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9分)
二、填空。(5分)
1.“惯”字的第四笔是_______________;“宵”字的部首_______________。(2分)
2.“瞅”是表示“看”的字,像这样的字我还能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1分)
3.“专心致志”的意思是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2分) 三、选择。(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旦(dàn) 书籍(jí) 亲吻(wěn) 含情脉脉(mò) B.汤匙(chí ) 坚劲(jìng) 花圃(pǔ) 锲而不舍(qì) C.徘徊(huái) 干脆(cuì) 酸碱(xián) 烈火焚烧(fén) D.聊天(liáo) 挪移(ná) 目标(biāo) 阳光明媚(mè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些灯笼上的采绘故事分外精彩。
B.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心里想着那无可挽回的时光。 C.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鲁滨逊想了很多办法。
D.科学家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得到灵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好在新年时显出万物复苏的气象。
B.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C.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
D.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4.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你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前途。________,选择朋友一定要慎重,这往往________关系一时, _______关系一生。
A.但是 不但 而且 B.可是 尽管 还是 C.所以 虽然 可是 D.因此 不仅 而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一种酒。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C.“锲而不舍”这个成语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D.《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还写过《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老人与海》等。 四、句子练习。(9分)
1.仿照例句,描绘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外貌。(3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挥想象,仿写句子。(2分)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高兴的心情)
校园里空无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静的环
境)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分)
孔子三十多岁左右就从事教育事业
,他时常为能培育和培养出优秀弟子而感到安慰。他还常常以谦虚严谨、知难而退的
态度鼓励弟子勤奋好学。
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9分)
1.我们热爱古诗词,因为它们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寒食节到来,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夕节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的意境。遇到艰难坎坷,我们想到《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 ______________________”;遇到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借用苏轼的《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慰他。(4分)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北京的春节》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致了解了丹尼尔·笛福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从《匆匆》中明白了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虚度此生;从《十六年前的回忆》中认识了革命信仰坚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学到了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5分) 六、阅读我最棒。(分)
(一)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4分)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其中的“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裸裸地
回
去
”
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一条表达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我能行。(11分)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
B.青、绿、白、红、黄五色,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
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
(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固: 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 泰山: _____________ 鸿毛: 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说明你对司马迁说的那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2分)
(三)草地夜行(节选)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luò là)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
我一再(祈求 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mò méi)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 坚定)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音节和词语。 (4分)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分)
A.内容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的断断续续 3.读文中加点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2分)
(1)“他焦急地看看天”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又
看
看
我
”
是
因
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这一句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2分) A.轻快高亢B.低沉缓慢
5.短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综合实践。(5分)
过中华节日,品传统民俗:元宵节观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节,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饺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九、习作。(30分)
丰富多彩的六年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你是否也曾有过把握良机、获取成功的喜悦?你是否也曾有过失去良机、伤心失落的遗憾?请你以“把握”或“遗憾”为题,写下感受深刻的经历,用来作为学习和生活道路上的借鉴或鼓励。
要求:围绕题目和主题选择事情来写,语言要通顺流畅,500字左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