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对概念的理解: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能用于物理变化例如,将2g水加热变成2g水蒸气,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然相等,但这是物理变化,不能说它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守恒,但是其体积却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第一个“质量”二字,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是所有反应物质量的任意简单相加。 3、质量守值定律的实验探究: (1)实验装置
①无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可在敞口装置中进行, ②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③为确保实验成功,有时在装置上系一个气球来保证装置的密闭。
4、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六个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可能变 分子的总数可能变 .
.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 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两个一定变 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 常考题型: 1、表格型
2、求化学式 (1)根据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不变 (2)依据质量比 3、燃烧法测定物质组成 :依据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不变 典型习题:
1、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 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 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2、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反应后物质质量/g 甲 8 16 乙 32 4 丙 5 x 丁 4 24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解题技巧:
(1)依据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求得x = 5 (2)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有几种情况:
.
.
反应物:质量减少 生成物:质量增加 催化剂:质量不变 杂质:质量不变,故可推测知道: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增加的是生成物 质量不变的要么是催化剂,要么是杂质(所以一定是催化剂是错误的) (3)写出反应表达式
若为 A + B = C 化合反应,C为化合物,A 、B无法确定 若为 A = B + C 分解反应,A为化合物,B、C无法确定
3、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克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除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则该有机物中( )
A.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氧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D.只含碳、氢,不含氧元素 点拨:
(1)根据元素种类不变:定性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不变:定量分析
4、1.6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3.6gH2O,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
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⑤ B.①③⑥ 点拨:
(1)先确定元素质量比
(2)根据原子个数比求元素质量比,选择题常用代入法
5、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C.①②⑤
D.①②⑥
.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3 6、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生成丁.根据下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NH3 B.乙和丁属于氧化物 C.丙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3.3% D.反应中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2:1 7、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和水反应可制取乙炔(C2H2),同时生成X,反应表示为:CaC2+2H2O═X+C2H2↑,X的化学式是( )
A.CaCO3 B.Ca(HCO3)2 C.CaO D.Ca(OH)2 点拨:求化学式的该种题型依据 (1)原子种类不变:定性分析 (2)原子数目不变:定量分析
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丁可能是催化剂 B.乙和丙是生成物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ts时,甲的质量一定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 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
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B.丁一定是化合物
.
.
C.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将一定量红磷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电解水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D.氢气还原一定量氧化铜 11、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生成.则此物质肯定含有的元素是( )
A.碳、氢、氧 B.氧、氢、硫 C.碳、氧、硫 D.碳、氢、硫 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3X+2Y=4Z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3克X和2克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克Z B. 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4
C. 若XY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6,则1克X与2克Y反应会生成3克Z D. XY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单质
1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 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 5g 蔗糖溶于95g水中,溶液总质量为100g D. 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14、在化学反应A+B→C中,6g A跟足量的B反应,生成17g 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
A.5g B.3g C.8g D.11g
.
.
15、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 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C. 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 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16、已知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为:
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___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反应.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
17、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60gB按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32g C和72g D.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___.
(2)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B、C、D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 (4)说出C粒子的微观含义____. 中考真题:
2011年(3分)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g A 1.7 待测 B 2.2 6.6 C 7.9 0 D 0.9 2.7 (1)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2012年(2分)
.
.
2.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纯净物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乙醇 2.3 0 氧气 4 0 二氧化碳 0 2.2 水 0 2.7 X 0 待测 A . 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C . 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D. 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 2.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2NaCI+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 2013年(2分)
1.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 △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 2014年(2分)
.
.
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2015年(4分)
1、在点燃条件下,2.6g C2H2与7.2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 CO2、1.8g H2O和x g CO。则x = 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2016年(3分)
1、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CO 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 2.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若14.1g青蒿素燃烧生成33.0gCO2和9.9gH2O,则青蒿素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___. 知识小结
课堂作业
1、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物质的种类 B.物质的总质量 C.元素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2、如图装置不能用作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
A. B. C.
.
.
D.
3、现将A、B两种物质各20g置于密闭容器中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16gC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5:1 D.4:1
4、在下列各项:①物质种类 ②物质的总质量 ③元素种类 ④分子种类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种类 ⑦原子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⑦ D.②③⑥⑦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分数/% 反应后质量分数/% 甲 乙 丙 丁 70 15 6.25 8.75 35 7.5 48.75 8.75 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