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守华
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1期
王守华
(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黑龙江 虎林 158418)
[摘 要] 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区 5月1日开始水稻带水插秧能够适应环境需要,能够存进水稻提早成熟并提高产量。综合分析比较,5月5日开始水稻插秧效果在今年能达到预期。
[关键词] 水稻 插期 产量 效益
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影响,本地区水稻播种、插秧工作不断提前,采取带浅水层提早插秧方式进行间隔时间移栽以便掌握本地区合适插秧时间,从而掌握不同插秧时期水稻生长发育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最终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对本地区主要主栽水稻品种开展不同插秧时期效果对比试验,为晚熟水稻优质米品种种植提早成熟提供依据,为推动水稻生产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八五六分公司第一管理区第5作业站,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灌溉方式为井灌,土壤类型为沙壤土。
1.2 试验设计
水稻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龙粳31,插秧期最早时间为秧苗适合插秧开始进行插秧,插秧前5~7 d进行封闭除草处理,在同一水田池子进行插期试验,分别为5月1日、5月5日、5月7日、5月9日、5月11日(对照)。插秧机以四轮乘坐插秧机为主,插秧时保持采取超过花达水水层并且插秧后不淹没心叶的水层为宜。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个插期面积0.8亩。插秧后栽培措施按“三化栽培”要求进行管理。
1.3 调查项目及内容
1.3.1 水稻生育进程调查项目及内容。对水稻生育进程各指标进行调查,了解不同插期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记录插秧时是否漂苗、抗寒性(包括分蘖期叶色和抽穗结实期空壳情况)、抽穗整齐度、穗位(层)整齐度,方法按照标准方法进行。
1.3.2 水稻产量调查项目及内容。水稻产量调查除理论产量指标调查项目外,对小区进行实测实收,已得到真实的产量进行严格的分析比较。
1.3.3 水稻抗逆性和抗病性调查。针对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各时期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进行调查分析,对本地区主要易感病害和抗倒伏进行相互比较。
1.3.4 水稻产量与效益对比分析。对产量效益进行比较,综合比较不同插秧时期的实际效果,从而为下一步推广示范提供有效的对比说明。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生育进程情况
通过调查,早插秧能够使水稻生育进程提前,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前抽穗成熟。5月5日和7日插秧比5月11日插秧抽穗期和成熟期提前4 d,因5月1日插秧后在5月3日遇低温和冰雹天气造成生育期延迟(采取深水不淹没新叶护苗方式)。
水稻在带水插秧过程中未出现漂苗现象,分蘖期叶色较绿,抽穗整较为整齐,穗位除了5月1日插秧三类穗较多外,其它插期穗位较为整齐。
2.2 抗逆性、抗病性情况
各插秧时间在株高上没用明显区别,病害程度也没有明显过高或过低情况,5月7日和5月9日插秧有零星倒伏情况发生。
2.3 产量与效益
通过产量性状调查,在今年条件下,早插秧在水稻收获穗数上没有明显增加,穗粒数略高,结实率略低,千粒重略低,综合比较,早插秧能够提高产量,在5月1日插秧,产量最高,5月5日产量次之,相对5月11日插秧增产较为明显。
在同等水稻生产基础投入上,早插秧不会增加额外投入,能够增加效益。
3 结论与讨论
3.1 在本地区5月1日开始插秧,在插秧后没有对水稻造成不良影响,虽然有低温过程但是采用合适的护苗措施能够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但是5月1日在收获穗数上存在三类穗较多情况,与插期安排在同一个池子内,水层管理保持时间较长有关。
3.2 早插秧能够使水稻生育进程提前,5月5日和5月7日插秧能够使水稻生育进程提前4 d时间,早插秧也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在生产投入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增加种植收益,表现为越早插秧水稻产量越高趋势。
3.3 通过今年早插秧倒推水稻育苗、水整地时间,在本地区也满足了气候条件,使水稻农业生产抢前抓早争得了主动,为今后提前育苗整地提供了参考。
3.4 通过早插秧能够使水稻生育进程提前,为进一步扩大水稻晚熟优质米品种,促进成熟奠定了基础。
3.5 综合比较分析,5月5日前后插秧能够达到预期,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前抽穗、提前成熟、提高产量的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