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养猪、养蚕、大姜、大葱种植等 评比展示 四、主要活动主题一览表
板块系 列 主要活动主题 实施年 级 师资保证 具体研究容指导 - * 生 活 系 学生行为规现状的调查研 究列 板 快 学生午餐情况的调查研究 四 综合老师 各班主任 综合老师 各班主任 学生课间文明休息情况;校园卫生;礼貌用语;上课纪律; 作业习惯等展开调查研究 学生最爱吃的午餐;就餐情况;是否有浪费现象;就餐人 数;就餐纪律等展开调查研究 每天第二节课后的阳光体育参与情况,参与热情,学生最 喜欢的项目;阳光体育的效果等 学生能否自己洗澡,整理书包,打扫房间,能否正确刷牙 等以及自理劳动时的情绪展开调查 我们的阳光体育 五 体育老师 各班主任 学生自我服务情况的调查 研究
综合老师 四 校本老师 节约在行动 四五六 综合老师 辅导员 观察学生在校的浪费情况,提岀合理化建议,对校外可回 收的垃圾进行归类调查,并提岀节约措施。 下课十分钟有哪些有趣的游戏;书香班级的实施,看了哪 些课外书等的调查,并提岀文明休息的建议 了解学校或本年级的残疾人人数;他们最伤心的遭遇,最 高兴的事情,应该怎样关爱他们等 调查研究一周的天气情况、气温的变化,人体舒适度等, 了解天气变化对人的身心的影响 调查家乡的知名景点,景点的传说,景点的旅游量,景点 最吸引人的风景,为景点添光彩。 新闻的特点,新闻的种类,了解周边的新闻,调查新闻的 关注程度,我也来写新闻 问卷调查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对电视容的喜好,学会分析计 算。 “下课十分钟,你在做什 么”的调查 残疾人生活体验 五、六 思品老师 各班主任 四 综合老师 各班主任 学 科 板 块 系 列 一周天气调查 四 综合老师 科学老师 家乡景点大拼盘 校本老师 各班主任 新闻大荟萃 六 综合老师 语文老师 电视收视率的调查研究 五 数学老师 信息老师 名人画廊 三 校本老师 语文老师 了解家乡的名人,了解名人的奇闻逸事,走近名人,名人 成功的原因,调查的收获和启迪。 让学生把所购买的“商品”的名称其金额登记购物登记 卡、现金记帐卡上,分组进行统计交流,并由最佳介绍经 验,知道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 小小米购员 四 数学老师 各班主任 千树万树家乡树 六 科学老师 综合老师 家长种树知多少,学学种树养护小常识,绿化的意义等进 行调查研究。 调查我校学生英语日常口语的使用现状,分析成因与对策, 对常用英语短语进行分类汇总,探究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 力的方法。 学生常用英语口语的调查 研究 四五六 英语老师 综合老师 特产的调查研究 五 校本老师 综合老师 调查本地的特产的品种,产地,销售情况,了解种植的要 求,为家乡特产做广告。 寻找家乡的革命英雄,走近英雄,探访英雄实际,革命烽 火故事会,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以语文教材《三大白骨精》等容为切入点,确定四大名著 中最感兴趣的一位展开研究。 家乡的“革命烽火” 六 综合老师 语文老师 四大名著人物研究 五 语文老师 综合老师 秀实学生课余生活小调查 (学生课外阅读小调查) 四 五 语文老师 调查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对课余生活的满意度,最喜欢 阅读的综合老师 书以及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及对学生课余生活的建议 等。 24点大比拼 三、四 数学老师 各班主任 调查热衷24点的学生人数,开展比赛,调查参与度,了解 口算对学生思维的好处和认可度。 了解我国乒乓明星及其成长经历,乒乓的发展和现状,学 生对乒乓的喜爱程度,学校乒乓训练的情况,学生的比赛 秀实乒乓训练情况的调查 术 研究 三一六 体育老师 综合老师 系 列 板 块 科技小制作的创作研究 三、四 美术老师 综合老师 科学老师 电子小报的制作研究 五 信息老师 各班主任 为学校艺术节献一计 六 各班主任 校辅导员 音体美老师 交通大调查 五、六 综合老师 科学老师 信息老师 社 会 系 列 板 块 风筝文化的研究 四 风俗大揭秘 五 综合老师 思品老师 综合老师 思品老师 养蚕文化的探索与研究 六 综合老师 情况等 了解科技小制作所需的材料,用橡皮泥或塑料进行简单的 制作,探究制作方法,进行创作比赛。 调查电脑的使用情况,了解电子小报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进行评比交流,并对如何使用电脑提岀合理化建议 分析以往艺术节的开展情况,调查学生心目中喜爱的艺术 节形式,创意设计艺术节的活动容与方式,向学校提岀可 行性建议。 收集历年来家乡的交通图,认识简单的地图符号,家乡的 交通安全,各主要路口车流量的调查,行人交通安全知识 的调查,我的建议等,我设计的交通图。 调查家乡沿承千年的风俗,风俗的来历及活动时间,风俗 的形式,本校学生对风俗的了解程度等。 了解风筝业的历史,风筝的品种等。 调查本地的养蚕情况,养蚕的技术,风俗和故事等等。 和谐社区万家福 四一一 六 校辅导员 各班主任 寒暑假生活调查,走进各个社区,参与社区活动情况的调 查,为社区服务献一计,我最喜欢的社区活动大揭秘。
五、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 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 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 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也需要与
2. 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 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为使实践与探究走 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 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 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
一
(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
,共同完成任务•
校外人士等)
3. 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 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走近自然,
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
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围、活动情境进行事 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 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 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
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
,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
此后,
品”。
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
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 ,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 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六、 工作措施: (一)
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 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
制度制订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方案、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 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三)
师资建设
1全面参加培训,促使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 •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指导教师快速成长。培训要求:①参加培训的教师相对固定;②培训时间要保证 有教师系统学习;③
培训的容系统全面,专题设计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 同时掌握实践经验;④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自主实践,实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 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整体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四)
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问题。 (1) (2) (3) (4)
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建设实践基地,如语文学科基地,英语学科基地等; 建立人才资源库,加强校外指导教师队伍;
继续开发、落实非指定性领域的课程容,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竞赛、大课间操、班干 部轮换等。
七、 评价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 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竞赛等。
(一) 评价容:
1.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2. 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3. 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4.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
评价方式:
1.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 建议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 综合评价。 3. 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 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提高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习的动力。
6.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 方。
(三)奖励措施:
每学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公开课活动,一次论文撰写活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一次 学生研究小论文评比。每学期末,学校拟表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 八、操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确保每周每班的信息课、劳技课、研究性学习课安排。
2、 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和理论培训,了解其涵理念、目标、操作的基本原则, 不断提高教师对综
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将派出骨干教 师外出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开展校培训,并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3、 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开好家长会,积极争取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对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的支持。 联系社区,与周边
居委加强合作,资源共享,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围。
4、 做好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后勤管理,落实责任制,并制订好安全工作方案,确保综合实践 活动顺利开展,保障
活动全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5、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三步走,第一阶段为模仿阶段,模仿其他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采用 走出去,请进来的方
法,使我校的教师感悟综合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为摸索创新阶段根据前阶段的模仿感 悟,结合我校的特点提出切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并予以实施;第三阶段为总结模式,根据操作的结 果确定符合我校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方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