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教学主题:学会关爱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郑州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学习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学习默读,诵读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并能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2.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首诗共有4节,前3节内容相近,结构相似,写法相仿。第4节只有一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使本课内容意味悠长,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内涵。课后有2道练习题:“读读背背”旨在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读读说说”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3.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能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但识字写字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还在初步养成中;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读出句子的语气。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能够初步读懂一些短小、浅显的文章,初步尝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整体感悟,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
2.能借助拼音和“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的方法认识“缩、遥”等9个生字。
3.能在田字格中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良、食、体”三个生字。
评价任务
1.通过听教师范读、默读、个别读等形式,练习课文朗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带着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2.借助拼音、汉之星读准字音,交流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正确认识“缩、遥”等9个生字。 1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3.借助汉之星,通过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在田字格中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良、食、体”三个生字。
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整体感知 5分钟 活动一 (5分钟) 1.学生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提醒“如”的第三笔。 2.质疑课题。 3.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说说知道了什么? 环节二 认读生字 识记生字 13分钟 活动一(3分钟) 1.默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评价目标一)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正确组词。 (评价目标二) 学习过程 评价要点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10分钟) 1.说识字方法。 2.借汉之星认读“缩、遥”等生字。 3.归类识记生字。 活动一(12分钟) 1.借汉之星学习写“良、食、体”3个字。 环节三 学习生字 规范书写 12分钟 环节四 朗读诗歌 品味感情 10分钟 看清字形,注意间架结构和占位,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评价目标三) 活动一(8分钟) 1.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读准字音,读熟句子,能说出自己的 (评价目标一) 2.说话练习: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_。 愿望。 附:板书设计 假 如 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良 食
体
2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上面是郑州市小学语文标准设计,请参加市优质的老师照此进行设计。页码2页,字号、间距等均不得变动,正反面打印。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