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对口单招高三交流试卷
适用班级:高三对口 科目: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号 答B C C C D A B C B D 案 二、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16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B C C D C C 三、文言文(每小题1分,共9分)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D D B C D A D 四、翻译句子(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8 B 27 D 2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祸患常常是从细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有勇有谋的人往往被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扰。 29. 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杯空流月色,徒唤年华不再重来。
五、名句填空(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分,共2分)
30.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1. 羁鸟念旧林 ,池鱼思故渊。
六、句式运用(本小题共4分)
32.示例:p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子,是希望;D是等待拉开的弓,是渴望。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0是一轮大阳,是朝气;S是一条曲线;是优美。
七、简答题(共5题,共21分)
33.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主要反映唐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2分)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2分)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颔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氛围。(2分)首联表达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孤寂之情。颔联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先表达出凄苦之情。(寓情于景的写法)。(2分)
34.“细草”和“孤舟”这两个意象写旅夜的环境和感受,表现了诗人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2分)
“涌”“垂”极富个性化,把平原星夜和江流朗月,表现极为鲜活而又逼真。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 (2分)
35.颈联用了反问的语气,运用反语,言外之意是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而被迫辞官,委婉地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4分)
36.尾联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将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鸥,且用广阔天地衬托沙鸥的孤独,也表达了自己的漂泊无依的凄苦之情。(5分) 八、口语交际(8分) 略
九、语文综合实践活动(6分) 略
十、应用文写作(10分) 略
十一、大作文(50分)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