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面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十二五”崇明农业发展思考

全面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十二五”崇明农业发展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砖章 ]一 全面建设高效生态农业 十二五,,崇明农业发展思考 ■袁刚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 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胡锦 涛总书记视察崇明时提出的崇明农业“走发展生态 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之路,通过规模化、组织 化、标准化经营,大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的指示,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绿色消 费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增强全县 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崇明农业的 资源和环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切 现绿色、有机农产品占生产总量的15%。 3、初步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市场化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加强品牌建 设和品牌宣传力度,推广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和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扩大认证产品规模。提 高农产品知名度。强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继 续加强“农超’对接。 4、初步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组织化 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一批产业规模较大、 实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新农村 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有机统一,初步构 建起适应市场经济的高效生态农业体系。 一运作比较规范、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 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管理体系现代化, 形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与行业协会和 社会中介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流通、服务体系。 、总体目标 1、初步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化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巩固中华绒螯蟹、特色 蔬菜、优质大米、白山羊、林果花五大主导产业,发展 二、发展设想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总产值要从2010年的 52亿元左右增加到2015年的60亿元,年增长率达 到3%左右。 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强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 地建设。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 用。 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在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我 县粮食生产3.25亿公斤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粮 田面积,在近年40万亩的基础上逐步减少至35万 亩左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水稻单产 实现600公斤以上。继续发展有机水稻生产,稳定优 质稻“寒优湘晴”生产,发展国庆节前成熟的特早熟 稻生产。 2、初步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标准化 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设 施菜田、畜禽和水产标准化养殖场,建成横沙国家一 级渔港和北部垦区生态农业实验区。完善和实施农 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强化质量监管体系,鼓励 生态、健康种养,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能力,实 调整蔬菜品种结构。花菜面积稳定在6万亩左 上海农村经济2010年第12期 17 右,芦笋面积稳定在6000亩左右,扩大特色蔬菜、绿 2000年的12万亩逐步增加到15~18万亩。 继续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围绕水稻、蔬菜、 渔业、果树、白山羊等主导产业,加强主导品种和主 推技术的筛选与推广,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 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 叶菜的生产面积。特色蔬菜面积应由“十一五”期末 的9万亩次发展到l7万亩次,绿叶蔬菜比重由“十 一五”期末的20%增加到30%。有机蔬菜发展到3000 亩以上。 积极推进林业建设。按照“重大项目配套,县域 范围挖潜、国有土地增量、重点地区推进”的原则,在 岛域内的滩涂、市县级河道两侧国有土地以及重点 继续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市、县联动,依托市级 涉农院校和科研推广部门,以骨干合作社理事长、经 理、生产主管为主要对象,分行业、分区域实施轮训。 项目配套上建成公益林3.5万亩,同时稳步推进果 林结构调整,使“十二五”期末的森林覆盖率达到 22%左右。 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按照适度配比的原则,在 北部垦区新建若干个规模畜禽场,在北沿公路以南 区域禁止新建、扩建规模养殖场,在全县范围内禁止 新建、扩建个体畜禽养殖点。同时调整产业结构,稳 定生猪、禽蛋生产,严格控制水禽养殖,适度发展奶 牛、白山羊及养鸽生产。 稳定发展水产业。全县渔业生产总量保持在 7.5万吨左右,县内外淡水养殖总面积保持在100 万亩以内,确保县内3万亩淡水养殖面积,江海捕捞 渔船控制在400艘以内。同时优化特色养殖结构,适 度扩大蟹种养殖规模,扩大岛内商品蟹养殖和稻蟹 种养面积。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 工作。“十二五”期末,要实现所有畜禽场(户)综合治 理或升级治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 上;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化肥和化学农药施 用强度每公顷分别控制在350公斤和10公斤以下。 三、保障措施 1、努力抓好科教兴衣工作 继续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和监测,加强动 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把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降低到最小限度。确保动物重大疫病零指标。 继续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以北部 垦区建设为重点,围绕高效农业、低碳农业、信息农 业,重点开展农产品保鲜技术研究,果蔬新品种、新 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从 18 2、努力抓好农业品牌化建设工作 继续打造以有机食品为方向、绿色食品为主流、 无公害食品为基础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并通过市场 经济于段对现有品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逐步形成 一品一牌、一母多子的品牌结构。粮食及其加工产品 重点培育“北湖”品牌。蔬菜及其加工产品要充分发 挥国家地理标志注册的作用和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优 势,重点培育“崇明金瓜”、“崇明香酥芋”、“崇明白扁 豆”、“白狗牌”芦笋、“心怡牌”花菜等5个品牌。水产 业重点培育崇明蟹种品牌。畜禽及其加工产品重点 培育“崇明白山羊”、“老杜鸭鸭”2个品牌。林果及其 加工产品重点培育“飞岛牌”柑桔、“联益牌”翠冠梨、 “野圣果牌”葡萄3个品牌。力争打造2个以上国内 外知名品牌。 3、努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继续加强畜禽粪便污染治理。改造规模化畜禽 养殖场,利用标准化建设项目,对列入计划的规模化 畜禽养殖场实施综合改造,对部分经过初级改造的 牧场实施升级治理。推进种养结合新型生产模式,实 现畜禽粪便和尿污水的综合利用。研究崇明中小型 牛态养殖户规范整治专项扶持政策,实施整改提升 和取缔关闭相结合,适度推广自然养猪法。 继续加强资源化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 还田,逐步添置大功率还田机械,提高农业机械深翻 作业能力;鼓励农民和农机合作组织购置秸秆还田 机具开展有偿服务。引导秸秆产业化利用,鼓励发展 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秸秆代煤、秸秆有机肥加工、饲 料加工等利用途径。 继续加强化肥农药减量工作。实现植保技术标 准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服务可视化,使重大病 上海农村经济2010年第l2期 转变雀鹾 基二二_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科学安全合理 组织和积极参加各级政府和部门组织的农产品推介 活动,向消费者充分展示崇明农产品的生态、特色品 质,提高崇明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崇明农产品的市 场占有率。 使用农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积极运 用农业防治和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开展综合防治, 扩大绿色防控技术使用面积。 继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扩大有机肥、配方肥的 使用范围。制定合理的专用配方肥料配方,形成有机 肥、配方肥的使用技术方案,提高有机肥和配方肥的 使用面积,推广种植绿肥休闲养地,每年推广种植绿 肥8万亩以上。 5、努力抓好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种植业完成5万亩高标准农田、1.6万亩以上 标准化菜田建设。 林业完成5万卣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 畜牧业完成规模化畜禽场综合改造项目2O个, 4、努力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跨区域的崇明农产品营 在崇明东部地区建设万吨级的畜禽粪便处理中心1 个,建成中小型生猪饲养户沼气项目6O个,规模畜 销梯队。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农产 品营销专业合作社的主力军和龙头作用,培育壮 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鼓励农民从事农产品营销 禽场大型沼气项目3个,种养结合生态还田示范基 地项目6个。 水产业完成标准化鱼塘改造2000亩。特种水产 养殖基地建设主要是完成500亩白对虾虾塘标准化 改造和2000亩蟹塘标准化改造。更新改造24艘标 准化海洋捕捞渔船。 加快建设集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配送、农产品集 散贸易、旅游观光功能为一体的北部垦区农业实验 活动,公平对待和奖励长期从事农产品运销的外 地商贩。 重视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硬件建设。在市区现有 100多家门店、专卖店、配送中心的基础上,再建500 个左右的营销网点,同时建设崇明农产品网络营销 平台,最大限度拓展崇明农产品的销售面,实现市区 年营销额每年递增10%、2015年市区销售额10亿元 的目标。 区;加强农业旅游开发,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线,使 农业旅游与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农业重点工程、 绿化工程建设相结合。 继续搞好农产品的推介工作。不失时机地主动 (作者系崇明县农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农村经济2010年第12期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