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地方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地方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小学地方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
小学地方课程旨在利用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小学生全面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家乡、服务人民的思想感情。其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的身边事、周边景,教学时应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利用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实践三环节积极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地方课程自主学习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实践

正文:
地方课程是一种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因而,它的教学有它的特殊性。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地方课程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下面,本人就如何在小学地方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课前准备,培养自主
地方课程是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所编内容都是家乡的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很多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和不可触及的,相反,学生是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走进课堂的。因此,我认为“课前准备”环节不可少。一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课前准备能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地获取相关信息,调动 启动积极愉悦的情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从而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如教学《南孔圣地—衢州》五年级中的《龙游石窟千古谜》一课时,课前可布置学生如下任务:1、你游览过龙游石窟吗?如游览过可带上游览时拍摄的照片。2、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一下龙游石窟。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对龙游石窟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对所学知识有了切身体验,从而有效推动课堂教学。

教师课前可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有关书籍、又如在教学《龙游发糕小辣椒》时,
上网等途径搜集一些有关龙游特产的资料,在课堂上开个有关龙游特产的“现场交流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就积极主动了。

通过课前准备环节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多种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除了常用的通过书报杂志、网络外,调查采访、进行实验、观看音像资料甚至搞一些小学生在搜集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自收藏活动等都成为了搜集资料的方法。

主学习能力。

二、课中活动,体现自主
《课程标准(修订)》指出“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课中增加活动成份,目的在于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让学习过正活起来,以活动促发展。

如在教学《南孔圣地——衢州》五年级《龙游石窟千古谜》一课时,我就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

(一)课始小组交流
一上课,我就抛出问题:“大家都知道咱们龙游名气最大的景点要数龙游石窟了,那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石窟吗?”学生跃跃欲试,纷纷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看学生情绪高涨,我又提出要求:“先把你所了解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话音刚落,归类整理好后派一代表清楚有序地进行汇报,
比一比哪一小组最棒。”各小组便开始了紧张活动。有发言的,有整理资料的,还有记录的,分工有序,不亦乐乎。至于活动效果,从学生的清晰汇报中便见分晓了。

(二)课中合作探究
之后,我又抛出问题:“这些知识你们都是怎么了解到的呢?想全面了解龙 :“根据教师游石窟吗?可通过什么方式?”于是,我又把学生引入了另一活动
提供的网址(龙游石窟旅游网),四人小组上网浏览石窟的相关知识。”“兴趣是



最好的教师”,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这一环节的设计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索龙游石窟的兴趣,也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容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然后再给学生足够时间让学生讨论与交流,在充分感受了石窟的恢宏与疑惑、感叹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之后,我又顺势提出:“石窟是宏大的,是神秘的,想去看看吗?”“想!”学生异口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位于我们家乡的世界第九大奇迹吧!”教同声。

师点击课件,学生欣赏龙游石窟的视频,其间惊叹声阵阵。

(三)课尾广告宣传
龙游石窟如此恢宏、如此神秘,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那么怎样把它展示给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使越来越多的人来探访龙游石窟,来了解我们龙游呢?

你能出出主意吗?”
学生的主体意识再一次被激活,马上投入到了紧张的创作活动之中。交流时一片热火朝天,有展示资料的、有创编歌谣的、有设计广告的等等。

这节课,丰富多采的活动营造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能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三、课后实践,形成自主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扩大学习的空间,满足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需求,学生能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后,去搜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外延性知识,无疑是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的良好途径。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如《龙游石窟千古谜》一课,在学生感受了石窟的恢宏之后,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老师可布置这样的课外实践题:
1、节假日去游一游龙游石窟,猜一猜千古之谜。



2、调查一下我们龙游还有哪些景点?

同样,在教学《家乡的河》之后,为让学生亲自体验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

可组织如下实践活动:

活动一:

1、带领学生观察小河,完成考察报告。(注意考察方法的指导。)

2、讨论怎样减少河水污染。

活动二:

1、写一篇考察后记。

2、做宣传警示牌或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

另外,还可布置学生利用图画、照片、模型、诗歌、班报、节目表演等丰富

多采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在学习了《勤俭节约是美德》一课后,可布

置学生写一篇勤俭节约日记;在学习了《诚实守信是根本》一课后,可布置学生

出一期诚实守信的黑板报;在学习了《四季美景》一课后,可布置学生用照片或

图画来展示家乡的美景;在学习了《衢州民歌欣赏》一课后,可布置学生准备一

次节目表演等。

总之,在地方课程教学中可通过布置课前准备工作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分析

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通过指导课后

实践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北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