,中学物理教学需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以往陈旧的教育观,重新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一些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己任。本研究主要立足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育教学对策,希望能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中学物理学生学情 中学物理教师教情 对策建议 物理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中学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物理规律和物质结构之后,形成当代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能运用物理学的特点去探究事物,并从中学到知识、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观念。
一、当前物理教学学生学情现状分析 1、学生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缺乏科学思维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是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期。在新阶段物理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各方面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飞跃。物理难学,高一物理尤其难学,这似乎已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心理障碍。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科学的思维,不会正确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再加上心志不坚和学习方
法不妥的等原因,致使学生学习普遍面临入门难。 2、 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缺乏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因而产生困惑、探究的心理。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是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作出猜想、探求规律并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高。然而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享受不到探究的乐趣,进而对物理失去兴趣。 3、学生观察能力低下,缺乏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需要联系实际,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因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学校由于地理环境和办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导致无法开展探究合作教学,例如班容量比较大,分组的话将近一个班要分十几个小组,教师无法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进行有效辅导。还有从我们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若用探究合作式教学,部分学生根本无法进行,获得的知识几乎是零,更谈不上什么能力了。探究合作教学中耗费的时间太多,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再加上家长的溺爱间接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生活经验少,不会理论联系实际,最终导致学生
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都比较低下。 二、当前物理教学教师教情现状分析
1.强调物理的基本理论,忽视对物理的实际运用
虽然现在的中学物理,在教材上增加了实际运用的内容,与学生们生活实际相关,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比较重视物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阐述,而忽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实例讲解。实践教学的缺乏会使得学生缺乏用物理的观点看待现实事物和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能力,影响到学生运用物理的能力。 2. 物理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仍显单一
尽管新课改对物理教学提出了一些变革要求,但一线的物理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依旧比较习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授课方法。这些老师也许认为,教给学生足够的学科知识,掌握教材上规定的内容,就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没有对新课改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没有真正的体会,导致其教学方法仍旧比较落后,而这种教学方法鲜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措施,使学生不能比较直观地理解物理,加大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 3.教学上对实验环节比较忽视
法国著名的教育学家g·绍盖曾说:“一堆没有实验和直观所支持的定义,不能开发智力,而只能关闭思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物理本身就是现象”,物理教学就是让学生“识物树理”、“悟物穷理”,没有“物”便没有“识”与“悟”。物理教学在理论上应该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但在中学物理的实际
教学中,对学生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却比较少。实验环节的缺失,不能让学生比较生动具体地认识到物理现象与物理本质直接的联系,不能很好地展示出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科学道理,使得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停留在表面状态,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1.教师加深对新课改的理解,转变物理教学观念
新课程中教学是一种沟通、一种对话。课程是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整合,进而实现思维的飞跃,能力的提升。教师必须转变物理教学的观念,以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观念要由过去面向少数尖子生,片面追求升学率,变为面向全体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 2.教师注意与实际相联系,并重视实验演示
物理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因而实验对物理教学来讲非常重要。教师需要精心组织好实验教学,利用实验将比较抽象复杂的物理规律形象具体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更容易掌握规律。而且,实验具有启发性的特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将知识与实际相连,认识到实验的重要作用,然后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完成认识上的两次飞跃。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生活中的物理 由于物理学科的特性,一些物理情景无法用言语进行很好的解
释,或者通过平的展示也不能加以充分表达,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以形象地展示。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摄像机、电影机、计算机等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开辟第二课堂活动。要认真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它是培养开拓型人才的关键;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发挥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四.结语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加深对新课改内容的理解,注重将物理知识与实际联系和物理实验,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等,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物理教学改革的主动权掌握在广大教师的手中,如何扎实有效,灵活多样的开展物理教学,必须从转变自身的观念和行为开始。(作者单位:临汾市襄汾县实验高中) 参考文献:
[1] 朱良宏.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07(02)
[2] 文峰.物理的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8(12) [3] 张思.浅析在新课标下中学物理教学的改进[j].基础教育.2007(06)
[4] 张根柱,高建峰.论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发展[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