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方法论
摘要: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品质的今天,如何做好居住小区环境的设计,这对建筑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以金地东莞新世纪尚居二期(以下简称“尚居二期”)环境设计为例,力争从生态设计的理念出发,阐述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生态设计 前言
居住建筑和小区环境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协同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好的居住小区环境,既要为人创造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灵活开敞的空间,又要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东莞市塘厦区域,基地南临惟达大道,东临康舒大道,西临宏业路,与塘坑水库隔路相望。用地约为69233.11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容积率≤1.8,是高层与低密度产品融合的建筑设计项目。由三栋32-31层高层,六栋18层高层,两栋29层高层和7栋六层多层与六栋3层低层居住建筑,另有12班幼儿园和居委会,活动室等配套。地下室设机房,人防,停车等辅助功能。
二、创造舒适的场所感
居住小区是一个微缩的城市空间,将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搬进居住小区设计,并结合景观设计方法,掌握好空间尺寸,让人们在其中休息、漫步、健身时,能够产生舒适的场所感。尚居二期小区环境中,我们力争沿袭规划时塑造的场所精神,在空间比例、道路设计、人文因素等方面出发,让人们身在其中时,能有强烈的场所认同感。这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视觉形式中,而是从人与建筑协调的关系中孕育出精神与情感,使优美的景致深入人心。
充沛的阳光对于场所感也是很重要的。灰暗的空间无法吸引人们的稳定性交往活动。阳光既能让植物产生光合作用,获得清新的空气,又能影响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扩大人们的场所感觉,让各种空间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尚居二期小区环境中,建筑高度采用高层、多层和低层三种形式结合布置,并将较高的楼栋置于北侧,尽量采用退台式布置等方法,将阳光最大化地导入小区环境中。
另外,尚居二期小区环境还采取一些简单的软化设计方法,比如通过绿化来处理人行道两侧的矮墙,形成良好的过渡,增强了整体性。并将室外空间的绿化、人行步道、水系、小品有组织穿插、延伸至底层架空空间,使空间得到延续、渗透,这种对单一空间多层次的划分、收放,扩大了空间感。
图1:阳光与种植
三、导入生态设计理念
小区环境设计中,应该将生态设计理念作为第一设计原则,让人们更容易地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尚居二期小区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保护和利用了原有地形,并根据原有的植被类型,进行了适当的移植或者参考性地栽植。另外,在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合理地配置了一定数量的人工景观,力图创造出一种整体、有序、生态、自然的景观环境,为居民的居住、休闲和游乐提供舒适的场所。美国著名的景观建筑师西蒙兹认为:“应把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又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间、河谷之畔,风景之中”。可见,具有生态性的居住景观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趣和感情的寄托,从而达到诗意的栖居。
四、应对小区行为进行引导
小区环境设计时,地面铺装设计对于人的行为起着明显的引导作用。比如,在绿地中央斜穿而过的石板路,则人们散步时对石板路周边的绿地会较少地踩踏。地面材料和图案的变化,不仅可以微妙地引导人流运动的方向,有时还可影响人们行走的节奏和速度。
图2:小区健身广场
尚居二期小区环境设计中,利用地面的铺装来划分绿地、小区中心广场、休憩园亭等等空间,形成多样化、有趣味的空间,并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空间的作用。经过多轮方案对比,使得地面铺装层次分明,整洁有序。小区内部的铺装与外部空间的铺装之间采用了较为柔和、平缓的过渡方式。架空空间和室外空间相连的铺地,将室外空间的铺地材料尽可能地延伸到架空空间,比如曲线、流畅的小路,
延伸至架空区域的地面铺装时,既起到了引导作用,又提示了不同的功能空间。
五、构建亲密的邻里关系
住宅产品有其特殊性,它既有私密性要求,又有一定的交往开放性要求。单元式住宅居住模式是工业发展的产物,客观上已经从空间上对人们的交往增加了阻隔,使人们的交流受到相对更大地约束。
尚居二期小区的住宅都是按照组团式布置的,邻里关系既具有开放性,又有适当的分隔。在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各阶段,都充分考虑了人们的社交需求,力图构建有序的交通流向,创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并采用了丰富多样的环境设计手法,合理引导人们的交往意向。以住宅组团环境为基本单位,构建亲密的邻里模式。人们在其中休息、散步、娱乐时,在一种自然而和谐的氛围中交流,有一种诗意的归属。
图3:小区铺地及邻里关系
六、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硬质铺地渗水性差、反射阳光,过大面积的硬地易产生干燥炎热、枯燥乏味的感觉。尚居二期小区环境中,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让小区居民更多地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为了提高小区环境质量,增加舒适性,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做了适当处理,使硬地和植物、水景等自然元素相渗透,进行调解。比如在集中的硬地空间适当地种植了树木,既缓解了单纯硬地空间的空旷枯燥感,也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而且树木的遮阳和调解小气候的作用更可以提高这一空间的利用率,为人们在空间中逗留和交往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另外,在非主要行走的部位,将普通的地砖改为草皮砖,这样既改善了硬地铺装的渗水性,又为环境增加更多的自然元素,提升了小区环境的品质。
受人工因素影响,植物的选择受到限制,尚居二期小区绿化基本都是由人工仿自然创造的。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和空气,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小区绿化对植物影响最大的是光照。为了让光照程度、光照时间与光质都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在绿化和植物的布置上,设计进行了日影变化分析,营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小区景观。
七、应从规划、建筑到景观进行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才能保证设计的连续性。尚居二期小区环境设计中,从规划开始就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与发掘,力争找出居住小区所需富含的总体景观的内在和外在特征。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尽力保持
规划设计时对小区环境的构思,并将这种构思延续到小区的景观设计中。整个小区环境是通过对居住生活功能、规律的综合分析,对地理、自然条件的系统研究,对现代生产技术的科学把握,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尚居二期小区作为现代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题和总体景观定位是一体化的,正是其确立的整体性原则决定了居住景观的特色,并有效地保证了景观的自然属性和真实性,从而满足了居民的心理寄托与感情归宿。
八、结束语
居住小区环境提纯和演绎了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社会风尚、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要素,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综合全面的知识素养和技能水平。重视居住小区环境的设计,就要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小区环境的内涵特征,才能设计出优美、舒适的高质量居住小区。
参考资料: 1、《环境友好型小区景观的设计及营造》,中国林业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