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卷 2016.1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Ⅰ卷共14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是 A.烧制陶罐 B.雕刻石雕 C. 水车灌溉 D.预报地震 2. 下图有关硫元素循环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
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 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
3.下列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稳定性:HI﹤HBr﹤HCl﹤HF B.元素非金属性:Si﹤P﹤S﹤Cl C.沸点: 正丁烷>异丁烷>丙烷 D.碱性:NaOH >Mg(OH)2>Al(OH)3
4.高氯酸铵(NH4ClO4)和铝粉常用作火箭推进剂的固体燃料。高温时,NH4ClO4的分 解反应是:2NH4ClO4 高温 N2↑+4H2O↑+Cl2↑+2O2↑ 下列有关NH4ClO4的分解及保存方法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点燃铝粉可以引发NH4ClO4分解
B.NH4ClO4迅速分解时可能会引发爆炸
1
C.NH4ClO4应低温通风保存,远离火种、热源
D.0.5 mol NH4ClO4分解时产生的气体体积是44.8 L
5.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后变成CuSO4溶液,并向深部渗透时,遇到闪 锌矿(ZnS)和方铅矿(PbS),便慢慢地转变为铜蓝(CuS),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解释及 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
B.常温时ZnS、PbS、CuS都难溶于水,CuSO4可溶于水 C.铜蓝的形成过程是: ZnS(S) + Cu2+
CuS(S) + Zn2+
D.硝酸型酸雨不利于铜蓝的形成: CuS + 2H+ = Cu2+ + H2S↑ 6.仅根据题中图示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pH 图示 7 HA HB A 氢氟酸 HF V(水) B H +C D F -H +F -结论 HB为弱酸 HF为弱电解质 溶解度:AgI< AgCl 正反应 △H>0 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究得到的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 疟疾病人的生命,有关青蒿素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化学式为C15H22O5 B.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C.在H2SO4或 NaOH溶液中均不能稳定存在
D.可用乙醇从青蒿浸取液中萃取出青蒿素
8.纸电池是一种有广泛应用的“软电池”,右图这种碱性纸电池 采用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传导体,纸的两面分别附着锌和 二氧化锰。下列有关该纸电池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Zn为负极,进行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MnO2流向Zn C. 正极反应:MnO2+e-+H2O=MnO(OH)+OH-
D. 电池总反应:Zn+2MnO2+2H2O=Zn(OH)2+2MnO(OH)
9. 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反应原理:C(s) + 2NO(g)N2(g) + CO2(g)。 T℃时,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 mol NO和2.030 mol活性炭(无杂质),平衡时活性 炭物质的量是2.000mol。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是:K=9/16
2
B. 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是60%
C. 3min末达到平衡,则v( NO) = 0.01mol/(L·min) D. 升高温度有利于活性炭处理更多的污染物NO
10.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可用如
-+---
下方法制备:3ClO+ 2Fe3+ 10OH = 2FeO42+ 3Cl+ 5H2O 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6
-
B. 制得1mol K2FeO4转移6 mol e
C. K2FeO4做消毒剂的原因是其有强氧化性 D. K2FeO4在消毒杀菌过程中还可以净水
11.某兴趣小组为了分析电解硝酸溶液时放电的离子,设计了如图 装置进行实验(石墨电极)。电解过程中,X极产生了红棕色气体, 则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
B. 电解时,Y极附近溶液pH降低 C. 相同条件下,阴阳两极气体体积比是2:1
+--
D. X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 NO3+ e=NO2↑ + H2O
12.Fe和Mg与H2SO4反应的实验如下: 实验 Fe表面产生气泡后迅速停止 Fe表面产生大量无现象 色气泡 Mg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Fe表面有大量气泡,Mg表面有少量气泡 关于上述实验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 I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Fe + 2H=Fe2+ H2↑ B. 取出Ⅱ中的铁棒放入CuSO4溶液立即析出亮红色固体 C. Ⅲ中现象说明Mg在浓H2SO4中没被钝化 D. Ⅳ中现象说明Mg的金属性比Fe强
13.在胶片冲洗时可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做定影液,与胶片上未曝光的AgBr反应生成可 溶性离子Ag(S2O3)23-。该有关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 A. H2S2O3溶液显弱酸性的原因是:H2S2O3 H + HS2O3-
-
B. Na2S2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S2O32+2 H2O H2S2O3 + 2OH-
-
C. Na2S2O3和AgB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S2O32 + AgBr Ag(S2O3)23- + Br-
+
D. 定影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S2O32-+ 2H= S↓+ SO2↑+ H2O
+
3
14. 醛或酮与氰化钠、氯化铵反应,生成氨基腈,经水解生成氨基酸盐,是制备氨基酸盐的一种简便方法,反应过程如下:
+
3
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反应①是加成反应
B. 反应②需要在酸性环境中进行
C. 反应②为碱性环境时,产物结构简式是
D. 经过上述反应,苯乙醛可以制得
-
15.(16分)用CO2 和环氧化物共聚合成全降解二氧化碳基塑料,既可有效解决CO2过量排 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又可除去白色污染。 已知该反应为:
(-R、-R'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1)该反应为 反应。
(2) 的单体是 。
通过下列途径既可以得到全降解二氧化碳基塑料还可得到用途广泛的高分子化合物 PA66。
已知:
(3) A、B、C分子均为直链结构,且A、B的核磁共振氢谱都只有两个峰,峰面积之比
4
为1:2,则
①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名称是 。 ②B是顺式结构, B→C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由E制备二氧化碳基塑料的化学方程式是 。
(4)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在相同条件下也能制得E,其结构简式是 。 (5)已知1 molG可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44.8LCO2(标准状态下),则 ①1 mol E与2 mol 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G和H在一定条件下生成PA66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13分)在众多的新能源中,氢能将会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
Ⅰ. 已知101kPa、25℃时,1mol下列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状态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数 据如下:
物质 热量(kJ)
(1)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可以代替原煤和汽油作为新能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副产物之一是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Ⅱ. 如图所示,硫酸工业中产生的SO2通过下列过程既能制得H2SO4又能制得H2。
请回答:
(1)该过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气中的S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时可得含Na2SO3的样品,为测定样品中 Na2SO3的质量分数,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5
氢气 285.8 原煤 (主要成份是C) 250.9 汽油 (主要成份C8H18) 4910
① 装置B的作用是 。
② 测定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所需的数据是 。
17.(14分)研究发现,含pm2.5的雾霾主要成分有SO2、NOx、CxHy及可吸入颗粒等。 (1)雾霾中能形成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2)为消除NOx对环境的污染,可利用NH3在一定条件下与NO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 已知:4NH3(g)+5O2(g) N2(g)+O2(g)
4NO(g)+6H2O(g) △H = -905.48 kJ·mol1
-
2NO(g) △H = +180.50 kJ·mol
-1
①下列表示NH3(g)与NO(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能量转化关系示意图 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② 右图是反应【4NH3(g)+6NO(g)
5N2(g)+6H2O(g)】
过程中NH3的体积分数随X变化的示意图,X代表的 物理量可能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右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SO2、NO转化为(NH4)2SO4, ①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 物质A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减少雾霾、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
6
研究机动车尾气中CO、NOx及CxHy的排放量 意义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含量与空/燃比 (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变化关系示意图如 右图所示,请解释:
① 随空/燃比增大,CO和CxHy的含量减少的 原因是 。
② 当空/燃比达到15后,NOx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18.(15分)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 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欲用右图所示实验来证明MnO2 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原因
是 。
(2)为探究MnO2的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乙同学分别量取50 mL 1% H2O2加入容器中, 在一定质量范围内,加入不同质量的MnO2,测量所得气体体积,数据如下:
MnO2的质量/g 40s末O2体积/mL 0.1 49 0.2 61 0.4 86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原因是 。
(3)为分析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三支试管中 均盛有10 mL 5% H2O2 ) : 试管 滴加试剂 产生气泡情况 Ⅰ 5滴0.1 mol·L-1 Ⅱ FeCl3 5滴0.1 mol·L1 CuCl2 -Ⅲ 5滴0.3 mol·L1 NaCl -较快产生细小气泡 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无气泡产生 结论是 ,实验Ⅲ的目的是 。 (4)① 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FeCl3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
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反应中H2O2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和 (按反应发生的顺序写)。 ②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分别检测出溶液中有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由此得出选
择作为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7
北京市朝阳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Ⅰ卷(每小题3分,共42分)
1 A 8 B 2 D 9 D 3 C 10 B 4 D 11 C 5 D 12 B 6 C 13 B 7 D 14 A Ⅱ卷(58分)
注意:II卷中所有试题答案合理给分。
15. (16分)
(1)加聚 (2分) (2)CO2 和
(各1分,共2分)
(3)① CH2=CH-CH=CH2 ; 1,3-丁二烯 (各1分,共2分)
②
(2分)
③ (2分)
(4) (2分)
(5)①
(2分) ②
(2分)
8
16.(13分)
Ⅰ.(1)2H2(g) + O2(g) = 2H2O (l) △H = -571.6 kJ / mol (2分) (2)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2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原煤和汽油,产物无污染, 可循环利用。 (2分) - (3)2Cl+ 2H2O电解 H2 ↑+ Cl2 ↑ + 2OH (2分)
- Ⅱ.(1)I2和HI (1分) (2)SO2 + 2H2O=H2SO4 + H2 (2分)
(3)① 干燥SO2 (2分) ② 含Na2SO3的样品质量、装置C通入SO2 前后的质量 (2分) 17. (14分)
(1) SO2 和 NOX (1分)
(2)① a (1分)
② 温度或压强; (1分) 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及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平衡均逆 向移动,使NH3的体积分数增大。 (1分) (3)①NO + 5e+ 6H+= NH4+ H2O (2分)
-
+
②H2SO4,根据反应:5SO2+ 2NO+ 8H2O
电解 (NH4)2SO4+ 4H2SO4,产物中除有
(NH4)2SO4外还有H2SO4。 (各2分,共4分) (4)①空/燃比增大,燃油气燃烧更充分,故CO、CxHy含量减少 (2分) ②因为反应 N2(g)+O2(g)2NO(g) 是吸热反应,当空/燃比大于15后,由于 燃油气含量减少,燃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应减少,环境温度降低,使该反应不 易进行,故NOx减少。 (2分) 18. (15分)
(1)不能;因为没有确认MnO2的质量和性质是否改变 (各1分,共2分) (2)在一定质量范围内,MnO2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分)
固体质量越大,其表面积也越大,故反应速率加快,催化效果更好。 (2分) (3)Fe3+和Cu2+对H2O2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且Fe3+比Cu2+催化效果好; (2分)
-
对比实验,证明Cl对H2O2的分解没有催化作用。 (2分)
(4)①2FeCl3 + H2O2 = 2FeCl2 + O2↑+ 2HCl (2分) 2FeCl2+H2O2+2HCl = 2FeCl3+2H2O (2分)
② 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具有氧化性,且其氧化性强于H2O2;催化剂被还
原后所得物质又能被H2O2氧化生成催化剂。 (2分)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