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界l研究 家事纠纷中诉前强制调解制度的构建 方徐 摘要:我国正处于诉讼爆炸阶段,家事纠纷耗费资源重,使得将诉前强制调解制度引入其中很有必 要。根据最高人民出台的《关于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意见》,许多已经开始了探索, 也引发在家事纠纷中构建诉前强制调解制度的思考。 关键词:家事纠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构建 随着ADR制度的兴起,德国、日本、我国地区 调解协议后,将出具调解书确认调解结果。 都在家事领域构建了诉前强制调解制度。我国家事纠纷 三、我国家事纠纷诉前强制调解的制度设计 案件数量多,情形复杂,引进诉前强制调解制度是缓解 (一)调解组织 压力的好办法。家事纠纷诉前强制调解是指在家事纠 诉前强制调解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地方建 纷进入后,诉讼程序尚未启动前,必须先经过调解程 立诉前调解中负责家事纠纷的诉前强制调解。该机构不 序,调解失败的证明是再进入诉讼程序的必要条件。 属于内部机构,实际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派驻机 家事纠纷中诉前强制调解构建的必要性 构,其成员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因而具有 分析 相对性;第二种是聘请诉前调解员。聘请具有丰富 (一)家事纠纷案件的特殊性 调解经验、热衷公益服务的街道司法干部、律师、仲裁 家事纠纷案件一般是指涉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矛盾 员和退休法官担任诉前调解员,由当事人来自主选定调 纠纷的案件,像婚姻案件、赡养抚养案件、遗产继承和 解员。 析产案件、收养关系案件等。家事纠纷案件具有易调 (二)调解的程序 解、需保密、难取证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调解在 1.管辖。为了能够使诉前调解程序与诉讼程序衔 解决家事纠纷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我国新《民事诉讼 接,诉前调解的应当是对调解事项能够行使审判权 法》122条规定了先行调解制度,使得调解贯穿于解决 的管辖。2启动。调解程序从当事人将家事纠纷提 纠纷的全过程,该制度规定: “适宜调解的,先行调 交为开始,因为当事人将家事纠纷起诉到人民 解,但是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家事纠纷的当事人 意味着已经是同意诉前强制调解程序,因此不需要得到 由于自身处于不冷静状态,大多数都会拒绝调解直接进 当事人的同意。3.调解协议的效力认定。通过诉前强制 入诉讼程序,失去宝贵的诉前调解机会。若是在家事纠 调解程序达成的调解协议,本身对纠纷没有争议,具有 纷案件中构建诉前强制调解程序,家事纠纷当事人也就 民事合同的性质,无强制执行力。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同 能拥有一段冷静期,案件尚未进入诉讼程序也能防止矛 意,可以直接进入司法确认程序,经过形式审查 盾进一步扩大化,王福华教授也认为诉前强制调解是给 后,由应出具调解书。调解书的效力等同于民事诉 当事人一次程序上和实体上的增权。 讼中调解书的效力,依调解书当事人可以向申请强 (二)节约司法资源,减少纠纷当事人诉累 制执行。4.诉调对接。若调解失败,当事人无需向 有一句老话叫作“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事案件时 申请,由主持调解的人员向作说明后,直接进入 间长、取证难、易反复、当事人情绪激动,故家事案件 诉讼程,案件审限自当事人向提交诉状之日起计 的解决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由于当事人不配合法 算。5.救济。除了申请再审这一个救济途径之外,还应 院调查,易上诉,又使得在家事纠纷的解决中慎之 该赋予经诉前强制调解形成调解书的当事人有限上诉的 又慎,这样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另一方面 权利。有限上诉是指只有当事人在调解文书生效后发现 久拖不判使得当事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案件真实情况或者当事人的调解协议内容是由于除法律 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在家事案件中构建诉前强制调 或以外的强加因素左右而达成的可以在15天内向上 解程序,在纠纷萌芽阶段以调解人的身份介入其 级提起上诉。 中将纠纷化解,将节约大量司法资源,减轻当事人诉 讼负担。 【参考文献】 二、我国家事纠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试点 [1]王福华.论诉前强制调解[J].上海交通大学学 云南大理州在《人民调解法》颁行后,在两个 报,201 0(2). 试点乡镇推行家事案件诉前强制调解制度,当事人须持 [2]龙潭.海峡两岸民事诉前调解制度比较研究 基层组织调解无果的证明方能到立案。调解的主持 [J].金陵法律评论,201 5. 工作由特聘的特约调解员主持,特约调解员通常是 [3]刘敏.论民事诉讼诉前调解制度的构建[L]].中南 在当地选取的有威望、有影响力的贤人。为了培养 大学学报,2007(5). 他们的法律素养,定期邀请他们观摩案件审理,并 [4]肖建国。黄忠顺.诉前强制调解论纲[L]].法学论 由经验丰富的调解法官指导他们合规的调解技巧。达成 坛。20l 0(6). 一、作者简介:方徐,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 26—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