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食用菌・ 北方园艺2oo8(6):212~213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康连山,安信伯,温秀荣,李德新,柴建明,张淑霞 (河北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农林与生物工程系,河北保定051051) 摘要:对双孢蘑菇双核茵丝进行诱变处理及碱性驯化获得高产优良菌株。采用不同覆土 的方法,对高产菌株1次覆土和2次覆土(CK)培养茵丝及栽培双孢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次覆土处理双孢菇菌丝生长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1次覆土0.5 min诱变菌株效果最佳,表现 为茵丝生长快、茵丝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茵能力强、产量高。 关键词:双孢蘑菇;栽培 中图分类号:S 646.1 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09(2008)06--0212--02 双孢菇的学名又名白蘑菇,双孢菇在世界上有70 多个国家生产,分布范围很广,在中国、欧洲、美国、法国 等都有生产L1]。我国分布地区为河北、山西、内蒙古和 吉林等地。双孢菇属 腐生菌类,也是近年来我国消费 最多的一种菌类食品。双孢菇抵抗杂菌能力强,适应性 广,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经常食用对治疗肝炎、肝 肿大、早期肝炎有明显疗效。双孢菇所含的核糖核酸可 诱导机体产生能抑制病毒增殖的干扰素。所有的多糖 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还有降低胆固醇、防 止动脉硬化、防止心脏病和肥胖症等药效。双孢菇碱性 驯化及诱变育种在国内外的相关报道较少,该研究经多 次栽培试验证明,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结果有助于 双孢菇的快速栽培生产,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00 g,放人1 000Ⅱ1L水中按常规制作。制作好培养基 后分别装于10个500 mL(每瓶内装100 mL)三角瓶中, 自然pH值,加棉塞包2层报纸,常规灭菌40 min,灭菌 后的关键必须放人恒温箱中培养2 d后检查无杂菌出现 后及时接种。 1.6接种与培养 将紫外线照射0.5、5、15 min,对照:出发菌株,分别 接人灭过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中,培养 基驯化要点:将培养基制成pH 8.0~8.5,同样转管3 次,每瓶接人黄豆粒大小3块进行培养[:;],25。C培养7 d。 在碱性培养基中把菌丝体培养成健壮的菌丝体,检查无 杂菌后可直接接入原种麦粒培养基中。培养25 ̄35 d 菌丝长满后,再制作成麦粒栽培种。 1.7酵素菌 酵素菌起发酵剂作用,3 000 kg麦秸加酵素菌15 左右。由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1.8畦栽培养料 麦秸3 000 kg、干鸡粪500 kg、尿素10 、麸皮 50 、石膏50 、过磷酸钙20 、磷酸钙20 、石灰 50 、酵素菌15 。 1.9发酵料处理方法 8月15日开始麦秸预湿3 d,进行堆积发酵,每6 d 翻垛1次,发酵关键为发酵温度65。C左右发酵27 d。发 酵技术要点:发酵料湿度比一般的食用菌湿度大;发酵 料的pH值调到8.O~8.5;发酵料发酵彻底没有氨味,有 蘑菇香味呈咖啡色。 1.10做畦关键 棚内作畦:阳畦做好后,在畦内喷3~4次农药,棚 内熏蒸3~4次,目的是将棚内杂菌及害虫全部杀死。 通过试验栽培,采用这样处理比其他方法效果好,污染 率低。 1.11播种 9月15日,发酵料运进棚内铺畦,厚度25 cm。播种 要点:发酵料表面播1层菌种,用镐轻轻翻下,之后在培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双孢菇(白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mbach),由河 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l-2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原 种:双孢菇母管再制作成麦粒原种,由麦粒原种制作成 麦粒栽培种。 1.3培养条件 恒温箱25℃培养。 1.4生产菌株 从不同梯度的紫外线处理中筛选出优质菌株3组, 分别为紫外线照射0.5 mini紫外线照射5 min、紫外线 照射15 mia将其作为生产菌株;对照菌株为出发菌株。r 1.5培养方法 PDA培养基:将土豆去皮、去芽、切成小块、称量 第一作者简介:康连山(1963一),男.讲师,主要从事食用茵及食品 加工和微机方面研究工作。E-mail:cim ̄bvtc.corn.cn。 收稿日期:2O08一O2一O6 21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北方园艺2oo8(6):212~213 养料表面播1层菌种,用木板将料和菌种压平。 1.12播种后的管理 播种后,自然气温变化无常,棚内温度不要超过 29。C,如果超过此温度半天菌丝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培 养料会变酸,菌丝易死亡。所以关键是要控制好温度。 管理的要点是:采取棚顶覆盖2层草帘,加大通风以降 低温度,从而度过高温危险期;阳畦播种后,培养6 d左 右,喷pH值调到8.0的石灰水1次(共喷石灰水7次), 发酵料表面霉菌感染率明显降低。 1.13覆土 ・食用菌・ 结果表明,1次覆土比2次覆土提前l0t15 d出菇 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是不同的诱变菌株,其产量存 在差异,0.5 min的菌株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8.7 。 各处理菌株的生长及子实体形态和颜色均正常,表现为 菌柄短、菌盖大、肉质厚细腻、成品率高等。 对所得结果进行t检验: 一 z=>:x/n一1543.7,S一 / 一0.0525, 一 s.s一 ,so一√署① 一√ 一 阳畦播种培养28t30 d进行覆土。覆土关键:选择 0.0525×100—5.25,t一(1543.7—1215.8)/5.25— 30 cm以下的粘壤土,加22 的发酵料(播种剩余的发酵 料),用量22 kg/ ,土和发酵料的pH值8.0,熏蒸12t 14 h进行覆土3 crn。覆土后的管理要点:覆1次土,将 料面覆盖均匀,然后进行雾状喷水,3 d内将覆土喷湿 润,使土和发酵料的含水量达到20 为好;当发酵料土 层中横向生长的丝状菌丝逐步转成束状菌丝,就开始扭 结成子实体原基,子实体原基逐渐形成菇蕾,在此阶段 可打结菇水。通过试验栽培证明菌丝覆1次土生长快, 菌丝健壮,效果好,产量较高。 62.45,查t表当”一1—4—1—3时, 0.05=3.182。实 际t>tO.05,处理后产量明显高于对照,且差异数显著。 表1 诱变1、2、3菌株栽培产量比较 注:处理干料40 g,共计l 200 g,以上为第一潮菇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菌株栽培产量比较 3结论 经0.5 min诱变处理的优质菌株,再经碱性驯化,在 pH 8.5下培养的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强,产量高。 此外由于利用发酵料栽培,pH值较高,污染率低,因而 栽培成功率高,故总产量亦高。经试验及批量栽培生产 表明,菌丝长满培养料之后覆1次土比对照覆2次土出 菇提前l0t15 d,菌株菌丝体生长快,菌丝健壮,出菇 早。生物学效率高达98.7%o。出菇表现为菌柄短,菌盖 大,肉质厚且细腻,成品率高。 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简化栽培工序,降低成本, 明显提高双孢蘑菇的品质和产量。 参考文献 [1]杨新美.中国食用菌栽培学E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1988. E2]张淑霞.香菇双核菌丝细胞学观察初探E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3,24(3):96-98. 发酵料接种后菌丝体生长好,明显优于对照,菌种 菌丝体表现为生长快、菌丝健壮、出菇早。这是由于菌 丝长满后覆1次土比对照覆2次土出菇提前l0t15 d, 这样培养温度容易控制,属于自然出菇温度,控制好通 风和氧气,及时避光或很微弱的散射光,能促进菌丝体 很快扭结成子实体原基,进而逐渐形成蘑菇。不同诱变 菌株处理栽培的产量及子实体形状见表1。 2.2试验结果 双孢菇菌丝经碱性驯化,在pH 8.0t8.5下污染率 低,菌丝生长速度快;表明1次覆土比2次覆土效果好, 出菇早;播种后,栽培料表面每6 d喷pH 8.0石灰水 1次,以降低杂菌的污染率。以上结果表明,采用该试验 的方法,可简化栽培程序,降低成本,明显提高蘑菇的品 质和产量。 E3]张普安,陈国荣.菌菇深层发酵和液体菌种生产[ⅣD.r}1国科学文化 出版,2001. Probe on High Produc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Pleurotus Ostreatus KANG Lian-shan,AN Xin-bo,WEN Xiu-rong,LI De-xin.CHM Jian-ming.ZHANG Shu-xia (Baodi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Baoding,Hebei 071051,China) Abstract:The high yield and good strains of Agaricus bisporus Imbach variety was achieved through twin-nucleus hypha mutagensis and basic tame culture.In tWO methods of earth covers,we studied the culture hypha of the high yield and good strains.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hypha of Agaricus bisporus Imbach,which was earth covered one time grew wel1.But there are diferences in the growths.The one which was earth covered in 0.5 minutes was the best,it had raDid growth,healthy and strong hypha,fine properties fruitbodies,strong antibacterial ability,high output,and early ITIa— tures also. Key words:Pleurotus ostreatus;Cultivation 2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