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检测方法
(GB 4789.15—2010)
样品的稀释
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10 g 样品至盛有90 mL 灭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摇,即为1:10。(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
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10 mL 样品至盛有90mL 生理盐水的锥形瓶(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1.3 取1 mL 1:10 稀释液注入含有9 mL 无菌水的试管中, 另换一支1 mL 无菌吸管反复吹吸,此液为1:100 稀释液。
1.4 按1.3 操作程序,制备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 次1 mL 无菌吸管。
1.5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 个~3 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 倍递增稀释的同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 mL 样品匀液于2 个无菌平皿内。同时分别取1 mL
样品稀释液加入2 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
1.6 及时将15 mL~20 mL 冷却至46 ℃的霉菌培养基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培养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倒置,28℃±1℃培养3-5d,观察并记录。
菌落计数
肉眼观察,必要时可用放大镜,记录各稀释倍数和相应的霉菌和酵母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选取菌落数在10 CFU~150 CFU 的平板,根据菌落形态分别计数霉菌和酵母数。霉菌蔓延生长覆盖整个平板的可记录为无法计数。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结果与报告
1 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计算。
1.2 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150 CF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无法计数,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1.3 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数均小于10 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1.4 若所有稀释度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如为原液,则以小于1计数。
2 报告
2.1 菌落数在100 以内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采用两位有效数字报告。
2.2 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 时,前3 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 位数字,后面用0 代替位数来表示结果;也可用10 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此时也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采用两位有效
数字。
2.3 称重取样以CFU/g 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 为单位报告,报告或分别报告霉菌和/或酵母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