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每日一练--微生物+免疫学

每日一练--微生物+免疫学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每日一练--微生物+免疫学

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女,60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伴畏寒、寒战、发热,最高体温39.2 ℃,食欲不振,乏力。查体:T 38.5 ℃,P 90次/分,R 20次/分,BP 140/80 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无肌紧张,肝肋下5 cm,有压痛。血常规:Hb 120 g/L,WBC 12.2×109/L,N 0.92,PLT 122×109/L。腹部B超:右肝内多个直径2~3 cm 液性暗区。抗感染治疗主要针对的细菌是() [单选题] *

A.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 B.表皮葡萄球菌 C.鲍曼不动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梭状芽胞杆菌

答案解析:由题干腹部B超:右肝内多个直径2 cm~3 cm 液性暗区,肝肋下5 cm,WBC 12.2×109/L,N 0.92,等,可初步判断为细菌引起的肝脓肿,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金葡菌、厌氧球菌等,故选A。

2. 女,40岁。右上腹胀痛伴畏寒,发热2天,巩膜黄染1天。查体:T 39 ℃,P 100次/分,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明显,肝区叩击痛阳性。血WBC 18.2×109/L,N 0.85。B超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该患者最可能感染的致病菌是() [单选题] * A.草绿色链球菌 B.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肺炎链球菌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右上腹胀痛伴畏寒,发热,肝区叩击痛阳性,血WBC 18.2×109/L,N 0.85,B超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可初步诊断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引起该病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肠道中含量最多的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故选B。

3. 男,30岁。十二指肠溃疡3年。8小时前突发上腹部疼痛。查体: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立位腹部X线平片示右侧膈下游离气体。继发感染的常见细菌是() [单选题]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变形杆菌 C.肺炎克雷伯杆菌

D.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正确答案) E.铜绿假单胞菌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考虑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最常见的感染是寄居在胃肠道的大肠埃希菌,故选D。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引起化脓性炎、毒性休克综合征,食物中毒、烫伤杨皮肤综合征等,故不选A。变形杆菌常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主要以熟肉和动物内脏的熟制品,临床以上腹部刀绞样疼痛和极性腹泻为主,故不选C。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性感染较为常见的细菌,故不选E。

4. 女,2岁。乏力、纳差、腹胀伴发热8天,于8月8日来诊。开始为低热,近3天高热,体温波动于39~39.8 ℃。查体:T 39 ℃,P 80次/分,躯干散在少数充血性皮疹,脾肋下可及。实验室检查:血WBC 3.6×109/L,N 0.60,L0.40。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单选题] * A.立克次体 B.沙门菌(正确答案) C.大肠埃希菌

D.军团菌 E.布鲁菌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充血性皮疹、脾大、血WBC 3.6×109/L,下降,可初步诊断为伤寒,伤寒是由沙门菌属的伤寒沙门菌引起,故选B。

5. 月某日,某婚宴有8%用餐者先后因腹痛、腹泻就诊。大部分患者出现上腹和脐周阵发性绞痛,继而腹泻,5~10次/天,粪便呈洗肉水样。调查发现聚餐的主要食物为海鲜类食品,引起该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最有可能是() [单选题] * A.葡萄球菌

B.副溶血性弧菌(正确答案) C.沙门菌 D.李斯特菌 E.肉毒梭菌

答案解析:患者脐周阵发性绞痛、粪便洗肉水样、聚餐的食物为海鲜类,最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为副溶血性弧菌,故选B。

6.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是() [单选题] * A.免疫调节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监视(正确答案) E.免疫防御

答案解析:免疫监视是指机体可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非己”细胞,如肿瘤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等,故选D。

7. CD4+T细胞发挥抗病毒作用的主要机制不包括() [单选题] * A.辅助抗体产生

B.杀伤被感染细胞(正确答案) C.产生免疫记忆 D.辅助CD8+T细胞 E.分泌细胞因子

答案解析:CD4+T细胞能释放的细胞因子调动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引起以浸润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或者是辅助体液应答发挥免疫作用,而不能直接杀伤被感染的细胞,故选B。

8. 与黏膜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的免疫球蛋白是() [单选题] * A.IgG

B.IgA(正确答案) C.IgE D.IgD E.IgM

答案解析:IgA(SIgA)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主要因素,与黏膜免疫应答密切相关,故选B。

9. 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 [单选题] * A.IgM(正确答案) B.IgD C.IgG D.IgA E.IgE

答案解析:IgM是体内最早出现的抗体,为天然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用于早期诊断,故选A。IgD是B细胞分化的标志,生物学功能不清,故不选B。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故不选C。IgA(SIgA)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主要因素,与黏膜免疫应答密切相关,故不选D。IgE是血清中含量最少的,为亲细胞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Fc受体结合,参与Ⅰ型变态反应,故不选E。

10. 男,35岁。反复咳嗽伴呼吸困难20年,再发1天,吸入“万托林”或口服“氨茶碱片”后可缓解。查体:双肺闻及干啰音。外周血WBC 7.8×109/L,N 0.15。与该病发生关系最密切的免疫球蛋白是() [单选题] * A.IgE(正确答案) B.IgM C.IgA D.IgD E.IgG

答案解析:由题干可知该患者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免疫球蛋白是IgE,IgE常引起Ⅰ型变态反应,故选A。IgM是体内最早出现的抗体,为天然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用于早期诊断,故不选B。IgA(SIgA)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主要因素,故不选C。IgD是B细胞分化的标志,生物学功能不清,故不选D。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故不选E。

11. 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 [单选题] * A.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发挥效应(正确答案) B.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

C.阻止病毒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 D.增强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 E.直接灭活病毒

答案解析: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感染细胞所产生的一类抗病毒的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多种生物活性。干扰素只能抑制病毒,但不能杀灭病毒,主要通过诱导宿主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发挥效应。抗病毒蛋白阻断病毒的转录和翻译、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终止病毒的复制。故选A。

12. 下列属于补体系统缺陷导致的疾病是() [单选题] *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过敏性休克 C.接触性皮炎

D.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正确答案) E.桥本甲状腺炎

答案解析: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为补体系统缺陷的免疫缺陷病,故选D。急性肾小球肾炎为循环免疫复合物型的疾病,故不选A。过敏性休克为IgE抗体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故B。接触性皮炎为T细胞介导的Ⅳ型变态反应,故不选C。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故不选E。

13. 主要由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是() [单选题] * A.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多发性硬化(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由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Ⅳ型超敏反应,主要包括的疾病为移植排斥反应、接触性皮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多发性硬化,故选E。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Ⅲ超敏反应,故不选A。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属于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故不选B、C、D。

14. 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单选题] * A.新生儿溶血(正确答案) B.血清病 C.荨麻疹 D.过敏性鼻炎 E.过敏性休克

答案解析:超敏反应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Ⅰ型超敏反应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药物过敏、血清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故不选C、D、E。Ⅱ型超敏反应常见于各种溶血性疾病,如ABO溶血、新生儿溶血等,还有甲亢、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故选A。Ⅲ型超敏反应为免疫复合物型的,常见于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Arthus反应等,故不选B。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见于结核病、接触性皮炎。

15. Ⅱ型超敏反应导致的疾病是() [单选题] * 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B.新生儿溶血病(正确答案) C.接触性皮炎 D.食物过敏性腹泻 E.花粉过敏性哮喘

答案解析:超敏反应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Ⅰ型超敏反应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药物过敏、血清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故不选A、D、E。Ⅱ型超敏反应常见于各种溶血性疾病,如ABO溶血、新生儿溶血等,还有甲亢、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故选B。Ⅲ型超敏反应为免疫复合物型的,常见于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Arthus反应等。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见于结核病、接触性皮炎,故不选C。

16.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特点是() [单选题] * A.滴度高 B.主要为IgA C.主要为IgG D.亲和力低(正确答案) E.持续时间长

答案解析: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特点:①潜伏期长(数小时到数周);②所需抗原剂量大;③抗体浓度低,维持时间短;④多为低亲和力的IgM。故选D。

17. 最先到达病原体感染部位的免疫细胞是() [单选题] *

A.T细胞 B.巨噬细胞 C.NK细胞 D.B细胞

E.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50~70%,是重要的炎症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但机体局部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可率先迅速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发挥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故选E。

18. 可通过非特异性方式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单选题] * A.中性粒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肥大细胞 E.NK细胞(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一类可非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固有免疫淋巴细胞,故选E。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故不选A。T细胞是特异性杀伤功能的淋巴细胞,具有分泌细胞因子、免疫杀伤、免疫抑制等功能,故不选B。B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应答,也参与抗原提呈,故不选C。肥大细胞被激活后可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发多种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故不选D。

19. 乙型肝炎的保护性抗体是() [单选题] * A.抗-HBs(正确答案) B.抗-HBc IgM C.抗-HBc IgG D.抗-HBe E.抗-HBV

答案解析:抗-HBs是乙肝的保护性抗体,故选A。抗-HBcIgM阳性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具有强传染性,代表早期感染。抗-HBc IgG阳性提示曾经感染过HBV。抗-Hbe需与其他指标结合判断。

20. 提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处于复制状态的抗体是() [单选题] * A.抗-HBs

B.抗-HBc IgM(正确答案) C.抗-HBc IgG D.抗-HBe E.抗-HBV

答案解析:抗-HBcIgM阳性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具有强传染性,代表早期感染,故选B。抗-HBs是乙肝的保护性抗体。抗-HBc IgG阳性提示曾经感染过HBV。抗-Hbe需与其他指标结合判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