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圆世 高考历灾试卷材料解析题浅析 一江苏省晌水中学李妍 摘要:在高考历史试卷中,材料解析 在上述例题中,“特点”是题目的求答 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 题是一种非客观性试题,其充分体现了历 词,而“明清之际”则限定了时间,“江南手 理,毋作非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 史学科特色,表现出材料来源广、考查功 工业发展”则限定了内容,“根据材料一并 民。——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该题 能强、信息容量大以及能力层次高的特 结合所学知识”则明确了答题指向要求, 1989年高考历史试卷中,经过多年发展、 就此探讨了高考历史试卷材料解析题的 解答方法,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高考题方法 目材料内容取自不同历史时期,要求学生 理主要内容加以归纳,并指出“明代统治 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各自 做法,进而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所给材料对 点。材料解析题这一题型最早可见于 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这些要点,才能 分别结合材料点明“仁的根本”,对儒家伦 获取正确、合理的答题角度与答题思路, 创新与完善,已在高考中成为主角。笔者 反之则会分不清主次和侧重点,难以给出 高质量的答案。 二、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程序。明确题 目类型并了解考查要求 中国历史进程中儒家伦理思想所发挥的 积极作用予以概括。 对于此类题目,学生首先应通读所给 历史学科材料解析 材料解析题包括图像表格资料、文 多则材料,着眼于设问角度,我们可以将 简单,学生从材料中选择信息点进行回 中即可找出问题答案。(2)从史料出发, 种题目对考生知识储备量有一定要求, 同时也需要学生对平时所学理论知识以 在历史高考题型中,材料解析题所占 字资料以及混合资料,又分为单则以及 分值较高、比重较大,因此需要高中历史 考生能力,许多同学对于此类题型倍感茫 成为主要的考试失分点。所以高中历史教 巧,强化其应对能力。 一的三则材料,以掌握主题;阅读提示语以 明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积极作 用”这~主题。其次应明确问题,基于问题 教师予以关注。这一题型主要侧重于考查 材料解析题归纳为三大类:(1)问题相对 精读材料,分析命题者所给的问题,吃透 出发点,然后分析各段材料主旨大意,基 然,觉得无从下手,且答案难以切题,因此 答,有时候甚至无需加工答案,从原材料 其中的关键字与词组,知道命题者发问的 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技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并论证相关问题。此 合理审题。抓住要点、理清思路 本形成答题思路。最后则提取材料信息并 进行加工整理,此环节必须逐字逐句研究 分析,不可漏掉材料时间、关键词句以及 、要想正确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首 及技能加以灵活运用,方可正确做出解 事件等任一信息。 先应严格审题,审题内容涉及审“求答 词”以及“限定词”、审答题指向等,其中 限定词又分为时间限定以及内容限定等 不同方面。 答。(3)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学生 必须在借鉴历史的基础上解决现实问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师要想提高 学生应对材料解析题的能力,单纯依赖 题。此种题目往往对学生提出了透过现 于掌握基本解题方法或步骤很难收到满 象看本质的要求,重在知识迁移以及不 意效果。学生首先应掌握并深化教材知 并加以充分地理解分析、概括和归 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同时还应对社 识点,例题: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 会现实问题予以充分关注。 到 中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 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记载于史籍。 纳,具备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在教师 此类解析题一般都以课本主干知识 指导帮助下,通过上述解题方法正确解 件或者历史人物,从正面、反面,横向或纵 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基于某一重要历史现象、历史事 析材料题,从而提高得分率,取得满意的 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 为基础,明万历年问,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 向等不同角度组织材料,然后设置问题考 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三两 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程度,对相关知识 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 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O 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 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 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1]吴美娟.善用“时间尺”复习效益 的应用情况。如例题:家训I宗规伦理以儒 好——以近三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为 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 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19):52— 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 与规范。同时附材料三则:(1)有子日:孝 弟(娣)也者,其为仁之本乎?——《论语・ 学而》。(2)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 54 [2]高建峰.倒读正做逐句概括——谈 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步骤[J].教学月刊 (中学版).2013.(21):59-62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 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 顺……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 [3]杨志才、赵茂生.2014年高考上海 问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 点。(8分) 历史卷试题解析与201 5年备考建议[J].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4.(11):75— 96 (娣)。——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 十四条》。(3)宣圣谕:圣谕日:“孝顺父母, 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