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5期 2015年10月 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V0l_22 N0.5 0et.2015 论电影《白银帝国》中的晋商形象 刘明丽 (湖南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电影《白银帝国》是以百年老店“天成元”票号为代表,试图还原传统晋商纵横中国金融界百余年的辉煌历程。影 片通过对康老太爷,康三爷,邱掌柜,戴掌柜等几个典型晋商形象的塑造,展示晋商文化“重信义”、“讲名节”、“以义制利”的优秀 传统,同时也理性剖析了晋商文化的负面性及人性的复杂性。 关键词:白银帝国;传统晋商;形象 中图分类号:J905;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07(2015)05—0105—04 On the Image of Jin Merchants in the Film of Empire of Silver LIU Ming-l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 Abstract:The film“Empire of Silver”takes the one-hundred—year-old exchange shop-“Tianchengyuan”as a representative. trying to restore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traditional Jin merchants over a hundred years.Through the images of the elderly gentleman Kang,Kangsanye,Manager Qiu,Manager Dai,and several other typical merchant images,it shows the Jin business cuhure which value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 of“faith”,“honesty”,and“righteousness”.At the same timeit rationally analyzes the negative aspect ,of Jin merchant culture and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nature. Key words:Empire of Silver;traditional Jin merchants;image 电影《白银帝国》是导演兼编剧姚树华根据作 历史的方式向传统晋商和晋商曾经创造的辉煌成就敬 家成一的小说《白银谷))改编而成。原著是一部以 “晋商票号”为主题,旨在还原晚清那段由晋商缔造 的堪称中国金融史奇迹的历史,小说没有着意用太多 文学手段去刻画流光溢彩的人物形象,而是倾向于以 礼,这或许也是山西籍商人郭台铭投资这部电影的初 衷吧。 晋商作为中国明清十大商帮之首,从运粮贩盐 起家,而后自创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业的宏基伟 史家的笔法,以百年老店“天成元”票号为代表,试 图挖掘惊心动魄的票号商业活动与竞争背后的规律, 思考“票号”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金融行当和晋商这 一业,其商号不仅遍布全国各地城市、水陆码头,而且 遍布各地,甚至远到巴黎、莫斯科、阿拉伯等地,雄 居国内商界达五百年之久。其兴起之快,经营范围之 广,经营资本之巨,经营理念之先进和管理制度之完 庞大群体在特殊历史时期熠熠生辉而后黯然退场的 历史成因。宥于小说文本和影像作品表达方式的不 同,电影继承了原著史诗般的风格,却是通过集中塑 备,都令人瞠目结舌。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晋商: “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 常无辞以对。独至此,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 之山西商业,鄙人常自夸于世界人之前。”影片《白银 帝国》截取晚清末年晋商盛极而衰的历史节点,重在 造康老太爷,康三爷,邱掌柜,戴掌柜等几个典型晋 商形象,以膜拜的口吻来追忆那群在中国广袤的大地 上独执全国金融业牛耳百余年的风云先辈们,用再现 收稿日期:2015—08—26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990年代以来商界小说的话语实践与文化建构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现代 中国文学中的商人想象研究”(湘哲社领[2012114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明丽(1978一),女,湖南新化人,文学硕士,湖南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湖南商学院学报 表现国难当头、危及家业的关键时刻,主人公如何恪 守“重信义”、“讲名节”、“以义制利”的经商传 却坚持重用德能兼备的戴掌柜。邱掌柜最终贪利变节 给危机四伏的“天成元”致命的打击,事实证明,康 老爷讲求实用的法家用人之道在以讲求良知的儒家伦 理道德面前溃不成军,父亲的阴暗狡黠以及用人的失 统,在完成家族利益和诚信道义之间艰难抉择的同时 也完成了对A我的精神救赎。 康三爷是影片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形象,他可 败反衬了康三爷坦荡的胸襟和德信至上的行商之道。 在大清朝垮台,纸币作废这样一出大事件中, 许多下层民众存入银行的钞票变成废纸,由此引发民 众聚众闹事,甚至出现走投无路者浇油自焚的悲惨场 以说是传统晋商的完美代表,也是导演意图在波澜壮 阔的历史画卷中重塑晋商的精神符号。他是声名赫赫 的“天成元”票号的三少爷,从小不被父亲康笏南待 见,整天混迹于青楼妓院之间,过着声色犬马的逍遥 面。此时“天成元”票号已是风雨飘零,自身难保, H子。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垂 暮的父亲迫不得已把家族传承的希望寄托到家里唯一 康健的男丁康三爷身上。康三爷就这样受命于危难之 际,挑起了继承祖业,管理庞大商业帝国的重担, 完成了由放浪形骸的纨绔子弟到当家主事的商界奇 才的华丽转身。导演给她钟爱的角色安排这样戏剧 性的出场可能是为了给人物增添一抹英雄式的传奇 色彩,满足一般观众对神秘历史过往的想象和窥视, 却在一定程度上落入了俗套,削弱了历史人物的真实 性和独特性。 为完成传统晋商必须的商海历练和精神成长, 康三爷选择了两次极具象征意义的远行,一次是跟随 邱掌柜去口外,另一次是游走于南方,这一南一北两 次游历,康三爷开阔了眼界,基本摸清了“天成元” 票号的运作模式,为他后来全盘掌控整个“天成元” 提供了现实基础。口外和江南是历史上晋商起家发迹 的重要源头,这两次远行也就含有康三爷对家族传统 和晋商文化重新审视、认可、理解和传承的意味。传 统晋商就是从“走西口、闯关东、下江南”“挟轻资 牵牛走四方”的长途贩运中一步步扩展出自己的商业 版图的,“博学、有耻、腿长”是对传统晋商最经典的 概括。康三爷沿着祖先足迹、用祖先行商的方式完成 了对传统的承继和自我的提升。 在众多影视文学作品中,家族中的父子关系充 满了不可言说的象征和隐喻,在传统法制价值结构体 系中,父与子关系恰如君与臣的关系,儿子对父亲的 反叛意味着新式思维与传统观念,人性关怀与礼法制 度的对峙。掌家后的康三爷同样与父亲有过几次重大 的冲突,导演意图通过尖锐的父子矛盾冲突凸显康三 爷“知人善任”、 “诚信仁义”、 “至情至爱”的完美 形象。 传统晋商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清朝著名晋商 李宏龄曾讲道:“统观始末,成败得失,皆系乎人。人 存则举,人亡则废,凡事皆然。”这是晋商成功的用 人之道。在任用总掌柜一事上,康老太爷用“利、 威、名”等驭人之术选用贪利小人邱掌柜,而康三爷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祠堂祖宗牌位面前,康三 爷跪倒在父亲身后,慷慨陈词:“我们的信誉是百年存 下来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钱赚得回来”,一心想守 住家业根基的父亲最终妥协。康三爷顶住可能导致家 族坍塌的巨大压力,用祖上盘存下来应对家族危机的 九窖银子拯救命悬一线的穷苦百姓,用实际行动对晋 商“至诚至信,大义参天”的传统商德做出了完美阐 释。最后康三爷徐徐展开密封于银窖的祖上遗训,上 面书写着庄重的“仁义”二字,这既集中概括了传统 晋商的精神内核,也暗示了传统晋商无论创业,守业 甚至不惜败业都视“诚信仁义”为经商秘籍。 康三爷与康老爷最大的冲突来自于一个叫杜筠 青的女人。她原本是康三爷的家庭英语老师,年纪相 仿的一对青年男女迅速坠入爱河,当康三爷想中止已 有的婚约迎娶杜筠青时,父亲以迎娶自己的先生有违 礼法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最终,康老爷却处心积虑 将她纳入了自己的怀抱,昔日恋人成了继母。康老爷 把留过洋的新式女人当作摆设和生育工具,康三爷在 苦苦挣扎中无奈接受现实,却在行动和精神上执行着 杜筠青对她期盼:“保留那颗柔软的心”。在这里,杜 筠青与其说是他精神的爱人,不如说已内化为闪亮的 人性符号,象征着良知尊严和仁爱,康三爷把所有的 精神情感留给了杜筠青,但为了家族责任又把这段感 情交给过往,这区别于传统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刻 板印象,也不同于封建父权制下凌驾于女性之上的康 老爷,康三爷对爱情忠诚,对女性敬重,对责任勇于 承担,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重情仗义的完美商人形 象。不过,影片最后把康三爷动用祖传九窖银子的主 要原因归结于他不能辜负一个女人,这样的说辞虽说 有利于美化康三爷性情中人的形象,强化男女情爱带 给观众的冲击力,但却因用力过猛,反而给人以浅薄 媚俗之嫌,弱化了主人公的精神品格和自身的文化基 因。 康三爷不是家族的创业者,他没有祖先凭借三 十两银子发迹的辉煌历史,也没法像父辈一样遵循传 统轻松守业。他面临的是晚晴王朝内外交困,传统金 第5期 刘明丽:论电影《白银帝国》中的晋商形象 融业遭受重创乃至一蹶不振的特殊历史时期,这样残 酷的现实环境不是凭个人的力量能力挽狂澜的,这无 形中给英雄人物抹上了悲情色彩。或许艰难困顿更能 彰显人性魅力和文化传统承继的力量。传统晋商受以 孑L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深,“把中国 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付诸商业实践,进取、宽厚、讲 信重义、诚信经营、互助共富、节俭修身,有着高尚 的做人道德和优秀的商业道德”。康三爷就是这种晋 商文化理念的代言人,如果说在创业和守业时期讲信 重义、诚信经营是义利并举,讲求的是双赢,那么康 三爷用“自家祖业去还朝廷欠下的债”,则纯粹是取 义去利,背离了商人获利的本性,这不是一个商人 “在商言商”的商业行为,而是一个兼济天下苍生的 传统道德圣人的仁义之举。清代首任出使英国公使郭 嵩焘曾说过:“中国商贾夙称山陕,山陕人之智术不能 望江浙,其推算不能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为业, 惟其心朴而实也”。影片通过康三爷形象对解读传统 晋商文化、礼赞晋商商德商道无疑是准确恰当的,不 过遗憾的是,影片对康三爷这个商业巨子如何在商业 行为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却鲜有表现,这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物形象的丰富I生和立体感,使 康三爷商人身份所承载的内在张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 制。 康老爷是影片中刻画的另一个较为复杂的人物 形象。作为“天成元”掌门人,他精明能干,经营有 方,在金融界有较高的威望和声誉。他秉承传统,恪 守祖训,当知晓最为器重的邱掌柜在乡亲春荒时放高 利贷时,他以违背“大义参天、至诚至信”票规为由 严惩邱掌柜,把他扫地出门,同时他奖惩分明,按规 矩保留了邱掌柜四年一度的身股制分红。他有高度政 治敏锐性,在八国联军入侵的前夕,他私藏枪支应对 动荡的局势,并大胆采用戴掌柜“官汇私银”的创新 之举,使“天成元”票号业绩再创辉煌。他是康家兢 兢业业的守业者,是庞大的“白银帝国”的国王。 但是,作为宗法制结构下培养出来的封建式掌 门人,康老爷专横独断,冷酷伪善,攻于心计。他口 口声声继承祖上传统,按祖宗立下的规矩办事,实际 上却阴奉阳违,他道貌岸然地处分了投机倒把的邱掌 柜,自己却也在闹盐荒的时候,居然违法私自囤盐, 等灾民因缺盐手脚烂出脓疮再高价出售,大发不义之 财,暴露了他作为商人逐利贪婪、冷酷自私的本性。 他明知邱掌柜心术不正,却依然在严惩他之后又重用 他,因为相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邱掌柜容易被他控 制,而戴掌柜德才兼修,康老爷觉得自己没办法掌控 他,更主要的是,他忌惮戴掌柜有三个儿子,而邱掌 柜恰恰没有子嗣。当他清楚掌家康三爷准备重用戴掌 柜当总掌柜时,他不惜屈尊请求戴掌柜做他的干儿 子。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家族制度具有浓厚的血缘 性,封闭性,家族人员对家族有较强的忠孝观念。康 老爷担心子嗣繁茂的戴掌柜觊觎他的商业王国,想用 干儿子的名义在道义和礼法上绑架戴掌柜,使之永 远尽忠于康家。康老爷的处心积虑固然反映了一个 老商家的城府老练,但康老爷的阴奉阳违和邱掌柜 的背信弃义意味着传统晋商的商业伦理模式面临着严 峻的挑战。 康老爷还是一个“周朴园式”的封建家长,他以 有违礼教为由阻断了儿子与杜筠青姻缘,自己却以交 易的方式强娶了儿子的恋人。他娶杜筠青不是情感使 然,只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一个受过西洋教育的新式女 子好奇和虚荣。后来杜筠青割掉子宫拒绝当他的生育 工具,为了维护自颜面,他拒绝离婚,因为要恪守 “不许纳妾的祖训”,他居然制造杜筠青死亡的假象, 然后堂而皇之丧妻再娶。不过,这看似荒诞冷血的举 动背后透视着传统文化对人性的禁钢以及所滋生出传 统道德的虚伪性。换个角度来讲,康老爷其实也是封 建文化的受害者,作为家族的统治者,他有延绵子嗣 承继香火的家族使命,可年轻的妻子用自残的方式毁 了他添丁加口的计划,而祖宗“不许纳妾”的规矩又 是横在他头上的利剑,被双重枷锁束缚的康老爷只能 用颠倒阴阳的方式无奈地化解这个困局。 在影片中,康老爷是作为一个负面形象出现的, 他触及了传统晋商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负面 情绪和阴暗心理,但导演并没有把他作为腐朽堕落的 文化象征来全盘否定,反而给他抹上了一缕温情色 彩,虽然他毁了儿子和杜筠青的幸福,毕竟最后他还 是选择放杜筠青一条生路,让她远走他乡。另外康老 爷在儿子面前屡屡妥协,不单纯只是“儿大不由爷” 的无助和落寞,更主要的还是父亲对儿子的血脉亲 情,“九窖银子换来一个儿子的心,值得吗?”在祖传 家业和血肉儿子面前,他没有抱着银子睡觉六亲不 认,而是选择宝贵的亲情,遵从儿子的意愿,最后自 感愧对祖宗,以道家的方式行走天涯,不知所终。这 种略带伤感的结局虽然没有父子反目成仇式的悲剧来 的有震撼力,但温暖和煦的父子关系应该更能真实体 现历史本相吧。 邱掌柜和戴掌柜是“天成元”票号的职业经理 人,他们是晋商这个庞大群体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大 都从学徒出身,通过层层严格的业务和品行考核,就 像读书人中举一样,最后坐上掌柜的位子。他们在东 家的授权下直接经营金融业务,掌管各分号的一切事 108 湖南商学院学报 务,传统晋商所独创的“身股制”把他们和东家的荣 辱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邱掌柜头脑灵活,极具行 商天赋,在“身股制”分红时,他因业绩最高而获得 最大红利。但他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他犯错被东家 开除后又重新启用他,康三爷还在沙漠里救过他的 命,按传统法则他戴罪立功,知恩图报。可当康三爷 任命戴掌柜为总掌柜而弃用他时,他竞串通匪帮劫持 了关系“天成元”生死存亡的银钱,使康家陷入濒临 破产的境地。邱掌柜是唯利是图、不讲良知道德的奸 商的典型代表,这个负面形象喻义非常明显,暗示了 传统晋商并非一个个都是“高、大、上”的正人君 子,他们中间也不乏贪利忘义的奸佞之徒。 戴掌柜商做事沉稳,又敢于大胆创新,比如天 津分号因康家变故出现挤兑潮,他一箭双雕,巧妙地 化解了这场危机并帮助“天成元”赢得了更好的声 誉,这令刚刚掌家的康三爷大开眼界。其实影片更多 的是表现他良好的道德修养,仁慈的品行,比如他教 导儿子要“恭而安”;当刘掌柜违背规矩与妓女交好 而导致杀身之祸后,他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自备银两 抚恤刘掌柜家妻儿老小;当康老爷为安抚他要认他作 干儿子时,他没有接受这份殊荣,保留了自己的尊严 和独立人格。他是称职的生意人,又是风度翩翩的儒 雅君子。 影片所塑造的这四个晋商形象意义深远,康三 爷和戴掌柜代表了传统晋商文化的优秀基因,他们既 仁义守信又积极进取,而康老爷和邱掌柜的贪利忘 义、自私狡黠体现了晋商在义与利之间的艰难取舍, 也反映了导演对晋商文化负面性和人性复杂性的深度 反思。当代学者对传统晋商的研究多偏重于重新梳理 其光彩夺人的历史和仁义诚信的品性,而疏于理性思 考其人性的缺陷和不足,在这点上,影片极力保持一 个中性的立场,试图揭开传统晋商神秘传奇的面纱, 努力还原其真实可感的本来面目。历史在徐徐演进, 义与利的取舍,也是现代人面临的两难抉择,“纪念祖 上的遗训,真诚对待你们的良心,你们会有内心的安 宁”,影片从晋商家族故事的历史演绎中升华出的商 业诚信精神值得每个现代人谨记。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二十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36. [2](清)李燧,李宏龄.晋游日记・同舟忠告・山西票商成败记 [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3]贡振羽.从儒家思想看晋商文化fJ1.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 学学报,2008(12). 【4.葛贤慧.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M].太原: 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周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