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平安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长堰中学:独步清风

一、班会目的:

“珍爱生命,平安第一〞为主题的平安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平安意识,能懂会用一些根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平安知识,到达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根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平安常识、自护知识,树立自护意识,增强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平安应变能力;

3.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自主体验、自我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内容:

学习住宿生平安常识、交通、防火、防震、防食物中毒、防违法犯罪等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并组织活动纪律,并且让班内学生明确本节班会的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懂得珍惜保护自己珍贵的生命,始终把平安放在第一位。

实用文档.

.

主持人: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平安,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较高的平安意识。甚至可能你还会否认它的重要性,因为虽然你已造成了许屡次疏忽,而灾难刚好与你擦肩而过。因此,你就庆幸自己的幸运,甚至会得意忘形地说:“我是个幸运者,灾难和不幸都对我敬而远之。〞但是,在你快乐之时,你是否注意到:在我们周围经常有许多人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到达16000多人,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这意味着每天就有一个班级消失。有专家指出,通过平安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防止。

〔二〕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对常见的不良习惯一一指出,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交通平安篇

三组选择的是交通平安这一话题:

三组代表发言:

1.不良的交通习惯

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随意横穿马路。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不服从交通管理。不在车行道、桥梁、隧道上追逐、玩耍、打闹。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

2.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问题

未满12岁的儿童单独骑车。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骑车,逆行骑车。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骑车双手离把。.追逐打闹,三五并行。

实用文档.

.

手攀机动车行驶,紧跟机动车行驶。

3.中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缺乏交通平安意识。缺乏交通平安知识。缺乏交通平安责任感。存在麻痹思想。存在侥幸心理。

4.正常的行路常识

走人行道,靠路右边走。横过车行道,要走斑马线,或走天桥。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上下汽车要避让过往车辆。不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

5.正常的骑自行车常识

不要骑有故障的车。不在人行道上骑车,非机动车靠右行驶。横穿马路最好推车行驶。转弯时减速慢行,观察并打手势。不要双手离把,不并肩行驶。骑车不打闹,追逐。

防火平安篇

一组选择的是防火平安这一话题:

一组代表发言:

1.中学生的消防知识

实用文档.

.

发生火灾的原因: 用火不慎发生火灾。蜡烛照明、蚊烟香、用电器、液化气灶等。用电不慎发生火灾。电线老化、乱拉乱接、铜线当保险丝、电热毯、电炉故障等。用油不慎发生火灾。油加热温度过高、容器滴漏等。燃放烟花爆竹、 吸烟乱扔烟头、玩火等。

2.火灾的预防:

家庭防火:平安使用炉火。平安使用液化器。平安用电。少年儿童不要玩火。燃放烟火爆竹要注意场所。

学校防火:严禁学生携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入校。严禁学生乱烧废物。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使用。经常检查电器。设置消防器材,不破坏消防器材。宿舍的平安防火。

公共场所防火学生要做到:不携带烟花爆竹到公共场所。不准玩与火有关的游戏。不准学生在山林野炊或烧荒。

3.灭火根本知识

隔离法:将着火物移开,不与其他物品接触。窒息法:隔离空气接触火,用干粉灭火器、砂、湿棉被等物灭火。

冷却法:用水、灭火器将火冷却。

报警:火警 119。报警要报清失火地点街道名称。

4.火灾自救与逃生

实用文档.

.

井然有序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以防吸入烟雾窒息。弄清楼层通道,不要盲目乱跑、不要盲目开门。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势跑行。楼梯火小,就冲出去,火大就用绳子、被单等从窗口、凉台上滑下。身上着火,要脱掉衣服,或在地上打滚压灭火。

学生归纳:

〔1〕要打火警 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方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4〕要急救时拨打120。

防震平安篇

二组选择的是防震平安这一话题:

二组代表发言:

1.地震知识讲解:

〔1〕地震发生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我们要先考虑人身平安,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头部。

实用文档.

.

〔2〕在家里地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巩固的家俱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空间房内。随手用物件护头以免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3〕父母如果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4〕住在高层楼房里时,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

〔5〕正在上课时,学生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不要乱跑和擅自离开学校。

〔6〕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2.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怎做呢?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那么赶快到平安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床底下。在家里,可选择空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的支撑,减少伤亡。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平安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地方政府发布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平安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方法出去。假设无通道,那么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避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实用文档.

.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地震,地震不可怕,相信只要团结,就会战胜一切困难。

防食物中毒篇

五组选择的是防食物中毒这一话题:

五组代表发言:

1. 有些学生在吃了一些食品之后会有腹泻、腹痛、呕吐等现象。

2.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保持教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平安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病症: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病症,应疑心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实用文档.

.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不吃变质剩饭菜

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不到无证摊点购置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置食品或者就餐

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 、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3.让学生互相交流,谈谈体会。

防违法犯罪平安篇

实用文档.

.

四组选择的是防违法犯罪平安这一话题:

四组代表发言:

平安就是生命。同学们虽然年龄尚小,但已经不同程度地接触了社会。目前社会治安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社会上还存在违法犯罪现象,小学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大家很有必要学会正确认识遇到的人和事,明辨是非,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对危险的麻痹和侥幸心理。同时也要树立自我防范意识,掌握一定的平安防范方法,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使自己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冷静、机智、勇敢地去应付。今天的班会上我们了解了防范暴力事件的平安常识,大家要牢牢记在心上,保护好自己,让老师放心,让家长放心,让全社会放心。防范暴力事件知识要点

1.如社会人员到校对学生造成伤害时,发现的人员要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报告,其他同学要积极利用一切可防御的工具进行自身防御并快速疏散。

2.班主任和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疏散学生,并拨打“110〞报警。

3.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4.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5.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

6.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实用文档.

.

7.妥善处理事故。

三、稳固总结

教师总结: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平安防护知识:

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 各是什么?

学生答: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本次活动同学积极表现,各个小组归纳分析得都非常好,使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很成功,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平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愿平安永远着伴随我们!

实用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