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青少年教育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何海涛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陕西 汉中 723200)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各种历史资料来辅助教学,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利用这些史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查阅史料,树立良好的历史观。文章主要分析了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9)34-0158-01󰀃󰀃

1 利用史料深化教材资源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不仅可以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感受历史的过程。教材中的内容包含图片、文字,教师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研究,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和讨论,将教材中的内容掌握透彻,对比和分析,概括和思考,从而对历史事件有充分的理解和深刻的感悟。比如,在分析蒋介石在不同时期的对日政策有何不同的时候,可以结合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七·七”事变之后以及“八·一三”事变之后的讲话进行分析,从而比较其对日态度的不同,并探寻引发这种不同态度的原因。通过这种挖掘历史教材的方式,重新整合历史事件,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辨析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从整体上认识历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引入史料丰富历史课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史料的趣味性,还要引入多样性的史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这些历史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播放一些历史短片或者是历史图片材料,让学生可以有直观的感受,从而对历史事件有直观整体的感知,形象具体地展示历史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教学设计,对于教学内容要有充分的准备,做好课堂内容的设计,制定课堂学习的目标,采用多样性的历史材料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三国鼎立的情况,让学生在观看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和交流,探讨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教师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群雄割据的现象”“开始的时候谁的势力比较大,有怎样的优势?”,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找出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看,在看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认真的思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真学习和分析探讨。在应用史料的时候,要重视将史料与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紧密相连,体现史料的恰当性和史料的针对性。教师要重视史料的积累,在教学中还要不断地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将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一些史料进行搜集和整理,还可以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史料的搜集,提升史料的丰富性和针对性,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3 积极参与史料对话训练

在历史课堂中,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因此,要充分发· 158 ·

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入史料并充分运用史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料辅助教学,让学生学会和史料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利用历史资料,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感悟和体会,感受真实的历史事件,探寻历史发展的走向。比如在学习美国三权分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独立宣言》的“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一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还可以引入阿克顿的相关言论:“美国制度为防范民主对自由的侵害,制宪会议做出了各种努力。”之后教师可以提问:“美国人喜欢专制吗?追求民主吗?向往自由吗?”通过这些问题和相关史料的引入,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进行讨论、合作,得出不同的结论,最终教师可以总结。通过这样的开放性课堂学习,学生可以与史料进行充分对话,提高学生的能力。

4 理清史料脉络,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在阅读历史资料的时候,如果不能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就会影响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分析,这也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最容易出现困惑的地方,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降低。因此,在选择史料的时候一定要恰当且有针对性,不能选择过多的史料影响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各种知识学习混乱,要把握课堂学习的重点和学习的目标,选择的史料不能过长,这样可以更好地补充课堂内容。比如在学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时候,为了解相关的“欧洲走向联合背景”,可以引入以下史料。(1)材料一:欧洲,这个伟大的大陆……为了继承共同的财产要使得欧洲统一起来(丘吉尔1946年)。(2)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阿登纳回忆录》)。这两段史料篇幅不长,并且有针对性,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欧洲联合的背景。

5 结束语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学习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对史料的运用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参考文献:

[1]高宇.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

师范大学,2019.作者简介:何海涛,男,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