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06任务-西方经济学选择题-判断题-答案

06任务-西方经济学选择题-判断题-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06任务_0048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

A. 社会生产能力减少 B. 社会投资减少 C. 社会投资增加 D. 利率水平上升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2.

假定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政府同时增加100万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

A. 保持不变 B. 增加100万元 C. 减少100万元 D. 增加500万元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3.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 )

A. 增加,利率下降 B. 增加,利率上升 C. 减少,利率上升 D. 减少,利率下降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4.

如果一国经济起先处于内外均衡状况,现在出口额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 出现过度需求,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B. 本国产品价格下降,有利于提高同类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持续增长 C. 促进新的生产能力形成,供给将增加,从而提高总产出水平

D. 进口会随之增加,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5. 投资乘数( )

A. 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和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B. 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和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C. 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和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D. 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和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6.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

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 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无关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7.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 )

A. 利率上升 B. 利率下降 C. 利率为零 D. 利率为负数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8.

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

A. I=S B. I+G=S+T C. I+G+X=S+T+M

D. AD=AS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9.

引致消费取决于( )

A. 自发消费 B. 平均储蓄倾向 C. 收入

D. 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10.

21.如果投资乘数为5,投资额上升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

A. 增加100亿元 B. 减少500亿元 C. 增加500亿元 D. 减少100亿元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11.

奥肯定理说明了( )

A. 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B. 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C.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D.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2.

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

A. 国民收入减少 B. 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 C. 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

D. 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13.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

A. 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14.

美元贬值将会( )

A. 有利于美国出口不利于进口 B. 减少美国的出口和进口 C. 增加美国的出口和进口 D. 减少美国的出口并增加其进口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5.

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

A. 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 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C. 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D. 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6.

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

A.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 水平的直线

D.

和横轴垂直的线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7.

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

A. 144 B. 150 C. 160 D. 216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18.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

A. 总需求 B. 公债 C. 税收 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19.

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

A. 边际消费倾向 B. 1+边际消费倾向 C. 1-边际消费倾向 D. 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20.

当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时( )

A. 总需求增加对产出无影响 B. 总供给增加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

C. 总供给减少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

D. 总需求增加将提高产出,而对价格影响很少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 )

A. MPC+MPS=1 B. MPS=1-MPC C. APC+APS=1 D. MPC=1-MPS E. APC=1-APS

正确答案:ABD 满分:4 得分:4 2.

资本证券是指( )

A. 购物券 B. 股票 C. 债券 D. 支票 E. 商业票据

正确答案:BC 满分:4 得分:4 3.

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 )

A. 初始消费支出

B. 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引致消费 C. 基本的投资支出 D. 政府的支出 E. 净出口

正确答案:AB 满分:4 得分:4 4.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 )

A. 价格水平 B. 收入水平 C. 预期 D. 财政政策 E. 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ABCDE 满分:4 得分:4 5.

总供给的构成是( )

A. 净出口 B. 居民的消费 C. 居民的储蓄 D. 政府的税收 E. 进口物品

正确答案:BCDE 满分:4 得分:4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摩擦性失业和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和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2.

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3.

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4.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5.

如果外汇供求对货币贬值是敏感的,即有较高弹性,那么贬值对弥补逆差是无效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6.

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7.

相机抉择的实质是灵活地运用各种经济政策。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8.

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和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9. 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0 10.

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和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基础货币:( )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和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2.

均衡国民收入:( )

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 国民收入变动量和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和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3.

菲利普斯曲线:( )

A. 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B. 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 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D. 是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4.

结构性失业:(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5. 财政赤字:( )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和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和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正确答案:E 满分:2 得分:2 6. 货币需求:( )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和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7. 税收乘数:( )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和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和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8. 乘数:( )

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 国民收入变动量和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和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9.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和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和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10.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A. 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B. 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 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D. 是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