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培优辅导(30) 姓名
晨诵 国学精粹 《左传》名言:
1、 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2、 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3、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4、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5、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6、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7、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8、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9、 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10、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
精彩评说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它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午读 古今美文
文言短文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七岁,亦往看, 魏明帝在宣武场上砍掉老虎的爪子和牙,举行人、虎搏斗表演,任凭百姓观看。王戎 虎承间【趁机】攀栏而吼【虎叫声】,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惊慌逃跑,摔倒伏地】, 当时七岁,也去看。老虎乘隙攀住栅栏大吼,吼声震天动地,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不吓得退 戎湛然【安详沉静地】不动,了无惧色。
避不迭,跌倒在地。王戎却平平静静,一动不动,一点也不害怕。
王戎七岁,尝【曾经】与诸【一些,这些】小儿游【玩】。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压断枝条】,
王戎七岁的时,曾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小朋
诸儿竞【争着】走【跑】取之,唯【只】王戎不动。人 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果实】,
友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和他们一起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真是这样】。
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了无惧色 树在道旁而多子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2)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
3、 从当时的情况看,为什么听到虎的叫声,王戎并不害怕呢?
4、 王戎根据什么来判断李子是苦的呢?
3、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你从王戎身上学到了什么?
教者评论
这两篇短文分别赞扬王戎胆识和早慧。王戎幼年就能观察、推理,透过表面看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确实不简单,透过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养成细致观察,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经典选读
来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菩萨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1、这段故事出自古典名著《 》,故事情节是: 2、请你简要的概述一下这个故事情节的内容:
3、阅读完这个故事,我们除了佩服 (填作者)想象力超群外,你还会想起一句俗语说的是: 。 美文悦读
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 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 ,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选自《黄山日报》2015年7月16日,有删改)
心灵语丝
散步时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触动自己,引发自己的感慨;作者想起了许许多多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们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且读且思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吠叫 晶莹剔透 摩挲 伫立 ....2、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3、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⑴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⑵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5、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6、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
暮省一技一练
首段(开头)作用 段落开头的作用:
1、 总括:总起全文,引出下文。 2、 再分别从结构上、内容上作答。 具体从三个方面思考: 1、 对上:
(1)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2) 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 2、本身:
(1) 渲染了……气氛。(2)突出表现了…… 3、对下:
(1) 引出下文……
(2) 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 (3) 与下文……形成对照(或相呼应)。 (4)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根据以上所给开头的作用,请以“回首童年路”为题,写个开头。(先说明你用的是哪种开头)。
夜习 学生佳作
记忆中的温暖 韦美
记忆被淡淡花香剪作一段又一段,吹散在风中。陌上相逢,花香淡淡,不禁让我回忆。记忆中与姥姥在一起的温暖时光,令我淡淡地勾起了嘴角。
聆听阳光的声音,风中云,雨中景,千年期盼有谁懂?一颗颗粽子,飘满艾香;一缕缕阳光,氤氲(yīn yūn)唯美。终于又盼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当这时,您便早早为我系上五色丝线,为我挂上您亲手做的香包,里面飘满淡淡的蒲公英的香味。随后,您又为我做了甜甜的粽子,里面仍旧飘满淡淡的蒲公英的香气,淡淡的若有若无,沁人心脾。温暖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折射在您的脸上,汗珠从您的脸上滑落而下。您身袭一抹蓝,在断断续续的阳光的衬托下,宛若从仙境中走出来的一般。我抬头望向您的双眸,眸中有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您曾为我花开满树,静静守候。记忆中,看着您充满慈爱的目光,连记忆也变得温暖。
摇曳笔尖的舞姿,月朦胧,夜清冷,竟夜孤灯剪影萧。快期末了,我坐在桌前奋斗着,一丝一缕在数学题上缝补,一笔一划在作文纸上镌刻。本以为您早已经睡了,但您却推开门,给我递上一杯咖啡。轻声说道:“早点休息,别累着!”说罢,便轻轻出去了。品一口浓浓的咖啡,香气沁人心脾,回味浓浓。我目不转睛的盯着桌上高高摞起的练习册,心中燃起战意,努力奋斗。
您曾为我花开满树,静静守候。记忆中,看着您那关切的眼神,连记忆也变得温暖。 抚出青春的旋律,琴弦动,心弦动,一阙清歌谁与共?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又是一年一度的演讲比赛。就快要轮到我了,我的怀里就像揣了只兔子一样,砰砰直跳。轮到我上场了,我走上台,望着观众席一下便看到了您,望着您的眼眸,我从中看到的是对我的鼓励以及对我的坚信。我望着您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即开始了演讲。当演讲结束时,台下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浸润了我的心浸湿了您的眼眶。
您曾为我花开满树,静静守候。记忆中,看着您对我的鼓励与坚信,连记忆也变得温暖。
找寻自己的记忆,守候自己的温暖,念一缕风声,吟一片丹心。长堤上的一盏盏灯宛若一颗颗金黄的星星,沉着地闪烁在深不见底的天幕上,仿佛一遍又一遍讲着一个古老的神秘故事……在这向前的道路上,您便是我的引路人,温暖着我。
寂静的沙滩残留着一个个脚印,灰暗的天空散漫着一缕缕余辉,枯老的古树铭刻着一道道年轮,记忆中与姥姥在一起的时光,眷恋地被挽留了……
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文言短文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了无惧色 全然 树在道旁而多子 果实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2)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
3、从当时的情况看,为什么听到虎的叫声,王戎并不害怕呢?
因为他知道老虎被隔断了,不会伤害到自己。 4、王戎根据什么来判断李子是苦的呢?
王戎根据树是长在路边,果实很多,压得枝条都断了,由此判定李子可能5、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你从王戎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习他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的好习惯,学习他善于推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经典选读
1、这段故事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故事情节是:真假美猴王 2、请你简要的概述一下这个故事情节的内容:
六耳猕猴假冒孙悟空,搅得唐僧师徒四人乱作一团,各路神仙真假难辨。真假美猴王打得不可开交,直闹得雷音胜境,请如来佛祖明辨真伪。如来佛法力广大,慧眼识得“假悟空乃六耳猕猴”,将其擒获,真悟空将其打死,“真假美猴王”之争方告完结。
3、阅读完这个故事,我们除了佩服吴承恩(填作者)想象力超群外,你还会想美文悦读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吠叫 fèi狗叫 晶莹剔透tī 通透明亮 ..
摩挲立zhù长时间地站着 .mā sā用手抚摩 伫.
3、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① 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 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王戎却平平静静,一动不动,一点也不害怕。
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和他们一起去。
是苦的。假如不苦的话,也不会在路边上有这么多果实。
起一句俗语说的是: 假亦真时真亦假。。
3、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散步时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触动自己,引发自己的感慨;为下面写喇叭花做了铺垫。(说明:只答“铺垫”,没有具体说明只给1分)
4、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⑴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
“呆”字是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 ⑵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
“揪”字是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5、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①我被喇叭花吸引;②回忆儿时见到喇叭花开放时的情景;③捡拾喇叭花种子;
④在阳台上栽种喇叭花,⑤女儿丢弃我遗忘的喇叭花种子。 6、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
深深地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 暮省一技一练
7、根据以上所给开头的作用,请以“回首童年路”为题,写个开头。(先说明你用的是哪种开头)。
时光带走了岁月,也带走了童年,回首遥望,童年带给我们好多好多回忆,有悲伤,有欢乐。我爱童年,虽说时光把它带走了,但是脑海里的记忆却永远抹不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