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34期 决策论坛版,2008,29(3):l6—18. I75 2006,41(5):477—478. [4]戴月娣,陶莉.化疗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l3(3):254--257. [5]万桂玲,吴仕光,孙瑞鸱,等.恶性肿瘤并发糖尿病化疗期间 糖尿病支持治疗『J].滨州医学院学报,20O5,28(4):3l8_319. [6]莫永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和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 [7]孙小红,章秋,徐元宏,等.糖尿病住院患者感染分布特征与 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2,6(11):66__68. [8]张风贞,林美珠,陈香英.40例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 者化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45— 6. 急危重症患者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孙颖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6月收 治的66例急危重症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满意率对照组 为84.5%,观察纽为100.O%,观察纽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而采取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危重症;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f2013)34—0175—02 由于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使急诊科护士常常接触与法律 纠纷有关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近十年来,随着急救护理学的 形成和发展,对急危重症患者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选取 我院收治的66例急危重症患者,观察组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 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 66例急危重症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 心理护理。所选取的66例患者中,男39例,女27例,年龄为 18—39岁,平均25.2±0.3岁。所选取的患者均为急危重症, 四肢开放性骨折42例,骨盆骨折13例,脊柱骨伴折全瘫或不 全瘫11例,其中37例属于创伤休克急救治疗。两组临床资料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危重患者心理特点:(1)反复多样:急重症患者在遭受重大 刺激、重大疾病作用下,心理会表现为多变复杂。在突发的一 些事故、天灾等外界刺激作用下,患者心理会出现异常变化,产 生一系列绝望、害怕、担忧的消极情绪,加速患者死亡。(2)个体 机制不同:不同患者因年龄不同、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社会背景 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因此,医护人员 应针对不同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个性化措施实施护 理。(3)交流受限:许多危重患者因器官切开或器官插管应用呼 吸机的而失去语言能力,语言交流受到阻碍;但患者不能用言 语交流,不等于患者就没有需求。 1.3护理方法: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患者必要 的心理护理。第一阶段,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尽量满足患者 的安全感,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鼓励,消除患者的失望、害怕等 不良心理情绪;第二阶段,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应给予 患者足够的耐心与爱心,鼓励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并实施 精心的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 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 84.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观察组护理满意 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危重症患者心理原因:(1)环境因素:ICU是抢救危重病人 的场所,因此各种医疗监护设备繁多,昼夜灯火通明,医护人员 往来穿梭,同室病友呻吟、抢救或去世,都给患者精神压力 。 (2)疾病及治疗因素:疾病本身对大脑也有显著影响,如休克患 者的脑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细胞缺氧,因而出现烦躁不安;静脉 注射利多卡因治疗心律不齐,如果给药太快,会出现认知障碍 或谵妄;使用心功能辅助仪或心脏术后也常导致患者谵妄 。 (3)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患者对疾病的凶险程度缺乏心理准 {天津市天津医院(30021 1) 2013年1O月9日收稿 备,过高或过低评价疾病及治疗,评价过高会焦虑或悲观,评价 过低会轻敌或不认真配合治疗。(4)沟通不畅:ICU中气氛紧张, 医护人员工作较为繁忙,与患者的沟通较少。禁止探望制度的 规范,以及相关治疗措施的局限性影响,导致患者正常人际交 往减少,负性情绪有所积累以及加重。 3.2心理护理体会:(1)做好患者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是心 理护理成功的重要环节:在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救治时,患者 家属因突然遭遇到变故,十分担忧患者病情,多表现为恐惧、害 怕、哭喊,甚至会表现为极易暴怒,影响正常的抢救,不利于稳 定患者情绪,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和病情 。针对丧失治疗信 心、治疗时间长且预后不良的患者,应给予真诚的关怀以及慰 问,医护人员与家属、亲友加强沟通,家属以及亲友给予患者理 解,并适当给予患者体贴,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孤独不 良情绪,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患者可 接受的情况下,介绍具体的病情,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重要 性,平复患者情绪,有利于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实施心理护理 工作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必要的沟通是相当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强化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问的沟通,了解患者的 心理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性心理护理 J。(2)良好 的护士素质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医院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 护理技术以及水平,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实施护理操作 中,执行医嘱的准确无误,技术操作的熟练利落,就会让患者看 到康复的希望,在安全感中,很快进入被救治的最佳心理状态, 提高抢救成功率。 。(3)护理人员责任心对患者心理有很大影 响: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较长时间的恢复,患者因突遭变故, 身份发生转变,患者希望早日康复,远离医院。一些自理能力 低下或丧失的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情绪低落等.拒绝接受护 理。为此医护人员应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与患者之间保持良 好的关系,协助患者进行基础护理,保持患者愉悦的心情,减少 并发症 。(4)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①护士要用 多种手段了解患者,比如可通过书写交流,还包括注意观察患 者的表情和凝视的方向及患者的各种手势所表示的反应和要 求,准确理解患者的需要,并做出相应的回答,使其安心。②护 士必须有耐心,否则会加重患者的挫折感和无能感。③在实施 各种互联行为之前,应将目的和操作方法向患者说明,以取得 患者的信任和合作。④护士必须注意患者家属的作用和需要, 逐步将患者病情、预后以及需要家属如何配合等问题向家属说 清楚,争取其通力合作,以利于患者康复 。 研究表明,治疗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存在的心理特点,实 施有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 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琴,赵瑞臣.高原地区120例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J].西南军医,2009,52(4):756—757. [2]李丹,贝雅彬,袁娜.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辽宁医 学杂志,2012,45(6):523—524. [3]李冬梅.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对院前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 l76 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67(21):556—557. [4]牟洋,邓晓丽,张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 护理体会[J1.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68(5):884—885. [5]高英俊.预见性护理在C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前 沿,2012,2(7):558—559. 内蒙古中医药 [6]陈莉.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 护理杂志,2009,33(18):77—78. [7]张贺真,傅华珍,赵正品.急危重症患者转住院存在的问题 与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63(5):874—875. 护理干预对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邹永权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 组28例,对照组32例,两组治疗方案相同(用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特 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I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FBG、PBG、HbAIC均明显下降,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 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治疗;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3)34—0176—02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寒战、发热、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慢性进展性疾病,近20年来我国的 往有乳酸中毒者禁用,严格执行医 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4%一 瘙痒等过敏症状,本组无过敏反应。⑧注射方法:5% I。而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最生理、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甘精胰岛素应皮下 最有效、不良反应 嘱,保证剂量准确,切勿静脉注射,注射部位为腹部、三角肌或大腿,每 最小的治疗手段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新的长效胰岛素,其作 注射给药,不能同任何别的胰岛素或稀 用时问可持续长达24小时,没有明显的峰值 。我科对60 次注射的部位必须交替使用轮换,昆合,混合会造成沉淀。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传授注射技 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国产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释液{术。④观察药物疗效:注意观察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 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平,并详细做好记录。⑤不良反应观察:进行知识宣教,防止不 1资料 1.1对象:所选60例2型糖尿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 良反应发生。甘精胰岛素的使用一般是安全的,但少数患者可 因此要向患者讲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使 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2冽,女28例,年龄31~76岁,均排 出现不良反应,极度饥饿感、烦躁惊慌、 除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机体代谢紊乱、严重心脏、肝脏、肾 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低血糖症状: 脏及胃肠道疾患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病变。随机 手颤、出汗、头昏等。处理方法:立即饮糖水或进食少量食物。患者坚持用药剂量和饮食疗法、正确使用胰岛素以 分为观察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2.4±6.88岁, 预防方法:对照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3.6±7.81岁,两组 及了解低血糖症的先兆症状是减少其危险所必须的。注射局 部过敏症状:注射半小时至数小时内,针眼处有针刺感、发热、 年龄、性别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皮肤松弛部位为宜。屈光 1.2治疗方法: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二甲双胍为0.25tid 发痒。预防:视物模糊,这是血糖下降过快,改变了晶体及玻璃体 给药,甘精胰岛素为每晚9pm一11pm给药6—18u。常规治疗 不正症状:以运动锻炼和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给予支持对症处理。 内的渗透压,引起晶体折光性能改变的结果。此为暂时的,一 般在2 周后糖尿病得到满意控制消失。⑥药物储藏:熟悉 两组在此期间均不应用其他降血糖药物。 此药需2℃一8 储藏保存在外包装内。注射装 1.3方法:(1)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如下护理干预。① 药物药理性质,置切勿接触冰冻层或冰冻盆。一旦启用,其储藏温度≤25 。 心理护理:患者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及预后是否良好,因此,治疗 2)对照组:常规护理。 前应介绍药物疗效、注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主动关 正在使用的注射装置勿储藏在冰箱内。(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处理。 心患者,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1.2结果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②详细询问病史:有药物过敏史、乙型 血糖水平比较(见表2):治疗12周后两组血糖均较治疗 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 2.1观察组空腹血糖下降比率高于对照组。 塞、严重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既 前显著下降,表l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X±S)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治疗前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治疗12周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见表3): 治疗12周后两组HbAl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HbAle比较(%) 3讨论 ★与治疗前比较P<0.05 四川省自贡市中医医院(643010) 2013年11月9日收稿 甘精胰岛素是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它是人胰岛素A链21 位天冬氨酸由甘氨酸代替;B链31、32位加了两个精氨酸,再加 少量锌,其性质更加稳定,皮下注射形成结晶沉淀;缓慢稳定均 匀释放,作用维持24小时 J,故能模拟非糖尿病个体生理性基 础胰岛素的分泌,无峰值,不易发生低血糖,而较好的控制空腹 血糖水平。临床观察发现,使用甘精胰岛素的患者,在很好地 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也平稳降低了餐后血糖,低血糖的发生率 低,患者可将口服药减量使用,且一天一次,灵活掌握胰岛素注 射时间,患者依从性好,无明显体重增加。在护理方面,我们应 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并交代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