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改革路径

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改革路径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

改革路径

摘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幼有所育”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学前教育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力量,幼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不仅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而且直接决定着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水平。基于此,以下对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改革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体系;幼师队伍建设;现状和改革路径 引言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对提升教师的主体价值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本研究对进入幼儿园参加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前教育毕业生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行政部门和园所支持力度不足

在调查影响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因素中,按照影响程度排名结果依次是“行政部门无相关政策支持”“社会氛围不好,对幼儿教师这一行业不够重视”“工作太忙”“幼儿园对个人发展不重视,缺少培训经费”“家庭原因”“本人基础差”。行政部门支持和园所支持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行政部门的支持来看,幼儿教师的总体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其中物质支持是最欠缺的一部分,55%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工资收入不符合自己的工作付出,在幼儿教师

的尊重性支持(园内园外的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尊重的和认可)方面,26%的教师在付出了劳动之后得不到相应的认可。

(二)平台缺乏,成长缓慢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普遍较低,其中还蕴含着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针对幼儿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平台的搭建,使得大部分幼师在职业生涯中止步不前、成长缓慢,享受不到职业成长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以传统“时间出真知”为主,从而使得幼儿教师队伍结构出现老、新教师“两极化”:一是老教师经验虽丰富,爱岗敬业,但年龄偏大且观念陈旧,缺乏进取动力和活力。二是年轻教师虽潜力巨大、思维活跃,但经验尚浅,缺乏竞争意识和活力。因此,导致整体的幼儿教师队伍结构上过于单一,在平台缺失的加持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明显不足,幼儿教师队伍整体业务能力较弱。

(三)幼师工资待遇有待提高

除了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师资结构不合理、职业认同感比较低等问题,当前幼师群体还存在工资待遇有待提高的问题。由于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幼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不少幼师的工资待遇却并未与工作量成正比,这直接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例如,在某些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园,不少幼师由于没有编制,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

二、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改革路径

(一)幼儿园要为幼儿教师构建和谐的园所文化和人际关系

幼儿园和谐的园所文化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和谐的园所文化能够增强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幼儿教师在这种良好的园所文化下,积极观摩、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增强幼儿教师的归属感。人际关系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与外界进行着交流,这种交流就形成了一个人际关系网。当然幼儿教师也不例外。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之间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幼儿园管理人员之间有频繁的交流;在幼儿园外,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进行着交流,与居住的社区中的居民有交往,这些都是幼儿教师的人际关系的组成

部分。如果幼儿教师的人际关系不和谐,经常发生争执等会影响幼儿教师进行教学的情绪状态,长时间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则会影响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坚持卓越幼儿教师的培养选拔

分析发现,多数学者强调在大学招生时严格把关师范生的选拔,甚至可以在入学后进行二次筛选,卓越幼儿教师培养的第一步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选拔以及幼儿教师的入职甄别,严格人才培养入口。王其红以“卓越教师”为背景提出建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设路径,指出控制培养质量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本理念,其中生源质量、教育质量和毕业质量三个控制角度是较有效的措施。坚持卓越幼儿教师的培养选拔有利于帮助政府部门发现幼儿教师发展的不同需求。此外,进行选拔是提高整体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必不可少的措施,也使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更具有专业性,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培养效果事半功倍。研究还发现卓越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与素质结构之间存在联系,一般幼儿教师想要成为卓越幼儿教师除了个人努力,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个人的天赋。

(三)设置专门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监督和管理机构

在教育政策的实施中,还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监督和评估。该机构或部门的存在是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监管。任何职业均应需要相应的监管部门,对于在从教中出现的有损师德师风的行为应记录在档案中,并对教师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来激励幼儿教师时刻关注自身言行,注意专业素养的提升,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理念。教育管理部门应依据幼儿教师管理相关要求,不定时地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收集,并及时评估。

(四)完善卓越幼儿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卓越幼儿教师培养的关键是完善课程设置。刘天平认为当前课程构建模糊、培养目标不清晰,部分高校课程设置具有盲目性,因此基于校本理念基础上深化课程改革,使课程内容由单一分科教学转向综合实践教学,整合教育资源。相关研究还发现卓越幼儿教师的课程结构可以是螺旋式的理论课程和三段式的实践课程相结合,也可以是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共同课程和特色课程的设置。通常情

况下,卓越幼儿教师的课程设置包括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

(五)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拨款,加大保障力度

一方面,为进一步确保幼师队伍的稳定,降低有经验幼师的流失率,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还要根据本地区幼师待遇的分层体系与确定标准建立相应的幼师加薪制度,将幼师薪资发放与其学历、教龄挂钩。同时,还要将幼师的科研能力和其所在地域挂钩,对偏远落后地区的幼师给予适当优待。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根据所在地各类幼儿园的经济实力为幼师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也可以为符合一定条件的幼师提供住房保障,为幼师解决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

结束语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专业素养高的幼儿教师队伍对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只有紧扣“两准点”+“三加强”,将教师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来加强幼师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要从稳定性、发展性出发,来建立幼儿教师队伍的成长平台,加强幼师队伍的教研培训、结构优化,以及相对性的福利、保障制度的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让幼师队伍发展壮大,成为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富有凝聚力的“梦之队”。

参考文献

[1]何曙光,李香.新建幼师高专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探究[J].教师,2021(25):95-96.

[2]王位.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教师,2019(17):92-95.

[3]王春.浅谈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促进策略[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2019:460-462.

[4]叶林.幼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与解决途径研究[J].知识文库,2019(10):235.

[5]王晓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幼师队伍[J].山西教育(教学),2019(03):77-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