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畲族祖图研究

畲族祖图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畲 族 祖 图 研究

畲族民间主要有文字和图画来记载盘瓠传说,文字记载有歌本、开山公据、敕书、谱序等,称为字传;以图画形式表现盘瓠传说,为画传。字传注重事件发展序列,画传侧重物形的变化,时间的字传和空间的画传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表现了畲族始祖盘瓠生平事迹的传说,与被具文识字者所垄断的字传不同,绘画易于为群众所接受,尤其是在文盲普遍的畲族社会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其它艺术形态所无法取代,这种画传艺术即广为人知的祖图。

许多畲村所存秘不示人的祖图,按式样为两类:一、卷轴式,在长达数十米、宽约数十公分的土麻布织物上,绘有数十节始祖盘瓠生平事迹的图画。二、画布式,在几平方米的织布上,描绘盘瓠传说,如广东和平蓝姓畲族的画布,由皇帝出榜、狗扯榜、两军对垒、狗头人身、结婚、打猎、丧礼、坟墓等组成,画布的年代较早。传说越晚,枝叶越茂盛,内容越繁富,逐渐从简单的画布逐渐演变为长轴画卷,以尽虔诚崇拜心理。两种画传,以卷轴为主。祖图以原布色为底,红色为主,兼用黑、绿、蓝、浅、白、金等色。用中国画的技巧和手法描绘的祖图,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闽浙粤各地的祖图可能有个原始的蓝本。

时下流传的祖图多是清代和民国年间绘制的,粤东载为光绪年,福建有咸丰、嘉庆、乾隆的年号,最早为康熙五十八年连江县下白石村的祖图,连江县过洋村祖图称:“明万历年间,吾祖之贵公迁移大岗地场立业安居,迄今十余世矣,虽有图序,长远年没,破坏不胜纪,故予本乡旧叔兄弟侄等,鸠集捐题,喜舍重建图版铁卷”。明正德十二年,王守仁言:畲族起义领袖“谢志珊、蓝天凤各又自称盘皇子孙,收有流传宝印画像“。①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畲民“山中自称盘瓠后,各画其像”。②各地祖图服饰多是明代式样,男者头戴幞头(或乌纱帽),女者上着衣或衫,下套裙子,肩披四合六“云肩”,武将戴头盔,顶插红顶缨。福建省永泰县雁门村刻印祖图中的盘瓠,头戴最有明代特色的飘飘

巾。至迟,明朝,祖图已出现于各地。祖图盛于清,流传于民国至今,乾(隆)嘉(庆)之治是祖图绘制的鼎盛时期,乾隆十六年六月初一上谕:“我朝统一区宇,内外苗夷,输诚向化,其衣冠状貌,各有不同。著沿边各督抚,于所属苗、徭、黎、僮以及外夷番众,仿其服饰,绘画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令之盛”。⑧《四库提要·地理类》载:《清职贡图》“乾隆十六年奉敕撰,告成于乾隆二十三年”。收有三百余种的分图系说,“每图各绘其男女之状及部长属众衣冠之别,凡性情习俗,服食好尚罔不具载”。当然,畲族也不例外。《长汀县志》:畲民“楚粤为盛,吾闽有之,然不甚蕃,三五七而已,庚子,陈大丞檄县绘图以进”。《古田县志》也载:“乾隆十七年,督抚绘畲民图册以进奉,朱批‘知道了’。兹以其俗顿异,故附载及之”。⑤对畲族祖图的绘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早期祖图如何具体绘成,不得而知,但清、民国的祖图多由与畲村毗邻的汉族民间画师描绘,福建省连江、罗源两县载明汉族画师有林上宾、郑思轩、高严灿、周御吾、孙先生等,宁德南山和漈头村的四幅祖图也是汉人画的。请人画图需要大量的资金,连江总洋祖图称道:先人法罕“终身不妻,祗以瓠公为念,遂于清初,一身鼎力,筵师绘图,乃愿毕业,而族众见其意图孝思,故□象以遗后世范也。迨至乾隆叁拾玖年秋八月,裔孙行传,睹其图,一二间突破,遂睦族议举请师重绘”。重绘祖图是全村畲民的公益事业,多是“鸠集损题”,由族人共同出资完成,如法罕一人筹资修图,实为罕见。

广西徭族曾用楮木皮缮写《评皇券牒》,也用竹简抄写过《过出榜》,澳大利亚土著民族将图腾简化纹样,绘于数英尺的木片上,代表图腾动物及其神话传说。由原始图腾图画发展而来的早期祖图,也有用树皮、竹木片描绘的,江西贵溪《重建盘瓠祠铁书》就含有盘瓠王木刻图像七幅,还有人推测“畲族记录图腾传说的绘画,在祭祀之时悬挂在壁上,亦许在原始时代即为绘在穴洞的壁画”。⑥唐之前,畲族先民聚居于闽粤赣交界区,此地岩刻壁画较多,仅华安就有六处,以汰内村仙字潭崖刻尤为著名,其族属有仙人说、吴族说,也有人认为“非畲族莫属”。⑦无论此地古代民族为何者,最有资格与之联系的,无疑是福建土著文化的直接传承者——畲族,据说广东輋仔山和福建华安官畲的畲民皆有刻

字符号。盘瓠犬形象出现于崖刻甚多,江苏连云港的崖画,刻有一人后面随着一只似犬非犬的动物,当地人称为“马”,其实非马,仍是獒,即巨犬。广西花山崖画似犬非犬,似马非马的“獒”,也曾误为“马”。

有人曾简略分析过祖图,现笔者根据家传卷轴式祖图,结合文献和传说,力图更深层次探寻祖图的内涵和意义,明了古代畲族社会状态和仍有的余影。

畲族祖图一般最前几节是三皇五帝,广东潮州雷氏祖图有天皇氏、地皇氏、有巢氏、盘古氏、神农氏、量天王等五节,笔者家传祖图有:“盘古圣王开天辟地、伏羲皇帝画八卦、龙马负图、神农皇帝尝百草知苦味甘咸,鲁司务(师傅)始造架屋,有熊氏始制衣服”五节。个别祖图还有“遂人氏取木造屋”一节,《高皇歌》开篇载:“盘古造天到如今”。与汉族大体相同,说明畲汉两族具有相同的史前认识和观念。

龙犬诞生段,家传祖图分“帝喾高辛,在位七十年,虫顿盘内,虫变麒狗”四节,畲族最初始祖是高辛帝,地位显赫。祖图和文献记载:盘瓠“源于大耳婆(皇后、娘娘、宫女)耳中的蚕虫”,为娘娘“夜梦娄金狗降在凡间”惊醒所生。金狗降世是图腾转世说的再现,图腾民族的轮回观念认为,人与图腾可相互转化,人死转生为图腾,人降生则是图腾投有胎出世,澳大利亚土著民族认为怀孕的直接原因是图腾的投胎,⑧他们认为图腾祖先到处流浪,在各地留下“小孩的胚胎”,女人、特别是已婚的年轻的女人接近或经过此地,“小孩的胚胎”一进入她的体内,她就怀孕了。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认为童贞女玛利亚受胎怀孕间道是耳孔,从耳内挑出蚕虫的耳,代表着图腾祖先长途跋涉到达现世的路途。澳大利亚土人盛行的“珠灵卜”,是种贮存祖先灵魂的灵牌,“珠灵卡”的同心圆被解释为图腾祖先来到这个世界,并在那里留下氏族子孙的精灵,把曲线解释为祖先进入尘世后的旅行和搜索。⑨亚利桑那的皮马印第安人有

一种螺旋形的沙画图形,是当地土地著居民再现他们的祖先首次进入这个世界时的情形,这一形象还被刻在石墙上,神圣的图腾祖先到现世的道路是曲折的,与盘瓠从曲折如耳的小径来到世上相似,澳洲北部狗部落来世的道路也是呈曲折小径,⑩正因其曲折才带有神圣的性质。

盘瓠的建功立业是祖图较为历史化的故事传说,家传祖图有“麟狗折(接)榜收番,狗王见帝、朝臣接榜,帝御龙狗过海,番王见龙狗收养,番王会饮、谋议造返(反),番王酒醉卧床、头被龙狗咬云,番兵众赶龙狗、星官出现,众官迎(折)接龙狗、进番王头”八节。番王还称为幽王、房王、戎王、吴将军,都是历史传说化,将畲族历史事件融入盘瓠传说,成为祖图的组成部分。番王,民间记载多称为吴将军,卫聚贤以为是春秋吴王夫差,徐松石认为是西汉吴楚七国的吴王刘濞,不论如何,都将畲族先民的猎头习俗和历史事件载入史册,檀萃《说蛮》:客“时节祭之(盘瓠),以桄榔面为吴将军先献之”。吴将军首级是最有力量、最富智慧和最具魔力的,因桄榔面呈倒圆锥形,酷似头首,故以象征。邝露《赤雅》也载:畲客“时节祭之(盘瓠),先献人头一枚,名日吴将军首级,予观祭时,以桄榔面为之,时无罪人,故耳设首”。此为邝露亲眼所见,当时还存用罪人的头祭祀盘瓠的习俗。解放前,云南佤族砍人头祭祀,以求丰衣足食。弗雷泽《金枝》“活人祭谷物”一节,就有猎头以利谷物种植。江苏连云港的岩画,刻着神圣图像,没有身躯的头颅,长在一株株禾苗上,长长的禾苗根植于泥土里。⑾畲族先民也有猎头祭祖,祷福禳灾的旧俗,并将猎取吴将军(吴王)的过程载入图册,以示纪念。

接下来的情节是,龙狗咬衔番王头而去,番兵追赶,有的祖图画成:狗化蛟龙,得星官龙王差河伯六丁甲利神将相助而归。《淮南子》载人化蛟龙的事:“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断发纹身,以象蝼虫”。高诱注:“文身断画其体,纳默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能害也”。纹身是原始民族与图腾认同重要方式。至迟,元代,畲族仍有断发纹面的习俗。《元经世大典序录》:“至元二十八年八月,建宁招讨使黄华反,集

亡命十余万人,剪发文面,号陀头军,据政和县”。起义失败后,福建黄华军,“有恒产者为民,无恒产者与妻子编为守城军”。⑿黄华畲军无疑存有断发文身之俗。

家传祖图“狗王成亲”段,分六节:l、番王头进高辛帝,帝命第三公主配与龙狗为妻。2、三十六宫抽出三人假作高辛帝第三女子为妻,龙狗认不是正身,不准而去。3、辛帝将正女三人,龙狗独认第三女,将口咬住裙边。4、辛帝命龙狗变化为人,方可成亲。5、龙狗金钟下变化,娘娘在傍视,辛帝配第三女与狗王为婚。6、狗王毕婚回家。公主下嫁是祖图的主要情节,印度尼西亚有狗为公主捡织梭(或织针)而娶公主的传说⒀。畲族有犬为皇帝治脚疾(或寻找失踪皇女),在柜中变化为人,与公主成亲的故事,中美洲印第安人还有狗在箩筐下变人的神话,人们熟悉的盘瓠传说是咬断敌酋之首而娶公主的事迹。

祖图中还有盘瓠变人,仅头未变的情节,残有狗头是图腾的痕迹,兽头人身像是图腾的象征,为取得图腾的保持,与图腾认同,采取图腾装饰,化妆成图腾的样式,“头未变成人形”,表示狗图腾部落,在头上作图腾的装饰,如贵州苗族“狗耳龙家,……妇人辫发螺髻,上若狗耳,故因以名。”⒁结发如狗。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头部“取图腾皮毛装饰者,间有发见,鸟毛、袋鼠毛,因图腾不同而各异。非洲的布须曼,……用食肉鸟的头部为冠,又一人戴上乌鸦的头。……原始民族的集体跳舞者,全扮装模仿图腾外形,头戴上毛、叶、花、羊、角制成的蛇头、袋鼠头、野牛头的帽子”⒂

原始民族对图腾动物敬为神灵,接近图腾,与图腾相类,能有益处,并认为图腾与人相同,图腾价值相当于人的价值,在狗图腾中,狗的价值可以代替人,《魏书》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至于忿怒,父子不相避,手有兵刃者先杀之,若杀其父,走避,求得一狗,以谢其母,母得狗谢,不复嫌恨”。⒃还用狗图腾身物为装饰,《太平寰宇记》:夷僚“长则拨去上齿,加狗牙以为华饰”。⒄畲族男女喜于门齿镶包金牙为美,似凿齿遗风。,

承接“狗王毕姻回家”后,家传祖图为“接嫁,洞房花烛交杯,高堂大会畅饮”三节,着重描绘喜庆场面。广东潮州祖图“狗王分天地”节,画面为一个圆形,半白半黑,夫妻立于两旁,即分阴阳,定男女。“狗王分天地”,是畲族盘瓠传说演进为盘古开天地神话最有力的论据。众所周知,盘古开天地最早见于徐整《三五历记》,其基础为《述异志》卷上所言:“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狗王分天地的狗王夫妻正是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渐化为开天辟地神,这是根植于吴楚之间南蛮之地的畲族文化,开出的神秘奇葩。与畲族关系密切的瑶族则视盘王为万物之始,图腾祖先为万物之源,《盘古圣皇榜文券牒》载:“上古天地不分,世界混沌,乾坤不振,无明阴阳,不分黑暗白昼,是时,勿(忽)生我盘古圣皇,首先出身置世,凿天辟地,置水土,造日月阴阳,制星辰,造立湖海,置立江河。置万国九州,分制四大部州,置立水源水土,分五行,置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央,定春夏秋冬,制立四季,二十气(季),政治乾坤,分置甲子,置立人民掌握天下,万世流传。昔时开天辟地,首君有我盘古圣皇,凿天辟地,先有君身,后有天,功事万古,首置造天星是平王,号称皇祖。”⒅先有瑶族盘王、畲族狗王分天地,定阴阳,然后出现盘古开天地的神话。狗王分天地与盘瓠传说中蚕虫化为狗有关,原始初民将开辟以前的宇宙解释为混沌如鸡子、似葫芦(盘瓠),天地不分,阴阳不辨,黑(夜)白(昼)不明,乾坤不振,从葫芦、盘瓠中生长出的龙狗,辟开混沌一团的葫芦世界,分成盘与瓠,有了上天下地,阴阳男女,黑夜白昼。

家传祖图的“赐姓”节的文字说明载:“辛帝圣旨说姓,一子姓盘原是盘,二子姓蓝原是蓝,三子姓雷原是雷鸣起,又入门女婿姓钟,原是钟鸣起,故作四姓是也”。盘是正姓,最原始氏族,装盘中,即出于盘瓠氏族;二子姓蓝装于蓝,取姓蓝,粤东畲族崇信篮大将军;雷姓起于雷鸣,钟姓源于钟声鸣响,更是氏族始祖的标志。盘、蓝、雷、钟是四个氏族图腾与旗帜,作为自身的标志,成为各自的姓氏和始祖。澳大利亚部落分为众多氏族,整个部落奉一种动物为图腾,而每个氏族要有各自的图腾。印第安人的莫希坎部由狼氏、龟氏和火鸡氏组成,狼氏和龟氏各有四个氏族,火鸡氏有三个氏族:⒆

1、 狼氏:狼氏、熊氏、犬氏、负鼠氏

莫希坎部落:2、 龟氏:小龟氏、泥龟氏、大龟氏、黄鳗氏

3、 火鸡氏:火鸡氏、鹤氏、雏鸡氏

如将三子一女出生以前的传说比喻为畲族史前时期,那辛帝赐予神圣的四姓则是形成畲族的关键,四姓图腾的出现标志一个民族的诞生。畲族的姓氏就象亲属称谓一样,并不是简单的称号,而是对整个民族具有“一种负完全确定异常郑重的相对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称,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⒇如流行于农村的畲族内婚制习俗,仍然牵涉畲族社会发展问题,不与外族通婚,也限制了畲族婚姻范围,对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