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依法纳税课例

依法纳税课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依法纳税》教案

教学对象 中职10建筑班 班级人数 35人 授课日期 2011年10月24日 1学时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教学内容 第二框:依法纳税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授课学时 教学目标总体描述 知识 情感态度观念 运用 特征和以成为纳税人为荣,会计算个人所得税;教学目标 了解税收的含义、种类;理解税收在我国财形成正确的纳税人能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意识。自觉监督税务权利和义务。 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机关的执法行为、关和方法;树立正确的纳税心国家对税收的使人意识。 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税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 与难点 教学难点: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意识的培养 教师启发、引导式讲解+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案例;网上查找有关《依法纳税》的教学资料;教学资源 搜集“刘晓庆逃税案”等正反实例;

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处理: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资源,在备课过程中,我充分研读了教材,明确了教材编撰的意图,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围绕重点难点对教科书内容进行了较为灵活的处理,对于税收的含义,特征,种类这些我运用图示法进行简单讲解,对于“税收的意义”;“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意识”等重点内容我运用 “案例串联法”,选择教材中关于小明的爸爸的事例,设计了小明爸爸的困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层层点拨达到启智蕴情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内容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中是一个重点内容,因其内容反映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税收”;并且它的内容较之“分配方式”“财政”等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课程改革“贴近生活”、“帮助学生参与当代经济生活”理念的要求。 三、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直接联系现实的经济生活,学生会有探究学习的热情,教师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接触和了解税收方面的实际生活有限,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所以教学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 四、教学目的分析: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中职二年级学生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本课教学我确立了知识、观念、态度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税收的含义、特征和种类;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和方法;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 2、情感态度观念:以成为纳税人为荣,形成正确的纳税人意识。同时也要有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关心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3、运用:会计算个人所得税;能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五、重难点分析:“纳税人意识的培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依法纳税的深入开展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我国仍然存在的比较严重的违反税法、过多地强调纳税人义务而忽视了纳税人权利的行使和保护的现象,我们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所以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体是从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讲解。1、纳税人的含义2、公民自觉纳税的必要性。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公民的纳税人意识不断增强。4、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5、纳税人意识的培养。(1)积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2)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这个里面主要要讲清A、增强对公共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意识。B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六、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制作并播放ppt课件通过充分发挥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的功能,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把案例教学法引进到本课教学中,通过案例计算、讨论、师生互动,共同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在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七、教学组织:1、组织学生课前自学《依法纳税》内容。围绕“国家税收和依法纳税”成立小组进行讨论,列出学习提纲。2、结合税法知识,认真设计教案,作好充分准备,尽可能预见教学中的情况,把准

备的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有意拓宽学生学习领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活动,了解学生动态并给予适当帮助、指导。 八、教学资源利用:要做好“两个利用”首先是充分利用好课内的资源,因为这部分资源可靠性,针对性强,而且省时省力。其次是充分利用好课外资源,包括网络、报刊杂志、电视新闻等方面的大量相关资源。以教材为依托,将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结合起来,能更加有效地实施教学。整节课我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案例;网上查找其他同行《依法纳税》的教学资料;搜集“刘晓庆逃税案”等正反实例等将这些资源结合起来进行讲解;感觉到了资源共享带来的好处,也使自己的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

表二 教学实践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具体教学目标 (含教师、学生活动以及评价等的描述) Ⅰ、复习导入(时间分配: 3 min) 1、复习旧知识 复习提问 复习内容:师:1、我们上节课学习2、导入新课 回忆回答(学生在课前复习的家庭收入来源有哪些? 的基础上回答较准确) 2、作为国家它有没有收入?如果 有,它从哪里来? Ⅱ、知识学习、情感观念态度的培1、认知:了解 养与能力的提高(时间分配: 35 税收的含义、特 min) 征和种类;理解 二、依法纳税 税收在我国财 (一)、个人纳税面面观 政收入中的地 P22①你能看出右面两张图表示的位和作用;了解出示图片,设疑 是什么意思? 个人所得税的看图思考 ②我们的个人收入为什么要纳含义和方法;树 税? 立正确的纳税 1、税收的定义:是国家为实现其职人意识。 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无偿取得2、情感态度观 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念:以成为纳税 人为荣,形成正 税收主体 确的纳税人意 税收手段 识。同时也要有简单讲解 税收目的 监督税务机关理解 税收依据 的执法行为、关 税收的本 心国家对税收出示表格 质 的使用。 填表 2、 税收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3、运用:会计算个人所得税; 和固定性。 能正确行使纳 3、税收的种类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出示检测题 解答 和行为税 思考:为什么要收税?税收都用在 讲评 什么地方? 师: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 源,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有税 收国家机器就无法运转,也不能为 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国家福利设备 和经济保障。 小组讨论发言 (二)、个人所得税 1、定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取得的各 项收入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我国

收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思考:为什么说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师: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应纳的税额越高。 2、计算 看课件税率表,理解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收税计算方法。 完成课件“互动空间”的计算题。 讨论一:小明的爸爸面对每个月305元的税款很是舍不得,他说:“工资是我辛辛苦苦赚来的,我又不欠国家的钱,凭啥要交税?” 他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小明的爸爸应该怎么做? 讨论二:但是,小明说自己只是个中职学生,不像爸爸那样有收入,所以不是纳税人,与税收无关,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三)、确立纳税人意识 1、纳税人的含义 2、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抵制违反税法行为 例子: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相关案例 讨论三:小明的爸爸在缴完305元的个人所得税后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有些人收入比我高,纳的税却很少;我们缴纳的税款能不能财尽其用,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呢……他越想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作为公民,在以上问题的解决中可以做些什么呢? 3、增强权利意识, 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⑴增强监督意识 ⑵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关 注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⑶ 批评和检举 简要评述 小明:爸爸,我们市中心广场的雕塑又换了,都换了三次了。

设疑,总结 简单讲解 理解 小组讨论发言 设疑,总结 出示练习 公布答案 计 算 出示讨论题 归纳讲评 小组讨论发言 出示检测题 公布答案 答题反馈

爸爸:我要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下,不能拿我们纳税人的钱随便乱花。 你认为小明爸爸的做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走进生活”: 某饭店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饭店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 1、你认为饭店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饭店员工,你该怎么办? 2、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这有什么危害? 出示讨论题 归纳讲评 小组讨论发言 出示论题 归纳讲评 小组讨论发言

七、课堂小结(时间分配: 2 min) 系统把握本节 知识点,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上 老师出示知识网络图 课堂小结:个人纳税面面观二、依法纳税税收的含义税收的意义税收的基本特征主要税种⑧强制性⑨无偿性⑩固定性个人所得税含义征税方法纳税人的含义偷税欠税骗税增强权利意识, 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抗税自觉依法诚实纳税抵制违反税法行为确立纳税人意识 八、布置作业(时间分配: 5min) 见练习册p16 一、填空题3 二、选择题5、8 说明:以上教学步骤只是一个示例,并非统一格式要求,因课型与内容的不同,教学步骤可以有变化与调整。

表三 教学后记和课例点评

1、检测 2、巩固

教学后记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比较深刻地透视个人所得要依法纳税的现象,了解了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自觉纳税的意识。 课例反思 一、可取之处: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本课例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一般性内容主要是通过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运用图示、典型事例等方法简单讲解,以使学生了解为主。对重点、难点内容则运用“案例串联法’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以主体的地位参与其中,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寓德于教,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税收的目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培养学生自觉纳税的意识。其次,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及时反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启智蕴情,比较好地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不足之处:首先,在对税收的含义,特征、种类等内容的处理上太过于面面俱到,占用了大量的时间,造成了教师说破嘴,学生听得累的局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进一步把握好教学内容,对哪些内容该讲,怎么讲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取舍,尽量注意少讲,精讲。其次,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由于留给学生交流的时间的空间不足,学生讨论发言的总体质量不高,以后要加强组织,加强引导,加强鼓励,可以采取轮流发言迫使每个学生积极思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