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植树造林方法与植树造林必要性

植树造林方法与植树造林必要性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植树造林方法与植树造林必要性

作者:李治芬 张士平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8年第7期

摘要:为了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植树造林工作十分有必要,通过植树造林能够弥补林业经济发展中砍伐的木材,所以,植树造林是我国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从当前我国植树造林情况中了解到,植树造林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分析了植树造林方法与必要性,以期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植树造林;方法;必要性

植树造林有助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涵养水源,但由于林业经济发展必须以砍伐木材作为载体,所以,我国森林覆盖率受林业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坚持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生态环境,发挥出森林的生态效益。

1 植树造林所需条件分析

了解植树造林的所需条件是保障植树造林实际效果的基本工作环节。(1)在植树造林前要做好当地环境维护工作,为树木的生长创造适宜的自然环境。因此,要对土地进行平整,清除其中含有的垃圾与杂草等物质,特别注意要清除灌木砍伐后残留物质,从而保障土壤的肥力以及土壤的透明度,让树木的根系能够感受到土壤的温度变化。(2)土壤平整,避免种植中有沟壑、凹凸不平等地势环境,这样无法使肥力、水分直达植物根系,影响植物生长。同时,土壤平整也是松软土壤,使土壤接受水分与阳光。(3)植树造林要选择适宜的天气,由于苗木处于弱小状态,对新的生长环境与土壤环境有一段适应期,所以,选择合适的天气有助于植物的成活与生长。例如,大多数情况下,北方植树造林在3、4月最为适宜。

2 植树造林方法分析

2.1 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最为直接的造林方法,操作相对简便,直接将种子播种在种植位置上即可。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在土地平整的地势环境中,山地、山坡等位置的植树造林并适合应用这种方法。由于这种方法直接将种子播种到种植地中,不需要苗木移植,所以,当种子发芽、长成苗木后可成为参天大树,减少移植工作量,但成林期较长。此外,由于播种造林是在大范围土地上进行,选种时最好选择颗粒大、壮实、易成活的品种,对自然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苛刻,而且生长阶段要为其提供适宜的温度与水分,因此,土壤过于贫瘠、温度低、大风天气多的地区并不适合此方法[1]。

播种造林具体分为散播、条播、穴播等方法,每种方法的适宜条件都存在差异。例如,散播在亟需实现绿化的区域较为实用,如被焚烧后的地区,水源相对不方便的地区。条播则要划分播种地区的土地面积,造林地必须宽敞成带状趋势,但条播的播种密度较高,容易造成种子浪费。

2.2 植苗造林

这种方法是指在苗圃中进行播种,当种子长成苗木后,再进行大范围造林,能够合理地进行造林地规划,减少种子浪费,保障树木成活。而且苗木阶段的树木对环境已有一定的适应性,环境要求以及土壤要求相对宽松,在干旱地区以及寒冷地区也较为适用。

2.3 分殖造林

也被称为插条造林,其是指将树木的根、枝条、树干作为种植基础,适宜在春秋季节进行,这种方法对自然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也有着较高要求,需要通过专业的操作完成,否则会降低树木成活率。

3 植树造林必要性分析

植树造林对促进我国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一,植树造林能够及时弥补林业发展中砍伐的木材,提升我国森林资源总量。面对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资源总量低的现状,只有通过植树造林,才能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而且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发展对木材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即使已有可替代资源,但仍需砍伐木材,砍伐后必须要补种,才能补充减少的森林资源。二,植树造林是满足社会发展中木材需求的主要方式。日常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木材资源,人们的家居、木质结构建筑、卫生纸等都是由木材加工完成。因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木材需求量的增加要求我国必须大规模、大范围地植树造林,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三,植树造林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减少生产环境中的噪声污染。森林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天然屏障,能够过滤自然环境中的CO2气体,还能降噪,为民众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而且有利于改善气候条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宝贵资源,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后代,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也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在认识到植树造林必要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展开造林,真正发挥出我国森林资源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玉霞.植树造林方法以及植树造林必要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4(23)

[2] 张海涛.浅谈植树造林的必要性及造林常用的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