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析均等服务过程中民族地区图书馆如何提高残障人士服务效能

试析均等服务过程中民族地区图书馆如何提高残障人士服务效能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O14年7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 July 2014 No.13 Total No.311 第13期总第311期 试析均等服务过程中民族地区图书馆如何提高残障人士服务效能 李纪英,汤屹东 (黔南州图书馆,贵州都匀558000) 摘 要:分析了民族地区残障人士难以无障碍使用图书馆的现实原因,对改进方向做了思索。通过 总结黔南州图书馆提升残障人士服务效能的实践活动,从开发新型文献载体消除残障人士阅读障碍、定 制特色文化活动提升残障人士幸福指数及联合社会力量拓展残障人士服务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对民族 地区图书馆提高残障人士弱势群体服务效能的方式途径展开探索。 关键词:民族地区图书馆;残障人士;服务效能;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8.2(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6921(20l4)13一O1O3一O2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由F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 后,残障孩子家庭普遍认为残障孩子已经残废,不需 要将孩子送去学校接受教育。以黔南自治州为例, 视障成年人中学习过盲文的不足5 ,进入过特殊 教育学校学习的聋哑及智障成人均不足10 。绝 大部分残障人士没有走进过公共图书馆,他们对公 馆舍属于典型的公共服务建筑设施,理应在无障碍 设施建设方面做出表率。因此,应该将公共图书馆 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基础设施保障,列入公共图书 馆的行业规范中,成为评估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 一项重要指标。 图书馆 1.2 无障碍服务不到位,残障人士难以无障碍使用 在残障人士无障碍走进图书馆后,是否能够无 共图书馆的职能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自己拥有均等 共享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有的甚至会拒绝 接受图书馆的上门服务,担心图书馆会向他们收取 费用。结果造成目前状况,一-一方面,残障人士接受学 校文化知识教育较少,他们更需要通过没有围墙的 终身教育和信息服务机构一一公共图书馆来获取生 存发展所需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残障人士由于对 图书馆的不了解尤其是行动的不便,反而成为图书 馆利用率最低的远离图书馆的群体。图书馆要怎样 行动才能扭转目前状况,使广大残障人士能够均等 共享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呢?笔者总结黔南州图书 障碍使用图书馆呢?目前,民族地区图书馆要么没 有残障人士专用阅览室,即使有也局限于视障人士 阅览室,对听障人士及智障人士则基本没有提供任 何专门服务。 为了确保残障人士能够无障碍使用图书馆,公 共图书馆应根据不同种类残疾人开设具有针对性的 阅览室并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除了为视障人 k开设盲文及有声读物阅览室,还应该为听障人士 开设听障读者阅览室,根据听障读者对图像的敏感 馆提升残障人士服务效能所做出的努力,积极探索 民族地区图书馆提高残障人士服务效能的途径。 1 民族地区图书馆残障人士服务现状及努力方向 1.1 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残障人士难以无障碍走进 图书馆 程度明显高于文字的特点,购置图文并茂的多媒体 读物和聋哑人手语辞书,并定期聘请文化助残志愿 者为听障读者提供-T-语翻译服务。同时,还应该为 智障人士和精神障碍人士开设专门服务区,馆员在 为其提供服务时需给予他们充分的细心、耐心及充 分尊重。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 早在1989年,国家建设部制定的《方便残疾人 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中就规定,公共 图书馆要进行无障碍建筑建设或对其原有建筑进行 无障碍化改建_1]。但民族地区图书馆由于经费不 足,几乎没有对老馆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大多数公 共图书馆门前高高的台阶依然如故地将广大轮椅读 者阻挡在图书馆门外。新建馆舍即使对无障碍设施 要》公布,表明弱势群体文化权利保障已经进入国家 战略视野,这为我国图书馆界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 提供了新的政策依据[2]。 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该尽早制定与完善图书馆残 疾人服务制度,尽快建立视障读者阅览室、听障读者 有所考虑,但也只不过是为了应付无障碍设施同步 验收,仅仅在进门处设置了坡道,馆内则基本没有残 疾人专用通道、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坐便器及盲文标 阅览室、智障读者特别服务区及无障碍电子阅览室, 为不能正常使用图书馆的残疾人提供有声阅读服 务、手语解读服务、特别讲解服务及无障碍网站服 务,使不同残疾类型的读者都可以通过图书馆学习 知识、获取信息,为残疾读者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提 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示等配套无障碍服务设施,残疾人难以无障碍走进 图书馆依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 收稿日期:2014—04—3O 作者简介:李纪英(1962一),女,研究馆员,就职于黔南州图书馆,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黔南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管 理及创意开发。 汤屹东(1968一),女,馆员,就职于黔南州图书馆,发表论文数篇,研究方向: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 总第311期 1.3把为残障人士服务局限于图书馆人道主义关 怀,未列入基本职能范畴 民族地区图书馆大多把服务残障人士局限于图 书馆人道主义关怀,列为“可做可不做”的特色服务 项目,而没有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服务定 式与模式。作为公益性社会机构,帮助残障人士正 常使用图书馆,为其提供知识、信息援助,是公共图 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 带着同情色彩的人道主义关怀。 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 保障法》指出,“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 庭生活等方面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3]。公 共图书馆必须把千方百计提高残障人士服务效能作 为自己必需的努力方向,在相关制度、管理、资源等 方面给予必要保障,尤其在思想理念上要充分认识 到,均等共享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是残障人士有权 要求享受的文化权益,图书馆必须想方设法予以保 障。 2 民族地区图书馆提高残障人士服务效能途径 所谓效能,指办事的效率和能力,是衡量工作成 效的重要标尺。图书馆残障人士服务效能以优化服 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为主要内容, 以残障人士共享图书馆服务的实际成效为检验标 准。 2.1创新服务模式,满足残障人士特殊需求,纵向 加强图书馆残障人士服务效能建设 2.1.1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创建新型文献 载体,帮助残障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文献载体是指 记录知识的物质材料,从最早的龟甲、兽骨到磁带 (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 R0M)CD,联机网络(online)0L,文献载体的每一 次变迁,均是为了满足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新需求。 公共图书馆创建新型文献载体满足残障人士特殊需 求,可有效提升图书馆残障人士服务效能。例如,对 于视障读者来说,显然难以从纸质载体中获取知识 信息,即便是学习过盲文的视障读者,阅读盲文图书 也存在着逐字摸索限制阅读量;图书体积庞大,阅读 不够方便的局限。怎样借助现代科技帮助视障读者 自如阅读呢?黔南州图书馆馆员,将按摩专业的大 中专教材下载在手机存储卡中送到州府都匀市各片 区按摩店视障读者手中后,受到都匀市视障读者热 烈欢迎。小小手机存储卡,有效帮助广大视障读者 实现了随时随地随手阅读的美好愿望,使大多数没 有机会进入盲校学习盲文的视障人士也获得了系统 学习按摩专业教材的机会,激发了视障人士学习文 化知识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了公共图书馆弱势群 体服务效能。 2.1.2大力开展“量身定做”特色文化活动,提高残 障人士生活幸福指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制 约导致公共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较少有适合残障人 士参与的集体文化活动。广场舞、合唱团、秧歌队等 社区文化活动很难出现残障人士的身影,残障人士 集体文化生活几乎是空白。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机构的公共图书馆,不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仅是收集和传播知识信息的集散地,同时也应该是 市民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精神乐园,给广大残障人 士提供参与集体文化生活的机会,应该成为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重要内容。黔南州图书馆在每年的助 残日、肢残日、盲人节及国际残疾人日等,都会为视 障、肢残及聋哑、智障等残障人士量身定做特殊的图 书馆文化活动,如每年国际盲人节的按摩知识抢答 赛、人体穴位猜谜大赛及肢残日举办的卡拉永远 oK经典歌曲歌词抢接赛等,极大地丰富了残障人 士业余文化生活,使图书馆成了残障人士快乐家园, 残障人士在这里充分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2.2 运用社会文化服务资源,横向加强图书馆残障 人士服务效能建设 2.2.1 发掘志愿者服务资源,拓展图书馆残障人士 服务广度。图书馆应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及图书馆 网站搭建文化助残志愿者交流平台,通过交流平台 建立图书馆志愿者信息资料数据库;同时,通过交流 平台发布图书馆各项残障人士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使广大志愿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报名参加 适合自己参与的文化服务活动。这不仅拓宽了图书 馆残障人士文化服务广度,同时也为广大志愿者提 供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机会。 2.2.2联合热心公益服务企业力量,拓展图书馆残 障人士服务深度。许多企业十分重视开展公益服务 活动借以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 文化服务机构,应主动与热衷开展公益服务的企业 联合起来,共同开展残障人士文化服务。既可以通 过企业力量提升图书馆残障人士文化服务力度,tO. 为提升企业文化提供了广阔舞台。例如黔南州图书 馆与贵州省梦之翼残疾人公司携手在黔南州特殊教 育学校共同创建的“残疾儿童快乐家园”,给残疾儿 童送去的物质和文41=双重礼物,受到特校师生及残 疾儿童家庭的热烈欢迎,企业与图书馆的联合助残 行动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 3 结束语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联发布的 《公共图书馆宣言》提出,公共图书馆“必须向由于种 种原因不能利用其正常服务和资料的用户提供特殊 的服务和资料”_4]。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均等共享图 书馆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天职。加强残障人士服 务效能建设,属于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本职工作范 畴,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莹莹,高恩山.美国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 工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图书馆, 2008,(2):27~30. [2] 郭华.论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一~会议文献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1):25~27. E3-1 杨江平,白素屏.中外图书馆残疾人服务比较 与启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9l~ 94. [4] 杨文祥.文献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 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J].图书馆 学研究,1998,(4):27~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