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图表间的冲突、文图间的冲突,改动起来费时费劲,影响效率,影响质量。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铁路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铁路施工能否平安牢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依据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的要求,在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现就如何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如下说明:1、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记录和试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肯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消失现场记录与试验资料的冲突、

(1)外业和试验资料的汇合、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殊是试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比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记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消失野外定名与试验资料相冲突,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试验资料相冲突。例如:野外定名为黏土的,试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报告应叙述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纳的基础形式;工程勘察的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勘察任务和技术要求;勘察场地的位置、外形、大小;钻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则,孔位和孔口标高的测量方法以及引测点;施工机具、仪器设备和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方法;勘察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评述;勘察工作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报告应附勘探点(钻孔)

1 / 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无不良地质现象,则在前述钻孔位置平面图上加地质地貌界线即可。当然,如果地质地貌单一,则可免绘界线。 2.2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

(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消失可作互层处理。(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其次,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黏土2-1、冲积粉质黏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黏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黏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弱风化花岗岩

平面位置图、勘探点测量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如果勘察工作量少,可只附图而省去表。一个完整的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下面几部分组成。2.1地质地貌概况

地质地貌打算了一个铁路工地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地质结构。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构造形迹,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状况和风化、破裂程度。由于勘察场地大多地处平原,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2)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假如场地小且地貌简洁,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对高差。(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四周有无滑坡、倒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如在碳酸盐岩类分布区,则要叙述岩溶的发育及其分布、埋藏状况。假如勘察场地较大,地质地貌条件较简单,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报告中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如场地小且地质地貌条件简洁又

2 / 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状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状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状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裂、破裂和极破裂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外形,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④取样和试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量列表表示土工试验结果,文中可只叙述打算土层力学强度的主要指标,例如填土的压缩模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自然 含水量、黏性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粉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红黏土的含水比和液塑比。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还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设计部门选用。⑤原位测试状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

4-2,微风花岗岩4-3。其次、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但由于是复合编号,故而在报告中叙述有所不便。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纳第一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依据勘察的实际状况,以简洁明白,叙述便利为原则。此外,详勘和初勘,在同一场地的分层和编号应尽量全都,以便参照对比。

(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①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对于分布较普遍和较广泛的层位,要说明缺失的孔段;对于分布局

限的层位,则要说明其分布的孔段。②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⑥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综合判定,供应承载力标准值的建议最小的孔段。③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

值。2.3地下水简述

3 / 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接近悬崖深谷。(4)场地及其四周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进展趋势如何。(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

地下水是打算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需论及: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

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四周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脆弱层或可液化砂土。(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等。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洁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环境,依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HCO-3、SO2-4、侵蚀CO2的分析结果。(对于土壤有腐蚀性的地区,应做土壤腐蚀性试验并进行分析)。2.4场地稳定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四周有无发震断层。(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惊峰值加速度。(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

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加铁路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供应建议。2.5其他特地要求

论述的问题对于设计部门提出的一些特地问题,报告应予以论述,如饱和砂土的震惊液化、基坑排水量计算、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刚度的测定、桩基承载力计算、脆弱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等。 2.6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2)结合铁路物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相宜性。(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若采纳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

4 / 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标高;应区分出技术孔、鉴别孔、抽水试验孔、取水样孔、地下水动态观测孔、特地试验孔(如孔隙水压力测试孔);③剖面线和编号:剖面线应沿铁路周边,中轴线、柱列线、铁路群布设;较大的工地,应布设纵横剖面线;④地质界线和地貌界线;⑤不良地质现象、特征性地貌点;⑥测量用的坐标点、水准点或特征地物;⑦地理方位。对于较小的场地,一般仅表示①、②、③、⑥、⑦五项内容。标注地理方位的最大优点在于文中叙述有关位置时便利。此图一般在甲方供应的铁路平面图上补充内容而成。比例尺一般采纳(1∶200)~(1∶1000)。(2)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主要有地层、岩土分层序号、层顶深度、层顶标

值。(4)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5)基础施工中应留意的有关问题。(6)铁路是否作抗震设防。(7)其它需要特地说明的问题。以上7个方面的内容,并非全部的勘察报告都要面面俱到,一一排列。

由于场地和地基岩土的差异、铁路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凹凸,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当然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需叙述的内容。总之,要依据勘察项目的实际状况,尽量做到

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实行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简明扼要、合理适用。3、图表编制要点3.1主要图件 (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表示的主要内容:①铁路平面轮廓;②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

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地质柱状图上,第四系与下伏基岩应表示出不整合接触关系。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纳1∶100或1∶

5 / 8

200。(3)工程地质剖面图。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全都。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4)特地性图件。 常见的有表层脆弱土等厚线图,脆弱夹层底板等深线图,基岩顶面等深线图、强风化、中风化或微风化岩顶面等深线图,硬塑或坚硬土等深线图等。不言而喻,这些图件对于地基基础设计各有用途。有的图件还可以反映隐伏的地质条件,如中风化顶面等深线图,可以反映隐伏的断

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关于剖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如果分层正确,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而不致将产状平缓的第四系尤其是

全新统的土层画成陡斜状,或消失新老层位之间的相互穿插等不合理现象。层;等深线上呈线状伸展的沟部,往往是断层通过地段。特地性图件并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晰。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剖面线上要相互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全都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一般横比例尺采纳(1∶200)~(1∶500),纵比例尺采纳(1∶100)~(1∶200)。在剖面图上,必需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在剖面图旁侧,

非每一勘察报告都作,视勘察要求、反映重点而定。3.2主要附表、插表(1)岩土试验成果表。

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挨次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2)原位测试成果表。

分层按孔号、试验深度编制,要列统计值,并查算分层承载力标准值。(3)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

6 / 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4.2要熟识和把握有关的规范规程规范规程既是阅历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需熟识把握,并在详细勘察工作中仔细执行。 4.3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状况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识。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4.4要把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4.5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需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由此可知,现场勘察和试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因此,必需仔细抓好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而钻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资料的重点。为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需常到现场把握有关的勘察状况,最好是参加现场的地质

按孔号、试段深度编制,列出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单位涌水量、水温柔水样编号。(4)桩基力学参数表。

假如建议采纳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简单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4、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力量

4.1要具备坚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在丘陵山区,要留意地质构造的观看分析;在平原地区,要着重于第四系成因类型、岩性组合的分析讨论。此外,要时常了解和把握国际国内的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学问,以便不断更新和提高个人的理论学问。

7 / 8

记录工作。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其次,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1、-2、-3;岩层-1、-2、-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粘土2-1、冲积粉质粘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其次、三种编法

4.6提高综合学问技能除具备较高的专业学问外,还要提高综合学问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学问、文字表达力量、编图技巧、综合分析力量(特殊是现场地质记录的综合判定力量)。 扩展阅读: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 【

3、在检查、整理勘探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应结合测绘与调查资料、试验室和原位测试成果,进行岩土分层,确定层及亚层的名称和编号。 岩土分层时,应首先将不同地质时代或不同地质成因的岩土划分为一级单元,再按一级单元的岩性细分为二级单元,如: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等。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