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策划
目录
大赛主题P2 大赛亮点P3 大赛历史P4 大赛规则P6 大赛流程P11 大赛预算P14 第四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 ——未完?城 大赛主题 “未完?城” 城市,如同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在不断的更新发展, 她呈现给我们两种发展姿态: 主动的——不断的更新、成长、完善自我,处于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 还有被动的——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人力不可抗拒之因素,重启建设的序幕; 一个城市,永远都不可能完成! 城市承载着人类所有物质与精神发展的足迹,而人类又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构成因子,城市的更新与发展离不开人的积极因素的推动,为了城市与人类的和谐共处,我们可以献上一份微薄之力,让未完成的状态以更建康的方式展示出来。
大赛亮点
主题
精心整理
“未完?城”是给当代武汉大学生出的一道对城市综合理解的考察题,包括物质精神生活各个层面,特别是最近关注的绿色、节能、低碳问题,从而引导大家对城市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通过设计开始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规模
从创办伊始,大赛便与我校文华学院、武汉大学及武汉理工大学相关院系建立合作关系。三校学生共同参加比赛、相互交流,并且在武汉高校设计专业中逐步扩大了影响。 本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将景观组的设计范围从校园层面提升到武汉城市层面。各大高校学生不再被局限在校园环境内,而可以通过观察武汉市内景观现状提出自己的创意想法,改善武汉市民的生活环境。 大赛的宗旨 大赛面向武汉三所高校学生(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不设置门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大赛历史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A+U基地举办校园景观设计大赛已经7年,从2007年起加入文化产品组形成校园文化设计大赛,现在已是第四届。 校园文化设计大赛7年沿革 2004年:四校合并之后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办了首届校园景观设计大赛,将设计主题定位在校园景观,面向本学院学生创办,引发全校关注。 建筑大师张良皋教授为第一届景观设计大赛的题词
2005年:院方增加重视与投入,评审制度细化,执行力度加大,奠定大赛的品
牌成长基础。
2006年:校园景观大赛举办到第三届,各项筹备工作已经日趋成熟,校内影响力已经初具规模。
成功举办后,开始出现扩展比赛规模,丰富比赛内容的呼声。
精心整理
2007年:面向更广的设计类专业学生群体,增设了校园文化产品赛组,与第四届校园景观大赛一
同举办,定大赛名为“校园文化设计大赛”。首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由我院最具影响力的学生团队“A+U基地”首次承办,着手开发大赛更加广阔的市场。大赛首次制定主题——“LessIsMore”。首次开始尝试与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合办大赛。2007年成为校园文化设计大赛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
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加入,三校联合举办第二届校园文化设计大赛。大赛将主题制定为“设计引导文明”,举办校内新闻发布会,打破专业的,各院系学生踊跃参加,在学风严谨的校园中激发出艺术设计的热情。本届大赛参赛件数成长至史无前例的120余件,成为武汉高校设计类专业最具影响力的比赛活动。 2009年:09年,正值祖国60岁华诞,“09:60的城市创想”这一主题也从此孕育而生。从近30
个活动中胜出,首次入选“校科技节”十二大重点比赛项目之一。我校文华学院的加入,推动了各高校间的学术、师资学生交流。参与优秀作品评选的专业老师人数超过30人,其中包括国内着名建筑大师张良皋老先生。与武汉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合作, 再次扩大了大赛在校内外的影响力。 大赛规则 参赛规则 校园文化设计大赛包括校园景观设计和校园文化产品设计两部分。 1校园景观设计 ?简介
校园景观大赛华中科技大学校团委、基建处主办,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校A+U基地
(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Base)承办的,一年一度的华中科技大学科技节的重要项目。校园景观设计大赛打破了专业的,面向武汉各高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生)。大赛设立专
精心整理
业组和业余组两个评分标准,充分发挥了在校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主人翁的角色投入设计建设中。 ?参赛规则 ?景观专业组
竞赛内容?参赛者根据给定的武汉市境内的老建筑群,任选一个并综合分析建筑群周边的自然
人文因素,进行建筑改造设计和创作,使之成为符合某社会人群生活、学习、工作的“社区”,如:青年家园、爱情公寓、艺术沙龙、老年人活动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 设计要求?1根据各自的设计理念对老建筑群周边场地环境进行一定的设计 ?2改造后的建筑必须功能明确,而且只能是满足一种功能要求 ?3改造可以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扩建,且要兼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4要有一定的细节设计深度,重点阐释改造或重建的某一方面 参赛对象?设计类专业(如建筑、规划、景观、环境艺术)的在校本科生(不包括一年级)及研究生。 ?个人参赛或至多不超过三个人(含三人)团队参赛。 作品要求:A1图幅(594*841mm),以非铅笔线条及不透明方式表达。 ?报名表应以不透明纸密封于图纸背面右下角,不符合要求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作品提交纸质档及电子档。 ?景观业余组
竞赛内容?城市绿地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延伸。绿地是校园中的
重要景观,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的质量与校园绿地的质量息息相关。大赛要求参赛者参赛者对给定的校园区域进行景观设计,描绘你心中的校园绿地,
设计要求?1舒适便利为首要考虑要素
精心整理
?2把握好环境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关系
?3鼓励手绘作品,加入色彩表现更好
参赛对象?非建筑、规划、景观、环境艺术类专业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建筑、规划、景观、
环境艺术类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个人参赛或至多不超过三个人(含三人)团队参赛。
作品要求?A1图幅(594*841mm),以非铅笔线条及不透明方式表达。 ?报名表应以不透明纸密封于图纸背面右下角,不符合要求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作品提交纸质档及电子档。 2校园文化产品设计 ?简介
校园文化产品设计是校园文化设计大赛的一个特色项目,属于大赛类别中的文化产品组,主旨是让同学们用心观察、大胆创新、围绕主题设计一些文化产品 ?参赛规则 竞赛内容?城市的更新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建设。参赛者可自由发挥,对城市或校园中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设计。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 A公共服务设施更新设计(汽车亭、广告设施、公厕、照明、电话亭、 垃圾箱、坐具、书报亭、饮水&洗手器、路亭、休闲健身娱乐设施、 助残设计等) B城市交通工具更新设计
C视觉形象设计(城市标志设计、品牌标志设计、建筑外立面设计等) D圆雕、浮雕、大件街头饰品设计
……
设计要求?1设计者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发现、把握周边基础设施的
精心整理
不足或不便,在恰当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设计鼓励运用设计语言表达对变动中的社会问题的关注,特别 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注。鼓励有针对性地提出独特的创作理念; ?3设计能够注重生态环境、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采用低碳材料, 注意节约能源;
参赛对象?全体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个人参赛或2人组队参赛。 作品要求?A2图幅(594*420mm),以非铅笔线条及不透明方式表达。 ?报名表应以不透明纸密封于图纸背面右下角,不符合要求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作品提交纸质档及电子档。 评图规则 大赛评图由专业老师评图,各院分团委及,大众网上评图及颁奖晚会观众现场投票四部分组成 ?由A+U基地成员于2009年12月9日进行初审,淘汰严重不符大赛要求的参赛作品。 ?各院分团委及评分构成 ?景观专业组 由评委挑选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获一等奖作品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累计各作品分数,得分从高至低安排奖项(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景观业余组评分
由评委挑选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获一等奖作品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累计各作品分数,以最高分为满分按比例取50%算进总分。 ?文化产品组
精心整理
由评委挑选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获一等奖作品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累计各作品分数,以最高分为满分按比例取40%算进总分。 ?大众网上投票
12月21日至25日景观业余组和文化产品组在网上投票系统进行大众投票,统计票数以最高票数为满分按比例取10%算进总分,3组票数最高的作品授予“最佳人气奖” ?颁奖晚会观众现场投票 12月26日颁奖晚会进行作者现场解说,观众现场投票环节,统计票数景观业余组以最高票数为满分按比例取10%、文化产品组取20%算进总分,得分从高至低安排奖项(景观业余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文化产品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大赛流程 大赛时间表 前期准备工作 调查问卷发放 宣传报名(校内,分东西两边) 8月初-10月7日 10月8日 10月15日(西边) 10月16日(东边) 宣传(外校) 新闻发布会 补充宣传(催图) 作品收集 优秀作品评选 外校评图 颁奖晚会
10月20-21日 10月30日 11月15日 11月28-30日 12月5日 12月6日 12月15日 精心整理 后期成果展示 1大赛初期准备(8月初至10月7日)
?确定赞助商,联系各大协办高校(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前期宣传形式:在院报《筑巢》上刊登广告;
A、在校园BBS、建规学院网站、白云黄鹤、华中大在线等网站上进行宣传;
B、在校内网、建规班长群及各班级QQ群上发布大赛信息; C、在由A+U基地建立起来的“三校信息交流平台”上与各协办院系商讨大赛在外校举办的事宜;
D、制作调查问卷、海报、宣传单、横幅、请柬、彩喷等宣传资料,为大赛宣传做准备。 2发放调查问卷(10月8日) ?由基地成员于晚间发放并收集、统计结果。 3校内宣传、报名(西校区:10月15日、东校区:10月16日) ?校广播台广播宣传 ?在学校东西两校区进行两次设点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分发宣传单,接受现场报名 4校外宣传(10月20-21日) ?联系外校相应负责人,提供宣传资料,在武大、武理工、文华学院进行宣传并接受报名 5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10月30日) ?邀请专业老师,顾问团,分团委到场参加。 ?向参赛选手全面介绍大赛详情
?为让景观业余组及文化产品组参赛选手能更好的参加比赛,进行基本参赛培训及现场答疑 6选手准备作品、补充宣传(11月15日)
?直接联系参赛选手通知提醒收图时间地点、作品要求、评图信息 ?在作品上交截止日期之前一周,在网上及广播宣传提醒
12月20日 精心整理
7作品提交(11月28-30日)
?景观业余组与文化产品组交图截止时间为11月28日 ?景观专业组交图截止时间为11月30日 8作品展出以及优秀作品的评选(12月5-6日)
?16日南四一楼展厅上午学生会评图,下午分团委评图,晚上老师评图。 ?12月1日至12月6日网上评图,统计结果 9颁奖晚会各赛组决赛(12月15日) ?作者进行现场展示,观众、嘉宾投票决出奖项 ?公布3组获奖名单,颁发奖状、奖金。 10后期成果展示(12月20日) ?将分别在南四专业教学楼、紫菘、韵苑展示大赛优秀作品 11作品集制作(12月28日) ?活动结束后将优秀作品分别于西边与东边各进行一次成果展示 ?在校报院报及市内各大媒体上进行活动后期宣传 ?大赛组委会制作资料光盘及大赛作品集,发放给评委,获奖选手,嘉宾及赞 助商 大赛预算22379元 1宣传(校内)2594元 章程打印(500*1.5元)750元 调查问卷(1000*0.1元)100元
大赛海报(A0*15张)(A1*20张)600元 横幅:1条*7272元 传单2000份200元
精心整理
院报专版打印费200元 基地介绍海报A0*3张72元
各院系(共28个)及外校设点宣传资料费35份600元 宣传(校外)837元 横幅4条297元 传单1000份100元 海报A0*10张240元 预留资金200元 2.新闻发布会0元 横幅3条216元 新闻发布会资料(宣传册)100*2200元 发布会宣传海报(A0*4张)106元 邀请函40*3120元 外校宣传海报(A0*2)48元 茶水10*10100元 预留资金100元 3.补充宣传206元 校内外海报(A1*13张)156元 预留资金50元
4.评图1132元内场地布置(材料费)300元 横幅72元
邀请函120*3360元 竞赛作品裱板200元
精心整理 预留资金200元 5.颁奖晚会:2046元 颁奖晚会资料100元 晚会横幅3条216元
场地布置打印(包含服装费)300元 茶水10*10100元 晚会宣传海报(A0*6)144元 邀请函40*3120元代金板及证书350元合照打印200元 预留资金200元 6.大赛奖金11200元 景观专业组 一等奖1名1200元/组 二等奖2名800元/组 三等奖4名500元/组 优胜奖6名证书 景观业余组 一等奖1名800元/人 二等奖1名600元/人 三等奖2名300元/人 优胜奖若干证书 文化产品组
一等奖1名1000元/人 二等奖2名800元/人
精心整理
三等奖3名600元/人 优胜奖若干证书 7通讯费用820元
外联组80/人限4人320元 通讯费50/人限10人500元 8.后期制作2600元 作品集2000元 大赛资料光盘600元 9
支付额5.8% 主办方:华中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 承办方: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科技创新部 协办方: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