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清华高材生遁入空门想到的
近日报纸上报道了北大数学天才、清华博士研究生遁入空门的消息。
据报道,北京大学今年7月刚毕业的柳智宇同学,放弃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来到位于北京海定区凤凰岭山下的龙泉寺选择了出家。另一位是清华大学2007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张振实,毕业以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来到了龙泉寺出家,无独有偶两人出家选择的同一寺庙----龙泉寺。
柳智宇从小就爱好数学,从2005年起,高二的刘智宇就成了数学方面的新闻人物。据报道,2005年柳智宇在第31界国际数学奥林匹循环赛上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2006年,他又入选数学奥林匹克赛的的国家队,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赛,获得金牌。随后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不能不说是数学天才。在人们的眼光中,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高中时就获得国际级别的数学比赛大奖,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被同学们认为是数学天才,被少女作家蒋方舟称为梦中情人,申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被批准的孩子,在大学毕业之际,最终却选择了到寺庙修行。
再来看看张振实,2007年之前,张振实是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在他过去20年的教育过程中,他的理想总是在变,从科学家到企业家,从企业家到政治家,不一而足。最后他毅然决定“弃亲割爱”步入另一道门----空门。
咋一听来似乎觉得不可思议,受高等教育多年的名校高材生,放弃一切追求,宁愿去过清苦生活,进入寺庙寻找奇托。细想之,再看看他们成长的轨迹,在现今大学当中出现这样的人和事也属正常,不值得惊奇。就他俩“出家”一事,我个人认为可能由以下几大因素促成:
一是他们喜欢热爱佛教,入道之意弥坚。由于如今知识的多元化,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更加多种多样,加上体现个性需要,那么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喜欢上了佛学,久而久之,投入进去了就难以抽身。我们看看两位在校喜爱佛学的情况,就能得到解答。在清华,张振实就和一群志同道合者天天读“四书”,他认为,可惜的是,“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依于仁,游于艺,但关于生死,人应该何去何从,这一点从未讲。”令他难以满足。直到他接触到佛学。他觉得终于找到了人生系统而让人幸福的解释。可见,他寻求人生真谛,在佛学中找到了答案,不能不说明,产生他遁入“空门”之动力所在。
再看看北大的刘智宇同学,据他的高中班主任文勇老师回忆,身为理科生的刘智宇高中时,就对老庄等经典很痴迷,偶尔也会试图了解佛学。大学入学不多久,他就加盟了北大禅学社,长年坚持吃素,性格比较内向,为人很平和。从北大禅学社的网页记录显示,2007年起,刘智宇开始频繁参加活动,去各处拜访高僧,到寺庙做义工。可以看出他早就被佛学所吸引,早有步入“空门”之念头,而且在身体力行。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不同于一般的青年,他们有知识,有追求,所以他们的父母也不必过于为他们伤神,因为他们毕竟是思维成熟,思想健全的现代大学生。
二是、寻找尘世净土,愤世嫉俗而生。他俩步入空门的一共同点,就是厌烦繁杂的社会尘世,寻找尘世净土。张振实出家前也有过犹豫,但是由于“对世间生活的观察,让我非常失望。”结婚、生子、工作----即使搞科研,也多半不能避免跑项目,应酬种种,“如果你要承担的话,这就是无底洞啊!”他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佛法在心中挥之不去,看很多事情,怎么看意义都觉得不如以前大了。”这样一种心中的醒悟,促使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
三是、冲破传统观念,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不能不说他俩的选择有它的道理,佛学也
是一门学问,且博大精深,深入进去同样具有研究之价值,加上现代的出家人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出家人,他们有文化有知识,进入佛门后只要肯吃苦,只要肯钻研,通过潜心研究同样会有建树,我相信只要心静,长期坚持,他们定会取得成果,更何况眼下张振实已经跟随学诚大和尚在广济寺驻寺工作。学成法师同时是中国佛加息会的副会长,张振实是他的助手。同样相信刘智宇出家后,定能专心研佛,不日将来也会成为哪个驻寺的助手。
四是、理想受到挑战,空乏教育无道可循。不能不说明,眼下的高校人生理想的教育受到当前变化形势的挑战,新生入学后的理想教育到底怎么教育,教什么内容都是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事实上课堂上的高谈阔论,空乏无物道理,并不能吸引当今的孩子们。到底怎样能够让学生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一大命题。都说九十年代的青年人思想最活跃,胸怀天下报效祖国,怎样去引导他们,去教育他们比不是靠一两次讲座,一两次活动就可以解决的。要深入他们的思想实际,掌握他们的思想特点,探究其思想规律,坚持长期的艰苦不懈工作,方可逐见成效。要知道我们生活的尘世间,没有那么多净土?就是要靠我们要学会自己找个干净的地方落脚。要让年轻一代知道,趁时间再多纷乱,再多繁杂,总有干净之所在,总有清静之地,选择权最终都在你自己手中,同时教他们学会选择的本领。现在看来高校入学,对学生们入门课必不可少,这也提醒我们的高校在争抢高分生源的同时,也应该在加强学生们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多花费些功夫。
要知道出现遁入空门的事情,伤害最大的还是其父母,辛辛苦苦将孩子拉扯成人,到头来出现这样的事实,谁都难以接受,甚至出现不可预料的事情,这就要呼吁我们的社会和高校都来关注现代大学生的成长,让他们成为成具有现代知识,健康体魄,健全思想,报效祖国的栋梁之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