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TiO2纳米薄膜光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新进展

TiO2纳米薄膜光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新进展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TiO 纳米薄膜光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新进展/吴亚惠等 ・ 45 ・ TiO2纳米薄膜光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新进展 吴亚惠 ,龙明策 ,蔡伟民 (1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90;2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 综述了Ti()2纳米薄膜光催化剂制备方法的最新进展,讨论了传统技术的新发展如改进的溶胶一凝胶法 和微波辅助沉积法,同时也详述了水热溶剂热法、原位生长法及自组装法等新型制备技术,最后提出了TiOz纳米薄 膜制备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Ti()z 纳米薄膜光催化制备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Fabrication of Ti02 Nano Film Photocatalyst WU Yahui ,LONG Mingce ,CAI Weimin ,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 2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In this review,the lates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fabrications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 film photoca— talyst are summarized.Improvements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such as modified sol-gel method and microwave assisted deposition are discussed.Several novel prepar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hydrothermal solvothermal technique,self-as— sembly and in situ synthesis are also explained in detail.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 last. Key words titanium dioxide,nano films,photocatalysis,fabrication 0 引言 (浸渍提拉、旋涂、喷涂等)于处理后的载体表面,再干燥焙烧 即可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_4 ]。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制 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产生了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备技术,溶胶一凝胶法具有纯度高、组分均匀、工艺简单、易获 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纳米Ti0:光催化可以有效降解 纳米级涂层等优点,并且方便引入其他改性元素 ],溶胶一凝 有机卤化物农药、酚类、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等有机物,而且 胶法制备的薄膜与溶胶~凝胶的性质、载体性质、干燥和焙烧 具有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安全无毒等优点。在制备纳米 过程紧密相关,如果处理不当,制备的薄膜往往会有裂纹或 TiO。光催化剂时,一方面希望减小颗粒尺寸提高比表面积以 与载体结合不好,因此,有必要对溶胶一凝胶法制备工艺进行 获得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催化剂在反应体 优化改进。 系中的回收问题。TiO。纳米薄膜由于易于分离回收,同时继 1.1过氧钛酸溶胶法 承了TiO 纳米粉体的优良性能,成为目前光催化剂研究的 过氧钛酸(Peroxo-titanic acid,PTA)溶胶是以过氧化氢 热点之一[ 。 为无机络合剂,利用O 一与Ti 。。的配合作用生成的稳定的过 制备TiO 纳米薄膜光催化剂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 氧络合物溶胶。由于从O。 一到金属阳离子的金属配合物间 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不同的制备技术对薄膜的结 的电子跃迁作用产生了光学吸收,溶胶呈黄色或橙色。该溶 构、外观和性能都有不同的影响。传统的制备方法有溶胶一凝 胶原料易得,不需价格昂贵的有机醇盐作为钛源,近来逐渐 胶法 、液相沉积法E 、气相沉积法l6]、电化学法[7 等。随着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材料制备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又出 IchinoseE 首次报道了过氧钛酸溶胶的制备方法:采用 现了原位生长法、水热法、自组装法等新型制备技术,一些传 无机钛盐(TiC1 或TiOSO )作为钛源,加入碱性物质(如氨 统的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就国内外在TiO。纳米薄膜 水)调节pH值形成白色沉淀,水洗除去Cl一或S()4 ,加入 制备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双氧水并不断搅拌,配成一定浓度的黄色透明的过氧钛酸溶 1 改进的溶胶一凝胶法 胶。由于过氧钛酸溶胶的分散性好、稳定性高,近年来有研 究者利用该溶胶制备TiO 薄膜。直接用过氧钛酸溶胶制备 目前获得TiO 纳米薄膜的主要方法还是溶胶一凝胶法。 的薄膜经过较低温度(300℃)热处理后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 传统溶胶一凝胶法的基本步骤是先制备溶胶,然后将其涂覆 性Ⅲ1 。将过氧钛酸溶胶放入压力反应釜中于80 ̄C或90 ̄C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QAK200805) 吴亚惠:女,1982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Ti02纳米薄膜光催化剂 蔡伟民:通讯作者,博士生导师,教授Tel:021 54748019 E-mail:wmeai@situ.edu.cn ・46・ 材料导报:综述篇 2010年5月(上)第24卷第5期 理一段时间可以得到过氧基团改性的针状纳米晶溶胶,XRD 测试结果表明溶胶为锐钛矿相(见图1(a),A代表锐钛矿相 特征峰),用该溶胶作为前驱备出的TiO 纳米薄膜的形 态如图1(b)所示[ ]。Ge等l_1 将过氧钛酸溶胶在100 oC下加 热回流,利用热分解过氧键,也得到了过氧基团改性的针状 ㈨ 基底上制备了Ti02纳米薄膜,并对薄膜光催化降解铬黑T 溶液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ITO玻璃表面的Ti02 纳米薄膜经过微波处理后,光催化活性大大增强。利用微波 辐照进行晶化处理同样克服了常规溶胶一凝胶法需要在 300 ̄800 oC进一步焙烧处理的,可以在不耐热材料上得 到结晶良好的Ti0 纳米薄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纳米晶锐钛矿溶胶,该溶胶同样可以用于TiO 纳米薄膜的 制备。 l000 800 9 坤A^~ A~ A^ A8 8 .  A600 400 200 0 L 20 一30 ’ 40 50 60 70 80 ■ 一 一 2微波辅助沉积法 微波技术是在工作频率范围内对物体进行加热,是一种 新型的加热方法。常规加热是由热源通过热辐射由表及里 的传导式加热,而微波技术是利用微波具有的特殊波段与材 料的基本细微结构耦合产生热量。该技术用于材料制备时 可使材料整体均匀加热至特定温度并实现致密化,与常规加 热相比具有速度快、加热均匀、安全无污染以及改善提高材 201(。) 图1 PTA经压力反应釜处理后形成的溶胶的XRD谱图(a) 和用该溶胶制得的纳米薄膜的SEM照片(b) Fig.1 XRD patterns of AS(auto ̄laved PTA so1)(a)and SEM mierograph of Ti02 nanometer iflm prepared from AS(b) 1.2粉末改进法 TiO 纳米薄膜的光催化效率与其厚度有关,一般来说增 加膜厚可以增加光催化剂的量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但有机 物的内部传质及光生电子和空穴的迁移阻力会随着膜的增 厚而增加,导致光催化活性降低,所以TiO 纳米薄膜光催化 剂的膜厚存在最佳值。但传统溶胶一凝胶法制膜厚度较sb(单 层100nm左右),需要多次涂覆才能得到理想的厚度。 Balasubramanian等¨I 在2003年提出的粉末改进溶胶一 凝胶法能够制作厚度较大的TiO。薄膜,将Degussa P25粉末 加入到配置好的异丙醇钛溶胶里,加入量为30g/I ,并充分 搅拌,在不锈钢基底上浸渍提拉1次后即可得到厚20p.m、附 着力好、光催化效率高的薄膜。Keshmiri等口 也通过类似方 法制备了Ti02纳米薄膜,将一定量的预煅烧过的纳米TiO 粉末加入不同的钛溶胶中并通过旋涂法制膜,制得的TiO。 光催化薄膜煅烧后表现出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与传统溶 胶一凝胶法相比,该方法制得的薄膜不仅单层涂覆厚度较大, 简化了制备工艺,而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光吸收 性能 16,17]。 1.3辐射处理法 由于后处理需要高温烧结,传统的溶胶一凝胶法不能用于 不耐高温基底上薄膜的制备。 为了在低温下也能获得晶化程度较好的TiO 纳米薄 膜,管自生l_】。]在室温和高湿度下利用500W高压汞灯作为光 源,对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Ti02薄膜进行紫外光辐射处理。 高湿度下紫外光可使薄膜中的羟基和有机基团脱落,并促进 Ti-O-Ti结构的生成,从而提高薄膜的强度和晶化程度。紫 外辐照处理的温度在5O℃左右,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基底材 料,拓宽了Ti02薄膜的应用范围。 吕玉娟等口 通过微波辐射辅助溶胶一凝胶法在导电玻璃 料性能等一系列优点。将这一技术引入TiO 纳米薄膜的沉 积制备工艺,可以实现薄膜沉积和晶化的同步进行;同时由 于微波加热的特殊性,薄膜的制备效率也有所提高。 2.1 微波辅助液相沉积法 液相沉积法(Liquid phase deposition,LPD)是利用金属 氟化物盐的水解制备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液 相沉积法制备薄膜的周期一般比较长,并且需进一步热处理 促使TiO 晶化。在热处理过程中,吸附在薄膜内的水分以 及挥发性物质往往会导致薄膜表面龟裂,不利于薄膜的制 备。微波辅助液相沉积法(Microwave liquid phase deposi— tion,MwLPD)是将整个液相沉积过程置于微波辐射环境 下,在较低温度下实现Ti02由无定型向锐钛矿型的转化,不 需要后续的煅烧处理,从而避免了TiO 纳米薄膜的龟裂。 这种复合方法不仅可以加快沉积反应速率,而且可以促使 TiO。在沉积过程中晶化,改善了工艺条件,使得采用不耐热 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成为可能。 任典君等_20]通过微波辅助液相沉积法在聚氨酯泡沫块 表面制备出了固定均匀并具有良好光催化活性的纳米Ti02 薄膜,沉积温度不高于100℃。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液相沉 积法,微波辅助液相沉积法负载Ti0 量大且均匀,具有较大 的比表面积(见图2)。他们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 光催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液相沉积法得到的样品 比液相沉积法得到的样品降解效率提高了4~10倍,循环使 用6次降解率变化不超过10 ,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 图2 LPD(a)和MWLPD(b)样品的SEM照片 Fig,.2 SEM micrographs of LPD sample(a) and MWLPD sample(b) TiO。纳米薄膜光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新进展/吴亚惠等 2.2微波辅助化学浴沉积法 化学浴沉积法(Chemical bath deposition,CBD)是一种 大面积制备薄膜的液相技术。该技术将清洗活化后的基底 浸在沉积反应液中,常压、低温(30~9O℃)下通过控制反应 物的反应和沉淀,在基底上沉积薄膜。将微波技术应用于化 学浴过程时,微波场激发了极性水分子,使得反应液与基底 之间形成温度梯度,基底温度相对较低有利于成核反应并且 减少了沉积时粒子的团聚,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均匀完整的 薄膜 。 。研究表明[21,z2],用微波辅助化学浴沉积法制备的薄 膜与基底结合紧密,有良好的光电性能。Vigil等 在不锈 钢表面通过微波辅助化学浴沉积法,以TiOSO 为钛源,制备 了与基底结合良好的TiO 纳米薄膜,沉积温度低于75℃。 3水热法和溶剂热法 水热法是模拟自然水热条件下的矿物形成过程,利用高 温高压的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进行无机合成及材料处理的 方法。水热法的特点是材料纯度高、晶形好、条件可控性好 且生产成本低,已被广泛用于制备纳米粉体。采用非水溶剂 作为反应介质时称为溶剂热法。水热法或溶剂热法制备薄 膜是在高压容器内的高温高压流体中进行的,一般在1O0~ 3oo ̄C的温度下对浸有衬底的前驱物溶液进行适当的水热或 溶剂热处理,最终在衬底上反应并沉积形成稳定结晶相薄 膜。 水热法或溶剂热法制备薄膜是在液相中一次完成,不需 要后期的热处理晶化,避免了薄膜在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导致 的卷曲、开裂、晶粒粗化,以及薄膜与衬底或气氛反应等缺 陷。L』等[2 通过水热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大面积的TiO 纳米棒薄膜,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他们先通过溶胶一凝胶 法在玻璃衬底上预涂一层TiO 薄膜,为接下来的水热过程 提供了结晶晶种。水热反应前驱液是TiC1 的NaCI饱和溶 液,将浸着预处理过的玻璃衬底的前驱液在160℃水热3h 后,便可在衬底上形成TiO 纳米棒薄膜(见图3),纳米棒的 平均直径为21cm,长度为300 500nm。由于表面形成纳米 棒结构,薄膜的比表面积增大,相对于TiO。纳米颗粒薄膜, 该薄膜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Lee等用四异丙基化钛、乙 醇、正丁醇制备了前驱液,分别以溶剂热法和溶胶一凝胶法制 备了TiO 纳米薄膜。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薄膜在500。C煅烧 后开裂,而溶剂热法制备的薄膜完整均一,煅烧后几乎没有 变化 z 。 图3水热反应制备的Ti02纳米棒薄膜的SEM照片 Fig.3 FE-SEM images of titania nanorod film in a hydrothermal condition ・ 47 ・ 4原位生长法 通过化学方法在钛金属表面原位生成TiOz纳米薄膜是 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中,金属钛既是反应物, 又是生成的TiO。薄膜的基底。原位生长法所需设备简单、 反应条件温和,所得产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4.1热氧化法 热氧化法是在含氧气氛中对钛基底加热使其表面生成 TiO 薄膜的方法。传统的热氧化法以空气为氧化气氛。空 气气氛中高温长时间加热钛基底可形成较厚的氧化膜,但这 种氧化膜具有明显的层化现象,与基底结合力差、易脱落;短 时加热氧化形成的氧化膜虽然没有层化现象,与基底结合力 也好,但膜太薄,光电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差,不利于实际应 用。 近几年有研究者对传统的热氧化法进行了改进。Peng 等[26,27]在管式炉中对钛金属进行热氧化,研究了不同氧化气 氛下TiO。薄膜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在850℃的纯氧气氛 中热氧化1.5h后,钛金属表面形成表面平整的金红石TiO 薄膜;在纯氧中加入一定量的甲酸蒸气、水蒸气、丙酮蒸气再 进行热氧化时,钛金属表面形成TiO 纳米棒薄膜,这种结构 的比表面积大,在光催化和自洁净表面等领域都具有更实际 的应用价值。wu等【2 在1cm 的钛片表面涂上浓度为0.1~ 0.2mol/I 的NaF溶液,将其放置在管式炉中,在水蒸气气氛 下制备了掺F的TiO 纳米薄膜(见图4,其中(a)为不涂覆 NaF溶液钛片在600℃氧化3h后钛表面的SEM照片,(b)为 预涂了NaF溶液的钛片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TiOz薄膜的 SEM照片),可见未经预处理的钛片表面仍保持着刻蚀后的 形貌,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薄膜生成,而预处理过的钛片表面 生成了纳米晶颗粒,经检测为TiO 混晶颗粒。通过该方法 在550 ̄C即可形成TiO 薄膜,氧化温度低于传统的热氧化法 (700 ̄C以上),同时,F元素的掺杂还提高了薄膜的光催化性 能。 图4水蒸气气氛下600℃热氧化后钛片表面的SEM照片 Fig.4 SEM images ofthe films grown at 600 ̄C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vapor 4.2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是将钛金属浸入氧化性溶液中,通过调节反 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在钛金属表面生成晶型或无定型的Ti()2 薄膜。化学氧化法具有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所 得产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望实现规模化的生产。 吴进明等[29,30]在80 ̄C下将酸洗后的钛金属片直接浸入 3O 的H O。溶液中72h得到了TiO 纳米棒薄膜(见图5 ・48・ 材料导报:综述篇 2010年5月(上)第24卷第5期 (a)),此薄膜负载均匀、牢固,热处理后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 性,薄膜多为锐钛矿和金红石的混合晶型。较低pH值的氧 化液有利于金红石型Ti0 的生成,在氧化液中添加不同的 盐也可控制薄膜的晶相组成_3 。纳米棒Ti 薄膜的形成机 理主要是溶解一沉淀过程:反应初期,金属钛在双氧水中溶解, 示,可以通过调节TiO 胶体和TALH溶液的pH值、在 TAI H溶液中的浸泡时间和沉积次数来调节薄膜的厚度,当 两者pH值为2.5、浸泡时间为30s、沉积次数为3O次时,可 以制得厚度为275nm的薄膜。该薄膜光透过率高,紫外辐射 下对甲基橙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生成复杂的中问产物,如Ti(0H一) 0 、Ti (OH一)。0。、 Ti抖(OH) 等[3 ,离子浓度逐渐增大,Ti”(0H) 等粒子的 成核率也增大,在钛金属表面沉积并最终形成Ti0 ・nH 0 颗粒;反应后期,Ti”浓度相对较低,成核驱动力减弱,倾向 于在原有颗粒上沿垂直方向生长,形成纳米棒薄膜。笔者所 爨 在研究团队也通过类似方法,将钛片与NaOH和双氧水的混 合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再进行酸洗和热处理,获得了纯锐钛 矿型的Ti02纳米线薄膜(见图5(b))。研究表明,该纳米线 薄膜对苯酚具有很好的光降解效果口 。 图5化学氧化法制备的Ti()2薄膜的SEM照片 Fig.5 SEM images of titania film prepared。by chemical oxidation 5 自组装法 自组装单层膜(Self-assembled monolayers,SAMs)技术 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层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LbLSA)是2O世纪8O年代以来快速发展起 来的一项新型有机成膜技术。自组装法的成膜过程是通过 固液界面间的化学吸附,在基体上形成化学键连接、定向排 列和二维有序的单分子层,活性分子的基团与基体之间的化 学反应使得活性分子占据基底表面上每个可以成键的位置, 通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如静电引力、氢键、配位键等)使 吸附分子紧密排列。如果活性分子仍有基团具有某种反应 活性,则又可继续反应,层与层自发地缔合形成结构完整、性 能稳定、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分子聚集体或超分子结构。自 组装法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制膜法,不仅无需特殊设备,而 且具有低温制备、薄膜厚度易控、与基底结合紧密等特点。 Gao等l_3 将H Ti0。溶于过氧化氢与氨水的混合液中, 然后将此混合溶液作为薄膜沉积的前驱液,通过自组装成膜 法在室温环境下成功地沉积了微观图案化、纯度高、表面平 整无开裂的TiO 纳米薄膜。 Kim等[3朝将玻璃或Si在K0H溶液中超声处理后,使得 基底表面带负电荷,再浸泡在TiO。胶体溶液中,10min后取 出用超纯水清洗后再浸入TALH(水溶性的钛络合物 [-CH。CH(O一)CO。NH ] Ti(OH) ,带负电荷)溶液一段时 间,交替沉积后得到多层结构的表面。沉积过程如图6所 6结语 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的TiO。纳米薄膜是光催 化技术走向实用的一个关键,目前较普遍采用的制备技术还 是一些传统方法及其改进技术。原位生长、自组装等新方法 制备的TiOz纳米薄膜具有成膜均一、表面形态规整、比表面 积大等优点,但由于这些新兴的制备工艺大多仍在实验室水 平,工艺上和理论上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对于Ti0。纳 米薄膜的制备来说,目前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有待深入研 究:(1)探索薄膜表面纳米粒子或其他纳米结构的尺寸和形 貌控制机制,研究膜表面不同结构形成的机理以及不同形貌 与功能的关系;(2)对TiO 纳米薄膜制备方法的相关机理的 研究不够深入,需要加强;(3)Ti0 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报道 很多,但真正可以工业化应用的不多,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更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Zhang Y J,Li X F,Hua X S,et a1.Sunlight photocatalysis in coral—like TiO2 film[J].Scripta Mater,2009,61(3):296 2 Zhang Y G,Ma L L,Li J L,et a1.In situ Fenton reagent generated from Ti02/Cu2 O composite film:A new way to utilize TiO2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J].Environ Sci Techn,2007,41(17):6264 3 Zhang X W,Lei L C.Effect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n th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i02/AC photocata— lysts[J].J Hazard Mater,2008,153(卜2):827 4 Watanabe T,Fukayama S,Miyauchi M,et a1.Photocata— lytic activity and photo-induced wettability conversion of Ti02 thin film prepared by sol-gel process on a soda-lime glass[J].J Sol-Gel Sci Techn,2000,19(1—3):71 5 Deki S,Iizuka S,Mizuhata M,et a1.Fabrication of nano- structured material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liquid phase deposition[J].J Electroanal Chem,2005,584(1):38 6 Segawa K,Katsuta M,Kameda F.Ti02一coated on Al2()3 support prepared by the CVD method for HDS catalysts[J]. TiO。纳米薄膜光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新进展/吴亚惠等 Catal Today,1996,29(1-4):215 ・49・ 22 Zumeta l,Gonzalez B,Espinosa R,et a1.Two-layer Ti()2 nanostructured photoelectrode with underlying film obtained 7吴钧,施利毅,袁帅,等.纳米Ti【)2/ 管阵列薄膜催化剂 的制备和性能[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8,24(2):147 8万哗,杨龙刚,于欢.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z薄膜及其 by microwave-activated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MW-CBD) [J].Semicond Sci Techn,2004,19(5):L52 23 Vigil E,Dixon D,Hamilton J W J,et a1.Deposition of TiO2 thin films on steel using a microwave activated chemical 性能的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 (1):139 9崔玉民,张文保.WO。/Ti()2薄膜光催化降解ARB性能研 究[J].稀有金属,2008,32(4):489 10 Ichinose H,Katsuki H.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films bath[J].Surf Coat Techn,2009,203(23):3614 24 Li Y X,Guo M,Zhang M,et a1.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i02 nanorod arrays on glass sub— prepared from peroxo—modified anatase sol with added TiO2 powder[J].J Ceram OSc Jpn,1999,107(1):73 11戈磊,徐明霞,方海波,等.过氧钛酸溶胶前驱备Ti02 薄膜及其光催化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5,33(3):330 12 Ge L,Xu M X,Fang H B,et a1.Preparation of TiO2 thin films from autoclaved sol containing needlelike anatase crys— tals[J].Appl Surf Sci,2006,253(2):720 13 Ge I ,Xu M X,Fang H B Synthesis of titanium oxide la- yers on glass substrates with aqueous refluxed sols(RS)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J].J Mater Sci,2007,42(13):4926 14 Balasubramanian G,Dionysiou D D,Suidan M T,et a1.Ti~ tania powder modified sol——gel process for photocatalytie ap—- plications[J].J Mater Sci,2003,38(4):823 15 Keshmiri M,Mohseni M,Troczynski T_Development of novel Ti02 sol—。gel—。derived composite and its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trichloroethylene oxidation[J].Appl Catal B- Environ,2004,53(4):209 16 Chen Y,Dionysiou D 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hysico—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hotocatalytic behavior of macro— porous Ti02一P25 composite films and macroporous TiO2 films coated on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J].Appl Catal A- Gen,2007,317(1):129 17 Lim L L P,Lynch R J,In S I.Comparison of simple and e— conomical photocatalyst immobilisation procedures[J].Appl Catal A-Gen,2009,36(2):214 18管自生.高湿度下紫外光辐射对Sol—gel TiOz薄膜强度、结 构和亲水性能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3,61(12):2025 19吕玉娟,洪伟良,李继贞,等.微波辐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 TiO2薄膜及其降解铬黑T的活性[J].中国材料科技与设 备,2006,3(4):39 20任典君,王荣昌,等.微波辅助液相沉积法制备Ti()2薄膜 光催化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37(6):989 21 Vigil E。Gonzalez B。Zumeta I,et a1.The role of conduc— ting-oxide-substrate type and morphology in TiO2 films grown by microwave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MW-CBD ) and their photovohaic characteristics[J].J Cryst Growth, 2004,262(1-4):366 strates[J].Mater Res Bull,2009,44(6):1232 25 Lee S H,Kang M S,Cho S M,et a1.Synthesis of TiO2 photocatalyst thin film by solvothermal method with a smal1 amount of water and its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J].J Photochem Photobio1 A-Chem,2001,146(1-2):121 26 Peng X S,Chen A C.Aligned TiO2 nanorod arrays synthe— sized by oxidizing titanium with acetone[J].J Mater Chem, 2004,14(16):2542 27 Peng X S,Wang J P,Thomas D F,et a1.Tunable growth of TiO2 nanostructures on Ti substrates[J].Nanotechnolo— gY,2005,16(10):2389 28 Wu G S,Chen A Direct growth of F-doped TiO2 particulate thin films with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J].J Photochem Photobiol A-Chem,2008,195 (1):47 29 Wu J M,Zhang T W,Zeng Y W,et a1.I arge-scale prepa— ration of ordered titania nanorod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 lytic activity[J].Langmuir,2005,21(15):6995 30 Wu J M.Photo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in water assisted by titania nanorod thin films subjected.to various thermal treatmentsi J 1.Environ Sci Techn,2007,41(5):1723 3 1 Wu J M.Low-temperature preparation of titania nanorods through direct oxidation of titanium with hydrogen peroxide [J_].J Cryst Growth,2004,269(2—4):347 32 Tengvall P,Elwing H,Lundstrom I.Titanium gel made from metallic titanium and hydrogen peroxide[J].J Colloid Interf Sci,1989,130(2):405 33 Wu YH,LongMC,CaiWM,et a1.Preparation of photo— catalytic anatase nanowire films by in situ oxidation of tita- nium plate[J].Nanotechnology,2009,20(18):185703 34 Gao Y F,Nagai M,Seo W S,et a1.Template-free self-as— sembly of a nanoporous Ti02 thin film[J].J Am Ceram oSc,2007,90(3):831 35 Kim J H,Fujita S,Shiratori S.Fabrication and characte- rization of Ti02 thin film prepared by a layer-by-layer self- assembly method[J].Thin Solid Films,2006,499(1—2):83 (责任编辑曾文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