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从小要多观察孩子,多与他/她沟通,引导和帮助他/她找出自己的“才干”。然后让孩子选择符合自己“才干”的专业;从事适合自己“才干”的工作。这样不但让你的孩子享受到学习和工作的快乐,并且更容易获得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
摘自《陪孩子走进明媚时光》李庆远著,中国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
“才干”来源于《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一书,是 “一种特殊的天生能力或悟性”即天赋。任何贯穿始终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如果能产生效益,就是一种才干。比如你天生好奇,你好胜,你有魅力;你做事持之以恒,你责任心强,这都是一种才干。
如果你想揭示自身才干,就请关注你对你所遇到的各种情形的自发的、油然而生的反应。这些反应提供了有关你自身才干的最好线索,它们揭示了牢固精神联结的位置。我们无暇对每个决定特别是细小的决定进行理性思考,你不得不做出的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才干。或者说本能的“忍不住”去做的就是才干。此外还有三个刻意探寻的线索:渴望、学的快和满足。
无论渴望也好、学得快也罢,还是感到满足,都必须是持续的、稳定的表现,这样它才能是我们的才干。每一个人都天生具备一种“才干”,关于“才干”的分析如上图,分为四个区域:A区(绝对才干区),B区(多才干区),C区(少才干区),D区(无才干区)。
一个人如果能找出自己的A、B“才干”区,选择符合自己“才干”
的专业;从事适合自己“才干”的工作。这样不但可以享受到学习和工作的快乐,并且更容易获得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
反之,如果一个人选择他/她的C、D“才干”区的专业和工作,他/
她只是在为生存而学习和工作,终身与快乐、幸福和成功无缘。
哈佛大学2008年最受欢迎的课程《积极心理学》一书认为:金钱、地位和名气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快乐,做适合自己“才干”(喜欢做)的事才是真正的快乐。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比世上任一万个人都做得好,做这件事很开心,上手很快,做这件事的能力就是你的“才干”。“才干”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
我是到了40多岁才找到自己的“才干”,做适合自己“才干”的事时,那种从内心深处产生出来了的愉悦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的。当时我心里就有一个梦想:我一定要帮助和引导女儿,让她找到自己的“才干”,做她最喜欢做的事,让她一生都能快快乐乐。
从小学开始,我就不断观察、鼓励女儿选择自己将来的人生方向和目
标。不管女儿选择任何发展方向时,我都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她是否具备这个方向的“才干”。女儿选择过的律师、生物科学家、指挥作为人生目标,最后定格为主持人。
主持人最重要的“才干”要求是自信,女儿遗传我的“超自信”;“才
干”要求之二是文字(写作)和口头(演讲)能力强,女儿在这两方面都有一定的天赋;“才干”要求之三是气质佳,女儿遗传奶奶的气质,再送她到英国私立中学就读也是培养她的气质。再通过继续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来不断地拓展女儿的知识/见识面;通过阅人无数和高人指点来逐步提高女儿的为人正直、热爱祖国和家乡、对人有爱心、有兴趣„„
周老师,记得您在初二那个圣诞节寄给我们全班同学的圣诞贺卡吗?您 在给我的卡上写道:“子钰,你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学生,因为你的第一次发 言洪亮而独特。”我那时才意识到发言和演讲可能是我的“才干”。当我还 不能完全肯定自己的“才干”时,你不断地给我锻炼的机会:朗诵比赛主持, 领诵,誓师大会领誓,备战生物地理中考经验分享发言⋯⋯
这一次又一次的磨炼让我成长,成熟和更加从容。当我在2012年元旦晚 会上,做为学校学生交响乐团的指挥,手执指挥棒时,我的心非常平静且从 容,没有一丝一毫的焦虑,那一刻我最要感谢的人是您!
(摘自女儿高中一年级作文:《致周老师的一封信》)
女儿的初中语文老师周红在发现和引导女儿发掘自己的“才干”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初中毕业前夕,女儿终于定下了人生目标:考中国传媒大学,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