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金奕鸣

如何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真正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呢?是否可以尝试推行小班制,以变革一些长期以来集体教学活动中不足之处呢?我试着在班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从活动内容来探索

看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我们首先考虑活动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是否拥有丰富的内涵。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春天真热闹”为例。在开展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过程中,孩子们在树下听到了鸟叫声,在幼儿园门口看到了有人在卖小鸡小鸭,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小蝌蚪。这激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动物的关注,但由于幼儿对于春天动物的经验比较分散、零碎,所以此时教师可组织幼儿交流与分享零星的、个体的经验,并给予适时的归纳、提升,让幼儿感受春天充满生机的特征。基于此,教师创编了诗歌《春天真热闹》(春天到,春天到,小动物出来了/嘎嘎嘎,鸭子游来了/嗡嗡嗡,蜜蜂飞来了/呱呱呱,青蛙跳来了/汪汪汪,小狗跑来了/叽叽叽。小鸡走来了/哎呀呀,春天真热闹),并预设了活动“春天真热闹”

从这个活动来看,关注春天的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以趣味性的、情景化的手段整合“1和许多”“大小”“5以内数”等学习内容是符合发展需要的,而学习“游、飞、跳、跑、走”等动词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生命情趣,提高幼儿倾听、表达等能力,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是具有意义的。

(二)从设计构思来探索

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与其目标的定位和结构的安排不可分,集体教学活动其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具有可操作性,而且是可达成的。同时,其目标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幼儿能接受的,且能概括、提升或拓展幼儿的原有经验。还是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春天真热闹”为例,教师先创设“春天”的墙饰意境,把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幼儿,让幼儿欣赏与表述美丽而又热闹的春天景象。然后让幼儿通过模仿、体验来表达表现,引导幼儿回顾与交流有关“春天美”的经验。最后是对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设计,教师不是让幼儿逐一倾听各种声音,而是不断对幼儿的倾听能力提出挑战。如,先让幼儿听辨一种较易辨别的声音(鸭子叫声),引起幼儿的兴趣;再让幼儿听辨一种较难辨别的声音(蜜蜂飞动的声音),对幼儿听辨的专注性、敏感性提出要求;然后让幼儿听辨两种声音(青蛙叫和狗叫声),对幼儿的专注性、记忆力提出挑战;最后让幼儿仔细倾听一群声音(小鸡叫声),对幼儿专注、持久地倾听提出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对不断变化的“未知情况”充满好奇并产生探究的兴趣,也享受着挑战自我带来的乐趣。

(三)从组织实施来探索

从组织实施的角度来看,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关注师幼互动的质量,不断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1.追随幼儿的需要

优质的师幼互动是双向的,其中教师是否善于观察并满足幼儿有价值的需要,积极推动幼儿的发展很重要。再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春天真热闹”的片段为例,当幼儿听辨出小鸡的声音时,教师出示一群走动的小鸡,接着,让幼儿通过观察、交流,感知“1和许

多”,描述小鸡的动态,探究小鸡从哪里来,猜测小鸡去干什么等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随后,教师发现孩子们继续盯着画面,伸着食指意欲点数这群小鸡,于是教师立即抓住机会说:“看来你们都很想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只小鸡,那我们就来数数。从‘鸡爸爸’开始数吧。”让幼儿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这无疑适时有效得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2.关注活动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幼儿的发展。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一些细节的处理是否得当,往往直接影响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在小班“春天真热闹”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为了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教师说:“你们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后,要先拿手里,看一看是什么小动物,再戴在头上,这样你就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小动物了,然后别忘了告诉大家你是什么小动物。”果然,幼儿在选好头饰后都先仔细看一下载戴到头上,并兴奋地告诉同伴:“我是鸭子,嘎嘎嘎。“”我是蜜蜂,嗡嗡嗡。“教师的这一举动虽然细小,却让幼儿明确了自己的角色,为后面的有序表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从幼儿表现来看

我们看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还需看幼儿的表现,从中判断他们的发展情况。首先,要看活动中幼儿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其次,要看活动中每个幼儿是否都有体验与表现的机会。再次,要看幼儿在活动中是否开朗、自信、敢想、敢说、敢做,对学习充满好奇与探究欲望,是否有良好的观察与倾听的习惯,是否能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经验与智慧,等等。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在我们努力提高有效教学性的同时,我们教

师也不能把集体教学看作是教师引导孩子学习的唯一环节,“学习无小事,教育无细节”,在孩子的任何一个活动中,都存在教育的良好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进行反思,用于创新,敢于实践。

2009.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