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说课稿
恩平市第一中学 岑东照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地位、作用及意义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的内容。按教材的编排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后进行的验证性检测实验。但是为了贯彻新课标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为学生以后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我把该实验改为简单的探究实验。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尝试利用相应的试剂探究出细胞中有机物的种类;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和探究后的小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初步探究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同世界的物质性。
②通过探究实验,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逐步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STS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各种试剂探究检测出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二、说教法
(一)教学对象
高一的学生很活跃,好奇心也很强,对实验的观察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没认真学过生物学,他们的基础不一,大多数没接触过生物探究实验。因此,缺乏相应的研究精神和态度。
(二)教学方法
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和我们学校的条件,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分组探究实验法:即通过将学生分小组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实验,采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的观察和对比—结论的表达、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2.对比教学法:对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常用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对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对比来了解世界的一切。”在本实验通过实验中各样品颜色的变化和对照组对比,从而探究出它们中有机物的种类。
3.直观教学法: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老师的演示过程和实验仪器,直观、形象、生动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操作,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三、说学法: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授人予鱼不如授予渔”。“教”学生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用教”, 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的学变为主动要求的学、愿意学和乐意学,因此,我着重以下学法指导:
1.主动学习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因而,在实验中,我没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的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让学生主动探究得出结论。
2.实验探究法:通过让学生提出假设,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中解决问题。 3.师生互动学习法:学生做完实验后我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探究结论,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由实验员准备好所需要的试剂和材料。由于我在实验前说可以自带选做材料,一些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也带回了梨、奶粉等材料。
(二)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及时间安排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 计 理 由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细胞复习导入新课 中有机物的种类、相应的检测的方法、原理、以及检测时颜色的变化等知识。导出下一步(2分钟) 的验证实验。 提出问题,巩固旧知识,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 我利用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花生油、演示四类有机让学生学会实验的正确物的显色反应 鸡蛋蛋白质溶液示范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检验颜色的变化是否和课本的符合(这也是后操作。 (3分钟) 面探究实验的对照组)。 培养学生敢于疑问,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 引导学生对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样品和课件 检测的样品作中的图片,从生活经验出发作出合理、科学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出假设 的假设。 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2分钟) 让学生回忆演展示仪器和样品等实物和图片,引导学 示实验结合实生分析出实验的步骤。并自行设计实验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物引导学生设骤。 力。 计实验的步 骤。 (3分钟)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按座位每两人为一小组探究,探究老师 (必做)和自带的材料(选做)。分小组实验所提供的材料分小组探究既提高课堂然后,通过各样品的颜色和对照组相对比,的效率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20分钟) 讨论完成探究表 (表见附录2)。 力。 续上表 小组交流 (8分钟) 教师小结 (2分钟) 让几个小组上去讲台和其他的同学、老师交流探究结论和心得。 对各组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总结。 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达到了师生互动的效果。 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创新思维给予肯定,让他们有成功的自豪感。 五 说教学评价
前苏联哈尔莫夫和巴拉诺夫指出,教学过程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综合的,教学与个性发展的所有方面都是紧密联系的。在本实验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把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成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把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和生动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认为本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六 说教学反思
虽然教师和实验员在上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个别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而且是高中阶段第一次用探究的手段去做实验,对一些探究过程不大理解;再加上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许多实验的操作不规范,特别是花生的切片实验,很多同学由于切片过厚或染色时间不够,导致实验的失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七 附:
附一:板书设计
探究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一、实验原理:
1、待测样品+斐林试剂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证明样品中含有还原糖)
源-于-网-络-收-集
水浴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2、待测样品+碘液 蓝色 (证明样品中含有淀粉)
3、待测样品 +苏丹Ⅲ 橘黄色 (证明样品中含有脂肪)
4、待测样品 +双缩脲试剂 紫色 (证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 三、探究操作过程
1、各组预测实验现象并填入表格内
2、实验:以老师做的验证实验为对照组,检测样品,在表内记录实验现象。 四、探讨交流: 五、教师总结:
附二:表格
成分及试剂 还原糖 脂 肪 苏 丹 Ⅲ 实测 淀 粉 碘 液 预测 实测 蛋白质 双缩脲 预测 实测 斐林试剂 检测结果 待测样品 苹果匀浆 必 蓖麻匀浆 豆 浆 马铃薯匀浆 做 花生种子 切片 选 做 预测 实测 预测 小组结论和问题 源-于-网-络-收-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