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检测卷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接触(chǔ chù) 头颈(jǐnɡ jìnɡ) ..

宋国(sònɡ shònɡ) 逼着(bī bí) ..

皱眉(zòu zhòu) 尊重(zūn zhūn) 二、看拼音,写词语。

děnɡ dài ɡēnɡ dì jiāo ào

nuò ruò lù jiǎo chí tánɡ

chén tǔ xīn shǎnɡ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撒”在“撒手”中读sā,在“撒种”中读sǎ。( ) 2. “兔走触株”中的“走”和现在“走”的意思是一样的。( )

3. “称”和“禁”都是多音字。( ) 4. “传”共7画,第五笔是“丿”。( )

1 / 14

四、区分形近字,组成词语。 株( )珠( ) 叹( )汉( ) 狮( )师( )

五、把每组中不是同类的词语用“\\”画掉。 1. 杞人忧天 精卫填海 滥竽充数 自相矛盾 2. 滔滔不绝 依依不舍 欣欣向荣 顺顺溜溜 3. 无忧无虑 人山人海 学习学习 自言自语 六、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 )地离开 ( )地大叫 ( )的铁罐 ( )的身段 ( )的河流 ( )地回答 七、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津津( )( ) ②( )边( )际 ..

③邯郸( )( ) ④( )( )蛇影 1.和词语①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和词语②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2.词语③中加点字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词语④一样,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 八、将课文《守株待兔》补充完整。

宋人有________者。田中有________。兔走触株,_________。因________而守株,冀__________。兔不可复得,_____________。

2 / 14

九、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换一种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补充句子,具体写出人物说话时的样子。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是谁帮我们打扫了教室呢?”同学们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问起来。

十、阅读理解。 1.课内阅读。

①“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②“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

3 / 14

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语段①写了铁罐对待陶罐的态度十分_______,它认为陶罐会____________,自己却会____________,什么也不怕。

(2)陶罐对铁罐却很友好,这从语段②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语段②写了陶罐和铁罐的结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有什么不同,再写一写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陶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木偶探海记

木偶想量一量大海的深浅,它到海上考察了一番后,回到海滩上召开大会,向听众介绍它探海的结论:

“海,人们常说是很深的,其实,这是不可靠的传言。我在海上走了几千里,海水只能没过我的脚面。我躺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能沾湿我的后肩。我生怕自己的体验不可靠,还特地观察了

4 / 14

海鸥和海燕,它们从高空俯冲下来,浪花也只在胸脯下轻轻飞溅……”

话没说完,全场乱了起来:老蚌掩着嘴唇哧哧地笑,螃蟹举起大锤咚咚地敲,连沉默的石头也又蹦又跳。

木偶气得浑身发抖,用手拍着讲台大声叫道:“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听讲,乱吵乱闹?难道我没有到海上去考察?难道我的见解是胡编乱造的?”

怎么才能跟木偶说得清楚呢?一个简单的道理它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木偶在海上走了几千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木偶的话,为什么老蚌会笑,螃蟹会敲大锤,连石头也又蹦又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说“一个简单的道理它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联系上下文选一选。( )

A. 过于自信是不足取的,要虚心听取有经验的人的意见。 B.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上什么也得不到。 十一、习作。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画,写一篇习作,把这幅图画介绍给大家。

5 / 14

参考答案:

一、chù jǐnɡ sònɡ bī zhòu zūn

二、等待 耕地 骄傲 懦弱 鹿角 池塘 尘土 欣赏 三、1.√ 2.× 3.√ 4.×

四、一株 珠子 叹气 汉字 狮子 老师 五、1. 精卫填海 2. 顺顺溜溜 3. 学习学习 六、飞快 生气 骄傲 匀称 伟大 谦虚

七、①有味 ②无 无 ③学步 ④杯弓 1.源源不断 自由自在 2.hán dān 3.守株待兔

八、耕 株 折颈而死 释其耒 复得兔 而身为宋国笑 九、1. 鹿把狮子甩在了后面。 2.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没什么可吵的。3.奇怪

十、1.(1)傲慢 破成碎片 永远在这里 (2)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3)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铁罐:连影子也没见到。 明白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

6 / 14

己的短处,不能骄傲。

2.(1)海很浅 (2)因为木偶对大海的认识是错误的。它没有真正深入到海里,所以认为海很浅。 (3)C

十一、【写作指导】仔细观察图画,弄清楚图中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根据画面展开想象,这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的事。想一想在活动过程中,每个人的表情什么样,心里会怎么想,大家会说些什么。最后写出一篇完整的习作。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检测卷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下面各题都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题目后面的“( )”里。

1. 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挣脱 挣扎 B.撒手 撒播 C.匀称 称心 D.不禁 .......禁止 .

2. “懦弱”一词的正确读音是( )

A.nuò luò B.ruò luò C.nuò ruò D.ruò ruò 3. 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触电 神气 欣常 价值 B.代价 耕种 擦洗 配合 C.娇傲 狮子 谦虚 倒映 D.池塘 尘土 别至 匀称

7 / 14

4. “颈”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最接近?( ) A.经 B.硕 C.颜 D.轻

5.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是( )

A. 邯郸学步 B.自相矛盾 C. 杞人忧天 D.精卫填海

6. 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是针对( )

A.字的间架结构 B.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 C.竖画较多的字 D.横画较多的字

7. 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A.因:因为 冀:河北省的别称 B.因:于是 冀:希望 C.因:凭借,根据 冀:希望 D.因:因此 冀:河北省的别称 二、照样子写词语,再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1. 源源不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无忧无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翻来覆去: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 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又细又长的柳枝,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14

2.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太棒了!”

3.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

“我终于可以去旅游啦!”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克雷洛夫寓言》是德国杰出的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 ) 2.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做事可以不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心存侥幸。( )

3. 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 4. 陶罐和铁罐最后都找不到了。( ) 5. 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许多人和事。( ) 五、填一填。

1. 他叹了口气,说:“________________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________________却让我狮口逃生!”

2. 宋人有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触________,折______________。

3.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掘出来,发现它还是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被人们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东西。而铁罐呢,连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14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塞(sài)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人和他年轻的儿子。这位老人养了许多匹马。有一天,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邻居们都替他们惋惜,纷纷来安慰他们。老人却说________丢了一匹马虽然可惜________但怎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呢________

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突然跑回来了,而且是带着一匹胡人的骏(jùn)马一起回来的。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时,老人又对大家说:“大伙儿先别忙着祝贺,很难说这不是一件坏事。”果然,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shèn)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断了腿。邻居们关心地来探望,有的劝老人的儿子安心养伤,有的对老人表示同情。老人还是那句话:“不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大伙将信将疑。

不久,边关起了战争,附近的青壮年都应征入伍,上了战场。等到战争结束了,活着回到家乡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战死疆(jiāng)场。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应征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 1.选择题。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句话。( ) A.3 6 B.3 5 C.2 5 D.3 7

(2)依次填入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10 / 14

A. :“ , ?” B. :“ , ? C. : , ? D. , , ? (3)“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里的“祸”是指( ) A. 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 B. 老人的儿子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 C. 老人的儿子摔断了腿 D. 绝大多数人战死疆场

(4)“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里的“福”是指( ) A. 老人的儿子没有应征入伍 B. 老人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C. 丢了的马带着一匹骏马回来了 D. 青壮年都应征入伍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B. 邻里间要互相关心。

C. 凡事都要想到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

D. 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的结果。 2.简答题。

(1)老人的儿子是因为什么摔断了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人的儿子为什么保全了性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猜想:老人的儿子保全了性命,邻居们前来祝贺。老人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

请你写一段话,把下面这幅画介绍给大家。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300字。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答案

12 / 14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1.C 2.C 3. B 4. A 5. D 6. B 7.B 二、示例:1. 津津有味 历历在目 2. 自由自在 百发百中 3. 七上八下 声东击西

无忧无虑 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三、示例:1. 少女美丽柔软的长发 2. 嘴角上扬,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3. 兴奋地喊道

四、1.× 2. × 3.× 4. × 5. √ 五、1. 两只美丽的角 四条难看的腿 2. 田中有株 兔走 株 颈而死

3. 光洁 朴素 美观 很有价值 影子也没见到 不能像铁罐那样骄傲自大,看不起人,要学习和发扬陶罐谦虚克制的精神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1.(1)D (2)A (3)A (4)C (5)D

2.(1)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断了腿。

(2)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应征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 (3)老人还是那句话:“不见得这是一件好事。”(“大伙儿先别忙着祝贺,很难说这不是件坏事。”) (4)略。

13 / 14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

思路点拨:仔细看图可以看出这是在一个餐馆里,小女孩一家在吃饭,他们的桌子上摆着三碗米饭,三盘菜。小女孩用手指着邻桌,邻桌只有两个人,却点了很多菜。小女孩的表情很惊讶。根据看到的这些发挥想象,猜猜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她的爸爸妈妈又会说些什么,然后写一篇作文。 例文略。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