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试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试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1)根据片段内容填空。

秋的声音在 里,在 里,在 里,在 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绽开-- 匆匆-- (3)用“匆匆”造句。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 、 、 和 ,动态的景物有 和 。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3. 阅读理解。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①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心②聊代醉。

[注释]①帝里:京都。②茗:茶。 [1]诗中没有写到的景物是( ) A.翠柳 B.花 C.草 D.飞燕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 7

A.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明的时候写的

B.诗的三、四句通过马车声和城外的柳色,写出了人们清明踏青出游的情景 C.诗的五、六句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舒心、畅快的感觉 D.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京城内真实看到的景象

[3]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 )的。 A.兴奋 B.激动 C.愉悦 D.沉郁

[4]对比杜牧的《清明》一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补全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补全古诗

萧萧梧叶送 , 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 。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 。

(3)这首诗是 代诗人 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 的思想感情。

(4)诗中“挑”的意思是 ,“促织”就是 。作者看到 ,料想 ,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 。”

5.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 )绿了, 钓竿上( )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 )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补全诗歌,体会用字的精妙。

[2]画线的部分把“山溪”比作___________,写出了“山溪”___________的特点。

[3]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山间钓鱼图啊!我从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他的专心,我还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他获得了成功。

[4]这首诗的描写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静的转换,在写的时候一步步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小小的“点”上,请你试着来填一填。

6. 阅读智慧屋。

生活是多么广阔

2 / 7

何其芳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竖卫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 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覆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 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1]诗人写的这首诗主要是( )。 A.真挚歌颂了海洋 B.热情赞美了生活

C.告诉人们如何获得快乐 D.鼓励人们去探险,挖掘宝藏

[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再写一句,生活是_____。

[3]第三节中____和____ 是一对近义词,它们说明了__________。

[4]“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联系诗歌,这里的“快乐”指_____,“宝藏”指_____。

[6]仿照第二小节,试着续编一句。 去__________,去__________, 去__________,去__________。

7. 阅读寓言诗,完成练习。

鸡生金蛋

有人养的母鸡,据说十分神奇; 每天生个金蛋,已经生满一篮。 有人起初喜欢,后来就觉不满; 一天只生一个,感到很不耐烦。 他想鸡的肚子,一定装满金子; 要是把它剖开,一次就发大财; 他就把鸡杀死,立刻后悔不止; 里面啥也没有,只有一些鸡屎。

[1]读这则寓言诗,我想到的成语是( )。

A.守株待兔 B.朝三暮四 C.杀鸡取卵 D.画蛇添足

3 / 7

[2]养鸡人为什么会把鸡杀死?杀死后,他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养鸡人,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古诗阅读。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寒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于: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能写出这个季节的两句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题目是 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 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

[3]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描绘了__________ (填季节) 的美景。

[4]后两句中的动词“______”和“_____ ”分别表现了燕子的_____和鸳鸯的_________。

[5]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两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0. 古诗阅读。

夜书所见

萧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客情。 ________________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我知道《____________》一诗也是他 的作品。

[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萧萧:______________ 挑:___________ 促织:______________ 篱落:_________

4 / 7

[4]“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 B.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C.引起诗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D.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

11. 阅读诗歌《童年的水墨画》,完成练习。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树下

黄柏树撑一柄翠绿的大伞, 一群白鸽在树荫下跳舞歌唱。 阳光从叶缝里悄悄地看, 千万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 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 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 (选自张继楼《童年的水墨画》)

(1)读《街头》中画线的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①这句诗中引号的作用是 A.引用书中人物的名字。 B.反语,表示否定的意思。 C.着重指出的内容。

②联系上下文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

A.阳光也悄悄溜到孩子身边,想和他一起看《水浒传》中“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故事。

B.孩子看《水浒传》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流逝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

(2)读《树下》,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

结合生活实际,我知道了诗中“一柄翠绿的大伞”指 ,“千万只眼睛”指 ,“绿色的手掌”指 。 A.绿色的树叶 B.绿色的树冠

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了许多圆形的光斑 (3)《街头》这首诗描绘了街头 的情景。

(4)《童年的水墨画》通过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 。

12. 课内阅读我最棒。

溪 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竟 镜)子,

5 / 7

山溪像 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挺 蜓)。 忽然 人影碎(suì shuì)了, 草地上蹦(bēnɡ bènɡ)跳着鱼儿和笑声。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画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理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缘”的意思是( ) A.边。 B.因为。 C.沿,顺着。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_的感受。 [4]“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用“___”画出相应的诗句。 [5]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是( ) A.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7]苏轼的诗作有很多,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请默写出一首来。

__________

6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第 、 句诗中可以看出。

(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 、 、 、 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15. 古诗理解。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读古诗,理解字词的意思.

(l)望: 。 (2)开: 。 (3)出: 。 (4)日边: 。

[2]全诗四句共两层意义,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 和 ,后两句为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 ”字,逼真地写出了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向江心的态势,给人以 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 ,一个“ ”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的情景。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