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六章 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设计

课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知道本区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 2.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分布特点; 教 学 目 标 3.认识本区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记住本区主要高原、盆地、沙漠、河流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地理分布图、气候景观图的阅读分析,培养运用地理图像获取知识、记忆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干旱和荒漠化产生的原因,理解本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形成正确的地区差异观点和因地制宜观点。 重点 1.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难点 2.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读图、讲授、讨论、归纳、对比。 多媒体课件,教科书,WMV视频播放器等。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后回 设计意图 引 使用WMV视频播放器播放

入 《动物迁徙》视频,并展课 示问题 题 1.这些动物主要生活在哪种气候类型区内? 2.这种气候类型在哪个大洲面积最大? 新课 教师活动 1.范围 请同学们根据图中内容,找到并指出“撒哈拉沙漠”、“马达加斯加岛”等,概括本区的大致范围。 一、位 置 范 围 2.位置(海陆位置与纬度位置) 请同学们根据图中内容,概括本区的海陆位置特点和纬度位置特点(在图中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 3.了解好望角 请同学们根据图中内容,了解好望角。 4.人种 观察图中人物的体貌特征,回答本区主要的人种答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1.热带草原气候。 2.非洲。 视频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通过问题引出本节的课题----撒哈拉以南非洲。 学生活动 1. 学生分析图示后指出并回答: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般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大陆,以及附近的马达加斯加岛等岛屿。 2. 学生答:海陆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西临大西洋及其边缘海几内亚湾,东临印度洋,东北临红海。 指出并回答纬度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地跨南北半设计意图 通过读图,学生能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该地区的人种,主要国家等,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最终学生可以了解“热带大陆”和“黑非洲”的由来。

类型。 5.主要国家 根据图中内容,指出本区主要的国家。 球,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3. 学生回答:非洲大陆 西南端的好望角,地处 印度洋与大西洋 的交汇处,连接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多条航线在此交汇,交通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4.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黑色人种聚居地。 5. 指出苏丹,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非等。

(这部分内容由同学们讨1.学生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地区: 10°S~10°这部分内容由同学们讨论完成。通过同学们看图指图析二、 论完成) 热 1.分布特点 带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第45页气 图E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 候类型,说出本区主要的与 气候类型,试概括这两种热 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带 2.气候特点 :根据气温曲自 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然 这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景 3.景观特点 观 “看图说话”根据图E撒 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总结本区的景观特点。播放非洲动物大迁徙的视频,感受热带草原的干季与湿季带来的影响。并根据图片及文字总结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N之间的刚果盆地和图,达到动眼动手几内亚湾沿岸。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纬度较高的地区和东非高原地区。 2.学生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但降水季节差异明显,形成干季与湿季。地势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比较明显。 3. 由于热量和水分自赤道地区向南、北递减,撒哈拉以动脑的三维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如何在小组合作探讨中解决疑惑。

南非洲的气候和自 三、 高 原 1.观察图中的颜色,以什为 么颜色为主(黄色还是绿主 色)?对照(左下角)陆的 高表判断本区的海拔高度地 范围。 形 2.根据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以及“非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观察本区在东西方向上的地势倾斜状况: 3.根据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以及“非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观察本区在东西方向上的地势倾斜状况: 4.在图中指出三高原一山地,并读出其海拔。 5.总结本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并处理课本44页思考题:对比刚果河与尼罗河的流向和注入海洋的异同。 然景观大体以赤道 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1.学生答:1000~2000米 2.学生答:东高西低 3.学生答:南高北低 4.指出并读出:乞力马扎罗山:5985米。(阅读了解乞力马扎罗山,并回答思考题) 5. 通过分析,本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和缓。东部和南部地势较 通过读地形图,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能根据本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对比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流向及注入海洋的异同。另外,通过同学们看图指图析图,达到动眼动手动脑的三维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学生可以了解“高原大陆”的由来。

高,海拔1000~2000米。并得出“高原大陆” 的称号。 教师活动 课 堂 练 习 1. 填空题 2. 选择题 3.填图题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核对答案,做错的教学目标达标检同学注意查漏补测,及时反馈与巩缺。 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四节撒哈拉以南非洲1.范围2.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大陆黑非洲一、位置、范围3.了解好望角4.人种5.主要国家二、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1.分布特点2.气候热点3.景观特点气候和自然景观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三、高原为主的地形高原大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