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

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XXXX省道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

建设规范 (征求意见稿)

XXXXXX管理局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 次

1 2

概述 ...................................................................... 1 建设目标和内容 ............................................................ 2 2.1 2.2

建设目标 ................................................................ 2 建设内容 ................................................................ 2

视频监控系统 ........................................................ 2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 2 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 .............................................. 3 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 3 社会化服务平台 ...................................................... 3

2.2.1 2.2.2 2.2.3 2.2.4 2.2.5 3

系统架构 .................................................................. 4 3.1 3.2 3.3 3.4

平台部署架构 ............................................................ 4 系统关系架构 ............................................................ 6 网络拓扑架构 ............................................................ 7 数据流程图 .............................................................. 8

4 5

建设原则 .................................................................. 9 系统建设要求 ............................................................. 11 5.1

视频监控系统 ........................................................... 11

系统组成 ........................................................... 11 系统功能 ........................................................... 11 设备要求 ........................................................... 13 数据要求 ........................................................... 16 传输要求 ........................................................... 16 安装设置要求 ....................................................... 17 信息采集 ........................................................... 17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2 5.2.1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 17

5.2.1.1道路车流量信息采集 ........................................................ 17 5.2.1.2气象信息采集 .............................................................. 21 5.2.1.3事故事件信息采集 .......................................................... 23 5.2.1.4道路施工信息采集 .......................................................... 24 5.2.1.5道路拥堵信息采集 .......................................................... 24 5.2.1.6交通管制信息采集 .......................................................... 25

5.2.2 信息处理 ........................................................... 25

5.2.2.1数据清洗 .................................................................. 25 5.2.2.2数据分类存储 .............................................................. 26 5.2.2.3数据分析 .................................................................. 27

5.2.3 信息发布 ........................................................... 28

5.2.3.1交通诱导屏发布 ............................................................ 28 5.2.3.2车载式道路交通信息显示屏发布 .............................................. 30 5.2.3.3移动终端发布 .............................................................. 30

5.2.3.4喊话发布(可选) .......................................................... 31

5.3 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 ................................................. 31

闯红灯自动记录 ..................................................... 31 超速抓拍 ........................................................... 35 区间测速 ........................................................... 37 视频检测及抓拍 ..................................................... 39 移动视频动态取证 ................................................... 42 系统组成 ........................................................... 45 系统功能 ........................................................... 45

5.3.1 5.3.2 5.3.3 5.3.4 5.3.5 5.4 5.4.1 5.4.2

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 44

5.4.2.1前端卡口子系统功能 ........................................................ 45 5.4.2.2后端管理子系统功能 ........................................................ 48

5.4.3 5.4.4 5.4.5 5.4.6 5.5 5.5.1 5.5.2

设备要求 ........................................................... 55 数据要求 ........................................................... 57 传输要求 ........................................................... 58 安装设置要求 ....................................................... 58 系统概述 ........................................................... 58 系统功能 ........................................................... 59

社会化服务平台 ......................................................... 58

5.5.2.2网上业务办理 .............................................................. 59 5.5.2.3交通管理政务信息公开 ...................................................... 59 5.5.2.4交通管理工作动态 .......................................................... 60

5.5.3 5.5.4 6 7

数据要求 ........................................................... 60 对接共享要求 ....................................................... 60

附则 ..................................................................... 62 附件 ..................................................................... 63 7.1

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 ................................................ 63

设备基础信息 ....................................................... 63 视频设备 ........................................................... 63 设备状态 ........................................................... 64 监控视频共享数据 ................................................... 64 道路车流量状态信息 ................................................. 65 气象信息 ........................................................... 66 交通事故信息 ....................................................... 67 道路施工信息 ....................................................... 68 道路拥堵信息 ....................................................... 68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1.10 交通管制信息 ....................................................... 69 7.1.11 交通诱导信息发布 ................................................... 69 7.1.12 可变限速标志发布信息 ............................................... 70 7.1.13 移动终端发布信息 ................................................... 71 7.1.14 喊话发布信息 ....................................................... 72 7.1.15 社会发布(互联网、电视台、电台等)信息 ............................. 72 7.1.16 车辆通行信息 ....................................................... 73

7.1.17 车辆违法信息 ....................................................... 74 7.1.18 布控车辆信息 ....................................................... 78 7.1.19 报警信息 ........................................................... 79 7.1.20 区间定义数据项 ..................................................... 80 7.1.21 区间违法原始信息项定义 ............................................. 80 7.2

附件2:接口协议规范 .................................................... 82

接口调用方式 ....................................................... 82 接口调用函数 ....................................................... 82 接口说明 ........................................................... 85 基础编码表 ........................................................ 126

7.2.1 7.2.2 7.2.3 7.2.4 7.3 7.4

附件3:建设依据规范 ................................................... 130 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 132

设置原则 .......................................................... 132 视频摄像机设置要求 ................................................ 134 交通事件视频检测器设置要求 ........................................ 135 视频车辆检测器设置要求 ............................................ 135 卡口设备设置要求 .................................................. 135 闯红灯自动记录设备 ................................................ 136 微波检测设备设置要求 .............................................. 136 线圈检测器设置和安装要求 .......................................... 136 气象检测设备设置和安装要求 ........................................ 136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4.10 交通诱导设备设置规范 .............................................. 137 7.4.11 交通信号灯设置要求 ................................................ 137 7.4.12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设置要求 .......................... 139

7.4.12.1超速抓拍设备设置要求 .................................................... 139 7.4.12.2区间测速设备设置要求 .................................................... 140 7.4.12.3视频检测及抓拍设备设置要求 .............................................. 142 7.4.12.4移动动态取证设备设置要求 ................................................ 142

1 概述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和《XXXXX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2]30号文件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XXXXX政发[2012]36号)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核心,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全面加强人、车、路、环境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推进交通安全社会管理创新,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格局,有效防范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2 建设目标和内容 2.1 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规范》的编制和推广,建立覆盖全省国省道和重要县乡道的智能管控系统建设的统一规范,为全省公安交警部门的道路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提供实用、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依照该规范,各地建设本辖区内国省道和重要县乡道的视频监控系统、路况信息管理系统、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和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等五大系统。

本着公路交通和城区交通智能管控系统建设的一体化原则,本规范制定的相设备相关指标同样适用于城区交通的视频、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和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设备;城区和公路交通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尤其是重要县乡道涉及交通部门的信号设备,都需遵循最新的国家和部委标准,包括《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 25280-2010)和《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11)。

2.2 建设内容

2.2.1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是实现全省国省道统一监控指挥体系的基础系统,各地应遵循《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标准,自建、改建和利用已建属地内的视频监控系统,按本规范的接口和GB/T 28181的联网标准,构建本辖区内统一的道路交通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各市交警部门视频资源的实时浏览、回放和集成,并与省级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对接。 2.2.2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全省国省道统一路况信息监测和发布体系的基础系统。各市应在遵循本规范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自建、集成现有交警、交通、气象等部门的路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国省道公路主干断面的车流量、车速、拥

堵等交通流信息,以及事故、道路施工、气象等环境信息的监控、采集、处理,并通过内、外部发布系统进行智能诱导和发布。

同时根据接口规范,将各市路况信息实时上传省级平台,实现全省国省道路况信息发布的联动和集成。 2.2.3 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

各地可因地制宜建设包括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超速抓拍、区间测速、视频检测等多种违法行为监测系统,对各类机动车辆违法行为进行抓拍、采集,进入非现场执法证据采集流程,同时遵循本规范标准,及时上传机动车违法信息到各市支队的缉查布控平台,实现对机动车闯红灯、超速、违法停车、违法占道、违法停车上下客、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处理。

各市可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选用非现场执法查处流程和现场拦截的查处流程。 2.2.4 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建设省市两级的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实现对全省国省道主干公路及城区交通的通行轨迹实时缉查和布控功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通行轨迹的深度分析功能。

全省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的建设,要遵循公安部缉查布控系统核心版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实践,为大公安联控应用提供良好示范。

在数据标准一致的基础上,由各地新建、利旧或集成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实现对过车信息(含文本和图像)的采集、本地存储和黑名单比对报警、车辆的缉查布控。

通行信息统一接入各市支队的缉查布控扩充平台,同时在重要的省、市际卡口,拦截点卡口纳入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进行管理,实现对机动车违法统一的比对、布控、报警、拦截处理和状态同步等流程。 2.2.5 社会化服务平台

建立省市两级的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通过互联网和多种新型媒体服务提供

路况信息推送、交通信息查询和其它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的面向社会共享信息资源,进一步推进便民利民服务,提高交警信息化建设水平。

3 系统架构

根据以上建设内容,XXXXX省国省道道路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包括省市两级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的前端设备和后端系统/平台的建设。

1、 各级国省道安全智能管控系统与同级高速公路安全智能管控系统平行部署,共享路况、违法、布控和报警数据;

2、 通过对视频监控、违法数据和路况信息采集实现对车辆追踪、违法报警和综合分析;

3、 所有基础数据在省级平台进行汇总,实现全省数据共享、研判分析。 具体的部署矩阵如下:

3.1 平台部署架构

视频监控系统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省级 综合平台 综合平台 市级 基础系统+平台 基础系统+平台 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 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系统 社会化服务平台 注:

综合平台 综合平台 基础系统+平台 基础系统+平台 平台 1. 部署架构中的基础系统指智能管控建设中的硬件设备系统;

2. 平台一般指市级后端平台,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平台和设备系统平台。其

中综合平台特指以集成各市平台和跨部门的信息为主的集成平台。

3.2 系统关系架构

从逻辑关系看,五大类系统/平台间的边界和关系如下:

注:为本文所涉及建设系统内容

3.3 网络拓扑架构

3.4 数据流程图

4 建设原则

本《建设规范》的编制以及省市两级协作推进国省道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的工程建设,遵循以下原则和限制条件:

1. 省市两级分工协作原则:五大系统的建设采用省市两级分工协作的方式推进:

(1)省级负责编制《建设规范》,建立全省统一的省级四大平台; (2)各市因地制宜,遵循建设规范,推进硬件基础系统和市级五个平台的建设,并按接口标准,向省级平台实时传输相关信息;

(3)平台和标准同步推进,以实现省市两级标准的可验证性和可操作性。 2. 公路交通和城区交通智能管控系统建设的一体化原则:各市辖区内国省道智能管控系统的建设,应充分考虑与城区交通智能管控系统建设的一体化原则,最大程度实现平台和应用的集成和共享。

3. 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原则:XXXXX省国省道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涉及省市两级、前端设备和后端平台的同步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公安、交通、气象部门的系统资源,实现共享共建:

(1)路况信息管理系统。智能管控系统建设要充分利用交通部门的路况信息,结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实时路况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同时为相关部门正在建设的重点路网灾害性气象预报和预测系统、智能诱导和路况系统预留接口。兼容气象信息资源,共享交通部门、气象部门的系统资源;

(2)全省视频监控系统。要提前规划,主动利用咨询和设计服务,充分共享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现有及拟建的视频资源,同时结合在重点路段新建高清监控来推进视频监控建设。

4. 分步实施和重点先行原则。系统的设备数量、点位分布应遵循XXXXX国省道路的路网和流量情况来布局和分步实施,同时遵循重点先行的布点思路:

(1)在重要路段、停车区、收费站等重要位置设置视频监控,用于监控国省道路的运行和人员、车辆的违法行为;

(2)在重要路段、大流量区域、枢纽立交和收费出入口设置卡口设备,采集车辆通行信息用于实现对车辆记录和实时布控;

(3)在重要路段、大流量区域的主干断面采集车流量、平均速度、占有率等道路信息用于交通拥堵分析;

(4)在重要路段、大流量区域设置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及时发布道路管控信息,实现智能诱导。

5. 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各市在国省道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的建设中,硬件设备/系统应遵循国家和部颁标准,整体的设备选型要注意先进性和实用性并重:

(1)各地的设备选型在遵循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最新高性价比的技术和产品,如视频技术的高清化;

(2)各地智能管控设备的访问控件SDK包、Web Service接口或接口表,都必须采用统一的接入规范;

(3)充分利用公安部全国推广的《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和《公安部机动车辆缉查布控系统》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实现与两大核心的紧密集成。

5 系统建设要求 5.1 视频监控系统

各地遵循《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标准,自建、改建和利旧属地内的视频监控系统,在国省道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次干路等重要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路面及周边环境情况。

各地系统需支持省平台统一调用,实现各市交警部门视频资源的实时浏览、回放和集成,为实现全省道路“实时监控、快速响应”的管理目标提供信息支持。 5.1.1 系统组成

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传输、本地存储、控制及显示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 前端部分包括一台或多台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云台、防护罩、解码器等;

2. 传输部分包括电缆/光缆,以及可能的有线/无线信号调制解调设备等; 3. 本地存储包括对系统中视频、图片、数据信令的存储设备与存储机制; 4. 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操作键盘、各类控制通信接口、电源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台、监视器柜等;

5. 显示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多画面分割器、大屏等。 5.1.2 系统功能

1.开放式视频接入

系统应支持不同品牌、不同格式的前端设备,包含嵌入式硬盘录像机、视频编解码器、网络摄像机、高清摄像机、网络型报警主机等,实现开放式资源接入、跨设备报警联动等功能,通过统一的系统管理,实现对前端设备的接入管理和配置。

系统应支持与省级缉查布控扩充平台的对接,开放应用层所需数据接口和开发接口,实现视频实时浏览、录像文件回放、录像下载等功能。

2.视频浏览

系统能够按照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浏览,支持浏览图像的显示、缩放、抓拍和录像,支持多用户对同一图像资源的同时浏览;应配合前端编码设备,支持QCIF至1080p多种分辨率,支持MJPEG、MPEG1、MPEG4、H.264等多种编码格式;支持1~25分屏同时浏览功能,配合双码流自动切换功能;支持开放式云镜控制接口,支持Pelco-D、Pelco-P等多种串行控制协议,应能根据组态工具自定义控制协议。

3.录像回放

系统应能从视频存储系统中读取录制的历史图像,解码后进行播放,支持单路回放和多路回放功能;应能实现多通道同一时段同步回放和单通道多时段回放功能,回放的方式应支持单帧、慢放、常速、快速等方式;支持录像时间的智能定位,精确到秒对录像进行自动定位播放;支持录像快照、局部放大、剪切、下载等功能。

4.触发及抓拍

前端的视频摄像单元,也可以作为卡口的触发源,触发方式支持灵活配置,可采用IO、RS232、RS485、网络等方式。

5.报警联动

系统应支持智能报警联动策略配置,通过配置实现不同报警点、不同时段产生的报警,执行不同的应急预案。系统报警联动策略不受设备物理链路制约,并支持声光报警、中心语音提示报警、云台预置位、电视墙预案联动、警务通短信等多种报警输出方式。

6.交通事件检测(可选功能)

系统利用自动检测模块提供对交通事件的自动检测功能,包括事故检测、逆行检测、非法变线、违法停车、交通拥堵等交通事件;

系统检测到交通违法事件后,能够通过前端跟踪球机进行音频输入、输出,支持监控中心与前端扩音设备的通讯转接,在发现交通违法事件时可对现场进行语音喊话,录音播放等,提示现场驾驶人员及时停止违法行为。

当新建视频监控部署在隧道内时,必须具备交通事件检测功能。 7.交通流参数检测(可选功能)

系统利用自动检测模块提供对交通流参数的检测功能,所检测的主要参量包括:交通流量、车速、占有率、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长度分类等。

8.虚拟电视墙(可选功能)

平台扩展支持远程云镜、数字矩阵控制、模拟矩阵控制,通过虚拟矩阵功能在平台上搭建虚拟电视墙,通过系统配置实现虚拟电视墙和物理设备之间的通道对应。

5.1.3 设备要求

1.摄像机要求 (1)设备选型原则

摄像机应满足现场环境要求和功能使用要求,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技术要求。

① 道路主线监控:国省道路重点地段宜采用智能卡口一体机。智能卡口一体机可实现卡口违法抓拍,流量统计等功能;此外,重点路段和事故多发路端建议部署高清网络球机,用于大视野监控,也可以为交通事件检测提供视频数据。

② 路口监控:路口是交通行为最复杂的场所,因此路口监控建议采用智能电警一体机和高清球机,每个方向的电子警察负责监控各自的路口;高清网络球机用于监控路口全景,可对角安装,有条件也可安装与路口中间。

③ 其他构造物监控:其它构造物包括高架、隧道、下穿立交、桥梁等,高架、桥梁、隧道及其入口宜采用智能卡口一体机和低照度宽动态高清球机。

(2)摄像机技术指标: ① 智能卡口一体机

智能卡口一体机是集成视频监控、视频检测及号牌识别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卡口系统,主要用于视频监控、流量统计和旅行时间调查,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200万像素以上图像传感器;

支持照片抓拍和高清视频流输出,分辨率1080P下视频帧率不小于15帧; 具备进行车牌识别和车流量统计(可选)等功能。 ② 智能电警一体机

智能电警一体机是集成视频监控、高清视频检测、车辆识别、违法行为识别

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卡口系统,主要用于非现场执法取证、公安刑侦、流量统计、视频监控,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300万像素以上图像传感器;

支持照片抓拍和高清视频流输出,分辨率1080P下视频帧率不小于10帧; 具备视频车辆检测功能(可选); ③ 高清网络球机

高清网络球机主要用于视频监控,具有广角视野,可通过长变焦镜头对重点区域监控,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支持照片抓拍和高清视频流输出,1080P分辨率下视频帧率不小于25fps 视频流支持H.264编码标准; 支持不少于1路1000M网络接口; 支持360度云台控制功能 配备变焦镜头; 最低照度为0.1lux ④ 低照宽动态高清球机

低照宽动态高清球机用于复杂光线,低照度,光线变暗变化频繁,光线明暗对比强烈条件下进行视频监控,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支持照片抓拍和高清视频流输出,1080P分辨率下视频帧率不小于25fps 视频流支持H.264编码标准; 支持不少于1路1000M网络接口; 支持360度云台控制功能; 配备变焦镜头; 最低照度为0.1lux 动态范围达100dB; (3)交通事件视频检测器

①事件项目:逆行车辆、停等车辆、行人、抛洒物、烟雾等事件检测; ②视频压缩格式:MPEG-4 SP Lo Compliant; ③分辨率:多编码流输出GIF(352x288)MPEG4;QCIF(176x144) MPEG4;

D1(704x576)MPEG4,

④压缩比:20Kbps~2Mbps;

⑤LAN/WAN网络接口:以太网(10/100M以上),RJ-45端子;

⑥通讯协议:TCP,UDP,IP,HTTP,DHCP,PPPoE,RTP,RTSP,NTP,FTP,UPnP,SMTP。

(4)交通流参数视频检测器

①系统检测项:交通流量、车型分类、 车辆速度、车头时距、道路占有率、 车间距、排队长度、违章变道、事件存在报警。 ②系统技术指标:

流量检测精度≥95%; 速度检测精度≥90%; 道路占有率检测精度≥90%;

事件触发准确率:白天:≥95% ,夜间:≥90%; 速度检测范围:5~200km/h; 检测车道数: 6车道或以上。 2.传输设备

可选用普通的电缆、光调制解调设备与光纤配合、微波开路传输设备等。 3.数字图像记录设备

应根据管理要求,合理选择设备自身应有不可修改的系统特征信息(如系统“时间戳”、跟踪文件或其他硬件措施),以保证系统记录资料的完整性。

记录设备宜选用数字记录设备,如数字硬盘录像设备和网络数字硬盘录像设备。

4.显示设备

(1)可选用普通的电视机、专业监视器、显示器或其他设备,如投影机、组合大屏幕等,并可配置多画面分割器、大屏幕控制器等。

(2)显示设备的配置数量应满足现场监视用摄像机数量和管理使用的要求,即应合理确定视频输入输出的配比关系。

(3)显示设备的屏幕尺寸应满足观察者监视要求。 5.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中的切换器与云台镜头控制器等可以是分离的。对于新建系统,切

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等宜采用集成式设备。 5.1.4 数据要求

1. 视频监控存储时间应不少于30天。 2. 视频数据应遵循以下标准:

视频压缩标准 H.264、MPEG4(要求视频厂家提供WEB集成播放开发包) 200万像素下,PAL:1920×1080 NTSC:1920实时监视图像分辨率 ×1080 130万像素下,PAL:1280×720 NTSC:1280×720 回放分辨率 视频输入路数 码流类型 200万像素下,QCIF/CIF/2CIF/4CIF/720p/1080p 130万像素下,QCIF/CIF/2CIF/4CIF/720p 8/10/12/16/32/64 视频流/复合流 3. 系统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设备基础信息、视频通道、设备状态。 5.1.5 传输要求

1. 通信接口:前端设备应提供光纤接口、无线通信接口、以太网接口、数据传输接口及相关配件,以便系统能通过有线及无线方式实现信息传输。系统建议采用光纤接口,有条件的采用无线通信接口。

2. 控制协议:网络传输协议(RTP);联网控制协议(SIP);视频存储封装(TS流)。

3. 联网标准:遵循全国《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 (GB/T 28059.3)标准(联网)及公安部《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平台)。

4. 当通讯出现故障或中断时,数据暂存于前端设备内,待故障恢复后自动上传。传输涉及外网与公安内网连接时,应通过公安移动边界接入网实现数据传

输。

5.1.6 安装设置要求

各系统的具体安装设置要求,请参见本规范“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5.2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本系统主要是基于采集的实时路况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的融合和预测分析,将交通信息转化为文字、图形信息,通过交通信息发布平台等方式进行发布,传递给相关交通参与者。 5.2.1 信息采集

主要是在国省道国省道路重点路段位置采用自建或共享视频监控、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微波检测、气象设备、卡口分析等方式检测车流量、车速、车辆密度、道路占有率、路面温度、湿度、风力、能见度等基本数据来完成信息采集。 5.2.1.1道路车流量信息采集

1. 采集方式:道路车流量采集的来源包括视频检测、微波检测、线圈检测、地磁、雷达、卡口过车采集等,通过上述手段获取道路车流量、车速、道路占有率、车辆密度、道路状况等信息。

2. 视频检测设备建设要求

通过视频摄像头和智能分析技术,检测车辆的流量、速度、占有率、事件、拥挤等动态交通流信息。系统建设时应遵循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有效利用道路上已建的视频摄像机,减少重复投入。

(1) 系统组成: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视频检测摄像机、传感器及适配镜头,视频分析检测软件和通信模块。

(2) 主要功能:

交通数据采集:需支持多达6车道或以上交通数据的采集,包括车流量、占有率等。

实时路况采集:系统能判断当前道路交通流的状况,状况信息自动上传,时间支持灵活设定。

触发及抓拍:触发方式支持灵活配置,可采用IO、RS232、RS485、网络等。 (3) 设备要求

视频摄像机的建设要求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详细请参见“5.1视频监控系统”部分。

系统检测项:交通流量、车型分类、 车辆速度、车头时距、 车间距、车流密度、道路占有率、排队长度等。

系统技术指标:流量检测精度≥95%;速度检测精度≥90%;道路占有率精度:90%;触发准确率:白天:≥95% ,夜间:≥90%;速度检测范围:5~200km/h;

检测车道数: 6车道或以上;

新建系统推荐130万像素以上的高清视频规格。

(4) 数据要求:系统具体数据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道路车流量状态信息。

(5) 传输要求:视频监控设备将监控到的车辆的流量、速度、占有率等路况信息通过光纤或无线网络,实时上传至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6) 安装设置要求:安装设置要求统一参见“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说明:应充分共享交通部门已建的视频监控资源,将其作为交通流检测来源之一。

3. 微波检测设备建设要求 (1) 系统组成

微波检测设备主要由微波车辆检测器、固定支架部件、 连线接插件和固定扳手组成。

(2) 主要功能

多车道检测功能:应支持6车道或以上交通数据的检测采集,包括单车道流量、车道占有率、平均车速及车型分类等信息。

多接口兼容功能:应支持开放的通信协议,提供两路RS232/422/485串口,可转换光缆或无线传输。

数据存储功能:提供设置参数安全存储功能,保证意外断电不会丢失;通讯中断时,交通数据可自动保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检测器可保存100天以上交通数据。

(3) 设备要求:

技术指标:探测区域内有无车辆判断准确率, 误报率不大于4%;交通量(探测区域经过的车辆总数),误报率不大于4%;车道占有率(按时间百分比),误报率不大于5%;车流平均车速,误报率不大于 10%;长车数量,误报率不大于 5%;可检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重型车等不同长度的车辆类型 ;可检测最多16个车道,且车道自动划分。

检测器测速范围 0~255km/h。 检测器应具备串行接口RS232。

传感器探测区域 :探测区域近距离 4m;探测区域远距离 60m;纵界面作用角度 45±5°;横界面作用角度 10±2°。

供电模式: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交通信息通过串口转无线网络传输;也可采用220V交流供电,交通信息通过串口转光缆传输。

(4) 数据要求:系统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道路车流量状态信息。

(5) 传输要求:微波检测设备将检测到车辆的流量、车速、占有率等信息通过光纤或无线网络,实时上传至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6) 安装设置要求:安装设置要求统一参见“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说明:应充分共享交通部门已建的微波检测资源,将其作为交通流检测来源之一。

4. 线圈检测设备建设要求

线圈检测设备较为主流的是环形线圈检测器,车辆通过埋设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引起线圈磁场的变化,检测器据此计算出车辆的流量、速度、时间占有率和长度等交通参数。

(1) 系统组成: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主要由环行线圈、线圈调谐回路和检测电路组成。

(2) 主要功能:

交通信息采集及处理功能:利用检测器采集车流量、平均速度、时间占有率、平均车长、平均车间距等信息。

数据存储功能:检测器可存储计算后得到的数据。如果通讯中断,可由通信端口上传历史数据到便携电脑和数据中心,保持数据完整。

故障检测功能:检测器具备对线圈短路故障的检测。在发现故障时,检测器能上传故障信息。所存储的信息能在检测器或检测器相连的外部设备上显示查阅。以代码或文本形式记录下故障类型和细节;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清除的时间可以通过维护工具和中心系统查询。

通信功能:检测器标准配备若干通信接口,通过串口实现有线或无线3G、4G、wifi网络通信方式。

(3) 设备要求:

检测项:车辆计数、存在、速度、占有率、车流向、车间距、通过时间、交通流量等。

技术指标:车速相对误差小于3%;车流量相对误差不大于2%;满足《环形车辆车辆检测器》(GB/T 26942-2011)相关技术要求。

(4) 数据要求:系统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道路车流量状态信息。

(5) 传输要求:环形线圈检测设备将检测到车辆的流量、速度、占有率等信息通过光纤或无线网络,实时上传至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6) 安装设置要求:安装设置要求统一参见“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说明:

1. 未尽之处,请遵循“附件3:建设依据规范”中的《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GB/T26942-2011);

2. 应充分共享交通部门已建的线圈检测资源,将其作为交通流检测来源之一。

5. 卡口流量分析建设要求

通过路面卡口、收费站卡口等卡口系统的交通流分析功能,得到道路车流量、

车流速、道路占有率、车辆密度等路况信息。系统建设时应遵循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有效利用道路上已建的视频摄像机,减少重复投入。

(1) 系统组成

卡口系统由车辆检测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存储单元、传输单元和辅助照明单元等组成。

(2) 主要功能

通过前端卡口系统获取基本的交通信息,利用统计分析功能,得到车型、车道、方向、时间段的车流量、车流速等路况信息。

(3) 设备要求

前端卡口设备的建设应严格遵循《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等行业标准,详细参见5.1视频监控系统中交通流参数视频检测器设备要求。

(4) 数据要求:系统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的道路车流量状态信息。

(5) 传输要求:卡口系统将分析得到的车流量、速度、占有率等信息通过公安网、光纤或无线网络,实时上传至路况信息管理系统,遇网络故障时信息暂存于前端设备,待网络恢复后系统自动重新上传。

(6) 安装设置要求: 安装设置要求统一参见“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5.2.1.2气象信息采集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主要包括能见度观测、路面气象条件观测、气象环境观测、视频实景观测四个主要方面。

1. 系统组成

气象监测设备包括能见度检测仪、路面状况传感器、遥感道面状态传感器、遥感路面温度传感器、大气温湿度检测器、风向风速检测器、雨量检测器、激光雨量检测器、大气压力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等。

2. 主要功能

公路气象监测系统对公路沿线的能见度、风向、风速、气温、湿度、雨量、

路面状况(表面温度、干湿状况、结冰)等进行自动监测,并将监测信息及时传送到监控中心,在恶劣或极端气象条件下能及时发出警示信息并告知公路管理部门和交通参与者。

(1) 检测功能

气象检测器能够检测以下参数:道路能见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降水量、降水类型、风速、风向和路面温度、地下温度、干燥、潮湿、结冰、雪、水膜厚度等路面状况信息。

(2) 预处理功能:气象数据采集单元能将上述信息处理成气象参数。 (3) 传输功能:数据通信单元能按规定的时间通过通信系统向中心发送气象参数。

(4) 自诊断功能:整机具有自/手动自检故障诊断功能,并提供其工作状态信息。

(5) 数据存储功能:存储容量大于12小时,并能输入笔记本计算机。 (6) 能适应野外连续不间断工作。 3. 设备选型及技术要求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点配置的各种传感器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 传感器的选型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交通气象观测功能需求;传感器的维护需求;传感器的功耗;传感器技术的成熟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公路交通气象观测所采用的传感器推荐选型如表1所示。

表1 传感器的选型

序号 1 2 3 4 5 要素名称 能见度 气温 相对湿度 风速 风向 传感器类型 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 集成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 或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集成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 或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超声风传感器;或风杯风速传感器;或螺旋桨式风传感器 超声风传感器;或单翼风向传感器;或螺旋桨式风传感器 6 7 8 9 降水 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传感器;或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天气现象传感器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或满足要求的其它直接或路面温度/路基温度 间接测量路温的传感器 路面状况 路面传感器 路面传感器 路面传感器 10 冰点温度 11 融雪剂浓度 备注: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要素的观测也可采用满足相应技术要求的多功能紧凑型气象传感器,此类传感器集成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要素观测于一体,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安装方便等优点。 4. 数据要求

气象数据采集单元能将上述信息处理成气象参数,系统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气象信息。

5. 传输要求

采集到的气象信息需要按照预先设置的采集周期上传到路况信息库,遇到突发灾害性天气可主动立即发送,进行紧急预警。

具有有线和无线两种网络通讯功能,配无线通讯器通过3G或4G网络实现远距离布网监测或异地遥测数据。

6. 安装设置要求:

安装设置要求统一参见“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说明:应充分共享气象和交通部门已建的气象系统资源,将其作为气象信息采集来源之一。

5.2.1.3事故事件信息采集

1. 采集方式

(1) 视频监控:通过前端视频智能分析(参见“5.1视频监控系统”)或人工发现事故事件。

(2) 路面巡逻:交警人员通过路面巡逻发现交通事故事件。

(3) 接处警平台:通过接处警平台获取的交通事故事件信息。 (4) 共享方式:通过与相关部门共享获取交通事故事件信息。 2. 数据要求:具体数据标准及接口协议规范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交通事故信息。

3. 传输要求:采集到的交通事故事件信息经过确认后,写入到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5.2.1.4道路施工信息采集

1. 采集方式

(1) 路面巡逻:通过路面民警巡逻发现、群众/驾驶人上报道路施工信息。 (2) 共享方式:通过与公路管理部门共享获取道路施工信息,以接口方式实现双向数据交流。

2. 数据要求:包括施工计划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施工路段、占用车道数量、占用车道方向等数据项。具体数据标准及接口协议规范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道路施工信息。

3. 传输要求:采集到的道路施工信息经过确认后,写入到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5.2.1.5道路拥堵信息采集

1. 采集方式

(1) 路面巡逻:通过路面民警巡逻发现拥堵道路信息。

(2) 视频监控:通过安装在公路上的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发现道路拥堵情况信息。

(3) 共享方式:通过与公路相关部门共享获取道路拥堵信息。 2. 数据要求:具体数据标准及接口协议规范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道路拥堵信息。

3. 传输要求:采集到的道路拥堵信息经过确认后,写入到路况信息管理系

统。

5.2.1.6交通管制信息采集

1. 采集方式

(1) 管制任务:一般在道路桥梁建设、救灾抢险、执行重要警卫任务等情况下实行管制任务,获取交通管制信息。

(2) 共享方式:通过与公路相关部门共享获取交通管制信息。 2. 数据要求:具体数据标准及接口协议规范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交通管制信息。

3. 传输要求:采集到的交通管制信息经过确认后,写入到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5.2.2 信息处理

将采集的基础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关联存储,通过分析、推论演算等一系列处理,形成有效的预警信息(文字、图形、视频等),为研判决策、指挥调度、警力部署和交通出行提供数据依据。 5.2.2.1数据清洗

针对系统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数据二义性、重复、不完整、违反业务规则等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对有问题的数据进行清洗,确保业务系统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1. 冗余数据清理

系统要求提供冗余数据处理功能,提供冗余数据清理的周期任务执行功能,例如由系统以天、月为周期进行数据清理。

周期性采集的数据需要重点进行冗余处理,包括: (1) 车辆流量信息 (2) 气象信息

(3) 事故信息 2. 过期数据清理

要求对存放超过存储周期的数据提供进行清理功能。 3. 错误数据清理

当前端数据出现故障时,采集到的数据通常是错误的,系统需要对错误数据进行定期清理。

(1) 容易产生错误数据包括: 异常气象信息:如异常的气温、气压值等 异常的交通流量信息

(2) 异常数据判定方法:系统要求提供采集数据值的异常门限值,由系统根据异常门限值来判定和清理错误数据值。 5.2.2.2数据分类存储

1. 存储的数据格式

所有前端数据经过采集提取后,整理成分类信息(车流量、气象、管制、事故、施工、拥堵),存放于数据库,并进一步分析处理生成交通评估信息、紧急

事件告知信息、交通诱导信息等供信息发布使用。

2. 存储的周期

为保持数据可以追溯性,所有类型的数据建议长久保存,最低不应少于2年。超过保持周期的数据可以进行清洗处理。

3. 存储数据项

所有采集的需要根据相应的规则,将源数据按规则分类到目标数据系统中。路况信息可以按以下方式分类: 信息大类 信息小类 具体信息 时间、车道(如有可以分车道)、方向、流量值、速道路车流量状态信息 度、占有率(密度)、车辆长度、车型、大车比例、路况采集信息 气象信息 时均流量、日均流量、周均流量等。 时间、温度、湿度、风力、风向、大气压、雨量、能见度、地点编号等 交通事故信息 事故时间、号牌号码、号牌种类、联系方式、违法证据、事故描述等 项目负责人、管理机构、联系电话、施工计划起始道路施工信息 时间、施工计划终止时间、施工路段、占用车道、占用方向等 道路拥堵信息 拥堵地点、拥堵起始时间、原因、估计拥堵持续时间、拥堵长度 交通管制措施、交通管制地点、原因、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等; 地点编号、设备编号、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模板交通管制信息 交通诱导信息 类型(1-标语,2-公告)、发布状态、发布内容、审核人、诱导屏发布时间、发布类型 巡逻车LED屏发布信息 安装位置、可变信息标志类型、全点阵部分的水平方向像素数、全点阵部分的垂直方向像素数、路段区域列表、文字区域列表 安装位置、可变信息标志类型、全点阵部分的水平路况发布信息 可变信息板发布信息 方向像素数、全点阵部分的垂直方向像素数、路段区域列表、文字区域列表 移动终端发布信息 喊话发布信息 手机号码、短信内容、发送方式、发送时间 设备编号、广播内容、广播方式、广播时间 社会发布(互联网、发布系统类别、对象ID、发布内容、发布方式 电视台、电台等)信息

5.2.2.3数据分析

1. 交通流状态信息

计算处理检测断面各条车道、单向断面在一个周期内的车流量、平均车速、占有率等,分别按照不同的时段、路段对数据进行统计,生成不同时段、路段的

交通流数据供平台及其他各子系统调用。

2. 交通评估信息

按照前端采集的车流量信息,进行道路通行速度、拥堵级别的采样分析,对多样采集分析结果进行融合分析,生成各时段平均速度、路段阻塞程度等交通评估信息。

3. 交通态势分析

系统按照道路进行图表分析,能够提供5分钟实时图表显示及日速度变化、周速度变化、月速度变化等多种数据图标的分析,分析结果支持表格、折线图、柱状图等多种图表表现形式,并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出功能。

同时应能支持对常用的交通事故致死率、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等交通安全态势作周、月、年的数据统计分析。

5.2.3 信息发布

依据需发布信息的保密级别,控制发布范围,通过互联网、广播电台、手机终端(特服号码短信、微博、微信、QQ)、交通诱导子系统等不同的平台发布路况信息。

5.2.3.1交通诱导屏发布

通过路面的交通诱导屏等外场设施,显示道路交通网络畅通、拥堵情况,使车辆驾驶者获知相关交通信息状况进行相关行驶决策,进而实现交通诱导控制。设计LED交通诱导屏,主要需实现三级诱导功能:广域诱导、局部诱导、交通流控制诱导。

广域诱导标志:主要是较大范围显示道路网络畅通、拥堵情况,告知行驶到设置交通标志位置的驾驶员,前方相关路段和交通节点(立交等)的交通状况,以尽早选择或变更出行路径。广域诱导标志还具有道路指引牌的功能。广域诱导标志主要采用大型图形的形式显示诱导信息。

局部诱导标志:主要显示交通诱导标志设置位置相连接的局部前方路段和主要相关交通节点的交通状况和达到相关节点的旅行时间,诱导行驶到交通诱导标

志设置点的驾驶员在下游交叉口进行转向决策,并兼顾出行路径选择进行局部诱导。局部诱导标志可采用图形或图形加文字的形式显示诱导信息。

可变限速标志标志:主要对行驶车辆进行行驶速度的限定,诱导车辆按照预期的速度行驶,或者对道路车道进行控制,达到提高路网通行能力的目标。

1. 设备要求

交通诱导屏主要有LED显示屏体(含开关电源、框架等)和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组成。

(1) 屏体规格要求:严格遵循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标准。具体依据规范参见“附件3:建设依据规范”中的 《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484-2010)。

(2) 通讯网络要求:用于显示屏和中心发布系统的通讯,通过统一的远程交互方式实现与中心的通讯。

(3) 交通诱导屏控制要求:通过控制软件实现对LED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更新、工作方式切换、临时显示切换等,应符合《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484-2010)中的通信规程。

2. 数据要求:严格遵循公安行业标准《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484-2010),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交通诱导信息发布。

3. 传输要求:依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同现场环境及不同的传输距离,可以采用有线、无线两种不同的方式传输:

4. 安装设置要求

安装设置要求统一参见“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说明:

1. 遵循公安行业标准《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484-2010)和《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GA/T 993-2012)标准;

2. 应充分共享交通部门已建的交通诱导屏资源,将其作为交通路口信息的发布途径之一。

5.2.3.2车载式道路交通信息显示屏发布

通过路面执勤交警的流动巡逻车车载式道路交通信息显示屏发布公路实时的交通拥堵、事故、天气、管制(特殊勤务、施工维护)等路况信息,为执勤交警在紧急情况下发布交通信息和疏导交通提供科技支持。

1. 设备要求:流动巡逻车车载式道路交通信息显示屏主要有显示屏体(含开关电源、框架等)+显示屏控制系统组成。

2. 安装设置要求:交警流动巡逻车尾部或车顶上

3. 数据要求: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可变信息板发布信息。

4. 传输要求: 依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同的现场环境及不同的传输距离,可以采用光纤、双绞线、无线等几种不同的方式传输,本系统建议用双绞线的方式传输。

说明:应充分共享交通部门已建的流动巡逻车车载式道路交通信息显示屏资源,将其作为交通路口信息的发布途径之一。

5.2.3.3移动终端发布

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等多种方式,实时推送公路拥堵、事故、天气、管制(特殊勤务、施工维护)等路况信息,为出行者选择路线提供信息参考。

1. 安装设置要求:无。 2. 设备要求

(1) 号码短信推送发布要求手机支持短信收发功能;

(2) 微博、微信、QQ推送发布要求手机为能安装应用软件的智能手机。 3. 信息告知对象与内容

(1) 车辆驾驶人:道路拥堵、事故、天气、管制(特殊勤务、施工维护)等路况信息;

(2) 路面执勤民警:道路事故发生地点、路段等信息。

4. 数据要求: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规范”中的移动终端

发布信息。 5. 传输要求:无。

5.2.3.4喊话发布(可选)

要求在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多雾路段、隧道、互通立交等地点设置号角扬声器,发生紧急事件、异常事件、事故、拥堵等情况时进行喊话,提醒驾驶人注意安全行驶。

1. 设备要求

优先选用全天候防水功能的大功率扬声器,设备应具有较高灵敏度和防爆功能,结构坚固。

2. 安装设置要求:要求设备安装在道路事故多发地、长期拥堵路段、多雾路段、互通立交等地方。

3. 数据要求: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喊话发布信息。

4. 传输要求:依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同的现场环境及不同的传输距离,支持有线、无线两种传输方式。

5.3 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

本系统主要是基于外部设备对违法行为进行采集取证,严格遵循本规范标准,及时上传机动车违法信息到各市支队的缉查布控平台,对违法信息进行存储和执法处理。 5.3.1

闯红灯自动记录

1. 采集方式:通过安装在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和路段的闯红灯自动记录设备,对指定车道内机动车闯红灯行为进行不间断自动检测和记录。

2.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建设要求

(1) 系统组成:由机动车闯红灯检测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存

储和应用软件单元组成。

(2) 主要功能: ① 闯红灯行为记录

机动车在其对应的绿灯或黄灯相位时越过停车线,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不应记录。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应记录机动车闯红灯过程中3个位置的信息以反映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过程。

第一个位置的信息应能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机动车车身未越过停止线的情况;

第二和第三个位置的信息应能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和整个机动车车身已经越过停止线并且在相应红灯相位继续行驶的情况;

至少有两个位置的信息能够清晰辨别号牌号码,号牌的水平分辨率应不小于75个像素点。

② 图片记录

图片格式应采用JPEG格式,JPEG图片编码应符合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

图片应具有防篡改功能。

记录的原始图片数量不应超过四张,且每张图片应包含时间信息,至少应精确到0.1s。

记录的最终图片应合成为一个图片文件,且至少应包含:时间、地点、方向和车道等信息。合成的图片清晰度应能满足人工对车辆号牌号码认定的要求,且不应出现因红灯信号泛白、光晕等颜色失真而影响人工对红灯信号的判断。图片合成时,不得出现原始图片遗漏、错位等情形。

③ 信息记录要求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记录的机动车闯红灯违法信息应符合《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GA/T 16.31-2012)、《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 第3部分:交通违法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GA 329.3-2006)、《交通技术监控信息数据规范》(GA 648-2006)的要求。

④ 数据传输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应具备联网数据传输或现场数据下载功能。

⑤ 号牌识别功能

号牌识别功能指标应符合《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6)的要求。

⑥ 驾驶人面部特征抓拍功能(可选)

⑦ 有条件情况下,可选择在机动车前方设置图像采集单元,在记录闯红灯违法信息过程中,抓拍违法驾驶人面部特征,并与抓拍的违章图片关联拼接。录像功能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应具有录像功能,视频质量不低于720P及8fps,连续录像时间不小于7日,视频流采用H.264、MPEG4或MJPEG编码标准;视频流支持OSD信息叠加,叠加的信息至少包括日期、时间(精确到秒)、监控点名称、设备编码等信息。

⑧ 时钟校准 系统具有自动校时功能。 (3) 设备要求: ① 闯红灯检测单元:

采用视频检测方式检测闯红灯违法行为,并通过识别信号灯的颜色和各类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给出触发信号,完成自动抓拍。

当监控视频分辨率≥720P时,视频检测区域覆盖宽度≥40m和长度≥200m的监控区域。 当监控视频分辨率<720P时,视频检测区域覆盖宽度≥30m和长度≥80m的监控区域。

视频成像要求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GA/T 995-2012)

② 图像采集单元:

前端摄像机为高清工业级彩色网络摄像机(不小于200万像素)。

优先选择集视频检测、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号牌识别、控制、抓拍、传输、运行状态自检为一体的嵌入式设备,设备需至少配置1000张以上图片及500段

10秒高清视频的前端缓存存储。

③ 其他性能指标

闯红灯捕获率:闯红灯捕获率应不小于90%, 夜间应不小于80%。 记录有效率:有效率白天应不小于90%,夜间应不小于80%。。 计时误差: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24h计时误差应不超过1s。

号牌识别:白天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90%,夜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80%(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

(4) 数据要求

图像采集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

前端图片必须为JPEG格式中的“JFIF”模式储存,应具有防篡改功能,记录的原始图片数量不超过四张,且每张图片应包含时间信息,至少应精确到0.1s。前端必须对图片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因子不大于70。

前端抓拍图片命名规则:前端设备编号+违法时间(yyyy-mm-dd- HH24:mi:ss.s)+证据表示方式(0表示视频证据,1表示特写图片,2表示远景图片)。

记录的最终图片应合成为一个图片文件,且至少应包含:时间、地点、方向和车道等信息;合成的图片清晰度应能满足人工对车辆号牌号码认定的要求,且不应出现因红灯信号泛白、光晕等颜色失真而影响人工对红灯信号的判断。图片合成时,不得出现原始图片遗漏、错位等情形。

取证图片上必须统一叠加拍摄时间,违法地点等信息。

违法视频证据必须为H264、MPEG4或者MJPEG标准编码格式,视频信息支持OSD信息叠加,叠加信息至少包括日期、时间等信息。

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的车辆违法信息。 (5) 传输要求 ① 数据传输要求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应具备联网数据传输或现场数据下载功能。

② 联网数据传输

通过网络将机动车闯红灯信息自动传输到指定数据中心,且信息传输应具有

防丢失、防篡改等功能。

当通讯出现故障或中断时,数据暂存于前端设备内,待故障恢复后自动上传。传输涉及外网与公安内网连接时,应通过公安移动边界接入网实现数据传输。

③ 现场数据下载

现场将机动车闯红灯信息人工或自动下载到存储介质中后带回数据中心,下载过程不得删改原始信息,且应记录下载日志信息,包括下载人、下载时间等信息。

(6) 安装设置要求

系统的具体安装设置要求,请参见本规范“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本节未尽事宜请参考国家公安行业标准《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6)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

5.3.2 超速抓拍

1. 采集方式:超速抓拍系统是通过固定卡口、雷达测速等设备进行机动车行驶速度测定、抓拍取证及上传存储的过程。

2. 超速抓拍系统建设要求

(1) 系统组成:前端测速抓拍取证单元、车辆识别单元、中心存储单元。测速方式包括雷达测速、环形线圈检测器和激光测速等。

(2) 主要功能:

限速同步及设置:前端必须支持后台限速信息的自动同步功能,同步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小时。前端设备需支持按车道进行大车标志限速、大车实际限速、小车标志限速、小车实际限速的多样设定。移动测速设备可通过开发代理上传软件等方式进行限速设置。

时间同步及设置:前端必须支持与时间同步服务或时间同步服务器的同步设置,系统要求24小时内的计时误差不超过0.1s,移动测速设备可通过开发代理上传软件等方式进行时间同步设置。时间格式统一为yyyy-mm-dd- HH24:mi:ss.s格式,24小时制。

车牌识别(可选):应支持抓拍违法信息的号牌自动识别功能,识别率可参考《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要求,下浮10%。

违法证据上传功能:必须支持抓拍违法数据的实时上传功能,异常情况下必须支持违法数据的补传功能,测速和取证的数据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上传至省级原始证据库进行存储和处理, 校对审核后统一写入综合应用平台。

(3) 设备要求:

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和《机动车测速仪》(GB/T21255)、《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959)等技术标准的要求,选用测速取证设备。新设置测速取证设备应当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在用测速取证设备应当经有关部门定期认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持功能完好。未经认定和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的,测速取证设备记录的交通违法行为资料不得作为执法证据使用。

(4) 数据要求

前端抓拍图片命名规则:前端设备编号+违法时间(yyyy-mm-dd- HH24:mi:ss.s)+速度(三位表示,不足三位前面补0,例如070,代表70km/h)+图片序号(1代表第一张,2代表第二张)。

前端图片必须为JPEG格式中的“JFIF”模式储存,前端必须对图片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因子不大于70。

取证图片上必须统一叠加拍摄时间、违法地点、车辆速度、限速等信息,第一张图片与第二张图片需体现不同拍摄时间和位移。

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的车辆违法信息。

(5) 传输要求

前端设备提供以太网接口和相关网络传输接口,宜采用光纤进行连接传输,单点传输带宽不小于10mb/s,没条件的可考虑使用3G或4G无线传输。

系统按照省级统一接入服务进行数据上传及对接,对数据及图像进行统一集中存储,统一接入服务参见“附件3:建设依据规范”中的《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卡口数据上传规范》(2013)。

当通讯出现故障或中断时,交通违法数据暂存于前端设备内,待故障恢复后自动上传。传输涉及外网与公安内网连接时,应通过公安移动边界接入网实现数据传输。

(6) 安装设置要求

系统的具体安装设置要求,请参见本规范“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说明:

1. 未尽事宜参照《关于规范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公交管〔2013〕455 号)。

2. 如有视频监控管理要求,应充分考虑与视频监控系统共享建设应用,遵循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要求。

5.3.3 区间测速

1. 采集方式:前端自动抓拍、后台自动研判取证相结合。 2. 区间测速系统建设要求:

(1) 系统组成:利用外部起点由区间测速起点监控设备和终点监控设备对机动车非现场区间超速违法行为进行实时测速、取证,并通过通信网络上传至省级中心违法原始证据库进行存储和处理,整个系统由区间测速起点和终点监控设备、通信网络、中心控制设备及软件等组成。

(2) 主要功能:

信息采集功能:具有实时采集机动车驶入、驶出测速区间时的车辆信息及全景特征图片的功能。区间测速起点和终点监控设备的车辆图像捕获率大于等于95%。

号牌识别功能:具有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功能。号牌识别准确率应符合《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09)的要求。

时钟同步功能:具有与中心校时服务器时间同步,获取北京时间的功能,24小时误差0.1S以内。

平均速度计算:具有计算机动车区间行驶平均速度的功能,计算方法必须符合《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959-2011)要求。

限速值判定功能:具有自动依据车辆车型判别限速值的功能。

违法行为判定功能:具有自动甄别通行车辆违反限速规定的功能。违法信息项符合《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GA408)的要求。

图像取证功能:驶入、驶出测速区间时至少各采集一张机动车特征图片。通行车辆违反限速规定的,系统还应将采集的图片自动合成为一张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图片。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图片至少应包含测速区间名称、距离、驶入时间、驶出时间、平均速度、限速值等信息。

防伪及存储处理: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图片应包含防伪信息,防伪信息及存贮格式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的要求;图片质量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图片至少为24位真彩图像,且能满足人工确定车辆类型、号牌号码、号牌颜色等要求。

违法数据集成处理:参考本规范超速抓拍系统违法证据上传接口说明。 (3) 设备要求:

测速取证设备选用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机动车测速仪》(GB/T21255)、《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959)等技术标准的要求,选用测速取证设备。

固定卡口摄像机为高清工业级彩色网络摄像机(不小于200万像素)。 车辆检测器可调多级灵敏度,响应时间小于5毫秒优先选择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号牌识别、运行状态自检为一体的嵌入式设备,设备需至少配置2万张以上图片的前端缓存存储。

车辆测速范围20-250km/h,车辆捕获率大于等于99%。 (4) 数据要求:

前端抓拍图片命名规则:前端设备编号+违法时间(yyyy-mm-dd- HH24:mi:ss.s)+速度(三位表示,不足三位前面补0,例如070,代表70km/h,无测速功能用000表示)+图片序号(1代表第一张,2代表第二张)。

前端图片必须为JPEG格式中的“JFIF”模式储存,前端必须对图片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因子不大于70。

取证图片上必须统一叠加拍摄时间,违法地点等信息。

根据《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 959-2011)要求,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图片至少应包含测速区间名称、距离、驶入时间、驶出时间、平均速度、限

速值等信息。

驶入、驶出测速区间时至少各采集一张机动车全景特征图片。通行车辆违反限速规定的,系统还应将采集的图片自动生成为一张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图片。

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的设备基础信息、区间定义数据项、区间违法原始信息项定义。

(5) 传输要求

前端设备提供以太网接口和相关网络传输接口,宜采用光纤进行连接传输或高速无线传输,单点传输带宽不小于10mb/s。

系统按照省级统一接入服务进行数据上传及对接,对数据及图像进行统一集中存储,符合“附件3:建设依据规范”中的《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 959-2011)。

当通讯出现故障或中断时,交通违法数据暂存于前端设备内,待故障恢复后自动上传。传输涉及外网与公安内网连接时,应通过公安移动边界接入网实现数据传输。

(6) 安装设置要求

系统的具体安装设置要求,请参见本规范“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说明:

1. 未尽事宜参照《关于规范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公交管〔2013〕455 号)。

2. 如有视频监控管理要求,应充分考虑与视频监控系统共享建设应用,遵循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要求。

5.3.4 视频检测及抓拍

1. 采集方式:本系统是指利用外部视频设备和智能图像分析技术对机动车违法停车、逆向行驶(倒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及前排乘客不寄安全带等违法行为进行自动检测报警,并可实现自动、手动抓拍的过程,采集方式分为自动检测抓拍和人工手动抓拍两种模式。

2. 视频检测及抓拍系统建设要求

(1) 系统组成:视频监控单元、自动检测单元、违法取证单元。 (2) 主要功能:

违法停车事件取证:自动检测到有停车事件时,球机进行自动跟踪放大直到能看清车牌为止,且自动抓拍违法行为全景图片和车辆特写图片各一张,提供一段不小于10秒钟的录像证据,录像中叠加路段名称、时间、地点等信息必须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整段录像能够看清车辆颜色、车型、车牌等信息。

非紧急情况占用应急车道:自动检测到有机动车占用应急车道的事件时,球机进行自动跟踪放大直到能看清车牌为止,且自动抓拍违法行为全景图片和车辆特写图片各一张,提供一段不小于10秒钟的录像证据,录像中叠加路段名称、时间、地点等信息必须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整段录像能够看清车辆颜色、车型、车牌等信息。

逆向行驶(倒车)取证:系统要求检测到有逆向行驶或倒车事件时,球机进行自动跟踪放大直到能看清车牌为止,且自动抓拍违法行为全景图片和车辆特写图片各一张,提供一段不小于10秒钟的录像证据,录像中叠加路段名称、时间、地点等信息必须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

其他违法手动取证:系统要求能够利用前端视频监控设备,对其他违法行为进行手动抓拍与云台控制,可对前端违法行为进行违法特写图片、全景图片的抓拍取证,并提供一段不小于10秒钟的录像证据。

如果录像取证需要进行车辆形式速度鉴定,视频图像需满足《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GAT1133-2014)的相关要求。

移动式视频抓拍取证:系统要求能够利用手持式视频抓拍设备对违法停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手动抓拍。

报警提示和语音喊话功能:系统检测到交通违法事件后,能够通过前端跟踪球机进行音频输入、输出,支持监控中心与前端扩音设备的通讯转接,在发现交通违法事件时可对现场进行语音喊话,录音播放等,提示现场驾驶人员及时停止违法行为。

(3) 设备要求:

前端摄像机为高清工业级彩色网络摄像机(不小于200万像素)。 前端监控系统带有云台控制和预置位设置等功能。

优先选择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号牌识别、运行状态自检为一体的嵌入式设备,设备需至少配置1000张以上图片及500段10秒高清视频的前端缓存存储。

前端视频监控系统需带有视频自动检测功能,并能自动锁定目标进行特写、远景的伸缩抓拍。

违法停车、倒车、逆向行驶、行人穿越、遗撒物等检测率需达到95%以上,检测正确率需达到90%以上。

(4) 数据要求

视频成像要求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GA/T 995-2012)

前端抓拍图片命名规则:前端设备编号+违法时间(yyyy-mm-dd- HH24:mi:ss.s)+证据表示方式(0表示视频证据,1表示特写图片,2表示远景图片)。

前端图片必须为JPEG格式中的“JFIF”模式储存,前端必须对图片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因子不大于70。

取证图片上必须统一叠加拍摄时间,违法地点等信息。

违法视频证据必须为H264、MPEG4或者MJPEG标准编码格式,视频信息支持OSD信息叠加,叠加信息至少包括日期、时间等信息。

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的车辆违法信息。 (5) 传输要求

前端设备提供以太网接口和相关网络传输接口,宜采用光纤进行连接传输,单点传输带宽不小于10mb/s,也可使用3G、4G无线传输。

系统按照省级统一接入服务进行数据上传及对接,对数据及图像进行统一集中存储,统一接入服务参见“附件3:建设依据规范”中的《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卡口数据上传规范》(2013)。

当通讯出现故障或中断时,交通违法数据暂存于前端设备内,待故障恢复后自动上传。传输涉及外网与公安内网连接时,应通过公安移动边界接入网实现数

据传输。

(6) 安装设置要求

系统的具体安装设置要求,请参见本规范“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7) 其他规范要求

视频取证必须满足《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相关标准要求》(GA/T995-2012)。

5.3.5 移动视频动态取证 1. 采集方式

移动动态取证设备是指安装固定在警用巡逻车辆上,可做机动车违法动态取证、移动卡口、移动缉查、移动视频、移动测速等移动警务应用。

2. 移动动态取证子系统建设要求 (1) 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由视频抓拍取证单元、车载云台控制单元、车载比对报警单元、车载视频监控单元、卫星定位采集单元、无线3G传输单元、数据交互加密单元、车载显示单元、雷达测速单元等组成。

(2) 功能要求 ① 移动卡口

卡口功能:系统支持对过往车辆的自动检测、抓拍、识别功能,抓拍图像可以清晰分辨出车辆的车身颜色、特征、车牌号码、司乘人员的面部特征,系统需支持将动态取证车辆捕获的车辆过车信息、图片进行本地缓存,并实时上传至省级平台。

黑名单下载:系统应可与省级平台黑名单库在线下载与同步,并支持离线黑名单数据的手动导入与更新处理,支持对重点违法车辆、多次违法车辆、个案布控车辆、被盗抢车辆、假牌套牌车辆等多种黑名单车辆的分类策略与报警设置。

比对报警:系统应支持对动态取证设备对捕获的车辆号牌、车辆类型等信息自动识别,并实时与前端黑名单库进行比对报警。并支持报警信息的实时上传与联动报警。

② 动态取证

系统应支持对长时间占用超车道、违法停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占用应

急车道等违法车辆进行追踪取证抓拍,支持通过模拟键盘对云台和相机进行控制,且支持手动对违法车辆的抓拍和录像,违法取证必须包括全景图片和车辆特写图片各一张,提供一段不小于10秒钟的录像证据,录像中叠加路段名称,时间,地点等信息必须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整段录像能够看清车辆颜色、车型、车牌等信息。

移动测速:系统应支持车载雷达的移动测速功能,以实现对过往车辆的测速取证,具体要求参考本规范超速抓拍子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应支持对车载视频的实时监控与回放控制,并支持前端视频回传开关、码流等参数设置,可通过无线3G实时将前端现场视频回传省级指挥中心。如果需要对视频监控录像进行车辆形式速度鉴定,视频图像需满足《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GAT1133-2014)的相关要求。

违法处理、机动车/驾驶人查缉:动态取证车内系统需支持动态取证车的现场执法和机动车的综合查缉,可通过与移动警务系统集成来实现。

定位信息(GPS/北斗)采集:动态取证车内系统需支持对车辆当前定位信息(GPS/北斗)的采集及上传,前端系统需支持对采集时间间隔、上传机制的灵活设置。并支持与省级指挥平台的实时交互。

(3) 设备要求

全云台控制,支持手动、自动抓拍。 设备防护等级应达到IP66。

抓拍单台设备可覆盖2~4车道,对过往车辆进行监控,自动抓拍、识别、比对。

车牌自动识别功能: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GA/T 995-2012)标准。

设备要求配置补光灯,开启补光灯具备夜间工作的性能。

优先选择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号牌识别、运行状态自检为一体的嵌入式摄像机。

雷达的测速精度±1km/h,符合《机动车测速仪通用技术条件》(GA 297-2001)

标准。

(4) 数据要求

前端抓拍图片命名规则:前端设备编号+违法时间(yyyy-mm-dd- HH24:mi:ss.s)+图片序号(1代表第一张,2代表第二张)。

前端图片必须为JPEG格式中的“JFIF”模式储存,前端必须对图片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因子不大于70。

取证图片上必须统一叠加拍摄时间,违法地点,车辆速度,限速等信息,第一张图片与第二张图片需体现不同拍摄时间和位移。

违法视频证据必须为H264、MPEG4或者MJPEG标准编码格式,视频信息支持OSD信息叠加,叠加信息至少包括日期、时间等信息。

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车辆违法信息。 (5) 传输要求

当通讯出现故障或中断时,交通违法数据暂存于前端设备内,待故障恢复后自动上传,传输涉及外网与公安内网连接时,应通过公安移动边界接入网实现数据传输。

前端设备应提供无线通信接口、以太网接口及相关配件,以便系统能通过无线3G或4G传输。

视频图像通过无线接入方式进入省级视频接入平台。 (6) 安装设置要求: 一般安装固定在警用车辆顶部。

5.4 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在遵循公安部缉查布控系统核心版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实践,建设省市二级的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云计算基础应用框架,实现对机动车通行记录(含文本和图像)的采集、本地存储、黑名单比对报警、缉查布控,以及对通行轨迹、嫌疑车辆等的深度分析。

5.4.1 系统组成

由前端固定卡口设备子系统和后端管理子系统组成。

前端固定卡口设备子系统,在数据标准一致的基础上,由各地新建、利旧或集成,实现对车辆特征照片、车牌号码与颜色、车身颜色、司乘人员面部特征以及详细过车记录等信息的采集,并完成图片信息识别、车辆速度检测、超速判别、数据缓存以及网传、存储等功能。

后端管理子系统通过与前端固定卡口子系统(包括主干卡口、收费站卡口等)的联网、前后端数据的实时交互、布控报警,实现整合式的现场拦截处理。

5.4.2 系统功能

5.4.2.1前端卡口子系统功能 1. 全天候高清过车图像

抓拍及识别处理单元对每一辆过车的车辆至少采集1张高清图片(超速采集2张图片),在不影响抓拍图片本身原始信息反映的情况下,将车辆通过时间(精确到0.1秒)、地点、路段信息、车速、限速信息、通行方向、车辆号牌、号牌颜色等详细过车信息自动叠加到图片边缘预留的空白区域上。

2. 违法高清图片抓拍功能

在车辆通过时,高清抓拍摄像机能准确拍摄包含车辆正面全貌、车牌的照片,并在照片上叠加车辆通行信息。每张图片应能叠加有交通违法日期、地点、方向、图像取证设备编号、防伪等信息。

图像采集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

用于拍摄机动车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图像应清晰记录机动车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过程,记录的图片应能清晰辨别机动车车型、车身颜色、号牌号码等基本特征,图像质量应满足至少24位真彩图像,单幅图片尺寸不应小于768*576个像素点。

3. 图像记录防篡改功能

高清抓拍摄像机输出的JPEG图片具有防篡改功能,当篡改了图像内容实体后能够发现数据被损伤。

图像文件遵循《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要求:每幅机动车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片应包含管辖区域内的上一级公安部门认定的原始防伪信息,防止原始图片在传输、存贮和校对过程中被人为篡改。

4. 车辆牌照识别功能

抓拍及识别处理单元可自动对车辆牌照进行识别,包括车牌号码、车牌颜色的识别。

在环境无雾、车牌悬挂规范、无污损且不含无车辆情况下,白天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90%,夜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80%(《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9))。

号牌颜色识别率应不低于90%,号牌结构识别率应不低于95%。(《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 833-2009))。

5. 车身颜色识别功能

抓拍及识别处理单元可自动对车身深浅和颜色进行识别,可供用户根据车身颜色来查询通行车辆,为公安交通管理和刑侦案件侦破提供科技新手段。

6. 车型判别功能

抓拍及识别处理单元能区分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重型车等不同长度的车辆类型。

7. 全景视频监控功能

拍摄卡口前端现场1个方向的所有车道,全景摄像机具有强光抑制、日夜模式自动转换等功能,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高质量图像视频信息采集,其数据输出接口为RJ45。前端卡口全景监控摄像机全天摄录的图像资料通过光端机实时传回后端存储系统,在后端管理平台上实现实时观看、资料检索、历史调阅等操作。

8. 前端数据存储功能

系统提供大容量高速SD卡存储(内置于高清抓拍摄像机中)前端缓存模式,可根据具体存储需求及外场应用环境灵活配置。同时采用自动循环覆盖的数据存储机制,当存储达到最大储存容量时,自动进行循环覆盖当前最早的数据信息。

当前端卡口至后端公安机房数据中心之间的专线网络故障导致数据传输中断后,系统继续在存储硬件中临时存储数据,并在网络恢复后自动断点续传回后端

管理平台,以防止数据丢失,保证前端采集数据的完整性。

9. 数据自动上传与补录功能

系统实时监测记录网络传输子系统的工作状况,正常状态下,前端固定卡口设备子系统通过TCP/IP网络协议将车辆通行数据信息自动上传至中心平台的应用服务器。当网络出现异常时系统自动启用前端数据缓存功能,将车辆通行数据缓存在前端的存储介质中,并在网络传输恢复后自动补全中心平台的数据信息。

10. 前端设备管理维护功能

卡口前端子系统应预留时间校正接口、参数设置接口、运行情况的诊断接口和恢复接口,可通过C/S和B/S两种模式对前端设备进行设置、调试及维护。管理员可通过网管界面实时查看前端设备的运行状态。

11. 现场防盗报警功能

卡口系统前端选用的卡口机箱具有防盗报警功能。当机箱门被非法打开或异常震动时(如连续敲击),能现场报警,同时可将报警信号上传至后端管理平台,能够在日常的运维过程中有效的防止人为的对卡口前端系统的破坏,保障前端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安全的运行。

12. 远程管理和自动更新功能

系统支持对前端高清抓拍摄像机等主要设备的远程程序更新和操控,并具有批量更新和自动更新功能。

13. 限速同步及设置

固定卡口抓拍系统的前端必须支持后台限速信息的自动同步功能。前端设备需支持按车道进行大车标志限速、大车实际限速、小车标志限速、小车实际限速的多样设定。不能满足系统定制的移动测速设备,可通过开发代理上传软件等方式进行限速设置。

14. 时间同步及设置

固定卡口抓拍系统,时间同步及设置:前端必须支持与时间同步服务或时间同步服务器的同步设置,系统要求24小时内的计时误差不超过0.1s,移动测速设备可通过开发代理上传软件等方式进行时间同步设置。时间格式统一为yyyy-mm-dd-HH24:mi:ss.s格式,24小时制。

5.4.2.2后端管理子系统功能

卡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后端管理子系统建议纳入各支队的缉查布控扩充平台范畴,过车通行信息统一接入缉查布控扩充平台,同时在在重要的省、市际卡口,拦截点卡口纳入全省统一的违法查处平台进行管理,实现对外地车违法统一的违法比对、布控、报警、拦截处理和状态同步等流程。

后端管理子系统必须包括以下功能: 1. 统一接入

统一接入服务是机动车查缉布控外挂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服务层,它为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指挥中心平台与相关监控系统提供高性能、智能化的统一接入。主要负责接收智能交通监控设备的数据交换请求,并访问读写后端的中心数据库。接入服务向前端设备提供开放的服务接口。

统一接入平台需要实现对各市卡口平台、高速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全国缉查布控核心平台及前端智能监控设备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服务;需要实时将各类采集信息按设计规范存储于中心设备,为比对报警、轨迹分析等多种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接口。

系统以《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规定的信息接入规范进行数据接入,传输过程进行加密,终端认证接入。支持监控和治安卡口数据在同一服务程序中并存,并支持文字、数据和图片文件的传输和存储。

2. 分布式存储与管理

实现机动车通行信息的分布式存储与管理:

(1) 实现对车辆通行文本信息、图片信息等进行高效存储和分析。 (2) 实现对流数据实时计算引擎,使得上层应用平台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

面向无界的、不间断的交通流数据处理应用。 (3) 实现针对大规模道路交通数据的专门数据挖掘算法。

(4) 提供面向交通核心业务的数据访问接口、应用组件调用接口等。

3. 缉查布控

缉查布控功能模块包括布控管理、预警功能、报警管理,撤控管理、应急联网调度等。

(1) 布控管理

能够接收不同信息源的布控信息,能够实现对核心版软件转递的车辆违法信息、预警库信息及关联黑名单(含被盗抢及其他警种所发布)布控信息的布控。

布控定制、审批功能:对定制布控信息,按不同级别权限提供审批功能。 ① 布控类别

紧急布控信息:需要按紧急布控时限和权限要求,能够实现前端卡口拦截点的紧急查控堵截。

交通违法信息:包含高速交通违法信息和各市交通违法信息,并且能够关联缉查布控核心平台自动将数据转入。

黑名单(被盗抢、肇事逃逸、关联省厅涉案人员库)和其它涉案信息:需要与省厅及全国相关数据库进行关联,能够实现与卡口上传的过往车辆信息的违法比对。

按布控信息类别实现布控等级划分。 ② 布控方式

省级缉查布控平台需要根据总队、各市支队和高速公路支队的各自的权限和辖区,制定分级布控管理机制,能够实现全省范围内的高效布控管理。

③ 布控信息的录入审核

提供便捷的布控信息(布控区域、布控机关、布控点等)录入机制,录入相关布控信息,制定严格的审核机制对布控进行有效把控。

④ 布控信息管理

针对不同布控信息类型,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护机制。黑名单管理功能:至少包括对黑名单信息的查询、编辑、新增等功能。 (2) 预警功能

根据预警区域,预警开始时间,预警结束时间等参数设置预警模型,预警至少需要实现对套牌车辆,假牌车辆,无牌车辆,违法未处理车辆,注销车辆,强制注销车辆等实时预警功能。 (3) 报警管理

通过过往机动车数据与省级中心布控数据库的实时比对,生成准确的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实时推送给发布布控信息的警种或部门,报警管理需要提供

报警信息查询等功能。 (4) 撤控管理

制定撤控管理机制对布控生效的车辆进行撤控操作,撤控成功表示布控结束。车辆完全撤控后,该车辆从布控名单中转入布控历史名单。 (5) 应急联网调度

系统能够关联指挥调度、GPS定位、视频监控等系统,关联部省市应急指挥系统,提供联网布控、跨区域指挥调度等功能。

4. 信息查询统计

实现通行车辆信息的查询,实现对布控信息、报警信息、处置信息、撤控信息的查询,实现对设备信息、运行情况、设备故障和维修信息的查询,实现布控信息关联查询等功能。

信息查询可实现单一条件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支持各条件模糊查询。 统计功能针对不同查询内容和条件,提供列表、柱状图、饼图等不同形式的展示。

通行车辆的查询条件包括卡口列表,查询内容包括号牌种类,号牌号码,通过时间(可手动输入)等。

PGIS地图信息查询:对所有卡口设备的安装位置、探头方向以及是否具备红外功能等属性进行标注,实现在PGIS卡口点相关信息的点播显示。包括卡口基础信息、通行车辆信息,视频信息等。集成公路视频监控和卡口可视化指挥系统、实现网上远程视频监控。

5. 通行车辆实时监控

实现对单个卡口,多个卡口进行实时监控,列表显示通行车辆的信息,包括通过时间,通过地点,号牌种类,号牌号码,行驶方向,行驶速度,车辆品牌,车身颜色,(车辆属地),图片详情。实现对单个过车信息的实施监控,查看其经过卡口的图片、时间等信息。对单个车辆,可在GIS地图上展示实时行进的轨迹。 6. 安全服务站功能

提供安全服务站终端查核功能。包括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务工人员包车、

微型面包车、危爆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信息查询功能,驾驶人准驾资格审查及违法车辆报警功能 7. 信息研判分析

(1) 交通违法车辆信息分析

包括:对不按车道行驶、超速、违反禁行(违法进入市区、车辆走禁行路线、单双号禁行、环保车辆)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分析。 (2) 嫌疑车辆分析

包括:逾期未年检车辆、报废车辆、假牌车辆、套牌车辆、伴随车辆、碰撞车辆分析、快速模糊搜索涉案车辆等。 (3) 交通流统计分析

汇总全省交通流量、车辆平均通行速度等信息,实现按道路、按车道、方向、路面进行流量和速率的查询、统计、分析、预测等。 (4) 区间测速

提供对任意两个卡口点进行区间测速功能,生成违法信息、实现审核入库、查询统计等。 (5) 模糊检索

在车牌号码不完整或无牌情况下,提供模糊检索功能,得到车辆图片集合。 (6) 过往车辆案件关联分析

提供案件发生周边卡口过往车辆信息分析功能,为案件侦破提供研判信息。 (7) 行为异常车辆分析

根据卡口通过车辆信息,分析行为异常的车辆,以为案件侦破备用。 (8) 旅行时间分析

需要根据指定线路、车辆通行时间、车速等信息,实现车辆旅行时间分析功能。

(9) 危险度分析

提供根据车主、驾驶人、违法库等信息进行车辆危险度分析功能。 (10) 视频处理与分析

需要具备视频图像增强功能,能够实现对雾霾及低照度或模糊图像的增强优化;需要具备图像特征信息的检索比对功能,缩小侦查范围,提供准确线索。

(11) 道路交通流量的分析处理

提供海量数据下道路交通状态判别功能,能够提供实时、有效的出行信息。 (12) 危险品车辆管理

包括:危化品车辆信息的路线维护、时间设定、筛选查询、删除、编辑、新增等功能。

(13) 长途客车管理

主要包括:对客运单位、车辆类型、营运路线、及车辆轨迹查询管理功能。 (14) 预案管理

针对不同分析研判结果,提供的预案管理应用,为用户提供研判信息处置预案,提供预案的编辑、修改、新增等功能。

8. 设备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

(1) 项目管理。对电警、卡口等智能监控项目投资计划进行申报、登记,为后期执法设备接入集成平台做准备,主要申报项包括:项目名称、申报单位、项目类别(卡口、电警等)、计划投资金额、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项目名称、招投标名称概况等;同时需要根据申报项目情况,综合考虑是否同意申报,同意申报的纳入平台接入计划,不同意申报的给出项目完善建议。改模块主要功能包括:项目立项、验收管理、支队审批等。

(2) 设备管理。实现设备基础信息的管理,对所有设备设施进行入网登记管理(登记内容包括IP、设备类型、设立时间、责任人、提供服务的端口等),同时,对设备的接入和业务调用操作的合法性进行检查,确保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主要功能包括:设备入网登记、设备查询、设备停启、设备签到、设备标定等。 (3) 服务器管理。实现服务器信息的管理,包括:新增、维护、反馈记录等。

(4) 状态监控和管理。根据定义的监控设备工作状态如正常、关机、故障,收集各个监控点的运行状况,并将这些信息以形象的设备运行图形面板(Dashboard)显示出来。包括:设备状态监测、监控点统计、设备传输状态、设备告警、可视化监控工作面板Dashboard等。

(5) 设备停启管理。实现对设备进行停启管理,当发现监控设备运行不正

常,或者设备需要维修、调试时,停止/启动设备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以便于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保护扩充版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该模块主要功能包括:设备停启管理、设备预案停启管理等。

(6) 巡检管理。为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应该按照设备的管理要求周期性地进行巡检维护工作,登记管理员将由人工发现的设备故障和由系统自动故障报警发现的设备故障维护信息进行录入。该模块主要功能包括:设备分组、巡检计划、巡检记录等。

(7) 故障维修管理。实现对设备故障情况进行记录管理,包括故障发生的日期、时间、事故的性质、原因、等级、责任人等信息进行描述。同时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频率等内容,跟踪故障的改善情况,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该模块主要功能包括:故障申报、故障处理、维护考核、维修申请、维修结果。 (8) 保养管理。实现对设备的保养管理,对设备做日常检查工作可以对设备制定年度、月度、周度的保养计划,也可以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的保养需要记录保养时间、保养人、保养内容等,可通过保养记录反映设备保养计划的执行情况。该模块主要功能包括:保养记录、保养计划制定管理和保养提醒。

(9) 报废管理。对于满足设备报废条件的设备进行报废管理,主要流程:提出报废申请->报废审批->执行报废(《设备报废单》)。该模块主要功能包括:报废申报、报废审批、报废单导出等。

(10) 设备标定管理。完成对卡口、移动测试仪、酒精测试仪、信号灯等执法设备的标定管理。该模块主要功能包括:标定信息录入、维护、标定预警、标定检测查询、数据控制功能。

(11) 预案管理。包括:预案申报、预案查询、预案审批、预案停启管理等。 (12) 路段路网管理。包括:路口管理、道路管理、路口识别、路段管理、地理信息管理等。

(13) 报表分析。提供对设备信息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设备的运行、故障、缺陷、运行成本等,并根据系统各个监控设备检测数据,提供设备运行和故障情况的统计分析报表。

9. PGIS应用

以PGIS为平台为基础,实现多种监控设备标注及信息显示,实现业务数据分析展示。

(1) 智能展示。实现PGIS监控点播显示,包括显示各市的卡口、视频及交通智能监控设备的基础信息(属性和状态)、通行车辆信息、流量信息及视频信息;集成显示警务工作站机构、人员、装备信息和GPS信息等。

(2) 布控预警展示。对布控车辆和特定目标车辆实现预警展示、PGIS轨迹展示、指挥调度等功能。

(3) 实现对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等事件的地图渲染分析显示。

(4) 实现对道路监控系统的控制。通过GIS地图实现监控点位布控信息的控制,包括布控内容、黑名单内容、布控时间、优先级别,也可以中断正在执行的布控计划,按优先级高低重新布控。

(5) 实现用户自定义图层(特殊监控点展示)功能:提供用户自定义图层功能,对于用户感兴趣的点位或设备,可在GIS地图上手动标注,保存到自定义图层中,并能自定义图层的名称、展示的图标。

(6) 实现GIS地图基本功能:提供矢量影像地图展示、交通设施图层展示、路径测量、优化,以及地图基本操作功能,如地图的快速浏览、缩放(鼠标点选自由无极缩放、目的地居中)。

10. 面向区域的各市和高速监控集成管理

实现面向区域的地方道路监控和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的集成管理,建设跨区域监控包围圈,初步形成区域智能边界监控网,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防控体系,更加有效地遏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

11. 系统服务与管理

(1) 系统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参数管理、角色管理、部门管理、用户管理、授权管理、辖区管理、代码管理等功能。

(2) 预案管理。根据信息的种类和具体数据,生成不同种类的管理预案。 (3) 远程卡口视频管理。包括:点播、下载、同放、截取等。

(4) 信息交换。建立集成统一服务层和时钟同步机制,实现各种信息的统一接入以及中心管理平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

(5) 应用考核。包括:卡口系统接入量、正常工作比率、布控信息签收率、预警处置率、成功拦截率、撤控率等考核指标的信息生成、查洵统计等。

5.4.3 设备要求 固定卡口设备要求如下:

1. 抓拍及识别处理单元:含高清抓拍摄像机和智能补光灯; (1)每条车道部署1只以上高清抓拍摄像机和1只智能补光灯。 (2)应用补光灯(宜采用闪光时间不超过4ms的频闪灯)联动信号输出控制技术,在过车抓拍时获得良好的照明条件,实现7×24小时不间断抓拍功能。

(3)高清抓拍摄像机能同时输出高清照片和车牌识别数据,具备强光抑制功能,减弱白天强光对东西方向安装的高清抓拍摄像机和夜间机动车大灯对高清抓拍摄像机拍照的影响,从所拍照片上能清晰呈现机动车正面全貌、车牌及司乘人员面部特征。

2. 视频监控单元:含全景监控高清摄像机、长明灯;

(1)设备成像标准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GA/T 995-2012)标准:

卡口摄像机为高清工业级彩色网络摄像机(不小于200万像素); 视频流采用H.264、MPEG4或MJPEG编码标准;

视频流支持OSD叠加,叠加的信息至少包括日期、时间、监控点名称等信息; 视频取证设备在720P及25fps条件下视频流录像时间大于等于24h,交通监控高清摄像机应具备H.264、MPEG4或MJPEG高清视频流输出能力,一体化高清视频摄像机应具备H.264、MPEG4或MJPEG高清视频流输出能力。

(2)交通监控摄像机应具备昼夜光线及环境背景变化的适应能力,且能在逆光、强光等光照条件下清晰成像,拍摄的图像应覆盖机动车行驶轨迹的视场范围,清晰分辨机动车号牌。当迎面拍摄时应能辨别驾驶人脸部特征。

(3)前端卡口全景监控高清摄像机全天摄录的图像资料通过光端机实时传

回后端存储系统,在后端管理平台上实现实时观看、资料检索、历史调阅等操作。

3. 备份存储单元:含前端数据缓存存储介质。

(1)备份存储单元要求具有缓存介质,在与中心应用服务器网络联接不畅的情况下,可以暂存车辆通行数据,待链路恢复后自动上传补录到中心集中存储设备中。

(2)视频取证设备内置存贮容量应不少于32GB(《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GA/T 995-2012))。

(3)优先选择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号牌识别、运行状态自检为一体的嵌入式设备,设备需至少配置2万张以上图片的前端缓存存储。

4. 网络传输单元:含网络交换机和光端机。

具备RJ45和光纤接口,实现卡口前端子系统与中心管理平台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5. 车辆检测及测速单元:含环形线圈检测器和车辆检测器等。 (1)车辆检测器与高清抓拍摄像机实现联网通信,车辆检测器通过信号触发摄像机进行过车抓拍。

(2)当环形线圈检测器不能正常工作时,能自动切换至视频触发模式进行触发抓拍。

(3)采用线圈的方法进行车辆速度检测,分别记录车辆经过两个线圈的时间点并计算差值,然后根据线圈之间的距离,计算出车辆行驶速度,在过车触发的同时将对应的速度信息传输至中心管理平台子系统。

(4)系统在进行抓拍的同时测定车辆的行驶速度。满足《机动车测速仪》(GB/T21255—2007)技术要求。当机动车速度小于100km/h时,道路实测误差应不超过-6km/h~0km/h;当机动车速度大于或等于100km/h时,道路实测误差应不超过-6%~0%。系统具备分车型分别设置标志限速和执法限速值的功能。

(5)根据后端管理平台设置的卡口限速值,对超速车辆抓拍2张以上图片用于图像取证。满足《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的要求。

(6)车辆检测器可调多级灵敏度,响应时间小于5ms,单车道闪光灯功率不大于75瓦。

(7)雷达测速设备摄像机宜选择高清工业级彩色网络摄像机(不小于200万像素CCD),雷达精度±1km/h,,支持两张图片连续抓拍。

(8)在监控区域内对5km/h~120km/h行驶的车辆图像捕获率应达99%以上(《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

(9)视频抓拍检测请参见“5.1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5.4.4 数据要求

1. 前端抓拍图片命名规则:前端设备编号+过车时间(yyyy-mm-dd- HH24:mi:ss.s)+速度(三位表示,不足三位前面补0,例如070,代表70km/h)+图片序号(1代表第一张,2代表第二张)。

2. 前端抓拍的图像文件采用JPEG格式,应记录全景图像和特征图像各1张,所记录的全景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20×288像素点,特征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20×288像素点。特征图像和全景图像存贮的图像编码应符合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压缩因子不高于70。

3. 当记录的图像能同时满足全景图像和特征图像要求时,允许仅记录1张图像;具有速度测定功能的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应将全景图像和特征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文件。

4. 特征图像照片必须统一叠加拍摄时间,过车地点,车辆速度,限速等信息。

5. 对于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设备应记录机动车发生交通安违法行为的完整过程图片,应采集不少于 2 幅不同时间或者不同位置的机动车全景特征图片(《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

6. 数据存储要求

按每部车辆至少存贮特征图像和全景图像各一张计算,其磁盘应具备不少于120万辆车的图像存贮能力。当超出最大存储容量时,自动对车辆信息和图片进行循环覆盖(《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

卡口后端的管理平台优先采用各市集中存储,过车图片存储时间不少于3个

月,过车信息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

7. 系统具体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中的车辆通行信息、车辆违法信息、布控车辆信息、报警信息、设备状态。

5.4.5 传输要求

设备需具有以太网络交换机、光纤接口,实现卡口前端子系统、后端管理子系统和中心管理平台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条件情况下,可以装备3G等无线通讯作为备份通信线路。

前端数据接入接口协议规范请参见“附件3:建设依据规范”中《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卡口数据上传规范》(2013)。

后端管理子系统需提供与相关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对接共享功能,系统间的数据传输通过平台内部接口实现。系统之间以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连接,通过经授权后的接口技术实现平台内部的信息交互。

当通讯出现故障或中断时,数据暂存于前端设备内,待故障恢复后自动上传。传输涉及外网与公安内网连接时,应通过公安移动边界接入网实现数据传输。

对接共享的接口协议规范请参见“附件2:接口协议规范”。

5.4.6 安装设置要求

各系统的具体安装设置要求,请参见本规范“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5.5 社会化服务平台

5.5.1 系统概述

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主要通过互联网提供路况信息推送、交通信息查询、警务公开、安全指南等公众服务,最大限度的面向社会共享信息资源,进一步推进便民利民服务。

5.5.2 系统功能

5.5.2.1交通管理信息查询通过互联网应用、手机应用等方式向群众提供相关信

息查询服务:

1. 道路交通电子地图:可查看道路交通的电子地图信息;

2. 违法查询:根据车牌号码、驾驶人身份证号码等条件,查询相关违法信息;

3. 施工预告:可查看道路施工预告信息;

4. 路况信息:提供道路基础信息及气象信息查询服务,包括路线名称、公路里程、公路沿线与旅游景点的出入位置或编号、安全服务设施与服务项目、公路收费站与收费标准信息以及当日及未来48小时的公路交通气象信息,特别是雾、雨、雪、风等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安全的重大气象预警信息;

5. 出行提示:提供出行线路选择提醒服务,包括事故事件、交通管制、公路封闭、中断或阻塞、拥堵、缓慢、畅通等动态运行状况信息,以及建议绕行方案,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参考信息。 5.5.2.2网上业务办理

可通过互联网应用、手机应用等方式向群众提供道路交通相关业务的办理以及进度查询,如违法自助处理缴费、公路施工预申报等。 5.5.2.3交通管理政务信息公开

通过互联网应用、手机应用等方式向群众提供警务公开服务: 1. 法律法规:提供法律法规的发布及管理功能; 2. 表格下载:提供相关表格的下载功能; 3. 违法处理流程:提供违法处理流程查看功能; 4. 事故处理流程:提供事故处理流程查看功能;

5. 测速点位公开:提供全省公路公开的固定测速点位,以文字或地图点位标注的方式呈现;

6. 违法处理点公开:提供违法处理点,以文字或地图点位标注的方式呈现;

7. 相关部门联系电话:发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报警、投诉联系电话。 5.5.2.4交通管理工作动态

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手机App)等方式提供网上投诉信息渠道,接受群众对交通管理办案过程中的投诉、举报和建议,并及时公布反馈投诉建议、违法举报、案件执法的处理进程和结果。

5.5.2.5交通安全信息公告及公布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手机App)等方

式向群众提供安全指南服务:

1. 安全行车常识:提供安全行车常识的查看及发布; 2. 安全提醒:提供安全提醒的查看及发布; 3. 急救常识:提供急救常识的查看及发布;

5.5.3 数据要求

数据标准应与路况信息管理系统、违法抓拍查处平台、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等数据发布来源系统保持一致,具体参见“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道路车流量状态信息、气象信息、交通事故信息、道路施工信息、交通管制信息、社会发布(互联网、电视台、电台等)信息、车辆违法信息和路口路段信息。 5.5.4 对接共享要求

1. 路况信息发布接口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路况信息发布接口向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推送道路拥堵、事故事件、特殊天气、道路施工、交通管制等路况信息。接口详细信息参见7.2.3接口说明

2. 短信运营商接口

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根据记录定时获取收件人名单,通过短信SP营运商发送信息,提供短信通知服务,接口详细信息参见7.2.3接口说明。

3. 与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的接口

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通过公安部统一的外挂系统请求服务平台接口规范实

现与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的数据交互,获取的信息包括:车辆及驾驶人的详细违法数据,如违法时间、地点、违法类型、扣分情况、多次违法未处理等信息。

4. 与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

在完成部局下发《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部署基础上,社会化服务平台可以进行相关功能整合集成。包括:

(1) 与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共享短信服务平台 (2) 整合交通管理政务信息公开功能

(3) 整合交通管理信息查询功能,包括业务办理、交通违法、机动车驾

驶人信息查询等功能 (4) 用户认证与管理系统

6 附则

本建设规范由XXXXX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7 附件

7.1 附件1:关键数据标准规范

7.1.1 设备基础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参考国标 1. SBBH 设备编号 VARCHAR2(20) 6位区划代码+14位自行编码 2. SBMC 3. SBLX 4. JKDBH 5. SBPP 6. SBZT 7. DWDM 8. GXSJ 9. JD 10. WD

设备名称 设备类型 监控点编号 设备品牌 设备状态 单位代码 更新时间 经度 纬度 VARCHAR2(256) VARCHAR2(2) 参考国标 非空 0-正常,1-异常 VARCHAR2(12) VARCHAR2(30) VARCHAR2(1) VARCHAR2(10) DATE Integer Integer 7.1.2 视频设备

序号 字段名称 1. SBBH 2. SBLX 3. QY 4. JKDBH 5. FXMC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设备编号 VARCHAR2(20) 设备类型 VARCHAR2(2) 所属区域 VARCHAR2(2) 监控点编VARCHAR2(6) 号 方向名称 VARCHAR2(64) Y 6. XHLX VARCHAR2(64) 信号类型 NUMBER 信号类型。取值:Sim—模拟;Dig—数字 像素。取值:1—50万以下;2—50-100万;3—100-200万;4—200-300万;5—300-500万;6—500万以上;9—其它 7. XS 8. IP 9. DK 10. YH 11. MM 12. BMLX YJKZ 像素 IP地址 端口号 用户 密码 VARCHAR2(15) NUMBER 取值:H.264或MPEG4 取值:0—不可控;1—云镜全可控;2VARCHAR2(64) VARCHAR2(64) 视频编码类VARCHAR2(64) 型 云镜控制 13. 14. YZWHLB NUMBER —云台可控;3—镜头可控 分号分隔的预置位号字符串 预置位号列VARCHAR2(64) 表 *依据《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GA/T 1049-2013)制定

7.1.3 设备状态

序号 字段名称 1. XLH 2. SBBH 3. SXJ 4. JCQ 5. WL 6. SCSJ 7. WD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序列号 NUMBER 设备编号 VARCHAR2(20) 摄像机 VARCHAR2(255) 检测器 VARCHAR2(255) 网络 VARCHAR2(1) ‘0'-正常,'1'-FTP不通,'2'-网络不通 上传时间 DATE 温度 VARCHAR2(255) 7.1.4 监控视频共享数据 序号 字段名称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JKDD SBIP DK ZH MM BFTDH LMTIP LMTDKH XYLX JKDMC 监控点ID 设备IP 端口 帐号 密码 播放通道号 流媒体IP VARCHAR2(12) VARCHAR2(15) INTEGER VARCHAR2(15) VARCHAR2(15) INTEGER VARCHAR2(15) Y Y Y Y Y Y 流媒体端口号 INTEGER 协议类型 监控点名称 VARCHAR2(15) VARCHAR2(15) 7.1.5 道路车流量状态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格式:yyyy-mm-dd 1. SJ 检测截止时间 DATE HH24:mi:ss 2. LDBH 路段编号 NUMBER、 取值见GA/T 16.33中的前9位编码 3. SJLY 数据来源 CHAR A- 环形线圈检测器; B-地磁检测器;C-微波检测器;D-超声波检测器;E-红外检测器;F-视频检测器;G-浮动车;H-RFID阅读器;I-人工检测;Z-其他检测设备 4. TJSC 统计时长 NUMBER 以分钟为单位,取值为:1,5,15,60 5. JTL 交通量/交通流量 NUMBER 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h) 6. LR 7. SD 8. LXSJ 9. SJZYL 10. CTSJ 11. CC 12. KJZYLy 13. BHD 14. XXCLS 15. DXCLS 车流率 平均速度 旅行时间 平均时间占有率(%) 车头时距 平均车长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小时流量,单位(辆/h) 单位(km/h) 单位(min/车) 单位(s) 单位(m) 空间占有率(%) NUMBER 饱和度 小型车辆数(辆/单位时间) 大型车辆数(辆/单位时间) NUMBER NUMBER NUMBER *依据《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GA/T 1049-2013)制定

7.1.6 气象信息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字段名称 XLH SBBH WD SD FL FX DQY YL NJD DDBH CJSJ 名称 序列号 设备编号 温度 湿度 风力 风向 大气压 雨量 能见度 地点编号 采集时间 类型 可空 说明 Varchar2(10) Varchar2(20) INTEGER INTEGER INTEGER Varchar2(10) Varchar2(10) INTEGER INTEGER Varchar2(12) DATE Y Y Y Y 否 否 7.1.7 交通事故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名称 序列号 报警方式 报警电话 报警时间 报警人姓名 联系方式 事故时间 事故地点 事故类型 事故简述 影响范围 经度 纬度 人员伤亡情况 车辆类型 车牌号牌 危险物品种类 肇事逃逸车型 类型 VARCHAR2(30) VARCHAR2(10) VARCHAR2(20) DATE VARCHAR2(10) VARCHAR2(10) VARCHAR2(20) VARCHAR2(30) VARCHAR2(50) VARCHAR2(50) VARCHAR2(50) Integer Integer VARCHAR2(50) VARCHAR2(10) VARCHAR2(10) VARCHAR2(64) VARCHAR2(50) 可空 Y Y Y Y Y Y Y 说明 1. XLH 2. BJFS 3. BJDH 4. BJSJ 5. BJRXM 6. LJFS 7. SGSJ 8. SGDD 9. SGLX 10. SGJS 11. YXFW 12. JD 13. WD 14. RYSWQK 15. CLLX 16. CPHM 17. WXWPZL 18. ZSTYCX 19. ZSTYCLYS 20. ZSTYCLTZ 21. ZSTYFX 22. TYJSRTMTZ 肇事逃逸车辆颜色 VARCHAR2(10) 肇事逃逸车辆特征 VARCHAR2(50) 肇事逃逸方向 VARCHAR2(20) 逃逸驾驶人体貌特VARCHAR2(100) 征 23. WJ 相关文件 VARCHAR2(500) 文件URL *此表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第104号令)》制定,详见第三章第10条,同时包含了《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GA/T 1049-2013)交通事故信息标准的

内容

7.1.8 道路施工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1 FABH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施工方案基本信息Varchar2(50) 编号 2 3 4 5 6 7 8 9 XMFZR GLJG LXDH JHKSSJ JHJSSJ SJKSSJ SJJSSJ SGLD SGNR YXFW 项目总负责人 管理机构 联系电话 VARCHAR2(20) VARCHAR2(20) Number Y Y Y Y Y Y Y 施工计划开始时间 DATE 施工计划结束时间 DATE 施工实际开始时间 DATE 施工实际结束时间 DATE 施工路段 施工内容 影响范围 占用车道数量 占用车道方向 VARCHAR2(12) VARCHAR2(50) VARCHAR2(50) VARCHAR2(2) VARCHAR2(2) 10 ZYCDSL 11 ZYCDFX 12 JTYXCD 交通影响程度.1-轻VARCHAR2(1) 微,2-严重 11 GSJDBH 12 WJ 施工进度计划编号 VARCHAR2(12) 相关文件 VARCHAR2(500) Y 文件URL *依据《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GA/T 1049-2013)制定

7.1.9 道路拥堵信息

序号 1 2 字段名称 YDDD YDKSSJ 名称 拥堵地点 类型 Varchar2(50) 可空 说明 拥堵开始时间 DATE 3 4 5 YDJSSJ YY CXSJ 拥堵结束时间 DATE 原因 Y 分钟为单位 Varchar2(100) 估计拥堵持续INTEGER 时间 6

YDCD 拥堵长度 INTEGER 米为单位 7.1.10 交通管制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H JTGZLX GZDD GZYY GZNR JHKSSJ JHJSSJ SJKSSJ SJJSSJ YXFW CXSJ 名称 编号 类型 Varchar2(50) 可空 文字简述 文字简述 分钟为单位 说明 交通管制类型 Varchar2(10) 交通管制地点 Varchar2(50) 管制原因 管制内容 Varchar2(50) Varchar2(50) Y 计划开始时间 DATE 计划结束时间 DATE 实际开始时间 DATE 实际结束时间 DATE 影响范围 持续时间 Varchar2(200) INTEGER Y *依据《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GA/T 1049-2013)制定

7.1.11 交通诱导信息发布

序号 字段名称 1 2 3 4 DDBH SBBH QSSJ JSSJ 名称 地点编号 设备编号 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 类型 VARCHAR2(30) VARCHAR2(20) DATE DATE 可空 说明 5 TLX 模板类型(1-VARCHAR2(1) 标语,2-公告) 6 ZT 发布状态(0-VARCHAR2(1) 待审核1-待发布2-已发布) 7 8 9 10 FBNR SHR SHSJ FBSJ 发布内容 审核人 审核时间 VARCHAR2(200) Y VARCHAR2(32) DATE Y Y 诱导屏发布时DATE 间 11 FBLX 发布类型(1文VARCHAR2(1) 本,2图片,3违法,4诱导) Y

7.1.12 可变限速标志发布信息

此表用于发送至全段可变信息板和巡逻车LED屏信息发布格式。 序号 字段名称 1 QYH 2 SBBH 名称 区域号 类型 VARCHAR2(20) 可空 说明 全局唯一。 取值12位交通管理部门机构代码(参见GA/T 380-2012)+5位数字。 3 GYS 4 GGXH 5 MC 6 AZWZ 7 LX 供应商 规格型号 名称 安装位置 VARCHAR2(20) VARCHAR2(20) VARCHAR2(20) VARCHAR2(20) 局部(路段型)可变信息标志(1)、 可变信息标VARCHAR2(20) 志设备LED屏的编号 可变信息标Number 志类型 全屏可变信息标志或者(2) 路段、全点阵混合型可变信息标志(3) 8 SPXSS 全点阵部分Number 的水平方向像素数 9 CZXSS 全点阵部分Number 的垂直方向像素数 10 LDQYLB 路段区域列VARCHAR2(20) 表 11 WZQYLB 文字区域列VARCHAR2(20) 表 12 TXFS 通信方式 Number 有线通信(1)、 无线通信(2) 13 TXDZ

7.1.13 移动终端发布信息

此数据表用于使用特殊号码通过短信方式发布交通信息给移动终端。 序号 字段名称 1 SJHM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可以为单个号码,也可以为多个号码;如果为多个号码,则手机号码之间使用半角分号(;)隔开, 2 DXNR 短信内容 VARCHAR2(400) 长度为200个汉字通信地址 VARCHAR2(1024) 手机号码 VARCHAR2(1024) (一个数字、字母或符号也算一个汉字大小) 3 FSFS 发送方式 Number 1.立即发送 2.定时发送 4 FSSJ

7.1.14 喊话发布信息

此数据表用于将交通信息使用文字发布方式转换为语音送给前方喊话系统进行广播。 序号 字段名称 1 SBBH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前端喊话系统编号,可以为单个编号,也可以为多个编号;如果为多个编号,则编号之间使用半角分号(;)隔开, 2 GBNR 3 GBFS 广播内容 VARCHAR2(1024) 广播方式 Number 1.立即广播 2.定时广播 4 GBSJ

7.1.15 社会发布(互联网、电视台、电台等)信息

此数据表用于使用媒体开发接口将文字发送给QQ、微信、电视台、电台等进行信息发布。 序号 字段名称 1 FBXT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发布系统的类别包含:1.QQ 2.微信 3.电台 广播时间 VARCHAR2(20) Y 定时广播时间 发送时间 VARCHAR2(20) Y 定时发送时间 设备编号 VARCHAR2(1024) 发布系统类VARCHAR2(1) 别 2 Dxbs 对象ID VARCHAR2(1024) 发送对象的 QQ号、微信账号或电台编号 3 FBNR 4 FBFS 发布内容 发布方式 VARCHAR2(1024) Number 1.立即发布 2.定时发布 5 FBSJ

发布时间 VARCHAR2(20) Y 定时广播时间 7.1.16 车辆通行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6位行政区划+3位系统1. XLH 记录序号 varchar(22) 編 号+13位序列号(不足13位左补“0”) 2. SBBH 3. FXBH 4. HPZL 5. HPHM 6. GCSJ 7. CLSD 8. CLTP1 9. CLTP2 10. CLTP3 11. WFXW 12. CLSD 13. WFBJ 设备编号 方向编号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过车时间 车辆速度 近景图片 远景图片 号牌图片 违法行为 车辆速度 违法标记 数据上传时间 varchar(20) varchar(10) varchar(2) Y varchar(15) Y DATE Number(3) Y 按GA24.7。 精确到秒。 单位(km/h) 车辆图片定位信息。 车辆图片定位信息。 车辆图片定位信息。 0-表示未违法,1-表示违法 默认数据库系统时间SYSDATE varchar(256) Y varchar(256) Y varchar(256) Y varchar(4) Y Number char(1) 14. SJSCSJ Date

7.1.17 车辆违法信息

说明:该表用于记录电子监控设备的车辆违法信息。可用于前端设备的原始记录信息,也可以作为支队集成平台的违法记录存储结构。

注:该表主要用于存储在前端监控设备中的违法车辆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6位行政区划+3位系1. XLH 序号 varchar(22) 统編 号+13位序列号(不足13位左补“0”) 2. HPHM 3. HPZL 号牌号码 号牌种类 varchar(15) Y varchar(2) 按GA24.7。 '0'表示白色,'1'表示4. CSYS 车身颜色 varchar(10) 黄色,'2'表示蓝色,'3'表示黑色,'4'表示其他颜色。 5. WFSJ 6. WFLX 7. HDLQSJ 违法时间 违法类型 红灯亮起时间 红灯持续时间 车道编号 方向编号 DATE 取值见GA/T 16.31 varchar(50) DATE Y 8. HDCXSJ 9. CDBH 10. FXBH Integer Integer Y '0'表示大车,'1'表示小车,’2’代表其他车varchar(10) varchar(10) 11. CLLX 车辆类型 型。如果前端设备厂商还可以识别其他车型,可参照GA24.4-2001进行取值。可空。 12. WFXW 13. WFXW2 14. WFNR 15. WFNR2 16. CLSD 17. CLZGXS 违法行为 varchar(4) 违法行为2 varchar(4) 违法内容 varchar(256) 违法内容2 varchar(256) 车辆速度 车辆最高限速 车辆最低限速 上传状态 Integer Integer 18. CLZDXS 19. SCZT Integer 0-未上传 1-上传 0-未校对 1-已校对2-法制审核 3-首次varchar(1) 20. JDZT 校对状态 varchar(1) 通知 4-末次通知 5-已确认 6-已处理 21. WFDD 22. DDBH 23. CJR 24. JDR 25. JDRQ 26. SBBH 27. ZMS 28. TPZT 29. SJSCSJ 违法地点 地点编号 采集人 校对人 校对日期 设备编号 桩米数 图片状态 数据上传时间 图片上传时间 varchar(256) varchar(12) varchar(10) varchar(10) Date 地点名称 格式:YYYYXXX 0-已上传 1-未上传 默认为系统时间SYSDATE 图片上传成功后,需要更新此字段 本地车校对时需要填varchar(10) varchar(7) varchar(1) DATE 30. TPSCSJ 31. CLSYR DATE 车辆所有人 varchar(128) 入 32. ZSXXDZ 住所详细地varchar(128) 址 驾驶证号 varchar(20) 本地车校对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校对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通知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通知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通知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33. JSZH 34. FZJG 发证机关 varchar(20) 35. DSR 当事人 varchar(128) 36. WFJFS 违法记分数 Integer 37. FKJE 罚款金额 Number 38. ZNJ 滞纳金 Number 39. CLJG 处理机关 varchar(10) 40. WFBH 违法编号 varchar(22) 41. CLSJ 处理时间 DATE 42. JDS 决定书 varchar(10) 43. CFR 处罚人 当事人身份证 varchar(10) 44. DSRSFZ varchar(18) 45. DSRDZ 当事人地址 varchar(128) 46. DSRXZQH 当事人行政区划 当事人档案编号 varchar(10)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处理时需要填入 本地车校对时需要填入 0 未转出 1-已转出 0未处理(默认值) 47. DSRDABH varchar(10) 48. DSRDH 当事人电话 varchar(20) 当事人其他联系方式 缴款方式 49. DSRQTLXFS varchar(20) 50. JKFS varchar(1) 51. JSJQ 拒收拒签 varchar(2) 52. CLPP 53. ZCBZ 车辆品牌 转出标志 varchar(128) varchar(1) 54. CLFS 处理方式 varchar(1) 1 正常处理 2 教育处理 3 特使处理 55. HPYS 56. BKXH 57. CLTP1 58. SP 59. BZ

号牌颜色 布控序号 varchar(4) varchar(22) 参考国标 关联布控表 特写图片定位路径,多个URL用分号“;”分隔 视频保存的路径(URL)。多个URL用分号“;”分隔 图片证据1 varchar(500) 视频证据 备注 varchar(256) varchar(128) *依据《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GA/T 1049-2013)制定 7.1.18 布控车辆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布控序号,6位行政区划1. BKXH 布控序号 varchar(22) +16位序列,序列中补0,SEQ_SUSPINFO_XH 2. HPHM 3. HPZL 4. CLPP 5. CLXH 6. CLLX CSYS 7. 号牌号码 号牌种类 车辆品牌 车辆型号 varchar(15) varchar(2) varchar(128) varchar(10) 号牌号码 GA24.7-2001 取值见GA/T 16.4 '0'表示白色,'1'表示黄varchar(10) 色,'2'表示蓝色,'3'表示黑色,'4'表示其他颜色。 8. SYR 9. LXR 所有人 varchar(256) 车辆类型。 varchar(10) 车身颜色。 车主联系varchar(256) 人 10. LXSJ 车主联系NUMBER 手机 车辆特征 简要案情 00 违法未处理 01 假牌套牌 11. CLTZ 12. JYAQ varchar(256) varchar(256) varchar(2) 13. BKLB 布控类型 02 涉案车辆 03 被盗抢 99 其它 14. SWBJ 涉危标记。 NUMBER 1-涉枪;2-涉爆;3-涉恐;4-涉剧毒危化品 15. BKJGDM 16. BKR 17. BKRLXFS BKQSRQ 布控机关varchar(12) 代码 布控人 布控人姓名 varchar(256) Y 布控人联varchar(256) Y 系方式 布控起始日期。 DATE 18. 精确到日,格式:YYYY-MM-DD 19. BKSXRQ 布控失效DATE 日期。 精确到日,格式:YYYY-MM-DD BKCLTP1 20. 布控车辆图片路径varchar(500) (URL) 套牌车布控时为被套牌车图片 BKCLTP2 21. 布控车辆图片路径varchar(500) (URL), 套牌车布控时为套牌车图片 包含一到多个布控区域编号 取值见GA/T 22. QY 布控区域编号列表 varchar(500) QYBH 23. 区域编号 1049.2—2013中表B.2 中区域编号 *依据GA/T 1049-2013《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制定

7.1.19 报警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名称 类型 可空 说明 6位行政区划+16顺1. XLH 记录序号 varchar(22) 序号(不足16位前面补0) 2. 3. HPHM HPZL 号牌号码 号牌种类 varchar(15) varchar(2) Y GA24.7-2001 4. 5. 6. 7. 8. GCSJ DDMC BKXH BJSJ BKLB 过车时间 地点名称 布控序号 报警时间 布控类别 Date Y 车辆经过卡点时间 填写地点名称 引用布控信息表中的“布控序号” varchar(256) Y varchar(22) Y Date varchar(2) 7.1.20 区间定义数据项

序号 字段名称 1 QJBH 名称 区间编号 类型 可空 说明 采集机关代码+4位序号 2 3 QJMC SRJKDBH 区间名称 Varchar2(128) 必须为监控点表中的代码 4 SCJKDBH 驶出监控点编号 Varchar2(12) 必须为监控点表中的代码 5 7 9 10 11

Varchar2(16) 驶入监控点编号 Varchar2(12) QJJL DCSJXS XCSJXS CSKSSJ CSZZSJ 区间距离 大车实际限速 小车标志限速 测速开始时间 测速终止时间 Integer Integer Integer Date Date 单位没KM 测速起始时间 测速终止时间 7.1.21 区间违法原始信息项定义

序号 字段名称 1 QJBH 名称 区间编号 类型 可空 说明 采集机关代码+4位序号 2 QJMC 区间名称 Varchar2(128) Varchar2(16) 3 QJJL 区间距离 Integer 必须为监控点表中的代码 4 CSQSSJ 测速起始时间 Date 必须为监控点表中的代码 5 6 7 8 9 10 11 CSZZSJ CLLX PJSD XSZ SRTP SCTP HCTP 测速终止时间 车辆类型 平均速度 限速值 驶入图片路径 驶出图片路径 Date Varchar2(3) Integer Integer 单位没KM Varchar2(128) Varchar2(128) 违法合成图片路Varchar2(128) 径 7.2 附件2:接口协议规范

7.2.1 接口调用方式

除非特别说明,系统接口调用均采用Web service方式,要求支持SOAP 1.1、SOAP 1.2和SOAP 2.0,接口中xml格式的参数均采用UTF-8编码。

7.2.2 接口调用函数

系统接口包括三类:查询类、写入类和通知类接口。查询类接口对外提供查询服务,写入类接口对外提供业务数据写入,通知类接口负责将系统事件推送到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一) 查询类接口

public String queryObject(String jkxlh,String jkid,String cxtj); 1. 接口参数说明 序号 1 2 3 参数名称 jkxlh Jkid Cxtj 参数说明 接口序列号 接口标识 查询条件 备注信息 由提供服务的系统负责生成 系统功能标识 封装查询条件的XML格式文档 其中查询条件cxtj的xml格式如下:

查询条件1--查询条件1 查询条件2--查询条件2 ……

QueryCondition中的查询条件由接口具体定义。 2. 返回结果xml说明

< Result>

1--返回标志

调用成功--返回消息 1--返回结果行数

--结果记录

记录字段1--记录字段1 记录字段2--记录字段2 ……

序号 1 2 3 节点名称 Code Message Rownum 节点说明 返回标志 返回说明 记录行数 备注信息 1:成功,2:失败,3:没有权限 填写返回信息 必填,返回结果行数 结果记录Row中的记录字段由接口具体定义。

(二) 写入类接口

PublicString writeObject(String jkxlh,String jkid,String ywsj); 1. 接口参数说明 序号 1 2 3 参数名称 jkxlh Jkid Ywsj 参数说明 接口序列号 接口标识 业务数据 备注信息 由提供服务的系统负责生成 系统功能标识 业务数据写入XML格式文档 其中业务数据ywsj的xml格式如下:

--业务记录

记录字段1--记录字段1 记录字段2--记录字段2 ……

业务记录Row中的记录字段由接口具体定义。 2. 返回结果xml说明

1--返回标志

调用成功--返回消息 …… 序号 1 节点名称 Code 节点说明 返回标志 备注信息 必填,1:成功,2:失败,3:没有权限 2 Message 返回说明 填写返回信息 Result中除了Code、Message字段必须有外,接口还可以定义自己需要返回的节点。

(三) 通知类接口

public String notifyEvent(String jkxlh,String jkid,String sj); 1. 接口参数说明 序号 1 2 3 参数名称 jkxlh Jkid Sj 参数说明 接口序列号 接口标识 事件 备注信息 由提供服务的系统负责生成 系统功能标识 事件XML格式文档 其中事件sj的xml格式如下:

记录字段1--事件字段1 记录字段2--事件字段2

……

事件Event中的字段由接口具体定义。

2. 返回结果说明 该接口不需要结果返回。 7.2.3 接口说明 (一) 视频监控系统接口 1. 获取监控点信息 接口标识:0101

调用方: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监控点编号查询监控点基本信息。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JKDBH 字段名 监控点编号 说明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JKDBH 字段名 监控点编号 监控点名称 行政区划代码 道路名称 地点名称 方向名称 说明 2 JKDMC 3 XZQH 4 DMMC 5 DDMC 6 FX 7 JD 8 WD

2. 获取监控设备信息 接口标识:0102

调用方: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经度 纬度 功能说明:根据监控设备编号查询监控设备基本信息。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SBBH 字段名 监控设备编号 说明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SBBH 2 IP 3 Port 4 YH 5 MM 6 SBLX 7 PTZ

3. 播放实时视频 接口标识:0103

调用方: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监控设备编号获取实时视频播放地址。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SBBH 字段名 监控设备编号 说明 字段名 监控设备编号 IP地址 端口 用户 密码 监控设备类型名称,取值:枪机/球机 有无云台,取值:有/无 说明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URL

4. 播放历史视频 接口标识:0104

调用方: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监控设备编号、时间段获取历史视频播放地址。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2 SBBH KSSJ 字段名 监控设备编号 查询条件之开始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3 JSSJ 查询条件之结束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URL

5. 下载历史视频 接口标识:0105

调用方: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监控设备编号、时间段获取历史视频播放地址。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SBBH 字段名 监控设备编号 说明 字段名 历史视频流地址 说明 说明 字段名 实时视频流地址 说明 2 KSSJ 查询条件之开始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3 JSSJ 查询条件之结束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URL

6. 云台控制及预置位设置 接口标识:0106

调用方: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监控设备编号、云镜控制命令、命令参数控制监控设备址。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2 3 SBBH KZML KZSD

KZML可以取以下值:

序号 值 向上控制开始 向上控制停止 向下控制开始 向下控制停止 向左控制开始 向左控制停止 说明 字段名 监控设备编号 云镜控制命令 控制速度 说明 字段名 说明 历史视频文件下载地址 1 TiltUpStart 2 TiltUpStop 3 TiltDownStart 4 TiltDownStop 5 PanLeftStart 6 PanLeftStop 7 PanRight Start 8 PanRightStop 9 ZoomOut Start 10 ZoomOutStop 11 ZoomInStart 12 ZoomInStop 13 IrisOpenStart 14 IrisOpenStop 15 IrisCloseStart 16 IrisCloseStop 17 FocusFarStart 18 FocusFarStop 19 FocusNearStart 20 FocusNearStop 21 SetPreset 22 GoPreset 23 ClearPreset 24 DoNothing 向右控制开始 向右控制停止 焦距缩小控制开始 焦距缩小控制停止 焦距放大控制开始 焦距放大控制停止 光圈放大控制开始 光圈放大控制停止 光圈缩小控制开始 光圈缩小控制停止 焦点推远控制开始 焦点推远控制停止 焦点拉近控制开始 焦点拉近控制停止 设置预置位 调用预置位 清除预置位 无任何动作 控制速度KZSD取值范围为整数1-10。 返回结果只包括Code、Message。

(二) 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接口对外服务接口 1. 获取违法信息 接口标识:0401

调用方: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号牌号码和号牌种类查询违法信息。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 说明 1 2 HPHM HPZL

号牌号码 号牌种类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SBBH 2 CDBH 3 JLXH 4 WFDD 5 WFXW 6 CLSD 7 TP1 8 TP2 9 TP3 10 SP1 11 ZPSJ 字段名 前端设备编号 违法车辆所在的车道编号。 记录编号。 违法地点 违法行为 车辆速度 抓拍图片1保存的相对路径(含文件名) 抓拍图片2保存的相对路径(含文件名) 抓拍图片3保存的相对路径(含文件名) 抓拍视频保存的相对路径(含文件名)。 抓拍时间,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12 CPYS 识别出的车牌颜色。参见7.2.4基础编码表-车牌颜色编码 13 HPHM 14 HPZL 识别出的车牌号码,字符串表示 识别出的车牌类型。参见7.2.4基础编码表-车牌类型编码 15 CLLX 识别出的车辆类型。参见7.2.4基础编码表-车辆类别编码

(三) 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对外服务接口) 1. 获取卡口信息 接口标识:0301 调用方:缉查布控系统

说明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卡口编号查询卡口基本信息。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KKBH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KKBH 2 KKMC 3 KKJC 4 XZQH 5 DLDM 6 LKH 7 DLGLS 8 DLMS 9 KKJD 10 KKWD

2. 获取卡口流量 接口标识:0302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卡口编号查询卡口流量。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KKBH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 说明 字段名 卡口编号 说明 字段名 卡口编号 卡口名称 卡口简称 行政区划 道路代码,取值参见GA408.3 路口号 道路桩号(公里数) 道路桩号(米数) 卡口经度 卡口纬度 说明 字段名 卡口编号 说明 1 KKBH 2 FXLX 卡口编号 方向类型。参见7.2.4基础编码表-方向编码类型 3 JZSJ 统计截止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4 SJJG 5 GCZS 6 DCS 7 XCS 8 PJSD 9 DCPJSD 时间间隔。单位(s) 过车总数,单位(辆/h) 大车数,单位(辆/h) 小车数,单位(辆/h) 平均速度,单位(km/h),精确到小数后两位 大车平均速度,单位(km/h),精确到小数后两位 10 XCPJSD 小车平均速度,单位(km/h),精确到小数后两位

3. 卡口报警 接口标识:0303 接口类型:通知类接口

功能说明:将卡口比对报警信息发送给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事件Event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KKBH 2 YJXH 3 BKLX 字段名 卡口编号 预警序号 布控类型。参见7.2.4基础编码表-布控类型编码 4 YJSJ 5 GCSJ 无返回结果

4. 获取卡口报警详细信息

预警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过车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说明 接口标识:0304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预警编号查询报警详情。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YJXH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 卡口编号 预警序号 布控类型。参见7.2.4基础编码表-布控类型编码 号牌号码 号牌种类。取值参见GA24.7 号牌颜色。0:白色,1:黄色,2:蓝色,3:黑色,4:绿色,9:其它颜色 7 CLLX 8 FXLX 9 CDH 10 CWKC 11 CLSD 12 TP1 车辆类型。取值参见GA24.4 方向类型。参见7.2.4基础编码表-方向类型编码 车道号 车外廓长。以厘米为单位 车辆速度。单位(km/h) 图片1。图片访问完整路径(如说明 字段名 预警序号 说明 1 KKBH 2 YJXH 3 BKLX 4 HPHM 5 HPZL 6 HPYS http://10.2.413.34:9080/rmweb) 13 TP2 14 TP3 15 BKXH 16 BKHPHM 17 BKHPZL 18 JYAQ 图片2。同上 图片3。同上 布控序号 布控号牌号码 布控号牌种类。取值见GA24.7 简要案情 19 BKCLTP1 20 BKCLTP2

布控车辆图片1。图片访问完整路径(http或ftp路径) 布控车辆图片2。同上 5. 查询车辆轨迹 接口标识:0305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号牌号码、号牌种类、起止时间查询车辆轨迹。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HPHM HPZL KSSJ JZSJ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HPHM 2 HPZL 3 KSSJ 4 JZSJ 5 GJLB 字段名 号牌号码 号牌种类。取值参见GA24.7 过车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截止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轨迹列表。 说明 字段名 号牌号码 号牌种类。方向无关时为空 开始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截止时间。格式YYYY-MM-DD hh:mm:ss 说明 车辆轨迹GJLB包含1到多个CLGJ节点,每个CLGJ包含的字段如下: 序号 1 GCXH 2 KKBH 3 GCSJ

6. 获取过车详情 接口标识:0306

字段名 过车序号 卡口编号 过车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说明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过车序号查询过车详情。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GCXH

返回结果Row记录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GCXH 2 KKBH 3 HPHM 4 HPZL 5 HPYS 字段名 过车序号 卡口编号 号牌号码 号牌种类。取值参见GA24.7 号牌颜色。0-白色,1-黄色,2-蓝色,3-黑色,4-绿色,9-其它颜色 6 CLLX 7 GCSJ 8 FXLX 车辆类型。取值参见GA24.4 过车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方向类型。取值参见7.2.4基础编码表-方向类型编码 9 CDH 10 CWKC 11 CLSD 12 TP1 车道号 车外廓长。以厘米为单位 车辆速度。单位(km/h) 图片1。图片访问完整路径(如http://10.2.413.34:9080/rmweb) 13 TP2 14 TP3 7. 布控 接口标识:0307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图片2。同上 图片3。同上 说明 字段名 过车序号 说明 功能说明:下发车辆布控信息。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BKXH HPHM HPZL BKLB YXJ BKJGDM BKJGMC BKR BKRLXFS BKSJ QSSJ JSSJ JYAQ CSYS CLPP CLTZ JLLX GXSJ CZFS BKZT CSBJ CSZT PTJDBH CSSJ CZRZH 字段名 布控序号 号牌号码 号牌种类 布控类别。参见7.2.4基础编码表-布控类型编码 优先级 布控机关代码 布控机关名称 布控人 布控人联系方式 布控时间 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 简要案情 车身颜色 车辆品牌 车辆特征 记录类型 更新时间 处置方式 布控状态 传输标记 传输状态 平台节点编号 传输时间 操作人 说明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CZDWDM CZSJ FKJG BZ BKFWLB BKLY FBSJ DWDM DXHM

操作单位代码 操作时间 反馈结果 备注 布控范围类别 布控来源 发布时间 单位代码 短信号码 返回结果Result只包括Code、Message字段。

8. 撤控 接口标识:0308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布控序号下发测控指令。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BKXH

返回结果Result只包括Code、Message字段。

9. 读取机动车信息 接口标识:0309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功能说明:根据输入号牌种类HPZL和号牌号码HPHM信息查询机动车全项信息VEHICLE表数据,本接口的应实现完整的接口调用日志和控制机制。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参数项 名称 字段名 布控序号 说明 1 2 Hpzl Hpzm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返回结果: 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Xh Hpzl Hphm clpp1 Clxh clpp2 Gcjk Zzg zzcmc clsbdh Fdjh Cllx Csys Syxz sfzmhm sfzmmc Syr Syq ccdjrq Djrq Yxqz qzbfqz Fzjg Glbm 参数项 机动车序号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中文品牌 车辆型号 英文品牌 国产/进口 制造国 制造厂名称 车辆识别代号 发动机号 车辆类型 车身颜色 使用性质 身份证明号码 身份证明名称 机动车所有人 所有权 初次登记日期 最近定检日期 检验有效期止 强制报废期止 发证机关 管理部门 名称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Fprq Fzrq Fdjrq fhgzrq bxzzrq Bpcs Bzcs Bdjcs djzsbh zdjzshs Dabh Xzqh Zt Dybj Jbr Clly Lsh Fdjxh Rlzl Pl Gl Zxxs Cwkc Cwkk Cwkg hxnbcd hxnbkd hxnbgd gbthps 发牌日期 发行驶证日期 发登记证书日期 发合格证日期 保险终止日期 补领号牌次数 补领行驶证次数 补/换领证书次数 登记证书编号 制登记证书行数 档案编号 管理辖区 机动车状态 0-未抵押,1-已抵押 经办人 1注册2转入3过户 注册流水号 发动机型号 燃料种类 排量 功率 转向形式 车外廓长 车外廓宽 车外廓高 货箱内部长度 货箱内部宽度 货箱内部高度 钢板弹簧片数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Zs Zj Qlj Hlj Ltgg Lts Zzl Zbzl Hdzzl Hdzk Zqyzl Qpzk Hpzk hbdbqk Ccrq Hdfs llpz1 pzbh1 llpz2 pzbh2 Xsdw Xsjg Xsrq Jkpz jkpzhm hgzbh Nszm nszmbh Gxrq 轴数 轴距 前轮距 后轮距 轮胎规格 轮胎数 总质量 整备质量 核定载质量 核定载客 准牵引总质量 驾驶室前排载客人数 驾驶室后排载客人数 环保达标情况 出厂日期 获得方式 来历凭证1 凭证编号1 来历凭证2 凭证编号2 销售单位 销售价格 销售日期 进口凭证 进口凭证编号 合格证编号 纳税证明 纳税证明编号 更新日期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Xgzl qmbh hmbh Bz Jyw zsxzqh zsxxdz yzbm1 Lxdh Zzz zzxzqh zzxxdz yzbm2 Zdyzt Yxh Cyry dphgzbh Sqdm Clyt Ytsx Dzyx xszbh Sjhm jyhgbzbh Dwbh 相关资料 前膜编号 后膜编号 备注 校验位 住所行政区划 住所详细地址 住所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暂住居住证明 暂住行政区划 暂住详细地址 暂住邮政编码 自定义状态 原机动车序号 查验人员 底盘合格证编号 社区代码 车辆用途 用途属性 电子邮箱 行驶证证芯编号 手机号码 检验合格标志 单位编号 10. 读取驾驶人基本信息 接口标识:0310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供各地外挂系统调用,读取驾驶人基本信息。(drivinglicense表)。

传入参数:身份证明号码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返回结果: 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读取违法信息 接口标识:0311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提供给警务通等实时查询违法信息,查询已处罚的违法信息。 sfzmmc sfzmhm Hmcd Xm Xb Csrq Gj djzsxzqh djzsxxdz lxzsxzqh lxzsxxdz lxzsyzbm Lxdh Zzzm Gxsj 字段名 字段描述 身份证明名称 身份证明号码 号码长度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国籍 登记住所行政区划 登记住所详细地址 联系住所行政区划 联系住所详细地址 联系住所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暂住证明 更新时间 sfzmhm 参数项 身份证明号码 名称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参数项 1 2 3 4 5 返回结果: 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fbh Jdslb Jdsbh wsjyw Ryfl Jszh Dabh Fzjg Zjcx Dsr zsxzqh zsxxdz Dh Lxfs Clfl Hpzl Hphm jdcsyr Syxz 字段名 违法编号 决定书类别 决定书编号 文书校验位 人员分类 驾驶证号 档案编号 发证机关 准驾车型 当事人 住所行政区划 住所详细地址 电话 联系方式 车辆分类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机动车所有人 机动车使用性质 字段描述 Jdsbh Wfbh Jszh Dabh Jkbj 名称 决定书编号 违法编号 驾驶证号 档案编号 缴款标记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Jtfs Wfsj Wfdd Wfdz Wfxw Wfjfs Fkje Scz Bzz Znj Zqmj Jkfs Fxjg fxjgmc Cljg cljgmc Cfzl Clsj Jkbj Jkrq Pzbh Jsjqbj Jllx Lrr Lrsj jbr1 jbr2 Sgdj Xxly 交通方式 违法时间 违法地点 违法地址 违法行为 违法记分数 罚款金额 实测值 标准值 滞纳金 执勤民警 交款方式 发现机关 发现机关名称 处理机关 处理机关名称 处罚种类 处理时间 交款标记 交款日期 强制措施凭证号 拒收拒签标记 记录类型 录入人 录入时间 经办人1 经办人2 事故等级 信息来源 49 50 51 52 53

Xrms Jsjg Fsjg Gxsj Bz 写入模式 接受机关 发送机关 更新时间 备注 12. 读取电子监控文本信息 接口标识:0312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功能说明:提供给警务通等实时查询机动车的非现场违法信息。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返回结果: 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Xh Cjjg cjjgmc Clfl Hpzl Hphm jdcsyr Syxz Fdjh clsbdh 字段描述 序号 违法采集机关 采集机关名称 车辆分类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机动车所有人 机动车使用性质 发动机号 车辆识别代号 Hpzl Hphm Xh Clbj 参数项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序号 处理标记 名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Csys Clpp Jtfs Fzjg zsxzqh zsxxdz Dh Lxfs Tzsh Tzbj Tzrq Cjfs Wfsj Wfdd Wfdz Wfxw Fkje Scz Bzz Zqmj Cljg cljgmc Clsj Clbj Jkfs Jkbj Jkrq Pzbh Wfbh 车身颜色 车辆品牌 交通方式 发证机关 住所行政区划 住所详细地址 电话 联系方式 通知书号 通知标记 通知日期 采集方式 违法时间 违法地点 违法地址 违法行为 罚款金额 实测值 标准值 执勤民警 处理机关 处理机关名称 处理时间 处理标记 交款方式 交款标记 缴款日期 强制措施凭证编号 违法编号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Jdsbh wsjyw Jdslb Dsr Jbr Lrr Lrsj Jllx cldxbj Xrms Jsjg Fsjg Gxsj Bz 决定书号 决定书号校验位 决定书类别 当事人 经办人 录入人 录入时间 记录类型 处理对象标记 写入模式 接受机关 发送机关 更新时间 备注 13. 读取电子监控照片信息 接口标识:0313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提供给警务通等实时查询机动车的电子监控记录的照片信息。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参数项 1 返回结果: 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 1 2 3 4 Xh Hpzl Hphm Lrsj 字段描述 序号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录入时间 Xh 名称 序号 5 6 7 8 Jllx zpstr1 zpstr1 zpstr1 记录类型 照片1 照片2 照片3 14. 读取套牌/假牌机动车信息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接口标识:0314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号牌种类、号牌号码、布控范围(本地发证机关)、获取正在协查中套牌/假牌机动车信息

查询条件QueryCondition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参数项 1 2 3 返回结果: 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xycxh Ysbh Jlly Tplx Fxtj Hpzl Hphm Fzjg tjdcxh Tsyr tsyrsjhm 字段描述 嫌疑车序号 原始编号 记录来源 套牌类型 发现途径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发证机关 真实车辆序号 真实车辆所有人 真实所有人手机号码 Hpzl Hphm Fzjg 名称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布控范围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tsyrlxdh tsyrxxdz Tcltz tclpp1 Tclxh tclsbdh Tfdjh xycsyr Ppxh Cllx Csys Hpys clxjcd Cltz clyxgl bkfzjg Bkfw bkfw0 Bksj Bkr bkrlxdh Bkjg bkjgmc bkjglxdh bkjgcz Zt Cclrsj Gxsj

真实所有人联系方式 真实所有人详细地址 真实车辆特征 真实车辆品牌 真实车辆型号 真实车辆识别代号 真实发动机号 套牌车所有人 车辆品牌型号 套牌车车辆类型 套牌车身颜色 套牌车号牌颜色 套牌车辆新旧程度 套牌车辆特征 套牌车辆运行规律 布控地发证机关 布控范围 布控信息 协查时间 布控人 布控人联系电话 布控机关 布控机关名称 布控机关办公电话 布控机关传真 状态 初次录入时间 更新时间

(四)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接口 1. 交通事件上报 接口标识:0401

调用方: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接口类型:通知类接口

功能说明: 上报人工或自动检测到的交通事件。 事件Event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2 3 SJBH FSDD FSSJ 字段名 事件编号 发生地点 事件产生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4 5 SJMS SJLX 事件描述 事件类型值。参见7.2.4基础编码表-交通事件类型编码 6 7 8 9 JD WD TXLX URL 无返回结果 2. 道路交通流上报 接口标识:0302

调用方: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接口类型:通知类接口

功能说明: 上报道路交通流量。 事件Event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 说明 经度 维度 图像类型(Image/Video) 图片地址或录像点播地址 说明 1 2 JCQBH SBSJ 检测器编号 数据上报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3 TJJG 统计时间间隔(以分钟为单位,5,15,60,24*60分钟4种) 4 5 6 7 8 JTL LL PJSD PJSJZYL DCBL 无返回结果 3. 交通路况发布 接口标识:0303

交通量(辆/单位时间)小车当量 流率(辆/小时)小车当量 平均速度(km/h) 平均时间占有率(%) 大型车比例(%) 调用方:路况信息管理系统、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接口说明:发布交通路况信息。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DLBH 2 DLMC 3 DLZB 字段名 道路编号 道路名称 地理坐标。采用WGS84坐标系(参见《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493-2004))。 4 JCFX 检测方向。参见7.2.4基础编码表-方向类型编码 5 JTZT 交通状态。参见7.2.4基础编码表-交通状态编码 6 JCSJ 检测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说明

返回结果Result只包括Code、Message字段。

4. 交通管制信息发布 接口标识:0304

调用方:路况信息管理系统、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发布交通管制信息。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GZLX 2 GZNR 3 KSSJ 4 JSSJ

返回结果Result只包括Code、Message字段。

5. 道路施工信息发布 接口标识:0305

调用方:路况信息管理系统、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发布道路施工信息。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DLBH 2 DLMC 3 SGNR 4 KSSJ 5 JSSJ 字段名 道路编号 道路名称 施工内容 开始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结束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说明 字段名 管制类型 管制内容 开始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结束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说明

返回结果Result只包括Code、Message字段。

6. 交通警情发布 接口标识:0306

调用方:路况信息管理系统、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发布交通警情。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JQBH 2 JQNR 3 FSSJ 4 FSDD

返回结果Result只包括Code、Message字段。

7. 交通通告发布 接口标识:0307

调用方:路况信息管理系统、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发布交通通告信息。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TGBH 2 TGNR 3 TGSJ 4 CSSJ

字段名 通告编号 通告内容 通告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撤销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说明 字段名 警情编号 警情内容 发生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发生地点 说明 返回结果Result只包括Code、Message字段。

(五) 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对外接口) 1. 交通路况发布 接口标识:0501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路况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路况信息发布接口向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发送路况信息。 接口要求:

社会化服务平台固定周期方式调取路况信息发布接口,推送路况信息,路况信息,包括道路拥堵、事故事件、特殊天气、道路施工、交通管制等信息。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DLBH 2 DLMC 3 DLZB 字段名 道路编号 道路名称 地理坐标。采用WGS84坐标系(参见《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493-2004))。 4 JCFX 检测方向。参见7.2.4基础编码表-方向类型编码 5 JTZT 交通状态。参见7.2.4基础编码表-交通状态编码 6 JCSJ

2. 交通管制信息发布 接口标识:0502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发布交通管制信息。

检测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说明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GZLX 2 GZNR 3 KSSJ 4 JSSJ

3. 道路施工信息发布 接口标识:0503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发布道路施工信息。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DLBH 2 DLMC 3 SGNR 4 KSSJ 5 JSSJ

4. 交通警情发布 接口标识:0504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发布交通警情。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JQBH 2 JQNR 3 FSSJ 4 FSDD 字段名 警情编号 警情内容 发生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发生地点 说明 字段名 道路编号 道路名称 施工内容 开始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结束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说明 字段名 管制类型 管制内容 开始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结束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说明

5. 交通通告发布 接口标识:0505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发布交通通告信息。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TGBH 2 TGNR 3 TGSJ 4 CSSJ

6. 短信运营商接口

接口标识:0506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功能说明:发送短信

业务记录Row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称 数据项名称 类型(长度) 可空 1 ID_HZ 短信主键 VARCHAR2(32) Y 2 UNITS 发送部门 VARCHAR2(100) 3 TELNUMBER 电话号码 VARCHAR2(32) 4 PARAM 短信内容 VARCHAR2(100) 5 INTIME 发送时间 DATE 6 STATE 发送状态 NUMBER(1) 备注 部门编码 浙江省内手机号码 0:未发送(默认) 1:已发送(我方填写) 字段名 通告编号 通告内容 通告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撤销时间:格式yyyy-mm-dd HH24:mi:ss 说明 7 SEND_NAME 发送人名称 VARCHAR2(50) (六) GPS警用车辆定位系统(外部系统) 1. GPS警用车辆定位接口 接口标识:0601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接口说明:

接口概述 相关系统 实现方式 触发机制 系统通过GPS警用车辆定位接口接收车辆定位信息 GPS警用车辆定位子系统 XML封装消息传输 系统固定周期方式调取GPS警用车辆定位接口,抽取需要的信息 GPS定位信息(GPS设备的设备标识、经纬度、速度、时间等信息) 数据要求 2. GPS警用车辆定位设备状态接口 接口标识:0602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接口说明: 接口概述 相关系统 实现方式 触发机制 系统通过GPS警用车辆定位设备状态接口接收车辆定位设备状态信息 GPS警用车辆定位子系统 XML封装消息传输 系统固定周期方式调取GPS警用车辆定位设备状态接口,抽取需要的信息 GPS设备的运行情况(GPS定位设备的故障信息、GPS通信设备的故障信息) 数据要求 3. GPS警用车辆控制接口 接口标识:0603 接口类型:写入类接口 接口说明: 接口概述 相关系统 实现方式 触发机制 数据要求 系统通过GPS警用车辆控制接口下发GPS车载终端控制指令 GPS警用车辆定位子系统 XML封装消息传输 系统主动上传控制指令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 GPS设备的寻址、跟踪等命令

(七) 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外部系统) 1. 读取机动车全项信息 接口标识:01C21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根据输入号牌种类HPZL和号牌号码HPHM信息查询机动车全项信息VEHICLE表数据。

处理过程:①接口输入参数通过数据的逻辑校验;②通过统一软件提供的接口查询相关的机动车业务信息。

查询文档QueryXmlDoc说明:节点标签QueryCondition,查询条件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参数项 名称 1 2 hpzl 号牌种类 类型 CHAR 长度 是否可空 2 备注 hpzm 号牌号码 VARCHAR2 15 返回结果文档ResultXML说明:节点标签veh,查询结果数据字段如下表:

名称 机动车序号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中文品牌 车辆型号 英文品牌 国产/进口 制造国 制造厂名称 车辆识别代号 发动机号 车辆类型 车身颜色 使用性质 身份证明号码 身份证明名称 类型 CHAR CHAR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CHAR CHAR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CHAR VARCHAR2 CHAR VARCHAR2 CHAR 长度 是否可空 14 2 15 32 32 32 1 3 64 25 30 3 5 1 18 1 备注 序号 参数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xh hpzl hphm clpp1 clxh clpp2 gcjk zzg zzcmc clsbdh fdjh cllx csys syxz sfzmhm sfzmmc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syr syq ccdjrq djrq yxqz qzbfqz fzjg glbm fprq fzrq fdjrq fhgzrq bxzzrq bpcs bzcs bdjcs djzsbh dabh xzqh zt dybj jbr clly lsh fdjxh rlzl pl gl zxxs cwkc 机动车所有人 所有权 初次登记日期 最近定检日期 检验有效期止 强制报废期止 发证机关 管理部门 发牌日期 发行驶证日期 发合格证日期 保险终止日期 补领号牌次数 补/换领证书次数 登记证书编号 档案编号 管理辖区 机动车状态 0-未抵押,1-已抵押 经办人 1注册2转入3过户 注册流水号 发动机型号 燃料种类 排量 功率 转向形式 车外廓长 VARCHAR2 CHAR DATE DATE DATE DATE VARCHAR2 VARCHAR2 DATE DATE DATE DATE NUMBER 128 1 7 7 7 7 10 12 7 7 7 7 7 2,0 2,0 2,0 15 2,0 12 10 6 1 30 1 13 20 3 6,0 5,1 1 5,0 发登记证书日期 DATE 补领行驶证次数 NUMBER NUMBER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CHAR VARCHAR2 CHAR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NUMBER NUMBER CHAR NUMBER zdjzshs 制登记证书行数 NUMBER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cwkk cwkg hxnbcd hxnbkd hxnbgd gbthps zs zj qlj hlj ltgg lts zzl zbzl hdzzl hdzk zqyzl qpzk hpzk hbdbqk ccrq hdfs llpz1 pzbh1 llpz2 pzbh2 xsdw xsjg xsrq jkpz jkpzhm hgzbh 车外廓宽 车外廓高 货箱内部长度 货箱内部宽度 货箱内部高度 钢板弹簧片数 轴数 轴距 前轮距 后轮距 轮胎规格 轮胎数 总质量 整备质量 核定载质量 核定载客 准牵引总质量 驾驶室前排载客人数 驾驶室后排载客人数 环保达标情况 出厂日期 获得方式 来历凭证1 凭证编号1 来历凭证2 凭证编号2 销售单位 销售价格 销售日期 进口凭证 进口凭证编号 合格证编号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VARCHAR2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VARCHAR2 DATE CHAR CHAR VARCHAR2 CHAR VARCHAR2 VARCHAR2 NUMBER DATE CHAR VARCHAR2 VARCHAR2 4,0 4,0 5,0 4,0 4,0 3,0 1,0 5,0 4,0 4,0 64 2,0 8,0 8,0 8,0 3,0 8,0 1,0 2,0 60 7 1 1 20 1 20 64 8,0 7 1 20 20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nszm nszmbh gxrq xgzl qmbh hmbh bz jyw zsxzqh zsxxdz yzbm1 lxdh zzz zzxzqh zzxxdz yzbm2 zdyzt yxh cyry sqdm clyt ytsx dzyx xszbh sjhm dwbh 纳税证明 纳税证明编号 更新日期 相关资料 前膜编号 后膜编号 备注 校验位 住所行政区划 住所详细地址 住所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暂住居住证明 暂住行政区划 暂住详细地址 暂住邮政编码 自定义状态 原机动车序号 查验人员 社区代码 车辆用途 用途属性 电子邮箱 手机号码 单位编号 CHAR VARCHAR2 DATE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CHAR CHAR CHAR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1 20 7 20 15 15 128 256 10 128 6 20 18 10 128 6 10 14 30 20 12 2 1 32 20 20 20 14 dphgzbh 底盘合格证编号 VARCHAR2 行驶证证芯编号 VARCHAR2 jyhgbzbh 检验合格标志 2. 查询驾驶人基本信息 接口标识:02C06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供各地外挂系统调用,读取驾驶人基本信息。(drivinglicense

表)。

传入参数:身份证明号码

查询文档QueryXmlDoc说明:节点标签QueryCondition,查询条件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参数项 名称 1 类型 长度 是否可空 备注 sfzmhm 身份证明号码 varchar2 18 返回结果文档ResultXML说明:节点标签DrvPerson,查询结果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sfzmmc sfzmhm hmcd xm xb csrq gj 字段描述 类型 长度 是否可空 1 18 1 30 1 3 10 128 10 128 6 20 18 备注 身份证明名称 Char 身份证明号码 Varchar2 号码长度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国籍 区划 Char Varchar2 Char Date Char djzsxzqh 登记住所行政Varchar2 djzsxxdz 登记住所详细Varchar2 地址 lxzsxzqh 联系住所行政Varchar2 区划 lxzsxxdz 联系住所详细Varchar2 地址 lxzsyzbm 联系住所邮政Varchar2 编码 lxdh zzzm gxsj 联系电话 暂住证明 更新时间 Varchar2 Varchar2 Date 3. 读取违法信息接口 接口标识:04C01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

功能说明:提供给警务通等实时查询违法信息,查询已处罚的违法信息。

处理过程:1、根据传入的条件,接口判断四个查询条件是否为空,不为空时查询条件是and的关系;2、从违法业务记录表和违法业务记录历史表中查询数据,只返回前500条记录;3、查询违法业务表(VIO_VIOLATION)和违法业务历史表(VIO_VIOLATION_HIS)。

查询文档QueryXmlDoc说明:节点标签QueryCondition,查询条件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参数项 名称 jdsbh 类型 长度 是否可空 是 备注 前四个查询条件必须有一个条件不为“空” 2 wfbh 违法编号 Varchar2 22 是 前四个查询条件必须有一个条件不为“空” 3 jszh 驾驶证号 Varchar2 18 是 前四个查询条件必须有一个条件不为“空” 4 dabh 档案编号 Varchar2 12 是 前四个查询条件必须有一个条件不为“空” 5 jkbj 缴款标记 Varchar2 1 是 返回结果文档ResultXML说明:节点标签violation,查询结果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 字段描述 1 2 3 4 5 6 7 8 9 wfbh jdslb jdsbh wsjyw ryfl jszh dabh fzjg zjcx 违法编号 决定书类别 决定书编号 文书校验位 人员分类 驾驶证号 档案编号 发证机关 准驾车型 类型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char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长度 22 1 15 1 1 18 12 10 10 是否可备注 空 决定书编号 Varchar2 15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dsr 当事人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char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date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number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date varchar2 date varchar2 varchar2 varchar2 30 10 128 50 128 1 2 15 128 1 3 7 12 128 5 2,0 6,0 22 22 8,2 30 1 10 128 10 128 10 7 1 7 15 2 1 zsxzqh 住所行政区划 zsxxdz 住所详细地址 dh lxfs clfl hpzl hphm syxz jtfs wfsj wfdd wfdz wfxw wfjfs fkje scz bzz znj zqmj jkfs fxjg cljg cfzl clsj jkbj jkrq pzbh jllx lrr 电话 联系方式 车辆分类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jdcsyr 机动车所有人 交通方式 违法时间 违法地点 违法地址 违法行为 违法记分数 罚款金额 实测值 标准值 滞纳金 执勤民警 交款方式 发现机关 处理机关 处罚种类 处理时间 交款标记 交款日期 机动车使用性质 varchar2 fxjgmc 发现机关名称 cljgmc 处理机关名称 强制措施凭证号 varchar2 记录类型 录入人 jsjqbj 拒收拒签标记 44 45 46 47 48 49 lrsj jbr1 jbr2 sgdj xxly 录入时间 经办人1 经办人2 事故等级 信息来源 date varchar2 varchar2 char char 1-现场处罚,2-非现场处罚 1-系统写入;2-接口写入 xrms 50 51 52 53 jsjg fsjg gxsj bz 写入模式 接受机关 发送机关 更新时间 备注 char varchar2 varchar2 date varchar2 4. 读取刑事案件事故信息 接口标识:03C01

接口类型:查询类接口功能说明:读取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事故基本信息和认定信息,供公安警务综合平台使用。

处理过程:

查询文档QueryXmlDoc说明:节点标签QueryCondition,查询条件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1 2 参数项 名称 sgbh 事故编号 类型 长度 是否可空 备注 Varchar2 16 sfzmhm 身份证明号码 Varchar2 18 返回结果文档ResultXML说明:节点标签acd_crime,查询结果数据字段如下表:

序号 字段名 字段描述 1 2 3 4 5 6 sgbh sgdd sglx sgxt 事故编号 事故地点 事故类型 事故形态 类型 长度 是否可空 备注 sgfssj 事故发生时间 sgrdyy 事故认定原因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ar1 bar2 jyaq swrs ssrs szrs xm xb zz dh shcd jtfs hpzl hphm sgzr xbrq rdnr 办案人1 办案人2 简要案情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失踪人数 姓名 性别 住址 电话 伤害程度 交通方式 号牌种类 号牌号码 事故责任 日期 zjccss 直接财产损失 sfzmhm 身份证明号码 事故认定宣布 事故认定内容 7.2.4 基础编码表

(一) 方向类型编码 序号 1 2

(二) 布控类型编码 序号 1 2 01 02 值 事故逃逸车辆 套牌车辆 说明 1 2 值 上行 下行 说明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03 04 05 06 07 08 21 22 23 24 25 99

假牌车辆 逾期未年检车辆 报废车辆 违法未处理车辆 多次违法未处理车辆 套牌嫌疑车辆 刑事案件 重大治安案件 违法犯罪嫌疑交通工具 被盗抢机动车 治安常态管控 其他 (三) 交通事件类型编码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值 Parking Debris Congestion Inverse ThingsLeft Accident Smog SlowDown LowVisibility LowLight Other

(四) 交通拥堵状态编码 序号 值 说明 停车 抛洒物 拥堵 逆行 物品遗留 事故 烟雾/火焰 慢行 低能见度 低亮度 其他 说明 1 2 3 4 5

1 2 3 4 5 最畅通,指数0~2 畅通,指数3~4 轻微拥堵,指数5 拥堵,指数6~7 最拥堵,指数8~10 (五) 车牌颜色编码 序号 1 2 3 4 5 6

(六) 车牌类型编码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七) 车辆类别编码 序号 1 0 值 小型车 说明 0 1 2 3 4 5 6 7 8 值 普通民用 民航 军用 警用 武警用 境外 领事/外交 教学 未识别。 说明 Black White Blue Yellow Green Unknown 值 黑 白 蓝 黄 绿 未识别 说明 2 3 4 1 2 3 大型车 拖挂车 未识别 7.3 附件3:建设依据规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 《全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格式》

4.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33号)

5.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3、4部分

6. 《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第3部分 交通违章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GA329.3-2006)

7. 《交通技术监控信息数据规范》(GA648-2006) 8. 《122事故报警信息系统数据规范》 9. 《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安全规范》

10.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第104号令)》 1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13.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15.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 25724) 16.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GB/T26942-2011)

17. 《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 平台互联技术规范》(GB/T28059.3-2011)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

18.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

19.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GA 24.7-2005)第7部分:号牌种类代码)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 36-2014) 21. 《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卡口数据上传规范》(2013) 22.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6-2009) 23.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9)

24. 《机动车测速仪通用技术条件》(GA297-2001) 2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26.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445-2010) 27. 《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 484-2010) 28.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493-2004) 29.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A/T 515-2011)

30. 《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GA/T 652-2006) 31.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GA/T 669系列标准) 32.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 669-2006) 33. 《车载式道路交通显示屏》(GA/T 742-2007) 34.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标准》(GA/T 792-2008) 35.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合格评定》(GA/T 793-2008)

36.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 37.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 833—2009)

38.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采集规范》(GA/T 946.4-2011)第4部分:道路交通违法处理信息采集

39. 《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 959-2011)

40.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GA/T 995-2012) 41.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运行维护规范》(GA/T1043-2013) 42. 《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GA/T1047-2013) 43. 《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 44. 《LED车道控制标志》(JT/T 597-2004)

45. 《ATMS 智能交通管理平台软件集成接口规范集》(EIISA 2.0) 46.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 629-2007) 47.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2012) 48. 《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GA/T 993-2012) 49.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 25280-2010) 50. 《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11) 51. 《机动车测速仪》(GB/T21255-2007)

52. 《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GAT1133-2014) 53.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GA/T 16.31-2012) 54.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

7.4 附件4:设备设置规范

7.4.1 设置原则

遵循本规范建设时,应充分利用包括卡口、视频摄像机、违法抓拍等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用于信息采集,应充分利用包括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等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用于智能发布。

新增国省道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的外场设备时,应参考以下原则进行设置。设置时应避免遮挡国省道道路交通原有外场设备、交通标志以及结构物。

另外针对国省道和重要县乡道,明显有别于高速公路的多样化路网特征,无论是道路交通信息的监测记录设备,还是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的布点设置,都应充分考虑以人为本、与高速公路无缝联网的交通设置原则。

针对卡口、视频摄像机、视频检测器等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应遵循《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GA/T1047-2013)的设置原则:

1. 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的设置应当合法、科学、合理、规范、环保;

2. 同一地点需要设置多种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的应集成设置; 3. 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应联网,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共享; 4. 设置地点应具备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运行和保障的条件。

针对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等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应遵循《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GA/T993-2012)的设置原则:

1. 应设置在道路上方或行进方向的右侧,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行进方向左侧;

2. 安装高度和朝向应合理,便于识读,前方不应有遮挡物,后方不应有强光源;

3. 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不应存在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潜在危险;

4. 固定式交通信息显示设备可采用柱式、悬臂式、门架式、附着式安装,安装方式参见“附件3:建设依据规范”中的《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GA/T993-2012)附录A;移动式交通信息显示设备可采用车载或便携式。

针对测速取证设备,根据《关于规范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公交管〔2013〕455 号),测速设备的设置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固定测速取证设备的设置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应当设置在限速标志起始点后500米至解除限速标志或下一限速标志之间;

2. 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200米以外应当设置“前方测速”或者“进入测速路段”等交通标志。上述交通标志至测速点之间有交叉路口的,应当在交叉路口增设相应的交通标志;

3. 设置在通行秩序较乱、交通事故较多或存在较严重交通安全隐患的路段;

4. 设置地点应当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使用移动测速取证设备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 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500米以外应当有明显的限速标志;

2. 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200米以外应当设置“前方测速”或者“进入测速路段”等交通标志。上述交通标志至测速点之间有交叉路口的,应当在交叉路口增设相应的交通标志。使用移动便携式交通标志的,应当符合显著、清晰、明确的视认要求;

3. 移动测速取证设备应当放置于路侧明显位置,不得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不得无故遮挡或者掩盖;

4. 现场查处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测速点与查处点之间的距离不少于两公里。在高速公路上现场查处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点应当设置在收费站、服务区等场所;

5. 使用移动测速设备测速的,应当由交通警察操作;使用车载移动测速设备的,应当使用制式警车。

7.4.2 视频摄像机设置要求 新建视频摄像机的布点设置要求如下:

1. 一级、二级公路重要交叉口、分流点、加油站出入口、省际检查服务站前应至少设置一处,路段每3000m~10000m宜设置一处,交通流量大的路段可适当增加设置;

2. 与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相连的交叉点前0m~100m处应设置一处,与高速公路出口匝道相连的分流点后0m~100m处应设置一处;

3. 三级以下(含三级)公路省(自治区)际、市(地、州)际、县(区、旗)际交界处应设置一处;

4. 城市快速路重要入口后、出口前、分流点、危险点段前应至少设置一处,路段每1000m~2000m宜设置一处,交通流量大的路段可适当增加设置;

5. 隧道入口前、出口后0m~30m应设置一处,隧道路段每100m~300m宜设置一处;

6. 大型桥梁、互通式立交桥前后0m~30m应设置一处,桥面路段每100m~200m宜设置一处;

7. 摄像机视场应覆盖道路监测范围,重要点段的相邻摄像机设置应不出现监视盲区。

8. 以下位置可视情安装设置:  事故易发与事故多发点段;

 地质灾害多发、气候环境恶劣的路段应至少设置一处;  易出现行人违法进入或横穿一、二级公路的位置;  在大型车违法上下客、小型车违法乱停车位置;

 在一、二级公路长下坡、大桥、特大桥、急弯等特殊位置点之前位置。

7.4.3 交通事件视频检测器设置要求 视频事件检测器设置要求如下:

1. 一级、二级公路重要交叉口、危险点段可设置一处; 2.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车流交汇区可设置一处;

3. 城市隧道入口前、出口后应各设置一处,城市隧道路段视情设置; 4. 城市特大桥前后可各设置一处,桥面路段视情设置。

7.4.4 视频车辆检测器设置要求

主要设置在公路易拥堵路段,也可设置于违法占用车道的多发路段。 三级(含)以上道路的省际交界处应设置车辆检测器,一级和二级公路为交通控制、交通诱导,可视情设置车辆检测器。

7.4.5 卡口设备设置要求 卡口设备设置要求如下:

1. 一级、二级公路路段每10000m~20000m应设置一处,省际检查服务站前应设置一处;

2. 与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相连的交叉点前0m~100m处应设置一处,与高速公路出口匝道相连的分流点后0m~100m处应设置一处;

3. 现有主线卡口需充分利用并接入系统;

4. 各市一、二级公路与其他市交界处,相邻市协商设置;

5. 三级及以下公路省(直辖市、自治区)际、市(地、州)际、县(区、旗)际交界处前应设置一处;

6. 城区出入口前500m~1000m应设置一处;

7. 在重点枢纽立交和互通立交的匝道入口合流点之后;

8. 部分平直路段需设置区间测速的路段,在区间测速开始于结束位置各设一处卡口设备。

7.4.6 闯红灯自动记录设备 闯红灯自动记录设备设置要求如下:

1. 安装了道路交通信号灯的城市主干路、一级、二级公路交叉口应设置,其它安装了道路交通信号灯的交叉口可视情设置;

2. 安装闯红灯自动记录设备的交叉口道路交通信号灯应符合国家标准,相关交通标志标线应清晰明确。

7.4.7 微波检测设备设置要求 微波检测器设置要求如下:

1. 应在易出现拥堵位置、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枢纽立交附近安装设置; 2. 一级、二级公路重要交叉口、分流点、省际检查服务站前后应各设置一处,路段每2000m-5000m宜设置一处;

3.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分流点前后应各设置一处,路段每300m~600m宜设置一处;

4. 城市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各方向应各设置一处,路段每300m~500m宜设置一处;

5. 在不中断交通、不破坏路面的情况下安装在路侧的立柱上; 6. 也可根据需要,正向架设,提供更高的检测精度。 7.4.8 线圈检测器设置和安装要求

安装需要在每条车道的下方埋设两个线圈。在路侧设置机箱,控制主机和数据传输设备传输到监控中心。

7.4.9 气象检测设备设置和安装要求 道路气象信息采集设备设置要求如下:

一级公路恶劣天气多发路段应视情设置交通气象环境监测设备,二级及以下公路可视情设置。

7.4.10 交通诱导设备设置规范

针对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等交通诱导设备,应遵循以下设置规范:

1.

悬臂式设置要求

(1) 在长下坡、桥梁、急弯处的事故多发地段前设置,平时显示天气信息、交通信息、法律法规等信息;

(2) 设置在省、市际收费站入口距收费广场渐变段不小于100m,在雾、雨雪天气后进行预告;

(3) 设置在事故多发路段前100m~200m,用来发布提示信息控制车辆行驶速度;

(4) 设置在一、二级公路交叉或分流口出口前1000m~2000m,前方发生特殊情况时可提前预告。

2.

门架式设置要求

可根据情况与公路交通部门共用龙门架,对于新建龙门架应尽可能与卡口系统共同设置。

(1) 在长下坡、桥梁、急弯处的事故多发路段前设置,平时显示天气信息、交通信息、法律法规等信息;

(2) 在前方为事故多发路段,建议行驶速度;在事故发生时,提醒驾驶人员注意事故,提前避让或是停止前进等;

(3) 设置在一、二级公路交叉或分流口出口前1000m~2000m,前方发生特殊情况时可提前预告分流;

3.

流动巡逻车LED屏设置要求一般安装在交警流动巡逻车尾部或车顶上。

7.4.11 交通信号灯设置要求 交通信号灯设置应遵循以下规则:  

信号灯设置时应考虑路口、路段和道口三种情况;

应根据路口形状、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状况等条件,确定路口信号灯的设置;

 应根据路段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状况等条件,确定路段信号灯的设置;

 

在道口处,应设置道口信号灯;

在设置信号灯时,应配套设置相应的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和交通技术监控设备;

1. 路口信号灯设置

路口按形状主要可分为:十字形、斜交、T形、Y形、错位T形、错位Y形、多路、环形路口。

(1) 十字形路口、斜交路口、T形路口、Y形路口 当相交的两条道路均为国省道时,应设置信号灯。

当相交的两条道路中有一条为支路时,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状况等条件,确定是否设置信号灯。

(2) 路口非机动车信号灯设置

非机动车驾驶人在路口距停车线25m范围内不能清晰视认用于指导机动车通行的信号灯的显示状态时,应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

其它特殊情况下,如通过交通组织仍不能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宜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

(3) 路口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

在采用信号控制的路口,已施划人行横道标线的,应相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

(4) 路口方向指示信号灯设置原则

在有专用转弯机动车道的路口,若采用多相位的相位设置方式,应设置方向指示信号灯。

在全天24小时均不采用多相位的相位设置方式的路口,不应设置方向指示信号灯。

(5) 车道信号灯设置

在可变车道入口和路段、隧道、收费站等地,应设置车道信号灯。 (6) 闪光警告信号灯设置

在需要提示驾驶人和行人注意暸望、确认安全后通过处,宜设置闪光警告信

号灯。

2.

路口信号灯设置的交通事故条件

对三年内平均每年发生5次以上交通事故的路口,从事故原因分析通过设置信号灯可避免发生事故的,应设置信号灯。

对三年内平均每年发生一次以上死亡交通事故的路口,应设置信号灯。

7.4.12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设置要求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设置要求如下: 1. 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应设置;

2. 交通事件频发的路口或路段前0m~20m应设置; 3. 道路通行秩序混乱的路口或路段前0m~50m应设置。 7.4.12.1超速抓拍设备设置要求 超速抓拍设备设置要求:

1. 在超速违法行为严重多发路段前100m~200m应设置一处,并安装在路段的安全地点,不得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2. 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前100m~200m应设置一处; 3. 村庄、学校等人群密集路段前200m~500m应设置一处;

4. 长下坡、急弯、临崖、视距不良等危险路段前500m~800m应设置一处; 5. 其他交通安全隐患路段前500m~1000m宜设置一处;

6. 在一级公路上,相邻测速监测点距离应大于6000m,每个大队辖区内同方向道路上不得重复设置;测速地点应选择在限速标志后至解除限速标志之间或下一限速标志之间;

7. 标志牌设在一级公路安装超速抓拍设备前适当位置,用于提示驾驶人前方进入测速区域。警示标志牌的设计和设置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统一为黄底黑字,文字大小≥60mm×60mm,警告标志尺寸一般应根据设计速度按GB5768-2009所列标准选取;

8. 可充分利用带有测速功能的固定卡口实现超速抓拍。

同时,根据《关于规范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公交管〔2013〕455 号)要求,固定测速设备的设置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应当设置在限速标志起始点后500米至解除限速标志或下一限速标志之间;

2. 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200米以外应当设置“前方测速”或者“进入测速路段”等交通标志。上述交通标志至测速点之间有交叉路口的,应当在交叉路口增设相应的交通标志;

3. 设置在通行秩序较乱、交通事故较多或存在较严重交通安全隐患的路段;

4. 设置地点应当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使用移动测速取证设备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 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500米以外应当有明显的限速标志; 2. 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200米以外应当设置“前方测速”或者“进入测速路段”等交通标志。上述交通标志至测速点之间有交叉路口的,应当在交叉路口增设相应的交通标志。使用移动便携式交通标志的,应当符合显著、清晰、明确的视认要求;

3. 移动测速取证设备应当放置于路侧明显位置,不得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不得无故遮挡或者掩盖;

4. 现场查处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测速点与查处点之间的距离不少于两公里。在高速公路上现场查处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点应当设置在收费站、服务区等场所;

5. 使用移动测速设备测速的,应当由交通警察操作;使用车载移动测速设备的,应当使用制式警车。

7.4.12.2区间测速设备设置要求 机动区间测速设备设置要求如下:

1. 一级、二级公路急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应设置一处; 2. 城市快速路1000m~5000m应设置一处;

3. 超过1000m长的隧道应设置一处; 4. 超过2000m长的桥梁路段应设置一处; 5. 超过3000m长的下坡路段应设置一处;

6. 应在实施区间测速路段的起点前方200m~1000m处设置预告标志,并在起点和终点分别设置起点标志和终点标志,或者全程区间测速标志,样式参见“附件3:建设依据规范”中的《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959-2011)的附录A:

a) 区间测速预告标志:提醒机动车驾驶人注意前方路段开始区间测速,与限制速度标志配合使用。标志采用白底、黑字、黑边框、白衬边,版面中的图形标识应符合GB5768.2-2009中7.2.5.5的规定,如下图:

b) 区间测速起点标志:提醒机动车驾驶人注意此处为区间测速起点。标志采用白底、黑字、黑边框、白衬边,版面中的图形标识应符合GB5768.2-2009中7.2.5.5的规定,如下图:

c) 区间测速终点标志:提醒机动车驾驶人注意此处为区间测速终点。标志采用白底、黑字、黑边框、白衬边,版面中的图形标识应符合GB5768.2-2009

中7.2.5.5的规定,如下图:

d) 全程区间测速告知标志:提醒机动车驾驶人注意前方道路实施全程区间测速,与限制速度标志配合使用。标志采用白底、黑字、黑边框、白衬边,版面中的图形标识应符合GB5768.2-2009中7.2.5.5的规定,如下图:

为了保证区间测速的效果,区间测速的应用场合应该选择相对封闭的、交通流相对简单的道路或隧道,在区间范围内,限速值单一,没有服务区及路径二义性。

7.4.12.3视频检测及抓拍设备设置要求 具体参见7.4.3交通事件视频检测器设置要求。 7.4.12.4移动动态取证设备设置要求

移动动态取证设备一般安装固定在警用车辆顶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