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创新意识

浅谈创新意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邬 杰

21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竟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树立创新意识。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本身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没有创造力的教师很难想象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创新。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有差异,要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多用商量的口吻和学生进行交谈,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三、提供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创新。

在小学教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键是教师的观念要创新、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活跃课堂气氛,要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求异探新,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思考,发表独立见解。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创新。

1、巧妙设疑、创设创新情境。

教师要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多思考、多动手操作,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教学《平等四边形的面积》时,我采用了分组实验法,预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在操作前请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用三角形的面积 公式来推导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这一问,为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营造出积极的思维情境,各小组投入到紧张的“创造”活动中,把三角形转化(旋转)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抓住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三角形旋转后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来的三角形面积有什么样的关系? ④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否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推导和过程中,学生

1

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2、培养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例如: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6米,宽是5米,求它的周长? 有以下解法: ①6+5+6+5 ②6+6+5+5 ③6×2+5×2 ④(6+5)×2

3、引导联想,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例如:从甲数与乙数之比是4:5,可以联想到: ①甲数与甲、乙两数之和的比是4:9 ②乙数与甲、乙两数之和的比是5:9 ③甲数是乙数的 4

5④甲数比乙数少 1

5⑤乙数比甲数多 1

4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每一位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逐步形成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