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论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8卷 第5期2009年10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IBEIPROFESSIONALANDTECHNICALCOLLEGEVol.8No.5Oct.2009

论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施娟娟

(安徽科技开发公司,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它具有盈利性强,风险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大,资金耗费的缓慢性与价值补偿的随意性等特点。作为企业重要的劳动资料,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转让、处置的控制十分重要。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点在三个方面:保证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周转业务中不出现差错;保证资产的安全,防止挪用、毁损等;保证资产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减少闲置和浪费。关键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监督检查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275(2009)0520069201 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是为了在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固定资产的建造、使用和处置涉及主管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必须由相关部门协同参与,因此也成为企业内部控制重点关注的领域。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没有做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资产统计报告等资产管理的基础数据资料未作为财政部门编制预算、配置资产的基本依据,资产配置的审批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固定资产预算不像销售预算那样得到足够得重视,甚至没有一般的申请审批授权手续,直接购置。

2.办公用设备较难管理

办公设备,由于其移动方便,随着时间、人员、科室的变化,较难管理,形成长期账实不符。虽然每年都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但往往由于资产交接手续不全,无法明确相应的责任人。

3.忽视对设备的保养

忽视对设备的保养,或用修理来替代保养,无形中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投保控制不严。

4.购置流程简单,控制点少

固定资产购置流程过于简单,采购时往往只做简单的性价比,没有申请计划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导致流程的控制点少,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5.所有权与使用权脱节

企业集团各关联单位设备调拨使用频繁,固定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时常脱节。

二、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1.固定资产岗位分工控制

收稿日期:2009204212

作者简介:施娟娟(19742),女,安徽六安人,安徽科技开发公司会计师。

不相容的岗位应该相互分离,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

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投保的申请与审批,保管与清查,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等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等,应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彼此之间相互分离,形成合理的监督制衡。例如,规定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必须先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填写/请购单0,经请购部门经理审核,并注明请购日期、请购单位、用途说明、品名、规格、数量、需要日期、建议厂商等资料。再由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复核增添该项固定资产的适用性及必要性,如公司内部可调拨,则按固定资产内部转移流程,做内部调拨;如公司内部无法调拨,则按审批权限送相关部门会签并报总经理批准。采购部门在接到经批准的/请购单0后,办理采购业务,财务部门再根据请购单及采购合同、付款通知支付款项。

2.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

必须明确固定资产的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处置等业务的授权审批方式、程序及审批人的权限、责任。对于超越授权范围的固定资产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例如,规定固定资产的预算须经单位高层管理机构批准,取得和处置须有管理当局的书面批准,固定资产的内部转移必须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等。

3.固定资产取得和验收控制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制度,控制预算的编制、调整与审批,对于重大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应当规范、透明。由项目检测部门批准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分配手续。财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确认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保证固定资产计价的准确性。

资产管理要将资产相关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流程化,建立与各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相适应的管理,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工作。在资产的实物管理、静态管理的基础上,扩大资产的管理范围,强化资产的价值管理,做到资产的

#69#施娟娟/论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动态管理,落实资产的效益管理。

4.固定资产使用与维护控制

建立归口分级管理与岗位责任制,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固定资产的实际存在和合理养护;建立明细分类辅助账,保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准确;固定资产主管部门负责对应投保的项目提出申请,必要时可采取投标方式确定保险公司,经审批后,办理投保手续;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每年年末与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分析,核对账实,如有差异及时分析,报批后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

5.固定资产处置与转移控制

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独立于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办理,合理界定处置依据,是正常报废还是意外毁损或丢失;确定合理的处置方式,是责令直接责任人赔偿损失还是获取保险公司的赔偿;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还需向税务部门报告税前损失,处置价格须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对于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应采取集体合议审批制度,建立会议审批记录机制。固定资产处置涉及产权变更的,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按规定报批后,签订合同,约定相关事项,避免有的单位将闲置的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出租创收,其出租收入不入账或私设/小金库0,用于经费不足或搞职工福利,应将

收入费用及时入账。企业集团或部门之间调拨固定资产,应填制/调拨单0,明确调拨时间、地点、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等,核定调拨价值,报批后及时办理调拨手续。

三、建立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

单位应设置内部控制的专门检查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明确其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固定资产业务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参考文献:

[1] 李连华,张蕾,等.中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阐释与应

用[M].上海:立信出版社,2007.

[2] 孙永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控制点设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王春香.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社科纵横,2008(6).

[4] 洛华,夏岚.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研究[J].管理创新,

2008(4).

责任编辑:之 者

(上接第68页)

另外,从5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6的相关内容上看,也能说明采用成本比例法确定完工进度更科学、合理。

(一)货币计量的要求货币计量是指所有会计核算的对象都使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的共同尺度,并将企业经营活动、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这说明只有货币计量单位才能够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记录、汇总、分析和揭示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财务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是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其他量度是会计的辅助计量单位。/已经发生成本0和/估计总成本0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以货币单位来计量,所以选择成本比例法作为劳务交易完工进度计量方法,更加符合基本准则中的货币计量规定。

(二)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会计原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理论思想、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总称,是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参照会计核算原则的精神,也可以认为使用成本比例法确定完工进度更加合理:

1.客观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同一会计核算业务,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得出相同的会计核算结果,就被认为符合客观性原则的要求。通过对以上三种完工进度选用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成本比例

法更加符合客观性原则的要求,这一点在会计核算上很重要,因为客观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2.可比性原则。可比性是指会计核算必须按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要求选择会计处理方法要符合规定,运用的会计指标口径要一致,这样,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准则规定三种方法都可以选用,但如果不同企业选用不同的方法作为完工进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必定造成会计信息无法可比;反之,如果大家都选用成本比例法就可以完全避免不可比现象发生。

我们在实际会计业务处理中,首先要满足具体准则的要求,同时必须符合基本准则的规定。因为基本准则占据着整个企业会计准则大家庭中的/母法0地位,它具有统率左右、沟通前后、掌屋全局的地位。它能够直接约束、规范旗下38个具体准则,以便通过各个专门化准则来分门别类地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选用/已经发生的总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0作为提供劳务交易完工进度确认方法是科学合理的,比另外两种方法更符合基本准则的要求,也更能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

责任编辑:之 者

#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