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四的心得体会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文章以时间为主线来阐述唯物史观的理论。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的主要标志”。文章主要是为阐述唯物 指导工人运动而史观的基本观点而写的提纲,
而且为了改变旧唯物主义世界观,写的提纲,提纲一共分为十一个小段落,我主要对于其中的第四小节,得出一下的几个理解:
1、 关于费尔巴哈对于宗教的基本观点。
年青时代的费尔巴哈的激进观点,让他一直没有在学术界得到成功。1839年发表了《论哲学和基督教》宣称“事实上不但早已从理性中消失, ,公开反叛当而且也从人类生活中消失,它只不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
时的观念。1841年他发表的《基督教的实质》,重申了对基督教的看法。费尔巴哈的批判观点主要是揭露基督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及宗教出现导致的反社会作用。观点很激进,认为宗教是科学的死敌。但是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公开的同基督教决裂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完成了德国资产阶级对传统宗教地批判。他提出的关于宗教的观点,一部分还是得到马克思的肯定,但是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宗教产生的本质根源。因此,写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来说明与费尔巴哈在宗教产生的这个问题上面的观点的肯定、否定及补充。 2、 文章四小节多处提到三次“自我”的意义。
“自我”的解释有三种,第一,强调独立自我主体存在的自觉性,既本我的能动性。第二,与现实有关的个性的意识部分。第三,通俗来讲: ,其中“异化”是指当人发展就是自己的个性、喜好、观点。“自我异化”
到一定时候,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多重因素,出现了一个对立面,异己的一种表现。自我的异化是人类自己不能承受现实的状况以后,把“自我”里面分离出来一个神圣的在云霄中固定存在的“独立王国”
,这个王国在主导着人类的一切。这个王国是人类“自我异化”之后而创造,却被所创造的物体来控制人类自己。在“自我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很重要的阶 ,一个是“自我矛盾”。人类在受到外界的刺激以段,一个是“自我分裂”
后,因为不能适应其发展时候,由“自我”分裂两个不一样的世界,想象的世界和实现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在“自我”不能改变的状态下,往往想象的世界就是人类所想要寄托的世界。可是,当现实的社会状况和压迫,让他们对于“自我”意识开始分不清楚,出现“自我矛盾”,无论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还是人与人的矛盾,都要在现实世界去找,这样我们才可以发现什么是“自我”所要存在的价值。
3、 文章第四小节的分析。
当社会压力和自然压力,阶级压力和剥削压力同时在一个时代出现,世俗世 于是在自我中分离出一个神界的人们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现实的状况,
圣的独立王国,这是一个被人们所创造的物体,
也是一个被人们视为可以用来控制人们自己的物体,于是产生了神。这种实现的颠倒就是一种异化的表现,带来的可以用来表述或者说是“可触”的状态就是宗教。宗教的产生,似乎反证出,宗教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产生。第四节“费尔巴哈是从宗教的自我异化,从 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
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就是在说明费尔巴哈从世俗基础去寻找宗
教的根源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只是提出了正确的方向,却没有完成这个工作,没有找出宗教产生的本质根源。“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完成”。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根源的方向是肯定的,但是还是确定的认为费尔巴哈没有找到宗教产生的本质根源,即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根源“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和阶级根源。
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只看到根源,但没有去寻找根源,只对我们研究宗教产生给予方向。
马克思明确说明,宗教的产生既有社会根源,也有阶级根源。“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出现的矛盾主要包含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然而,排除这样的矛盾,必须上面所说的两个矛盾入手,
我们就可以用实践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展开革命。那么排除上面的矛盾,是我们最该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才是我们真正关键的问题。马克思的观点是在世俗世界中去解决两个矛盾。当时的时代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发达。人的物质也大多数来自自然的产物,这种现成的获取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社会的强烈依赖性。
在经历了“自我异化”之后,产生了宗教。所以,想要打破这样的状态,我们必须要提高生产力,让科学技术变得发达。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阶级关系,剥削关系和统治关系占主要的部分。所以,我们人与人矛盾体现在剥削、压迫、统治下的不公平及制度不合理等等。为了在自我不能适应的世界生存,用宗教来麻痹自我。而统治阶级用宗教来统治人们,获取自己利益,巩固自己的地位。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消灭统治。
4、 对于最后的举例,与文章正文的联系。
“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族之后,对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从理论上进行批判,并在实践中加以变革。”最后的这个举例,我认为是马克思是在总结性的阐述他对于宗教产生根源的描述。“秘密”被发现,是在说明费尔巴哈从宗教产生的根源在于现实世界这个观点的发现。但是马克思认为我们应该对现实世界产生这样的原因,进行批判和解剖,在用变革这样的状态,并用实践来说明。这个小小的例子,却在说明整段小节的中心思想。虽然是“幽默”的用意大利名画的提名在说,但是在用对于独立王国的批判变成对世俗世界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当时制度不合理的批判。因此,我觉得最后的例子,是文章的四小节的中心论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