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Flexsim仿真方法与步骤; 学习传送带系统相关实体的建模与应用; 进一步学习模型调整与系统优化的方法;
2.实验内容
在如下的一个分拣系统中,沿一条传送带传送的货物,根据各自的品种被分别送至不同
的操作台,经检验打包后,被取走;检验不合格的货物由一条传送带送往检修处。
入口端
通往检修处 检验包装4
检验包装3
检验包装2
检验包装1
图1
分拣传送带的空间结构图如下:
图2
传送带空间布置的俯视图
4ft 30ft 78ft 4ft 图3
分拣系统的流程描述和系统参数如下:
四种货物L_a、L_b、L_c、L_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L_a的到达时间间隔为400秒; L_b的到达时间间隔为200秒; L_c的到达时间间隔为500秒; L_d的到达时间间隔为150秒;
根据不同货物,分别从四条倾斜的传送带送到下层传送带检验包装处; 每个检验包装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大约1分钟;
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箱笼,不合格的通过地面传送带送往检修处进行修复;
L_a的合格率为95%;L_b为96%;L_c为97%;L_d为98%;
传送带的传送速度选默认速度。
对上述传送分拣系统进行建模,模拟系统一天8小时的运行状况,并完成思考题。
3.试验步骤
1.在一个新建的model中定义整个系统,并定义process、source、sink(操作工,队列)等实体及其参数;
2.建立conveyor系统,根据空间布置的要求调整各个conveyor的位置,根据需要在各个传送带的连接处布置站点,定义各段传送带的参数
3.定义系统的逻辑流程
4.运行调整模型,知道模型按照实际系统流程正确运行 5.运行模型,得到数据和图表等多种结果输出; 6.根据结果输出对系统进行分析
四.思考题
1.该分拣系统一天的总货物流量约为多少?
2.按照目前的配置,该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日流量是多少?
3.如果你是该系统的主管,你怎样调整这个系统的物流安排和人员配置
4.比较24小时工作制和8小时工作制设定模型运行,看是否是简单的大约3倍的关系?是否能发现不同的现象?连续运行一个月,情况又如何?试说明仿真长度对系统分析的影响。 5.如果该系统中合格的货物被操作工放置在箱笼中,累计每20个打一包送走,如何实现这样的逻辑
6.在source定义窗口中改变source到达系统的时间间隔,观察仿真结果的变化,结合有关数学参考书,给出数学上的解释。
帮助与提示
在按照空间结构布置传送带的时候,可以右键单击传送带,选择parameters栏,改变栏
中Layout中的一些参数来调整传送带的尺寸、形状以及方向。
由于在系统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货物,分别从四条倾斜的传送带送到下层传送带检验包
装处。为了实现这个功能,需要对传送带flowitem 的输出端口进行相应的设置,按照flowitem不同的type输送到传送带不同的输出端口。
4种不同的货物都有自己的检验合格率。每个货物进行检验之后,不合格的产品要进入
检修,合格的产品要进入箱笼。也就是说在经过检验工序后要设置产品按数量的百分比通过2个不同的output输出。
―――――――――――――――――――――――
修改参数:
四种货物L_a、L_b、L_c、L_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L_a的到达频率服从正态分布函数normal 400,50秒; L_b的到达频率服从正态分布函数normal 200,40秒; L_c的到达频率服从正态分布函数uniform 500,100秒; L_d的到达频率服从正态分布函数uniform 150,30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