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H—B型(防爆)湿法混合制粒机
使用说明书
重庆市科旭制药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1 概述
湿法制粒机是一种集粉料和粘合剂的混合、制软材、造粒在一机内完成的高效率设备。混合效果好、制成的颗粒流动性好,含量稳定;设备易清洗、无污染。主要由机箱、带盖容器、搅拌系统、切刀系统、出料装置、控制系统和水气系统组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 工作原理
真空抽吸(或人工上料)进入容器中的粉体物料,加入粘合剂后,通过搅拌器旋转产生的涡流作用使其充分混合;在交汇区,由侧置的制粒切刀对翻腾的物料团充分打碎、切割成质地均匀、致密的颗粒。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3 设备组成主要结构及材质
3.1组成主要结构 本机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附图)
3.1.1 机箱:由型钢焊接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支承框架,支承框的底部装有支脚,支脚配有支撑板、调整螺栓、紧固螺母。上部框架用于支承带盖容器、搅拌与制粒切刀装置、出料装置;下部框架主要承载减速机、电动机及传动系统。电器控制主板也装在框架内。三侧面装有不锈钢防护罩板,另一侧面装有不锈钢防护罩板制成的活动门,以便打开安装检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上部呈倒圆锥形,底部中心装有搅拌器,侧面装有制粒切刀,顶部有气动快开门盖;快开门盖由盖、快开锁紧装置、平衡锤、安全互锁装置等组成,开启方便、快捷;盖上设有进料口、装有视镜;方便观察容器内物料的运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搅拌器为折叶开启涡轮式搅拌,浆叶前端有与主浆叶呈90˙的小浆, 让浆叶前端产生较强的涡流,使物料充分混合。制粒切刀侧置,由多片U型刀片组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3.1.5 传动系统:由双速电机、双曲线螺旋齿轮减速机、传动轴构成。搅拌主轴与筒体 间采用气体密封, 制粒切刀传动轴与筒体间采用填料或机械密封和气隙式密封,以防粉尘进入和润滑油进入容器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触摸式显示屏。
3.2材质 机上凡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部分均用奥氏体不锈钢(SUS304),有要求的工艺介质符合相应制药工艺洁净度(10万级)要求,并具有调节、取样或检测的装置。与之直接接触的部
1 / 9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分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和不与物料发生化学变化、不腐蚀的材料,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符合JB20067-2005<<制药机械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通则>>的要求。 4 设备主要性能特点
集粉料和粘合剂的混合、制软材、造粒在一机内完成,效率高; 主要性能特点如下:
4.1整机设备表面光洁、平整、无清洗的盲区,机内表面所有转角圆滑过渡,易于清洗。 4.2机箱底座调整螺栓可迅速调整设备水平,活动门结构,便于检修。 4.3带盖容器
,内表面经抛光处理,利于物料的流动和清洗。
,气动快开门盖,开启方便、快捷,进料方便,门盖上的视镜孔便于观察容器内物料的运动状况。
4.4搅拌系统
,混合能力强、混合均匀。对于比重差异大的物料也能很好的制备颗粒。 ,防止药物被润滑油脂污染,同时避免粉尘进入轴承腔内,损坏轴承。 4.5 多片U型切刀,剪切力强,成粒快,粒度好。 4.6 出料装置:安全闭锁、出料方便、快捷。
4.7传动: 采用螺旋锥齿轮减速机,运转平稳、输出扭矩大,极大地改善了运动状况,减轻振动,降低噪音。
4.8电气控制系统:
PLC控制、人机界面操作,能动态反映和调节运行状态,能设定和显示运行参数、实际 工作参数;具有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简便、直观、易掌握。
防爆电气控制系统:采用隔离防爆方式 ,现场采用防爆操作系统,电机为防爆型。 4.9 有可靠的安全互锁保护功能。
4.10 可配备真空上料机及加桨机,完成上料、喷浆。
4.11 可与干燥机相连,组成联动生产线,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5 适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农药等行业的混合制粒用于压片、胶囊填充等 6 主要技术参数
机 型 项 目 生产能力(Kg/批) 作业时间(min) 颗粒性能指标 50 15-25 100 30-50 150 50-80 200 80-100 6-10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要求 2 / 9
250 100-110 400 140-180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粒度分布(药典筛目) 成品率(%) 容器容积(L) 50 搅拌电机功率(Kw) 4/5.5 制粒切刀电机功率(Kw) 1.3/1.8 搅拌低转速/高转速(rpm) 200/400 制粒切刀低转速/高转速(rpm) 压缩空气压力(Mpa) 压缩空气耗量(m/min) 噪声dB(A) 执行标准 外形尺寸 长×宽×高 1250×800×1400 420 1500×920×1450 830 2000×800×1590 1000 324—100 ≥99 100 6.5/8 2.4/3 160/250 150 200 9/11 11/14 3.3/4 4.5/5.5 165/250 165/250 1450/2860 0.4-0.6 0.13 0.15 0.15 ≤75 JB20015-2004湿法混合制粒机 250010501450 ××2700×1120×1700 250 11/14 4.5/5.5 165/250 400 18.5/22 6.5/8; 110/168 0.11 0.18 0.25 2560×1100×1780 1800. 机器重量(Kg) 1210 1310 7外部工作条件
7.1 工作环境:整机处100000级洁净度环境内。 7.2工作电源: 3N 50HZ/TN-S 220V/380V三相五线制
7.3操作气源:压缩空气应无油、无水、无杂质,压力不小于0.6MPa。 7.4清洗水:饮用水、纯化水。
a 水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中的相关规定。
b 清洗水压力:不小于 0.2MPa。
8 设备的安装调试 8.1安装前的准备
,确认随机文件符合使用和管理要求,并保管
·随机文件:装箱单
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材质质保书
设备组成及结构示意图、电气原理及接线图 主配套件的说明书、质保书等 备品配件清单及数量 附件清单及数量
·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依据SL—B型湿法混合制粒机外观及图纸, 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其它问题; ·根据装箱单及备件清单确认附件、备件符合使用和管理要求。 ·用表检测电源电压、电流、频率满足使用要求。
3 / 9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8.1.2 安装条件,安装的技术要求和判据及方法: 安装条件、安装的技术要求和判据 序号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和判据 判定方法 检查结果 达到√ 未达到× 1 主机安装位置及生100000级洁净区内 产维修空间 对照设计图 主机两侧离墙距离≥纸检查,圈尺0.7m,前后侧离墙距离校验 ≥1.0m,车间高度高于2 3 4 5 压缩空气管路 压缩空气气源 水源 电压/频率 主机0.5m, 材质Icr18NI9, 管径DN=Φ10×2 0.2~0.4MPa ≥0.2 MPa 380(1±10%) V/50Hz 附管材质质 保书、合格证 法定气压表。 法定压力表。 Ⅰ级电压表 频率表测量 6 安全保护接地 符GB/T5226.1-2002 合产品检测报 告 7 造粒筒体材质及内材质:奥氏体不锈附材料质保 表面质量 钢,SUS304 各连接处圆滑过渡,无清洗盲区,表面光滑, 搅拌器材质及表面材质奥氏体不锈钢,各质量 连接处圆滑过度,无清洗死角,表面光滑,其表面粗糙度RA≤0.4UM 附材料质保 书, 表面粗糙度按规定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对比试验 附材料质保 书, 表面粗糙度按规定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对比试验 产品质保书 书, 目测 8 9 制粒切刀材质及表材质奥氏体不锈钢,各面质量 连接处圆滑过度,无清洗死角,表面光滑,其表面粗糙度RA≤0.4UM 10 密封材质 11 控制系统 卫生级硅橡胶 符合电气原理图 4 / 9
对照图纸相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符 12 整机外观 13 各管路系统 表面平整光滑、外观无目测 损伤。 与图纸技术文件相符,目测 且有管内物名及走向标识 14 整机安装水平 水平误差≤2/1000㎜ 用0.5M水平 尺检测 15 机器内清洁 应符合10万级洁净级目测 别相应的要求 8.2安装
依据工艺设计要求,按照设备安装图及8.1.2 安装条件,安装的技术要求,把SL—B型湿法混合制粒机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坚实的地面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机器就位后,调节机箱底座的调节螺栓,使工作台面水平,然后紧固调节螺栓,保证机器安装平稳,以免工作时产生振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用户应将压缩空气进气总管接至控制柜的进气接口;
•根据气动控制原理图,确定各气动控制元件与执行元件间的连接,根据用户要求确定管路走向,应符合“GMP”规范要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压缩空气需经除水除油处理,并定期排放。
•用户应将“三相五线”制的总电源接至电气控制柜的进线接口,线径必须满足本机额定功率要求;
• 确认电源符合要求后,方可接线,接线时必须按电气原理图(附图)及电机端盖上接线图接线,每条电线须锁紧,确保不短路并注意接地安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控制柜和主机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装置。 8.3 调试
•接通气源、水源后,旋转三通阀到通气位置,检查压力是否达到设备要求值,各接口是否漏气,有无错接漏接;
•接通气源,观察电气操作显示屏,当发出允许开盖信号时,方可操作打开容器盖; •检查搅拌浆,制粒切刀的中心部位气密封处,应有气流排出,并可通过气水板上的调节阀调节气流量的大小,
•用手板动搅拌电机和切刀电机主轴,观察搅拌浆和切刀旋转有无卡阻现象。确定无异常情况后,关闭出料塞和容器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打开观察窗盖,分别短时起动两个电机,确认搅拌浆和切刀的旋转方向。是否为逆时针旋转。
5 / 9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检查出料活塞的启闭是否灵活。
•关闭出料活塞,把三通阀旋到通水位置。打开容器盖盖,观察搅拌浆和切刀中心部位应有出水。将水装到切料刀轴上沿,检查各处密封处是否漏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将三通球阀转到通气位置,关闭容器盖,开启·电机,通过观察窗孔观察运转情况及密封情况。
•打开出料活塞,将水排出容器。 9操作运行规程
9.1试运行前的准备、试运行启动、试运行.
9.1.1 运行前检查
·通电前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接地是否良好
·安全接地线的外接线是否正常,接触是否良好,检查电机连接是否正确;
·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压缩空气、清洗用水管路系统是否畅通、有无漏气、漏水现象。
·容器盖与筒体间密封是否良好,容器盖开、关是否灵活、是否具有连锁功能;各系统间密封是否良好。
·打开检修门, 检查电机、减速机连接是否正确,油位是否正常 9.1.2 运行前的准备
按(SOP)的清洗规程将设备内清洗干净 9.1.3 试运行 空载试运行
上述检查无误后,接通控制柜电源,送压缩空气和水源到主机,分别按标示的低速和高速,空载起动制粒机运行不少于1h,观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搅拌浆与容器底部、容器壁有无刮擦、卡阻现象,耳听有无异常噪声, ·切料刀动作是否灵活, 无卡滞、刮擦、振动现象及异常声响;
·转速能否双速可调,将搅拌浆和切刀的转速在标示的双速范围内先低速后高速进行变速运转试验,用转速表跟踪计数,测试其调速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运转时,减速机、电机运行正常,无振动及异常声响,温升不超过35℃; ·运转时气、水管路畅通、无泄漏。
·容器盖与筒体间密封严密,开、关灵活;具有连锁功能且动作转换平稳可靠。 负载试运行
空载试运行合格后,以标示的生产速度,用试验物料代替工作介质作负载试运行。 试验物料的制备
·原料:符合GB12309的玉米淀粉(100目~120目),药用糊精(100目~120目),糖粉(100
6 / 9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目~120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配比:57%的玉米淀粉,10%药用糊精,33%的糖粉。 ·将其中10%的玉米淀粉制成5%的淀粉浆作粘合剂 试运行程序
模拟正常生产程序运行,观察机器运转的平稳性,20min后,作以下项目试验。 ·转速能否双速可调,将搅拌浆和切刀的转速在标示的速度范围内先低速后高速进行变速运转试验,用转速表跟踪计数,测试其调速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调节进液口调节阀,可否控制进液量(粘合剂) ·调节水、气调节阀,水、气压力、流量应可调,
·气动出料门密封严密,开、关灵活;且动作转换平稳可靠,
·运转时,减速机、电机运行正常,无振动及异常声响,温升不超过35℃; ·运转时气、水管路畅通、无泄漏。
·转动方向准确、符合生产工艺要求;能在控制程序下执行相应的工艺操作 9.2 操作运行
确认上述试运行正常后,可开车运行。 ·根据工艺要求,设定所需的制粒时间
·接通气源、电源、水源后,旋转水气三通阀到通气位置。
·关闭气动出料门,当开盖信号发出,则打开容器盖,将适量的粉料投入容器内,关闭容器盖。
·开启并调节容器盖上进液口调节阀,加入适量的粘合剂
·先启动搅拌浆,再开启切刀(根据工艺要求确定间隔时间,一般为30-60秒),机器则按设定的时间进行混合制粒。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制粒完成,把收料容器放在出料口下,打开气动出料门,转动搅拌浆,出料。 ·气动出料门的启、闭速度可通过调节接头式单向节流阀(调速接头)的流量来实现。 ·气密封气流的大小,可通过调节接头式单向节流阀(调速接头)的流量来控制。 ·水、气转换操作时,分别用切刀和搅拌的水气转换三通阀。 ·机外气压,机上压力可通过调节压力继电器来控制 开通电源-发出允许开盖信号-方可开盖
运行时按紧急停按纽-发出允许开盖信号-方可开盖
接通气源-气/电信号灯亮—盖好容器盖-搅拌电机、切刀电机方可启动。
不可用于出料,只用于试机和清除余料,出料时应连续搅拌。 10 设备的维护保养
7 / 9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10.1清洗规程
·接通气源、电源、水源后,旋转水气三通阀到通水位置,通入1%的NaOH水溶液,到适当位置后,再将水气三通阀转换到通气位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关闭容器盖,开启搅拌电机和切刀电机,清洗容器内壁、搅拌桨及切刀因制造过程所带油污。
·打开出料口门,清洗出料口,排出清洗液;
·再分别用50—80℃的饮用水和纯化水按上述的顺序各清洗一遍; ·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净余水。 搅拌轴密封的清洗。
·左旋出搅拌浆上部的压盖—取出垫片—取下搅拌浆叶; ·旋出紧固螺钉—取出密封组件。
·用压缩空气吹净密封腔内的颗粒物—用刷子和水清洗密封腔(轴上的水可通过排液管排出)—再用压缩空气吹净密封腔内的余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用洁净棉纱擦拭干净密封件—在轴密封环上的凸缘处涂润滑脂—按上述相反顺序组装。 ·切料刀密封腔拆装清洗:
·从容器内拆掉压盖螺母—刀片—垫圈—旋下通水气管—卸下电机—取下连接法兰盘及其它零件;
·按上述程序清洗密封腔—检查密封圈—轴承等 ·然后按上述相反顺序组装。
更换产品时应按上述的清洗顺序清洗容器内壁、搅拌桨及切刀。搅拌轴密封腔至少每周应清洗一次。 10.2 润滑
· 拆开侧板,旋开减速箱下部的放油螺塞放掉机内的油(现机内所加机油仅供试机用)。 ·旋开减速箱上部的通气帽,加入经三级过滤的90#机油,油位应在油标或视油器的居中位置。
·滚动轴承应先用汽油清洗,擦拭干净,再在轴承腔内涂抹适量符合SH/T0368—1992的钙钠基润滑脂。(此项在本机出厂时已经完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0.2.2 生产过程中
·减速箱第一次换油应在使用本机2500小时后,更换时,应用煤油清洗油箱去除残留油污,加入经三级过滤的润滑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以后每次换油的时间:每天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者,每隔6个月更换一次,每天间断工作10小时以下者,每隔一年更换一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滚动轴承腔加油的时间:每天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者,每隔6个月添加一次,每天间
8 / 9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断工作10小时以下者,每隔一年添加一次。添加时,拆掉轴承端盖,用油枪往腔内加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0.3 注意事项
应注意经常观察设备后下板上的两个漏水孔,因与搅拌和切刀密封座相连,当漏水量明显增多时,说明密封圈已坏,应及时更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1 备件和易损件目录 (附表) 备件目录(表一)
名 称 规格型号及材质 单位 数量 使用部位 1 1 易损件目录
名 称 规格型号及材质 单位 数量 使用部位 1 1 12 服务承诺
12.1产品质量:整机按JB20067-2005<<制药机械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通则>, JB/T20015—2004《湿法混合制粒机》规范设计和制造,验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2.2保修期限:易损件和人为因素除外的产品质量问题保修期为壹年,并终身维修。 12.3服务事项:
,客观提供技术咨询,帮助用户合理选择工艺线路及设备选型。 ,全面跟踪设备运行状况,随时提供技术支持。 ,供方承诺二个有效工作日内赶赴现场。 ,Fax:023—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