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172975 U(45)授权公告日 2018.11.30

(21)申请号 201820651296.7(22)申请日 2018.05.03

(73)专利权人 南京迈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

开发区将军大道迎翠路7号(72)发明人 毕睿华 李伯雄 蒋硕 王暅 

华梓莼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谈杰(51)Int.Cl.

G08B 21/1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左壳和右壳,所述左壳上设置有插杆,所述右壳中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中滑动连接有夹紧环,所述夹紧环包括滑环以及与滑环连接的贴片环,所述夹紧环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插槽中设有用于带动夹紧环滑动的触发装置;插杆插入到插槽中时,通过触发装置抵触夹紧环,从而使夹紧环抵触插杆的周壁并实现左壳与右壳的连接便捷性。

CN 208172975 UCN 20817297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左壳(1)和右壳(2),所述左壳(1)上设置有插杆(3),所述右壳(2)中设置有插槽( 4),所述插槽( 4)中滑动连接有夹紧环(5),所述夹紧环(5)包括滑环(13)以及与滑环(13)连接的贴片环(6),所述夹紧环(5)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插槽( 4)中设有用于带动夹紧环(5)滑动的触发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7)包括导杆(71),所述导杆(71)上铰接有第一联动杆(72),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另一侧铰接有竖滑杆(73),所述竖滑杆(73)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联动杆(74),所述第二联动杆(74)铰接有横移杆(75),所述横移杆(75)与插槽( 4)的槽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 4)中设置有导板(8),所述导杆(71)上设置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与导板(8)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9)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 4)中还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与导杆(71)的外侧相对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的外侧设有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与贴片环(6)卡嵌配合。

2

CN 208172975 U

说 明 书

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背景技术

[0002]近电报警器,能够在工作人员带电作业的情况下实现近电报警,从而防止工作人员无意中带电挂接地线这一错误操作。近电报警器将接收的监测信号进行前端分析处理,取出50HZ工频信号,经过数字滤波排除干扰信号,分析其信号强度,当达到预设值时,发出无线报警信号给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该信号后报警,提示用户设备已接近强电。[0003]公开号CN10624903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近电报警器,它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蜂鸣器,所述外壳体一侧设有感应探头,另一侧设有开关,所述外壳体前端面设有指示灯、自检模块。

[0004]上述近电报警器虽然能通过警告工作人员带电接近挂接底线,通过感应探头对人体的位置进行感应,通过蜂鸣器和指示灯对工作人员进行警示,通过自检模块对电线的接地状况进行检测,但由于壳体将指示灯等设备安装于壳体内,通过螺栓等将壳体固定,当安装灯损坏时,使用者需要将壳体首先旋松,才能将壳体内的设备更换,近电报警器的安装便捷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其优点是能提高壳体的拆卸性。

[0006]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左壳和右壳,所述左壳上设置有插杆,所述右壳中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中滑动连接有夹紧环,所述夹紧环包括滑环以及与滑环连接的贴片环,所述夹紧环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插槽中设有用于带动夹紧环滑动的触发装置。[0007]进一步的,所述触发装置包括导杆,所述导杆上铰接有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另一侧铰接有竖滑杆,所述竖滑杆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二联动杆铰接有横移杆,所述横移杆与插槽的槽壁滑动连接。[0008]进一步的,所述插槽中设置有导板,所述导杆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导板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0010]进一步的,所述插槽中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导杆的外侧相对滑动。[0011]进一步的,所述插杆的外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贴片环卡嵌配合。[0012]有益效果:插杆与插槽相互插接后,插杆抵触导杆,导杆通过触发装置带动横移杆,横移杆通过抵触贴片环而使夹紧环滑动,从而滑环夹紧插杆的周壁,贴片环与限位槽限位,从而限制插杆的移动。

3

CN 208172975 U

说 明 书

2/3页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0015]附图标记:1、左壳;2、右壳;3、插杆; 4、插槽;5、夹紧环;6、贴片环;7、触发装置;71、导杆;72、第一联动杆;73、竖滑杆;74、第二联动杆;75、横移杆;8、导板;9、限位杆;10、复位弹簧;11、密封圈;12、限位槽;13、滑环。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考图1,一种防止带电挂接地线的近电报警器,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左壳1和右壳2,左壳1上设置有插杆3,右壳2中设置有插槽 4,插杆3与插槽 4相互插接,插槽 4中滑动连接有夹紧环5,夹紧环5包括滑环13以及与滑环13连接的贴片环6,贴片环6的半径大于滑环13的半径,夹紧环5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插槽 4与滑环13的外侧抵触,插槽 4中设有触发装置7,触发装置7用于推动夹紧环5滑动,夹紧环5滑动的过程中由于插槽 4的限位而贴合插杆3的周壁,从而实现插杆3的位置固定。[0017]结合图2,触发装置7包括导杆71,导杆71用于与插杆3抵触,导杆71上铰接有第一联动杆72,联动杆的另一侧铰接有竖滑杆73,竖滑杆73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联动杆74,第二联动杆74铰接有横移杆75,横移杆75与插槽 4的槽壁滑动连接。插杆3插入到插槽 4中时,插杆3抵触导杆71,导杆71通过第一联动杆72、第二联动杆74而带动横移杆75滑动,由于夹紧环5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夹紧环5滑动的过程中,夹紧环5在插槽 4与插杆3之间的空隙中被夹紧。

[0018]参考图1和图2,插槽 4中设置有导板8,导杆71上设置有限位杆9,限位杆9与导板8滑动连接,限位杆9随导杆71被插杆3抵触而滑动时,限位杆9与导板8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对导杆71的滑动位置的限位,保证了导杆71的滑动导向准确性。另外,在限位杆9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10,设置复位弹簧10的作用在于,当左壳1和右壳2需要分离时,使用者提供沿插杆3轴线方向的力,并且插杆3有从插槽 4中拔出的趋势,当插杆3的力大于夹紧环5对插杆3周壁的摩擦力时,插杆3则能完全与插槽 4脱离,进而实现左壳1和右壳2的分离,使用者可在左壳1和右壳2中安装近电报警器。在插杆3与插槽 4完全脱离后,复位弹簧10可使导杆7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供下次插杆3插入到插槽 4中抵触。[0019]参考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保证夹紧环5与插杆3的抵触牢固性,因此在插槽 4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为橡胶材质,插杆3插入到插槽 4中时,密封圈11与插杆3的周壁抵触并相对滑动,插槽 4中的气压加大了横移杆75对夹紧环5的推动力,加大了夹紧环5对导杆71的抵触力。在插杆3的周壁上设置有限位槽12,插杆3插入到插槽 4中后,贴片环6处于限位槽12中,若插杆3继续插入插槽 4中时,贴片环6将抵触限位槽12的槽壁,从而限制了插杆3的滑动行程。

[002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

4

CN 208172975 U

说 明 书

3/3页

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

CN 2081729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2081729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