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1、严重的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
疾病等)2、电击伤3、外伤4、溺水5、药物中毒6、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7、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8、手术意外等等。
,病人
二.心肺复苏的重要意义
:目前世界公认在心跳呼吸骤停后
脑细胞于4分钟开始死亡,10分钟内脑死亡已成定局,为此对心脏骤停的病人于4分钟内开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可获得较高的复苏成功率。
三.心跳呼吸骤停诊断
:
1、临床表现: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昏迷,触不到颈动脉搏动,心音消失,呼吸断续,继而停止,双侧瞳孔散大。
2、心电图表现:①心跳完全停止(心电图描记为一条直线,表明心肌处于静止状态,完全不收缩)②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显示宽而振幅低畸形的QRS波,其频率小于20-30次/分,表明心肌缺乏有效的收缩与射血)③心室颤动(呈粗细不等的纤维颤动波
,心肌仅有不规则的蠕动,
不能射血,临床上此种类型最为常见,其恢复自主心搏的可能性最大) 3、诊断依据:当病人突然神志丧失,大动脉(如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即可做出诊断,抢救立即开始。
4、注意事项(四不要):①不要等待静听心音有无才开始抢救。
②不要
等待以上诊断心跳呼吸骤停的各项临床诊断依据均具备才开始抢救。3、不要等待心电图证实才开始抢救。4、创伤所致者更不要等待静脉或动脉输血才开始抢救。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
四.CPR-BLS(basic life support)基础生命支持:
,
1、判断意识、呼救: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可轻拍病人肩膀大声呼救“喂,您怎么了?”判断时间不超过
10秒,一旦确定病人意识丧失立
即呼救求助,或拨打急救电话,(不正确的呼救:剧烈摇动病人肩膀,常可加重骨折等损伤)
2、放置适当CPR体位:①将病人翻身整体转动置于水平仰卧位保护颈部②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上③单人抢救——站在或跪在病人一侧肩部;双人抢救——分别站在或跪在病人的双侧④解开病人衣领、领带及拉链
3、心肺复苏程序[C-A-B]: C、(circulation/compressions)
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注意
1、判断有无脉搏,即触摸颈动脉(①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影响头部血液供应
,不能在正常人体练习触摸颈动脉
,不能
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②检查时间不可超过错误,误以为自己手指搏动为病人脉搏2、胸外按压机制:心泵机制与胸泵机制3、胸外按压术:病人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
)
10秒③应避免触摸感觉
,按压手掌的下缘应置于
病人剑突上方2横指的胸骨正中处(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区
,另一手掌根部重叠于前者之上
,
两臂伸直,依靠施术者的体重与肩、背部力量,有节奏与冲击性地向脊柱方向垂直按压,每次使胸骨下陷5cm以上(老年人应适当减少)后突然松开,按压时间与放送时间大致相等。成人
CPR,胸外按压与吹气比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
为30:2,婴幼儿为15:2。按压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
4、按压有效指标:可扪及大动脉搏动,血压维持在60mmHg以上,恢复了自主呼吸,恢复了瞳孔对光反射。
5、常见错误:①按压部位不正确②按压时肘部弯曲③冲击式按压、压④摇摆式按压⑤放松时双手离开胸骨A、(airway)开放气道:
1、开放气道机制:当病人心搏呼吸停止后,全身肌肉丧失肌张力,口腔内舌肌肉或会厌松弛后缀
,阻塞咽喉,吹入的气体不能进入病人下呼
),当采取投后仰抬举病,此时吹入的气体可进入
猛
吸道(舌根后缀就是呼吸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人下颌后,可使舌根向上抬起使呼吸道畅通
病人气管、支气管与肺,达到人工呼吸的目的。
2、开放气道方法:①仰头抬颏法②托颌法(注意事项:1、畅通气道最佳位置就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迫病人颈前方或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 3、判断呼吸:开放气道后应立即判断病人有无呼吸
,其方法就是:维持
;2、操作者的手指不要压
气道开放位置,抢救者用耳贴近病人口鼻,头侧向病人胸部,眼睛观察病人胸廓有无起伏,面部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排出
,耳听病人呼
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时间不超过10秒钟),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B、(breathing)
人工呼吸:
,通
1.人工呼吸机制:借助外力作用将含氧较高的气体送入病人肺内过血循环将氧气供给大脑及全身各脏器
,机体代谢后产生了二氧化碳,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
再通过胸廓与肺的弹性回缩作用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正常人的潮气量为700-1000ml)。
2.方法:①口对口人工呼吸②口对鼻人工呼吸③球囊
3.注意事项
(平静状态下
500ml左右,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应为
-面罩装置
:①先缓慢的吹2大口气以扩张萎缩的肺组织,有利于气体
1000ml,每次吹气速度
交换。②吹气不要过大过快(吹气量不可超过
应大于1秒)。③吹气量不要过小(吹气量应大于700ml,否则起不到复苏作用)。④连续吹气两次注意中间松开病人鼻孔让病人出气。⑤吹气时不要漏气,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秒。⑥病人如有脉搏无呼吸,应每5秒钟吹气一口,每分钟12次左右。⑦按压与通气比成人通常为30:2。⑧重复上述按压,直至病人恢复意识或其她救援人员赶到。备注:在由严重缺氧引起的心脏骤停
(如溺水、新生儿窒息等)中询证
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
医学推荐采用A-B-C急救顺序。即先进行
按压30次,随后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随后重复2:30循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