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课程编号:181007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 学 时:72 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0 学 分:4

开设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宏观经济理论是系统介绍国民经济运行、结构、核算和循环的理论,本课程主要是系统介绍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并据此介绍失业、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等国民经济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经济学直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较为系统地掌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最新进展,使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解,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以及政策调整、政策使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1

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民收入总量概念、GNP的核算和国民经济均衡运行条件以及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掌握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概念、GNP核算三种方法、国民收入的循环及均衡运行的条件。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四节 乘数论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第六节 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第七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理解消费函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均衡国民收入的求解。掌握总支出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乘数原理。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第二节 IS曲线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 LM曲线 第五节 IS-LM分析

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IS曲线的公式推导和计算、了解IS曲线的图形推导;理解货币需求和货币市场均衡;掌握LM曲线的公式推导和计算、了解LM曲线的图形推导。掌握IS-LM均衡形成过程及均衡的变动,能够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货币政策运用。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第三节 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五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第六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如何由IS-LM模型推导出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AD曲线;理解凯恩斯主义者对

2

古典劳动力市场的改进以及由此推导出总供给AS曲线;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第二节 失业的原因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失业的衡量,失业的主要原因,理解充分就业和反失业政策;掌握通货膨胀的概念、衡量、类型、原因、对经济的影响;了解菲利浦斯曲线的演变和意义,掌握滞胀和新经济的概念。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第六节 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第七节 供给管理的政策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熟练掌握财政政策的概念、组成、作用机理,掌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掌握基础货币的概念、货币创造过程及货币乘数的公式推导;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及效果,理解并熟练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及其效果;了解关于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了解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政策。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二节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第三节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第四节 南一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开放经济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及相关的政策调节。掌握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与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的区别;总需求与出口变动对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影响。

3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第三节 增长核算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 第六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第八节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第九节 乘数一加速数模型 第十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周期概念、类型、阶段,并了解对成因的各种解释;掌握乘数-加速数模型;掌握经济增长的概念和决定因素;了解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消费 第二节 投资 第三节 货币需求 第四节 结束语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从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个人行为的规律中为宏观经济现象寻找的理论依据。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一节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第二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第六节 名义黏性

第七节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第八节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黏性工资和黏性价格存在的理由,了解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4

四、学时分配

内 容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合 计 讲授 其它 小计 6 6 8 6 6 10 6 10 6 8 72 五、考核说明

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中的3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高鸿业等:《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二)参考书目

1.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Olover Blanchard.《宏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