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D18ABTER IEDUCTION IN CⅡIN^ 我国灾后JI!]I理援助工作的思考 ●马建青 近年来,心理援助正在成为继生 助人活动,两者缺一不可。心理援助 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该充分认识 到两者的重要性,并把两者的统一贯 穿于心理援助的全过程中。这是以人 使相关人群获得及时、良好的心理帮 助。 命救援、物质救援之外的第三种重要 救援方式,在救灾和重建工作中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呈现出部分 灾后心理援助应急系统的建立 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而且准备得 良莠不齐的弊病。通过“5・12”汶JII 大地震后的亲身体会,笔者认为,重 视灾后心理援助基本精神的提炼、工 作理念的梳理和技术应用的规范,对 提高我国灾后心理援助的科学性、专 业性十分必要。 灾后心理援助的基本精神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心理援助是一项科学活动,需要 遵循科学的规律。缺乏专业知识和技 能,光凭一腔热血、一颗爱心,心理 援助就可能停留在表面,还可能做出 有悖于心理咨询原则的事,不但起不 到好效果,反而给受灾者造成二次伤 害。 但灾后心理援助同时也是一项充 满人文精神的工作,离开了对受灾人 群悲天悯人的情怀,离开了对他们感 同身受的共情,离开了发自内心深处 的爱, 如果光强调科学性、专业性, 而愆略了它内在的人文关怀精神,那 么心理援助就会变成冷冰冰的工作, 这样不但不能产生好的效果,还可能 遭到当事人的拒绝,甚至伤害受灾者 的感情。受灾人群在突如其来的灾难 面前首先需要的是支持,是鼓励,是 真诚的态度,是充满爱心的抚慰和无 私的帮助。心理援助传递的是以人为 本的理念,折射的是人性的光辉。 心理援助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统一的工作,是理性与感性结合的 中国减灾 34 为本、尊重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 二、心理援助与心理自助的统一 心理援助是外界对受灾人群的支 持和帮助,心理自助是受灾群众自己 对自己的帮助。 心理援助人员的帮助有助于缓 解受灾者的心理压力,提供有力的社 会支持和专业的心理服务,增强受灾 人群战胜灾害的信心。但外界的心理 援助最终要通过当事人内在的力量才 能起作用。离开了受灾者自我的接受 和成长,离开了受灾者内在资源的开 发,外在的帮助就成了无源之水。最 好的心理援助就在于启发当事人的自 助愿望、激发当事人的内在力量,促 进其自我帮助,即实现心理援助的目 标一一助人自助。受灾群众中存在着 极大的自我康复能力,可进发出无穷 的力量,这是心理援助最宝贵的资 源。 心理援助与心理自助是相辅相成 的。始终立足于调动当事人的内在积 极性、创造性和潜力的心理援助才是 最高明的,而只有最终促成了当事人 的心理自助才真正实现了心理援助的 目的。 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理念 要避免灾后出现心理问题是不可 能的,但事先、事中和事后所开展的 多形式的有效的心理工作可以尽可能 地减少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或 越充分就越有效。建立国家和各级地 方的突发事件心理援助网络是应对突 发公共危机事件对人的心理伤害的需 要。有序、科学地实施心理援助是灾 后心理援助的有效保障。 灾后援助是个系统工程。心理援 助是其中的一部分,它既有相对 性,又有必要与其他的援助工作结合 起来。 灾后出现的各种身心问题多数 情况下是正常人对异常事件的正常反 应。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接受心理援 助,但接受心理援助对灾后的每个人 都是有意义的。 心理援助可以帮助受灾群众更 快、更好地面对现实、适应灾难,促 进他们从灾难中获得更多正面的、积 极的启示,更重要的这是一种社会 支持,传递的是对受灾人群的人文关 怀。而这是他们十分需要的。 灾后援助要实现安身与安心的 结合。安身是基础,安心是长期的工 作。 灾后心理援助不只是心理学、精 神医学学科及其工作者的事务,而且 应该是多学科群体共同关心其同参与 的,需要区域乃至国际的合作,需要 动员各方的资源。特别是面对重大灾 难事件时。 灾后心理援助的对象不只是直接 遭受灾害的人群,也包括受害者的亲 属以及受灾现场救援的人群乃至在电 视机前观看灾区现场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