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齐鲁护理杂志20 8月第2 鲞箜 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 康美 ,范生红 ,王倩 (1.济南市历城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山东济南250112;2.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时间≥1年的134例精神分 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常规护理)和相对稳定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在相 对稳定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为期12周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护士用住 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DS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 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干预组NOISE各因子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 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措施,能够减缓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精神衰退,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0I:10.3969/j.issn。1006—7256.2015。15.019 文章编号:1006—7256(2015115—0049—02 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由于长期住院与外界隔离直接造成行 为限制,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形成住院综合征(孤僻、懒散、少语、被动等)…。根据我院住 院精神障碍患者特点,2013年9月一2014年8月,我们对67 例住院时间≥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 精神科常规护理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士)进行为期2周的SDSS和NOSIE量表评分统一标准培训, 其中主管护师5名、护师10名、护士5名,培训后进行现场测 试和一致性测验,Kappa值为0.78。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除给 予常规精神科护理外,给予以下特殊护理:①生活自理能力训 练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按作息时间表安排督促患者生活, 晨6:30起床,整理床铺(起始时,由于患者懒散生活不能完全 自理者由护士协助),督促患者洗刷,同时用激励性语言,如夸 奖患者“你今天表现很好,继续努力”。定期组织召开休养员 选取同期住院时间≥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1.1 临床资料会,表扬做得好的患者,鼓励做的差的患者,使他们渐渐树立 信心,让患者感觉“我能行”“我也不差”。督促患者午睡后按 时起床,料理个人生活,如洗头、洗内衣、剪指甲等等。晚间督 促患者洗脚、刷牙,女性患者督促阴部护理,重在坚持,鼓励患 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18岁,符合ICD一10有关精神 分裂症分类诊断标准 ,住院时间≥1年。排除标准:严重衰 退、兴奋及伴明显躯体疾病,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者。本研究样 本量为134例,其中女49例,年龄(47.6 4-10.2)岁;男85例, 者严格要求自己。②开展娱疗活动组织患者听音乐,根据病 情选择音乐,如抑郁患者听欢快的音乐、躁动患者听舒缓的音 乐;组织患者下棋、打乒乓球、跳广场舞等集体活动。通过娱 疗增加患者之间、患者与社会的接触,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 年龄(49.1士1 1.4)岁。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 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干预组男42例、女25例,年龄 (49.33 -10.62)岁,病程(21.54 44-6.73)年;文化程度:文盲5 例,小学14例,初中26例,高中级以上22例;职业:工人13 例,农民(含农民工)14例,干部5例,学生6例,无业(含退 休)29例。对照组男43例、女24例,年龄(48.36 -11.91)岁,4 病程(23.10±7.48)年;文化程度:文盲6例,小学13例,初中 同时也丰富了住院生活,使患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让患 者感到“我的生命里也有快乐”。③职业技能训练根据患者躯 体情况开展工疗、农疗活动,如除草、浇水、摘菜等活动(以患 者自觉不累为宜);组织患者去食堂帮炊,如择菜、包蒸包、包 水饺等;组织患者做小手工制作,如做绢花、做玩具娃娃、剪线 头(注意危险物品管理,由带工疗护士看护下进行)。采用代 币疗法,给患者以物质上的奖励,对参加工疗、农疗、帮炊患者 给予补贴,让患者看到自己的劳动所得,让患者感到“我还能 23例,高中级以上25例;职业:工人11例,农民(含农民工)15 例,干部4例,学生8例,无业(含退休)29例。两组性别、年 龄、病程、文化程度及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常规护理)和相对稳定剂 创造价值”“我是有用之才”。④积极采用心理社会干预启动 社会支持系统,取得家属和亲友支持,与家属签订每15 d探视 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在相对稳定剂量的抗精神病 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为期12周的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加其他 患者1次的协议,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和亲友传递的温暖,让患 者感到“家人爱我”。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目 特殊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人员培训对参与量表评定的护师 的地运用主动交往与沟通技巧,使患者自愿表达需要和想法。 通信作者 要经常深入接触患者,了解其动态变化和心理活动,加强心理 49 齐鱼 理杂志2015年8月第21卷第15期 疏导,给予安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宣传防病治病的心理卫 生知识,使患者自觉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采用社 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续表 (NOSIE)进行量表评定,其中SDSS共包括10个项目,每项的 评分为0—2分:…0’为无异常或仅有不引起抱怨或问题的极 轻微缺陷;“1”为确有功能缺陷;“2”为严重的功能缺陷。 NOSIE包含3O个项目,每项作4级评分。内容归纳为7个因 子,分别为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 迟缓、抑郁与总积极分和总消极分。由工作10年以上的主管 护师分别对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2周结束时进行量表评定。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 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比较(分。 ± ) 2.2两组干预前后NOSIE评分比较见表2。 表2两组干预前后NOSIE评分比较(分, ± ) 50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的疾病,且随着复发次数的 增加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也会越来越差。由于家庭和社会的 原因造成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无专人看护,社会歧视等问题, 致使部分患者不得不长期住院 ]。因此结合我院特点,针对 住院时间超过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和精神科 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通过12周的特殊护 理干预,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NOISE各因子分、总积极分、总 消极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l,P< 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职业技能能力,本研究与刘 香凤 的报道结果相似。 本研究结果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住院患者的生 活质量,保持、改善其社会功能,然而NOSIE量表所评定的主 要是患者的行为障碍,若要全面地判定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 康复的作用,还需配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 神病量表(BPRS)等量表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全面的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是当前精神科临床追求的更 高目标,患者要想实现真正意义的回归社会却是一个漫长而 艰难的过程,本研究的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少,因此可能对综 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意义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足之 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沈渔邮.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3. [2] 范肖冬.ICD一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 断要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2—78. [3] 刘俐芬,王向林,许金龙.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 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 (21):1923—1925. [4] 崔中兰,王继文.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43—44. [5] 刘香凤.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 复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 104—105. 本文编辑:王海燕 2015—05一l1收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