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种”是农业“八字宪法”的核心,它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科学技术的载体。选用具有优良生产性能和加工品质的农作物品种,是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的重要前提。在选用和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工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
任何一种农作物优良品种都有其一定的生态适应区域,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品种”。这就是说,没有哪一种农作物品种能适应所有的气候环境,没有哪一种农作物品种能高抗所有的病害,也没有哪一种农作物品种能适应所有变化着的生理小种。例如,一种优良的小麦品种在甲地表现高产,而在乙地并不一定高产,在甲地抗锈病,而在乙地对变化了的锈病生理小种就不一定能抗。因此,在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时,一定要选用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还要通过品种审定公告了解该品种适宜种植区域的范围及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才能决定是否引进推广应用。
二、注意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的时限性
任何一种农作物优良品种都不是永恒的优良品种。某种优良品种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是优良品种,超过此时间范
围,它就不可能是优良品种了。也就是说,农作物优良品种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对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工作,在搞好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同时,启动了农作物品种退出机制,让已经丧失使用价值,有明显缺陷的品种及时退出市场,从而避免农民选择优良品种的盲目性。但有的推广者对退出品种信息了解不够,或者从自己经济利益出发,仍在大面积推广退出市场的品种,这个问题在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注意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搭配问题
农作物优良品种在一定区域内,有较强的适应性,但不同品种在各种性状方面均有不同的差异,如抗病性、抗逆性、生育期等,所以,在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上应注意做到因地制宜、科学搭配。为了克服品种单一化的弊端,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和避免品种多、乱、杂的问题的发生,在农作物品种搭配上,既要考虑风调雨顺年份,更要考虑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年份。农作物优良品种科学搭配还应做到有主有次,才可以让各个品种都能发挥其增产潜力。一般地说,1个县(市)除应选用2~3个适应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当家品种外,还应有4~5个品种作为搭配品种,但对于异交率较高,容易造成混杂退化的棉花等经济作物,最好1个乡或1
个村只种植1个品种。
四、注意把握当地生态环境条件
只有准确把握当地气候条件,才能准确确定当地所需农作物品种类型;也只有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农作物品种,才是真正的优良品种。事实上,当地种植制度与其气候条件紧密相连,如有效积温少的山区就不能种植需有效积温多的晚熟玉米品种,否则该品种未成熟就会遭受低温冻害;晋南地区较寒冷的地方,就不能种植弱冬性的冬小麦品种,否则就会因越不了冬而发生冻害问题。
五、充分了解农民对农作物品种的种植习惯
长久以来,农民形成的种植习惯各地不一,对品种的要求也就不同,如在玉米种植上,有的地方农民喜欢高秆稀植大穗品种,而有的地方农民则喜欢矮秆密植中小穗品种。又如在小麦生产上,有的地方农民偏爱无芒小麦品种,而有的地方农民则喜欢种植有芒小麦品种。因此,要了解当地农民的这些习惯,把农民对品种的喜好与需求看作优良品种推广的突破口,才能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
六、注意农作物良种良法相结合
农作物优良品种的丰产性表现,是品种的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相应的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优良品种的丰产性也不能够实现。品种基因是内因,环境条
件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种植者需要根据农作物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并根据农作物品种存在的弱点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因此,良种和良法应相辅相成,不能片面地强调良种的作用,而忽视相应的栽培技术;也只有在采用适合该品种特性的优良栽培条件下,才能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这就要求种子经营推广者不仅要在种子销售现场开办讲座传授技术,还要求做好售后服务,适时进行田间指导。
七、注意创新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方式
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就是把优良品种信息传播给农民,让农民自觉地接受并使用优良品种。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的方式方法很多,如利用电视媒体宣传、进村入户宣传指导、开办技术讲座培训、刷写新品种墙体广告、种植示范田、组织现场参观考察等。哪一种推广方式方法更适合当地农民,就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哪一种。此外,还要创新推广方式、推广思路,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电脑网络等信息传播带来的便利,提高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效率。
八、建立优良品种主导市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