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巧用》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例外材料的质感,通过发现、巧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时间,掌握设计制作立体装饰物的基本要素和技法,并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欢乐。
2、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感受、发现身边材料例外质感,并在设计实践中精巧运用,以表达自己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如何精巧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综合材料造型作品。 学生:画纸、笔等自备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发现,新课导入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思考与讨论各自的感受:
1、农民对刨花的处理方式对不对?以及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 2、除了将刨花烧掉,刨花还有怎样的用处。
1 / 3
二、展示刨花制作的作品
1、刨花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题材?
2、通过范例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能够了解制作一个作品所需要的构思、方法和步骤。 三、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加深印象
观看绘画作品中新年花环、风中玫瑰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新年花环、风中玫瑰的造型非常丰盛,如果表现时不用刨花,而是用其他材料进行造型,你会用什么材料来做”
学生发言:塑料,铁丝,粘土等等材料。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来突出材料应用的多样与丰盛。 四、分析课本上的图片
1、感受例外材质的精巧应用及丰盛的造型。 2、问题:艺术家是用什么材料来造型的?
观看并讨论,学生初步体会。(石材、玻璃钢、纸等),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讨论,探究挖掘这些作品的特色之处和制作方法 五、归纳小结
对身边的材料进行创作过程中有哪几个步骤? a、构思b、选材c、画草图d、制作e、完成
教师小结:我们要巧用身边的材料,变废为美,树立环保意识。
2 / 3
六、布置作业
心动不如行动,不妨把身边的材料利用起来,制作一个既可以装饰又环保的艺术品吧!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